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一家设计公司?他问了我这些问题。(中)
大家好,我是你的老朋友大宝,欢迎大家来捧场。咱们这期的节目,跟大家又准时的见面了。 这期的话题源自咱们电台音频里的一个听众小伙子,对某一期可能我在在行帮助别人解答问题的一期内容产生了兴趣,然后也从在行找到我,向我咨询关于设计师如何独立出来,经营自己、或是有意要开一间公司的问题,我和他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和建议。 内容也很长,只是我自己的建议,分成几期分享给大家:)
和日本人一起共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是没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关注日本文化的朋友都知道,日本是个严谨的国家。和这样严谨民族的人共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期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比如, 日本人上班迟不迟到? 日本人在中国最喜欢什么样的料理?这个你一定想不到... 日本设计师日常做的最多的事儿是什么? 日本新晋设计师如何进行魔鬼培训? 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也有所谓的居酒屋文化? … …. 太多你没思考过的问题,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告诉你真相。 该问的我都给你问明白了,你竖起耳朵听就好~ 接着上期节目,咱们继续走起~ 尤其,这期听起来还特别的逗比呐~
说起日本,作为设计师,总会联想起它的精致、它的细腻、它的严谨等等。作为一个旅行者,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和真正在那边生活过的人一定有很多不一样。 这次呢,我找来的嘉宾就是一个在日本生活多年,也有亲戚定居日本的朋友。 让我谈日本的话,除了屈指可数在日本旅行的几次经历之外,就是能在国内买到的、读过的那些和日本有关的书了。今天和他聊的与设计无关,是一个中国留学生的视角看看这个我们熟悉的邻国那些奇葩又有趣的事儿。 自己来来回回也听了几遍,真是欢乐开心的一期,分享给你呀:)
大宝频道的朋友们,这期内容我们又准时和大家见面了。 上一期节目我聊了设计师求职失败中的“物理”因素,也就是求职过程中,除了专业部分之外,容易忽略的因素。 得到了大家广泛的、积极的反馈啊,说明这类内容真的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错过了这次内容可以点击链接【大宝电台】面试过后没音讯?你也许死于这些细节...补个课。 上一次我没说完,所以咱们这次在关于求职的这个话题上我又准备了一期内容。这一期我们要聊的是除了这些“物理因素之外”,哪些技巧能够帮助你在专业层面上加分。
刚入职场的设计师,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几个,职业成长、求职和如何提升专业能力。 今天聊的话题呢,过去也写过文章分享给大家,是关于面试过程中,年轻朋友们容易忽略的问题,而恰恰这些问题,成为被PASS的关键因素。 今天聊得内容还是推荐大家直接听听这期的音频,如果感兴趣这期内容,想收藏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在公众号【大宝频道】里回复【求职】,获取这期内容的核心文章。就不在这里多透露啦。
大家好,这周的节目咱们准时见面了。 和我熟悉的人都知道,我喜欢推荐书单给身边的朋友。有时候,我觉得哪本书如果写得好,我还整理成文章写到公众号里。其实我公众号里很大一部分读者都是喜欢关注我推荐的书单。 过去在公众号文章里推荐过很多我读过且我认为值得大家去读的书,比如说这两年在国内一点点被大家关注到的日本设计师佐藤大。 这个人之前我也在过去的文章里写过。在加上前阵子公司内做了个读书会,我作为其中的一个读书分享者,想来想去,觉得分享思想可能靠我干说也说不太明白,而分享教程呢,给一帮职业设计师也不太合适。最合适分享的是设计方法或是一些思考中的“套路”。 恰恰佐藤大在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书【由内向外看世界】没有所谓的高深的设计哲学,满满 的都是设计方法和可以套用在各个维度的设计套路。所以就选了这本书分享给了身边的设计师。 当然讲的时候我也有整理了一个keynote,最好的状态一定是边看着的整理,边听我来说。所以这次我把我的整理的keynote放到了云盘上,感兴趣听我这期内容的小伙伴可以在公众号大宝频道【dabaopindao】里回复【佐藤大】,来获取下载链接,来边看边听。
这一期的节目,我们如约而至。 清醒生活的勇气,首先要认清生活,并且敢于剥离出自己的不足。 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潜意识里知道自己的不足,却选择了忽略或是搁置。因为改变需要勇气,需要纪律。我们理解的成功,也许是意志力的较量。 说了段废话,接着上一期我和这个小伙子的对话,这次是音频的下半段。环境依然嘈杂。但希望感兴趣的你能听完,除了音频质量的问题,欢迎留言或是私信我你感兴趣的内容、话题,也许下一次我聊的话题就是受你的启发。
大家好,这周的电台又和大家见面了。 国庆等原因,电台停更了几周。 停更的时候总会被小伙伴催更,有心的小伙伴其实能发现,就是如果电台停更,我会写一篇文章,来和大家聊聊近期我遇到的事情或是观点等等。保证一周能有固定的内容和大家见面。毕竟写文章我自己写就好了,电台涉及的工作量多少有些大。 废话不多说了。这一期节目其实录制也有一个月了吧,我一个小伙子的对话,因为也是在星巴克录制的,回过头我听了几次,总觉得环境也是有些许的吵杂,所以总在犹豫要不要发出来。关注我聊天内容的小伙伴应该不太会抱怨,但也一定会有因为录制的不清晰向我吐槽的朋友。 我都虚心接受,能避免的尽量避免,避免不了的我尽量在电台一开始先和大家说明白,让大家也有个心理预期。 都说成功的人大都有类似的品质,比如坚毅、自律、刻苦等等,而失败或是迷茫者却各有各的迷茫。 这次和我聊天的小伙子其实并不能说不行,而是会的太多,做得太多,反而自己突出的地方被隐藏了起来。 和他聊了两个多小时,剪辑了上下两期,这次把上半部分分享给大家。 环境略有吵杂,在这里提前跟大家道个歉。话说,我挺喜欢这次的片尾的音乐哟。
上一期和思维哥聊了他的设计生涯中的一些话题。和思维哥结识的时间不算长,觉得他是个特别有趣的甚至有点冷幽默的设计前辈。 我记得当天我们录音的是时候录到了晚上快十一点,第一次用录音的形式和他对话,所有的问题我们都没有提前核对,直接问他一开始还真有些让他不知如何回答。 哈哈哈。 真实、直接还有些小幽默是我和他结识这么久最大的感受。 我相信只要比自己有丰富经历的人的故事,都值一听,尤其还是个有丰富设计经历的前辈。 这一期我们继续,聊聊他和他的故事。
过往的几期节目,也有找过几个我的朋友作为嘉宾,有偏平面的、有我的老师、也有独立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 这次呢,找了个对口的、而且还很有“故事”的人。 很喜欢和比自己大的人聊天,我喜欢称呼这样的人为前辈,因为他们有更久的时间在这个行业里经历,有更久的时间经历各种各行的行业变化。 尤其在国内算是比较新的互联网,就更是这样。 这次就找了一个“资深”的互联网行业设计师,我恰巧和他有过相似的从业经历,都是从4A公司入行,最后进入了互联网行业。算是我的前辈,我也称呼他哥哥。 有故事的人很多,做故事的人却不多,他就是个做“故事”的设计师。 为何这么说呢,这期我就和他聊聊他和他的故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