说在前面的: 离开互联网公司转型出来已经快4年,从最开始的自我怀疑、担心、焦虑,变成用结果和数据来证明换了赛道,可以存活下来,而且可以活得更好。 人近30,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取舍和选择;接纳和转变;变成大家关注的焦点。 如果有人从和你相同的境遇里跳出来并且存活下来,最大的意义不是喝彩,而是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期播客我接受了一期采访「从互联网大厂离职出来的4年,我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突破困境,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期播客。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 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最近接受了一起采访「离开大厂的年轻人」在这里将讲述分享给你。 highlight 1. 为何放弃原来的大厂工作选择做broker?是哪个瞬间让你做出“转身”的决定?离开大厂有没有后悔过? 2. 离开大厂转型的决定酝酿了多久,内心深处最难的最挣扎的是什么? 3. 做broker这份职业,第一个有成就感的瞬间是什么,如何达成? 4. 在大厂工作的几年中,养成了哪些思维习惯、做事逻辑?曾经有过充满焦虑的时刻吗?工作压力、年龄焦虑、生育焦虑等等,是如何调节的? 5. 转型后你的焦灼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来自哪些方面,和以前相比有变化吗?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说在前面的: 最近听到很多互联网大厂传出裁员的消息,甚至有些大公司竟爆出要裁掉30%人力 如果明天你就被裁员了,你会怎么养活自己? 面对裁员的焦虑和恐惧,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提前做且有效的规划和准备? 做副业,是解决职场危机的普遍出路吗,为什么同样是做副业有些人做着做着就放弃了,但有人可以把副业发展为自己的第二条腿。 Kris和77曾分别是前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曾也面对过职场的焦虑和担忧,现在她们做着小众自由职业broker,一切发展顺利。 这一期播客将结合他们的经历和过往来跟大家探讨「如何渡过这段职场裁员危机的」 本期播客将围绕探讨选自R&F保险事务所一周圆桌会精彩讨论和分享。 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突破困境,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期播客。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 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71miao: INTP,好奇星人,北方人在南方,投资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吃吃喝喝美美美 highlight 00:00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的片头 01:12 互联网大厂裁员潮,如果命中的是你,你会怎么做? 01:40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不是危机到来才会去做准备的类型 02:45 面对裁员危机, 你会提前做哪些准备? 05:16 做副业,真的是化解职场危机的出路吗 06:31 我做副业不是为了赚零花钱,是想看看自己还能干嘛 09:05 为什么选择做broker保险经纪人? 12:45 兼职做和全职做broker保险经纪人,究竟会有哪些差别? 18:45 固定薪水的工作,因为时间打包售卖让我对花钱没有概念 20:39 你觉得焦虑到底是什么? 21:54 用现金流规划的方式直面你恐惧和担心的未来 26:07 中年裁员就像是灰犀牛总会到来,是逃兵还是选择迎战 27:00 成长最快的时候,往往都是身处逆境的时候 30:41 职场危机中只是一段低谷,每个都人会碰到,我们在一起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说在前面的: 工作没有干劲?生活没有目标?做事总是受挫?在慢慢增加的年龄数字面前经常焦虑迷茫没有方向? 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过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每一个积极、消极的声音都是真实的你自己吗? 迷茫对你来说,是一次挫败的打击,还是一个翻身的机会?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在平顺与如鱼得水中开悟和获取到真正的智慧。 每一次愤怒、羞愧、兴奋和期待,你都有觉察自己吗,你的行为是情绪背后的那个真正的自己的意愿还是被情绪左右的傀儡? 我们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也是一群有共同追求的群体;除了工作、生活、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跟自己对话、聊天、向内看了? 好好生活,很有必要。 本期播客将围绕探讨选自R&F保险事务所一周圆桌会精彩讨论和分享。 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突破困境,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期播客。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 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71miao: INTP,好奇星人,北方人在南方,投资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吃吃喝喝美美美 本期嘉宾介绍 R&F团度成员,ziyan:清华大学心理学硕士、公号「乘万物以游心」;Emma:中科院儿童心理学博士、视频号「准贝好了」;番薯园: 公号 一只番薯 highlight 1、Journal your life,坚持记录日记对我有什么影响和价值 2、乔哈里视窗的自我认知沟通法则 3、焦虑而又渺小的我,应该怎么办? 4、身为女生的我们,为啥总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说在前面的: 有些人忙忙碌碌拼命赚钱却积累不了财富; 有些人看似不在意钱,但一直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机遇;到底有没有「吸金体」这样的人存在? 越努力,你的钱反而变得越少,财富逐渐远离你? 钱是靠省出来的吗,选择低欲望的生活就能一直保持富足? 本期播客将围绕探讨「吸金体」是什么样性格特质,结合我们各自的经历和见闻聊一聊: * 人生最窘迫的时刻是金钱观,赚钱逻辑和花钱逻辑; * 分享各自有过的想要躺平的时刻; 最后我们将结合《一辈子不愁钱的活法》这本书的读后感受,跟大家分享我们看到的什么样的人,具备“吸金体”体质? 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突破困境,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期播客。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 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71miao: INTP,好奇星人,北方人在南方,投资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吃吃喝喝美美美 highlight 00:00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的片头 01:12 你最窘迫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金钱观? 01:40 20岁出头,因为缺钱所以牺牲时间拼命赚钱榨干自己 04:25 近30岁,因为缺钱所以拼命花钱投资自己,让自己更值钱 08:48 “存在价值“高,不赚钱也不慌竟花时间做了套课 10:29 价值“高,收入=自信程度=安心=对自己的认同感 12:15 你有没有想过要彻底“躺平”的时候 12:55 在旧金山Gap旅行3个月,发现程序员们舒服的退休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18:19对于职场受挫,我曾想离开北京回老家开个民宿咖啡馆 21:30 是什么让我彻底打消“躺平”回老家开店的想法 21:59 用换环境的方式寻找出路可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吗 23:46 30岁转型后从北京移居成都不是逃兵而是选择 24:31 想要赚钱的误区是一切决策从钱出发 25:25 财富是流动的,你若想实现一个目标要先帮助别人实现他的目标 30:39 价吸金体三大特点:有热爱的事业,做有价值的事,能持续投入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说在前面的: 富有究竟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对目标坚持的附属品。 全球各行各业那些亿万富豪们身上,有没有什么可以被挖掘出来,被普通人学习和借鉴的共性? 那些身价上亿的富翁们都是怎么样变得如此有钱的? 本期播客以《富豪谷底求翻身》、《富哥哥穷弟弟》、《致富之道》三部纪录片为背景。 探讨和聊一聊我们的观后启发,以及从我们的视角发掘出的这些来自全球各个地区城市,不行行业背景的富人,有什么特别启发的共性?有什么可被普通人借鉴学习的地方? 如果你想创业、转行、搞钱?你能从这几部纪录片中获得什么?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 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71miao: INTP,好奇星人,北方人在南方,投资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吃吃喝喝美美美 highlight 00:00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的片头 00:32 介绍三部关于变有钱的纪录片 03:59 3部纪录片的百万富翁身上有哪些可被普通人借鉴的共性 05:11 有钱人赚到第一桶金,会拿去做什么 06:39 亿万富豪创业初期为什么去捡“垃圾” 07:34 一条可被复制的致富思维模式 08:06 自信给这些富翁们带来了什么 08:27为什么这样的人可以单靠愿景组建团队 09:34 成功的人一开始提出的方向往往面临阻力 10:22 为什么他们可以拥有极大的自信力 13:50对于想创业做一摊自己的事业的人,有什么启发 15:22 纪录片中的富人和穷人思维模式的差异 16:09 互惠原则对于竞争关系有何作用 19:17 R&F团队中Broker模式是如何体现互惠原则的 21:22 富豪底谷创业的纪录片中,如何借鉴思路低成本开启一项事业 22:56 价值感和归属感对创建新事业的意义 24:25 三部纪录片最朴实、最可被复制的成事之道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说在前面的: 焦虑一直伴随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焦虑是问题吗? 它需要被解决吗? 有什么方法可以不那么焦虑? 还是说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角度理解,焦虑可以被重新定义和解读? 本期邀请到清华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前科技从业者Ziyan,来跟我们从专业的角度重新理解和认识焦虑,听听坚持6年正念冥想的她是如何和焦虑做朋友的。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 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嘉宾:Ziyan 清华大学心理学硕士,前科技从业者,公号「乘万物以游心」 highlight 00:00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的片头 01:36 你到底有多少钱,你才不焦虑? 04:16 存款10万的时候焦虑,存款过百万后仍然很焦虑 06:39 你是怎么看待焦虑的?它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吗 09:11 我们时刻处泛焦虑时代 11:12 应激会让我们身体处于某种“巅峰”状态 12:14 焦虑跟我是一个很熟悉的朋友 14:24 裸辞后,因为焦虑,我给自己提前准备养老金 17:07 过度焦虑会有危害和解决办法? 25:58 6年正念冥想练习,给我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33:08 放弃对抗之后,我变得不那么焦虑 44:37 普通人也可以学习冥想吗? 51:31 既然爱焦虑,为什么还会选择做销售? 56:29 关于broker这份工作,放弃了控制感,我获得了力量感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我在北京生活了10年,决定离开北京搬到成都,花了不到100天。 这期间有过犹豫、纠结和不安,但任何想法从萌芽到落地都是内在潜意识的表达。所以离开北京,前往成都也并不是一时冲动。 保持现状是很舒适,但也意味着你需要放弃和错过更多的体验,没有舍就没有得。虽然离开北京,丢掉了很多旧的习惯、关系,但也因此拥有了更多新的人生体验。 最近接受了一起采访「离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这里将讲述分享给你。 highlight 1,你是从什么时候来到北京的?为什么想离开北京,从腾讯裸辞呢?有过犹豫吗? 2,离开北京,有没有什么让你特别顾虑的地方? 3,换工作,换城市,会不会很难适应?带来一些压力? 4,为什么会选择成都这座城市呢?成都能够弥补你在北京无法获得的吗? 5,你觉得北京和成都,可能各自代表着什么样的生活? 6,人在大城市生存法则跟小城市是不一样的,成都有它的特别之处吗?你有没有发生一些观念、想法上的改变? 7,能描述一下你在成都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生活场景吗? 8,你在视频里提到,疫情时期,自己也在思考终其一生想要什么,那个时候,有得到什么答案吗? 「认真谈钱,不伤感情」播主介绍 Kris:INTJ,社恐星人,内心住着70后的90后,北漂又南移的南方人,产品经理转行broker,自由职业者,爱好撸铁和大肌肉块块 互动方式 你还可以在以下这些地方找到我们,欢迎你给我们留言互动,提供选题,开开小会。 添加微信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kris_Chang09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