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01 定

🌱🌿🌴 于是,我们“自”的感觉要好,去定在大的场面里,定在阳光的场景里。大场面就是参与积极正向的大场面,就把自己的感觉定在大场面里,让自己小小的“我”消失掉。定在阳光的环境和系统里,让自己一直处在一种舒适、积极、阳光的灿烂里。 我们肉身受到困难,我们都想继续让这个命延续下去,就叫活命,活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出生的生既然完成,命是最后的归属,我们就有一个东西叫活法。活法更多的时候是可以自己定的,我们可以自己定活的方法。 但为什么很多人定不了活法呢?是因为这个的力量太强大了,所以没有自己的活法。有很多的人学着学着学着,想把这个东西找到,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因为他在找己,自己,所以不要己,找到“自”。得觉讲的最奇妙的东西是“自”,“自”怎么找呢?找感觉,你找到感觉,就可以找到“自”的能量和信息。 这些都做不到,那么把这些都暂时放下,定在自己的内心,让心安住在自己的内在。这个时候,才会出来一个字叫“己”。己就是一个能量互动的过程。 定,是一个奇妙的字,放下所有该放下的,把精神拔高,把生活过好。所以会过日子的人会有智慧,定住精神的人会有能量和力量,在社会上混的人就劳顿辛苦,这就是定。 看你的人生定在哪里,看你的生活定在哪里,看你有没有真正无限升华的精神。朋友,记住:社会和生活都是线段,精神是无穷无尽的射线。相信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定了。祝贺你。 🙏🌱

0分钟
93
1年前

033|与神对话:生活是创造,而非发现。

00:00 内容简介 04:15 问题1:作者提出与神交流的方式是感受、思维、经验、话语等,你认同所有这些都是与神交流的方式吗?什么状态中我们在与神交流? 9:00 师师 有一个声音很重要:我要去做 why not me,这样的经验是与神对话的经验 【感受、思维、经验】 在中文语境下难以区分 不好归类 内心有一个声音 用科普转化为自己专业的能量! 18:35颖姐 好像就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就是那种内在的冲动也好,或者说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你,有一个 calling,有一个自己必须不得不去做的一些感受的时候,我觉得是跟神对话的时候。 26:00治涛 有时候就是暂时把我们的思维思考这些东西放在一边,然后多回到我们身心感受。 寺庙茶园活动:调料判断 不用思维解决 味觉/嗅觉感受 31:23 问题2:“人类灵魂的目标是去经验它的一切,以便它能够成为它的一切”,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34:06 西西 每个人碰到的人事物都会不一样,经验不可复制,也就构成了ta的独一无二 35:56师师 这句话的经验包含认知、感知……,换句话这和苏格拉底的know yourself异曲同工 41:10颖姐 日剧《重启人生》 既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去接受它,然后去理解它, 而不是说去逆短性地去把它当做一个,就说我必须要努力地去达到一个别人想要的高度,或者说谁去奋斗达到一个什么东西,而是自然而然的、顺势而为地去经历。 47:39 问题3:您认为人生的意义或目的为何?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否让您产生共鸣?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对人生意义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人生意义不在于某一个终极目的,而在于生命过程本身。我们应当活在当下,体会每一个时刻。 人生意义包含了对他人的爱以及创造性活动。 人生意义在于认识自我,发现内在的本质。 人生意义是主观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50:20西西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可能在多个方面是多维度的 比如对于工作,哪种程度的找寻及工作是对于自己来说是合适的 对于自己,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对于工作之外的生活,可能在于体验更多不一样的人事物 53:18师师 在分析哲学的语境下面,把活在当下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其实我其实现在会觉得可能就是在你找的那个过程,他可能就是你的人生意义,然后我可能就是在读完这本数据后,你会觉得你可能更应该去爱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应该从每一件事情里面去真正地享受 58:30颖姐 有一种可以宽容的心,就是说我爱了,就是因为我自己有能量,我的能量足够大到我能够爱你,我能够帮到你,或者说我所有的做出来的一切都是我的能量场这样一种感觉,那么就觉得自己会变得强大一点。 66:29小波 自由和真理,就是相当于你先定一个,再一个就最高的那个地方,在你的人生目标的顶端定这样关键词之后,那你之后去想的所有的,比如说具体的这种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往这个关键词这个方向去挂靠。 73:15 颖姐 补充 77:54 问题4:生活是创造,而非发现。作者多次提出我们是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并且给出了十个步骤和盟约。这样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78:50西西 10个步骤 1. 我依照神的形象和模样创造了你们。 2. 神是造物主。 3. 你们是三位一体的生命。你们可以随便称呼生命的这三种要素:圣父、圣子和圣灵,精神、肉体和灵魂,超意识、意识和潜意识。 4. 创造的过程源自你们身体的这三个部分。换言之,你们的创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用来创造的工具是:思维,话语和行动。 5. 所有创造始于思维(“源自圣父”)。所有创造的第二阶段是话语(“你们求,我就给;你们说,我就办”)。所有创造在行动中完成(“话语变成实物,与我们同住”)。 6. 你思考过、却未曾言说的,在一个层面上创造。 7. 思考、言说和做某件你并不真正相信的事是不可能的。 8.这种认识的境界是强烈而非凡的感恩境界。它是一种预先感恩的心态。对于创造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事先对创造心怀感激。 9.欢迎并享受你正在创造和已经创造的一切。拒绝它的任何部分等于拒绝你自己的一部分。 10.如果你创造的东西中有你不喜欢的,请祝福它,单纯地去改变它。 85:20师师 爽约——心态平和——不再责怪自己 95:23小波 111:37 问题5:实践这2本书(《零极限》&《与神对话》)的感受 125:04 尾声歌曲 韩嘉琪-世界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备注 参会人:师师,西西,文皓,小波,颖姐,舟 2023.08.06读书会 图片:AI画 主持人:文皓 剪辑:西西

127分钟
99+
1年前

03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1、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性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着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无意义——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每一个存在性关怀的意义,并论述治疗师应该如何通过对他们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临床工作。 作者:欧文·D. 亚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当代精神病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曾因其在临床精神病学领域的贡献,于1974年获美国爱德华·史崔克精神病学奖,1979年获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奖励基金。 2.问题 Q1.你认为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吗,为什么我们要去实现这些意义呢?你目前是否有找到对你来说有意义感的事情,你想要去做。你觉得为什么这些事情可以给你带来意义感呢?你觉得它是属于哪一种意义的来源? Q2.现代社会意义感的缺失越来越普遍,你觉得哪些因素会导致我们意义感的缺失呢?你是否曾经陷入过无意感的状态?你是如何走出来的? Q3.如果我们的生命还剩下最后三天,你会感觉到你的一生是……你害怕死亡吗,你害怕身边人的死亡吗?你觉得我们对于死亡的思考和探讨有什么作用呢?(面对死亡与个人的改变) 剪辑:师师 参会人:悠悠,师师,西西,治涛,舟,宝龙

86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