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茶山 | 14 正山小种:又是军队惹的祸?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聊一聊武夷山的红茶。19世纪时,武夷山红茶就已经享誉国际了。但当时西方人对于茶叶的认知只停留在“红茶茶树”和“绿茶茶树”两种。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人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考察、学习制茶技术,把绿茶加染料制作出口的秘密曝光后,中国绿茶瞬间滞销,直到现在国际上都延续着以红茶为主的消费习惯。 了解茶的人对“正山小种”一定不陌生,武夷山星村的桐木村就是红茶正山小种的主产地。传说是明末清初军队驻扎此地时,士兵直接睡在茶叶上,热量较高导致茶叶发酵而成。 正山小种的特点是“泡水鲜艳浓厚,呈深金黄色,叶底光滑、泛旧铜铁色。”而且“香气极高,微带柏油味”。入口“清快活泼,精神为之一振”,茶汤吞咽后“齿颊流芳浓香扑鼻而出,殊足以清神解渴”。 在现代小种红茶中,松香成为了茶叶的独特风味。那么,传统的正山小种有没有松烟香?传统和现代的红茶制作工艺分别是怎样的?听陈重穆聊聊19世纪武夷红茶的故事,了解国内正山小种红茶的发展情况。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青楼熏制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发酵 ▲桐木的高海拔茶园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4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13 武夷岩茶:一把火能解决所有问题?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聊一聊武夷岩茶制作的焙火工艺,其中各品种茶名词的流变以及风味表现。 我们经常听见一句话叫做“南做青、北焙火”。闽南,福建的安溪、永春一带擅长做青,闽北则擅长焙火。武夷岩茶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火味好重,开汤有点焦焦的,甚至有人说像炭烤咖啡。 实际上,真正高端的武夷岩茶,做青时尽量把刺激性物质最大程度做掉,避免树叶青气、刺激性的味道返出来,焙火没有那么重。真正好的火功是“入火不伤品种味”。好茶的特点,叫做“香、清、甘、活”。 不同档次的茶种之间有怎样的区别?被称为四大名丛和高香品种的风味如何?听陈重穆聊聊武夷岩茶的做法与诸多品种的特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炭焙房一景 ▲用炭盆加热萎凋 ▲白鸡冠茶树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0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12 武夷岩茶:古人怎么划分武夷茶的山场?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聊一聊武夷岩茶的历史以及一些比较新的概念。岩茶的原始定义是“长在岩石上的茶”,或者是“长在风化岩地质上的茶”,岩只是一种地质地貌。现在武夷山有一个概念,叫做“坑涧茶”,长在两个峭壁之间的低洼地区,在武夷山价格大概是最高的。茶叶“落坑”就是长在坑涧里面,与之相对的是缓坡、日照相对比较足的地方,叫做岗上。 除此之外,武夷山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山场气息。顶级山场出来的茶好,气息特殊,是其他产区所难以做到的。 过去划分法可能按客观的风土条件、或者出来的茶叶品质而定,而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有很多一刀切式的划分,放弃了客观的山场条件和茶叶品质,如“正岩”、“半岩”、“外山茶”等。 我们如何分辨什么是好的岩茶?生长在武夷山的岩茶,味道皆为上乘吗?如何从武夷岩茶的众多概念中保持清醒,选出“好茶”?听陈重穆聊聊古人是如何划分武夷茶的山场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武夷山的坑涧茶园 ▲福州鼓山(鼓山半岩茶)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4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11 清溪之隐:那些偏科的好孩子们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聊一聊安溪的小品种乌龙茶,合称为清溪隐。现在一讲到安溪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安溪的铁观音。但我们这一期不讲铁观音,先聊聊安溪这些被隐藏起来的品种: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这五种就是像隐者一样的存在。 这些品种在产地还是有名有姓的,各有自己的特点:黄金桂有着比较强势的高香基因;本山性状和铁观音最接近,观音韵感稍为薄弱;毛蟹在当地被称为“白毛猴”,按轻发酵的工艺来做就会出一种类似螃蟹、蟹脚毛的腥味;梅占品种味比较有个性,耐得住火,做青拖掉留下来的香气有点像铁观音的花香;半荒野状态的大叶乌龙与修剪后的相比,韵味更深沉。 这些品种的性状和制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一旦离开产地,它们又都化名为铁观音。这是什么原因呢?它们与铁观音有哪些区别?我们又应该怎么看这些非主流的品种茶呢?听陈重穆聊聊这些“偏科的好孩子们。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安溪茶山远眺 ▲茶农正在采摘三洋的梅占 ▲三洋的梅占采摘图 ▲茶树特写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4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10 凤凰单丛:成也香水,败也香水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要聊的是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凤凰”是个地理名称,指的是广东潮州的凤凰镇、或者凤凰山。单丛是单株的意思、最早的单丛茶是单株采摘、独立制作的。 我们很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词,例如蜜兰香、鸭屎香、芝兰香、杏仁香等。这些就是在单株的基础上用无性繁殖,例如扦插、嫁接等方法选育或克隆出来的品种。由于凤凰单丛香型太多太复杂,所以有人说凤凰单丛是“茶中香水”,是“能喝的香水”。 用“香水”来说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大概是比较直观的。但事实上,“韵”对一款茶来说,是一项比较高的要求。那么,凤凰单丛有没有韵味比较好的?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复杂的凤凰单丛?凤凰单丛的“老丛”是什么概念?一起来听陈重穆聊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凤凰单丛老丛茶树 ▲大面积开垦的凤凰茶山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8分钟
1k+
2年前

四时茶山 | 09 永春佛手:怎能怪我随波逐流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来了聊一聊永春佛手。永春位于福建泉州,早期永春有两大名茶,永春水仙,另一个是就是永春佛手。永春的佛手茶什么滋味?当地老一辈的人会说永春佛手带有香橼香,香橼是一种柑橘类的果实,香橼也是佛手茶的别名之一。 永春佛手属于乌龙茶的大类,是半发酵茶。而分辨发酵程度有一个有趣而直接的方法:是看绿叶红边当中红边的比例。一般认为,红的部份占叶子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既有发酵的香,也保留一些茶叶的鲜爽。 那么乌龙茶叶子上的红边是怎么来的?来自大自然的香气,和人工合成的香精的差异本质在哪里?“喝茶”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听陈重穆聊聊永春佛手的灵韵。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永春佛手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4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08 祁门红茶:一百年前,就属她最香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来了解一下祁门红茶。皖南的茶区主要是现在行政区划的黄山市,包括了耳熟能详的黄山,人文荟萃的徽州,以及“万绿丛中一点红”、以红茶闻名的祁门,邓小平曾经评价说“祁红世界有名”。 最近,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茶叶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公布,中国的茶第一批有28个进入名单之中,祁门红茶却没有在这个名单里,就连第二批的预备名单也没有。 关于祁门红茶,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门道?如何认识祁红的不同品种和香气?它的产地问题为何引发争议?听三联爱茶的陈重穆向你讲述。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祁门红茶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2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07 六安瓜片: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产自皖西的大别山,核心产区为齐山、蝙蝠洞一带,是绿茶中的一朵奇葩——无芽无梗,只有单片叶子。六安瓜片的特色工艺是“拉老火”,经过老火焙制的瓜片茶滋味浓醇,不同于其它明前绿茶的鲜爽清甜,为安徽雨前绿茶的代表之一。 提到六安茶,人们都会想到《红楼梦》中的贾母那句“我不吃六安茶”。为什么呢?有茶文化研究者认为六安茶是江北茶,有“不善炒做”的毛病;也就是说原料不错,但加工技术太差做不好。 六安茶和普洱茶有何联系?清朝名臣张廷玉的父亲张英为何评价六安茶为“野士”?炒制六安瓜片的方法有何特殊之处?听三联爱茶的陈重穆聊一聊六安瓜片的前世今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六安瓜片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14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06 安徽绿茶:明前,雨前,到底哪个好?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分享的是安徽绿茶。安徽省是中国多数谷雨前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代表的茶类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安徽省种茶的历史悠久,也是近代科研实践、产学结合比较紧密的茶区。 安徽的绿茶普遍是谷雨前采摘的。现在人们一般提到的“明前”多指清明前,“雨前”则指谷雨之前。到底是清明前的茶好,还是谷雨前的茶好?事实上,哪种茶叶好,跟不同地区的气温、茶树的品种、全球气候状况都有关系,难有定论。 2020年6月,陈重穆深入安徽黄山茶区,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安徽的茶行业跟其他产区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产量和质量二者能否兼得?你会在这一期中有所收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安徽茶顶谷大方的茶园 ▲太平猴魁猴坑内的茶园插上粘虫板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15分钟
99+
2年前

四时茶山 | 05 福建白茶:宋徽宗也不知道这个味儿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要谈的是福建白茶。现在的福建白茶,主产区有福鼎、政和等地。福鼎市临海,而政和县接近武夷山,两地茶产的风格不甚相同。白茶依采摘标准可以分成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属于近几年市场上能见度比较高的茶。 在历史上,唐朝的贡茶从四川的蒙顶山移到江南的阳羡、顾渚,到了宋代整体又南移,到了福建的建瓯,也就是北苑贡茶。但是,北苑贡茶和现在所讲的福建白茶不同。很多茶商喜欢在白茶上打上“宋徽宗”的标签,事实却并非如此。现在的白茶,无论是政和白茶还是福鼎白茶,和宋徽宗都没什么关系。 那么,在唐朝默默无名的福建茶,为什么到了北宋火了起来?五代时期战乱频频的历史,和福建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最近十年来开始火热的白茶又是怎么回事呢? 听陈重穆聊聊福建“白茶”背后的雅谈与趣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白牡丹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22分钟
1k+
2年前

四时茶山 | 04 顾渚紫笋:茶圣的眼光有多毒?

主播/陈重穆,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已从事茶叶加工、研究十余年,《岁时茶山记》作者 “四时茶山”是“岁时茶山记”的第一季,我们参考岁时记事的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享茶与茶山的故事。 本期节目要聊的是浙江湖州顾渚紫笋及其背后的人与事。 顾渚紫笋是产自湖州顾渚山的绿茶,因茶芽是紫芽而得名。顾渚山曾经是唐朝的贡茶主产区,茶圣陆羽点评“顾渚第一”,许多名人如颜真卿、杜牧等都曾参与到操办贡茶事务中,盛极一时。在陈重穆看来,陆羽的《茶经》虽然今天看来有些纰漏,但是谈到顾渚紫笋,就要从《茶经》入手。 那么平民出身的陆羽,在社会等级制度相对森严的唐朝,和上流社会的路子有什么不同? 关于顾渚紫笋,看似铁板钉钉的事实,实际上有哪些争议?顾渚山的贡茶究竟是怎么操作的? 听陈重穆讲述顾渚紫笋以及茶圈趣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 ▲顾渚紫笋 此外,由陈重穆、徐千懿共同撰写的同名书籍《岁时茶山记》已正式发行,欢迎各位爱茶的伙伴进入“三联生活市集”小程序选购~ “岁时茶山记”是三联中读携手三联爱茶推出的精品茶播客,每周三在“三联中读”APP首发,周五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更新。更多延伸阅读、加更内容及主播互动、福利赠送,欢迎下载“三联中读”APP。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及时追更。

17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