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 有人会记录我的人生故事, 那个人只能是我自己,不会是别人。 我不是驯养的动物, 不可能被锁在一个被称为“家”的小小世界中。 我不想做“妻子”, 我要写作、旅行、去了解整个世界,要充分使用我的一生。 法拉奇是我的职业偶像,也是我生活中的一位智者, 她是一位真正的优秀的记者, 面对世界金字塔顶端的领导者, 她始终沉着应对。 她是骄傲的,也是自在自由的一个人。 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她 —— 奥莉娅娜 · 法拉奇。 《风云人物采访记(上下)》《男人》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从不妥协:法拉奇传》…… 也是这一次顺带推荐的书单。
假使你对东北伤痕文学感兴趣,这本书可以作为科普类读物,作为了解东北、东北人、东北“你愁啥”文化的背景梳理。近两年,“东北文艺复兴”被反复提及,人们的关注度由视听作品转移到小说文学领域,它们协力打造了来自乡村和城市的两种面貌,稳固了外地人对东北的认知体系,乡村绝对接地气、人人皆为幽默大师,城市则持续抒发着老牌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的转型之痛。
查理想要变聪明! 查理想要变聪明! 查理想要变聪明! 查理终于接受了脑部实验,他终于能像小白鼠阿尔吉侬一样很快地通过迷宫测试了,他开始不会写错字了,他可以记住成千上万本书,他能够弥补自己这项实验的错漏。或许,他终于可以符合母亲的期待了…… 查理或许获得了智,却未能来得及领略慧。 查理变成了天才,人落入了暗黑深渊中──焦虑、不安、偏狭、猜忌。他发现真实社会和人性的真相并非真挚纯良。他越聪明,便越无法理解这个世界。 万分痛苦之际,他发现阿尔吉侬逐渐走向衰亡,这项实验或许终究失败了,也意味着,他的天才体验马上就要结束了…… 或许,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我们才是最有勇气的,毕竟,“理解”是最大的残酷。
“不,我们不遵守十诫,也不会有人遵守的。上面写着‘你不可杀人’,结果所有人都在杀人。” ——《恶童日记》 《恶童日记》三部曲是匈牙利女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用法语书写的处女作小说,以一对双胞胎兄弟为第一视角,以近乎白描的方式描述了战争中人性的极端状态。三本书既各自单独成书,连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部《恶童日记》:双胞胎兄弟合二为一,抛弃了人性中所有情感与弱点,习得极致的耐力和理性,让自己成为乱世中的生存机器。 第二部《二人证据》:表面上老老实实记录了双胞胎分开后其中之一A的生活。但在你刚刚断定并没有双胞胎,其实只有A时,结尾突然大反转:原来只有B。 第三部《第三谎言》:再次大反转,双胞胎是真的没错,但前两部的故事都是假的……双胞胎的日记与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神之交互,既有谎言,亦有真实,每多读一页,都觉得之前所知皆是冰山一角。 就冲以上能把人绕晕的描述,本书已被主播们评为我们的年度之书~
乱弹书五十期啦,感谢收听的朋友们, 我们总结了过往,展望了未来, 不仅继往开来,期待再创辉煌!
当我们谈论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遗愿告白师》《墓志铭图书馆》《遗言图书馆》是三部与此有关的书籍。 《遗愿告白师》—— 一名“遗愿告白师”,他的任务就是代表即将去世的客户实现他们最后的要求。他曾合作过各种各样的客户,与他们一起处理各种不同的秘密:一位祖父要在家人发现之前拆除自己的装饰的很有品味的秘密地下室;应死者的要求,要求哀悼者离开葬礼,并打断死者生前最好的朋友的悼词,因为这位朋友一直试图与他的妻子有染;一个父亲迫切需要找到自己疏远的女儿,这样他就可以想办法说对不起;在婚姻中忍受了几十年虐待才获得自由的女人…… 《墓志铭图书馆》—— 墓志铭是生命的总结,墓碑被视作不朽,人们希望用怎样的文字长存世间? 罗伯特•李•佛洛斯特: 我与这个世界有过恋人般的争吵 多萝西•帕克: 原谅我所留下的尘埃 约翰•多恩: 正因他的灵魂注入坟墓, 大地将比天空更为丰富。 约翰•休伊特与萨拉•德鲁: 好好生活,别怕突如其来的命运 《遗言图书馆》—— 临终遗言,可算是最精彩的超短篇了,它们出自最接近死亡之人。逝者与生者的声音在这寥寥数语中交汇,让人得以一窥死亡之于生命的分量。 巴赫:“不要为我哭泣,我将去往音乐诞生的地方。” 伊莎多拉•邓肯:“再见了,朋友们!我要驶入光芒了!” 维克多•雨果:“我看到了黑色的光。” 欧•亨利:“把灯打开,我不想摸黑回家。”
故事关于一位名叫“不安”的公主——她从出生就活得非常奢侈。她什么都有,什么都要。没有任何界限,做什么事情都是百分之百。可是有一天,她的心却因为一些事破了一个洞。她巡游王国,遇见爱情,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企图填补空虚。 到最后,终于了解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秘密…… 在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历险才是最真纯的存在。
本期书目《暮色将尽》,是美国作家戴安娜·阿西尔近90岁时写下的一本生活随笔,这本书由步入老年的种种变化说起,几许人生回忆,几段起伏情史,既有面对衰老与终点的诸事看淡,也有经营园艺、绘画、写作等的新鲜体验,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普通女性漫长而完整的人生样本。 事实上,《暮色将尽》《闭经记》《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这一年来的几本书,已经给我们上了好几堂密集的老前教育课,我们真的已经学会如何当好一个老太太了。现在万事俱备,就差活到100岁。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我的身体里早已落叶纷飞》 《不如让每天发生些小事》 这是m从海边遇见的三本诗集。 我们将海桑看做成一位“老实”的诗人, 如他一般,他的诗歌也“老实”得像一杯白开水, 日常清淡,却能煮出一碗香甜的白粥。 有人爱喝白开水, 有人喜欢做游戏, 不读诗的我们,以海桑为起点, 这次想要谈论诗歌。 节目结尾,赠书给各位, 欢迎大家一起尝试这个游戏: 西瓜、傻子、指尖、轻烟、断腿、一千年、够了、夏天、心事。 你会以此写什么诗呢?
终于等到夏天了,本期祭出一本攒了大半年的“夏天之书”。该书是韩国女作家金爱烂的第三篇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8篇作品,每一篇都是轻飘飘地进入,然后以绝境收尾,每一个主角都是一脚踏入命运就开始运转的小齿轮,终局已定,不可逃脱。一篇比一篇惨淡,一篇比一篇无望,读完以后脊背发凉,寒意滋生,当真适合解暑。
妈妈:我能看到她在很努力地过一种和我不同的生活。 女儿:我想做一个理想中的妈妈,温柔的、不轻易指责的、慢声细语的。 这是一本新书,甚至还没有评分, 这是一本和手机一样大的小书,读完只需要三、四个小时, 这是一本讲述现代城市母女关系的小说,不煽情不刻意歌颂母爱, 但是它让我们哭了很久很久, 它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和解的冲动, 也让我们在奋力向前的途中,想回过头等等一直努力跟上来的爸爸妈妈。 我们应该如何接受父母的爱? 应该怎么告诉他们,亲密关系的边界感在哪里? 那个边界不是不爱, 而是一个让爱能自由流动的空间。 谢谢作者李停,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学校”的原意是休闲时间, 跑步机最初是用来惩罚犯人, 脂肪最长可活25年, 人类的专注力还不如金鱼, 鸳鸯根本不专情, 猪的体脂率只有15%…… 本期是一本好玩儿的小书, 怪奇事务所, 它的文学性不高, 但适合搭配零食。 欢迎收听这些无用却有趣的知识啊。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