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插播一个新消息,艺术叨叨建立微信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节目的听友群,兰奕和Monie在群里等大家哦! 本期节目邀请大家跟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在美术馆看展的礼仪问题。一起来听听看,有哪几点礼仪问题你看展的时候也遇到过?你是否也被某些行为影响到观展体验?在轻松的谈话讨论中,也不妨思考一下,如何能为自己和他人营造更愉悦舒适的观展环境呢? --文章-- 巴黎奥赛博物馆拒绝低胸装 关于“耳朵里的博物馆” 孩子们能在博物馆里放飞自我吗? 辽宁省博物馆禁止社会人士导览 --展览-- 上海久事美术馆:“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与油画展” 华莱士收藏 --信息-- 上海龙美术馆免费开放日:每月的第一个周二 特别要感谢一下接受采访的Ellen、Tina、Fiona,以及展厅里随机采访到的现在也联系不上了的可爱的朋友们! --关于《艺术叨叨》-- 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艺术叨叨了解我们更多!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等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艺术叨叨》,也可以通过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FM收听。
【小宇宙评论区与微博各抽一本《艺术家的罗曼史》】 本期节目我们聊到了几对艺术家情侣,其中包括乌雷 & 阿布拉莫维奇,约翰列侬 & 小野洋子,还有弗里达 & 迭戈·里维拉等。他们当中有互相成就的灵魂伴侣,也有相互折磨悲剧收场的;有浪漫且难忘的爱情故事,也不乏看上去性格迥异却彼此吸引的cp。本期就来听听这些艺术家们的爱情碰撞与他们的艺术创作吧! --展览-- “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2020.7.1-2020.10.19 ‘Double Fantasy’ National Mus eums Liverpool ‘Frida Kahlo: Making Her Self Up’ V&A ‘Modern Couples: 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t-garde’ Barbican --艺术家-- 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 (Christo & Jeanne-Claude) 罗伯特·德劳内&索尼娅·德劳内 (Robert Delaunay & Sonia Delaunay ) 乌雷 & 阿布拉莫维奇 (Ulay & Abramovic) 约翰列侬 & 小野洋子 (John Lennon & Yoko Ono ) 毕加索 & 弗朗索瓦丝·吉洛特(Pablo Picasso & Francoise Gilot ) 草间弥生 & 约瑟夫·康奈尔 (Yayoi Kusama & Joseph Cornell)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 玛丽亚·马丁斯(Maria Martins) 李·米勒 & 曼·雷(Lee Miller & Man Ray) 弗里达 & 迭戈·里维拉 (Frida Kahlo & Diego Rivera) 卡尔·安德烈&安娜·门迭塔 (Carl Andre & Ana Mendieta) 李·克拉斯纳 & 杰克逊·波洛克(Lee Krasener & Jackson Pollock) 多萝西娅·丹宁 & 马克斯·恩斯特(Dorothea Tanning & Max Ernst) 尹秀珍 & 宋冬 赵赵 & 杨伯都 --书籍-- 《艺术家的罗曼史》【英】凯特•布莱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章-- 艺术家情侣 | “每天我都祈祷爱情” Barbican Centre 现代情侣 列侬与小野洋子 | 我彻底沦陷在她这杯充满性欲的怪味鸡尾酒里 --电影-- 弗里达 Frida --音乐-- Imagine by John Lennon --关于《艺术叨叨》-- 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等泛用型平台订阅收听《艺术叨叨》,也可以通过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FM收听。 感谢“橙”App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从2017年周杰伦发的第一篇Instagram——与妈妈叶惠美女士在巴斯奎特的画前的合影,到2020年最新一篇——在弗朗西斯·培根的画前比耶,除了营业、魔术,秀恩爱,周杰伦的社交媒体中,艺术占了大量的篇幅,经过我们的手动统计,周杰伦提及过的艺术家有30多位,其中以现当代艺术为主。 在这些与艺术有关的帖子中,有些是杰伦分享喜爱的画,参观过的展览现场,拜访过的艺术家工作室,也有介绍自己的新收藏,甚至时不时开设艺术小课堂——#深夜艺廊 教大家辨认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 2019年末,周杰伦入选ARTnews评选的全球值得关注的50位藏家,无论是Philip Guston,里希特这样的大名鼎鼎的艺术家,还是Mark Bradford,Eddie Martinez这样正在成长的潜力艺术家的作品,都在杰伦的藏品之中。我们想也许是时候通过杰伦在社交媒体分享过的艺术相关内容,向大家介绍周杰伦的「藏家」身份,聊聊他的艺术品味,探索他的藏品中隐藏的爱和个性。 本期互动福利:在评论区或微博留言写下你的感受和与周杰伦有关的故事,就有机会获得价值170元的上海西岸美术馆的展览联票一张~ 节目中提到的信息: 周杰伦的Instgram@jaychou 周杰伦的综艺:《周游记》J-style trips *推荐观看: 电影:《无主之作》 Roy Lichtenstein 1991年纪录片 Tate Artist's Talk: Ed Ruscha MoCA关于Ed Ruscha创作风格的介绍:Buildings and Words *推荐收听: 播客A piece of Art:Minimalism to the Max *推荐阅读: 《重构抽象表现主义》【美】迈克尔·莱杰 ARTnews:50 Art Collectors to Watch Hi艺术:周杰伦追过的那些艺术家,哎哟!不错哦! 时尚芭莎:看看这些藏品,原来周杰伦的艺术品位这么高! FOURTUNEART:Hauntology漫谈:关于周杰伦的一种文化转向 佳士得:全球藏家热爱杰哈德·李希特的七大原因 Ed Ruscha作品:ROMEO(ROME O也是周杰伦儿子的英文名) Ed Ruscha作品:Stains *提到的展览: 上海艺仓美术馆:鲍勃·迪伦展览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Mark Bradford: Los Angeles *周杰伦变过魔术的美术馆: 奥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LV Foundation/维也纳W&K画廊 *周杰伦去过的艺术博览会 ART021 Art Basel Frieze *周杰伦在Instagram提到的艺术家: Anselm Kiefer/ Albert Oehlen/ Avery Singer/ Crash/ Dana Schutz/ Daniel Richter/ David Hockney/ Ed Ruscha/ Eddie Martinez/ Frank Stella/ Futura Dosmil/ Genieve Figgis/ Georg Baselitz/ George Condo/ Gerhard Richter/ Hurvin Anderson/ Jacky Tsai/ Jahan Loh/ Jean-Michel-Basquiat/ John Atkinson Grimshaw/ John Matos/ José Parlá/ KAWS/ Katherine Bernhardt/ Keith Haring/ Kerry James Marshall/ Larri Pittman/ Mark Bradford/ Oscar Murillo/ Peter Doig/ Philip Guston/ Roy Lichtenstein/ Takashi Murakami/ Willem De Kooning/ Will Martyr/ Yukimasa Ida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音乐 《不爱我就拉倒》《龙拳》《止战之殇》《告白气球》《床边故事》 【艺术叨叨】 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感谢您收听本期节目,欢迎关注微博 @艺术叨叨 与我们互动,了解更多关于节目的幕后故事!
8月26日,英国V&A博物馆在快手进行了一场线上直播导览,由V&A中文社交媒体顾问肖朗和V&A亚洲部策展人李晓欣一起主持。这是第一场海外博物馆在快手的直播,累计380多万次观看。 艺术叨叨第20期节目,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肖朗和我们分享这场直播的幕后故事。 比如:当时直播有哪些精心策划的亮点呢?在内容的选择上如何兼顾知识与趣味?博物馆的名字背后的浪漫的女王爱情故事。博物馆中庭花园的“隐秘的角落”里到底隐藏了什么小秘密?世界上第一家博物馆餐厅的下午茶有何独特之处?米开朗基罗大卫像的敏感部位是如何遮挡的? 此外我们还聊到了,以V&A为代表的海外博物馆的中文社交媒体策略,以及中国观众如何利用博物馆的社交媒体账号获得新的知识。 嘉宾:肖朗,艺触咨询创始人,V&A中文社交媒体顾问,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现居伦敦。 在快手「英国V&A博物馆」主页可以看到节目中提到的直播 回放。 V&A博物馆中文社交媒体,微博@英国VA博物馆、公众号“英国VA博物馆” 节目中提到的展览中文介绍: 郭培展览:Fashion in Motion: Guo Pei 和服:从京都到T台(Kimon o: Kyoto to Catwalk) 食物:不止于盘(FOO D: Bigger than the Plate) 迪奥:造梦设计师(Chri stian Dior: Designer of Dreams) 蒂姆·沃克:美妙之物(Tim Walker: Wonderful Things) 即将开幕: 关于包包的特展:Bags: Inside Out 【艺术叨叨】 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参与抽奖,了解我们更多!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艺术叨叨」的好朋友:空空!聊聊她最近出版的独立杂志else。从最初构思到落在纸本,历经近一年的时间,空空与她的朋友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工作”的慢探索。 姚博安(空空)是艺术机构从业人员。曾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央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CCAA工作过,现就职于上海某美术馆。 如果你也想做一本自己的独立出版物,那就来听听这期节目吧,空空将为大家解答如何制作自己的独立杂志,约稿方式,制作流程和成本,以及宣传推广策略。 节目最后也为大家推荐了几本特别的艺术杂志,感兴趣的听众也可以先来翻看! 本期shownotes: 独立出版|鼹书 UNFOLD上海艺术书展 abC艺术书展 《椰壳碗外的人生》【美】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 假杂志 摄影师214: 微博@214- Yi Project: 艺术家逃跑收藏夹 《雜誌設計學》,安荷拉·露易絲 *推荐杂志: NANG Kinfolk Cereal The Gentlewoman Delayed Gratification Dazed AnOther 点击购买空空的独立杂志else! 【艺术叨叨】 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本期艺术叨叨邀请到了英文艺术播客For Arts’ Sake的社交媒体运营张瑾瑜(@JadeZhangs)和我们分享这档英文播客的幕后故事。 For Arts' Sake可以说是艺术叨叨的姊妹播客,它同样是由我们的两位研究生同学创办,创始人出身佳士得、BBC,之后传承给下一届,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发展到6个人的团队,制作了3季15个单集。邀请过来自大英博物馆、V&A等顶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分享他们的经历,其中不乏来自硕士课程的客座讲师,真的听到就是赚到!目前这档节目可以在Apple Podcast(非中国区),喜马拉雅(定时更新),小宇宙app等平台收听。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在微博@艺术叨叨 整理了英文艺术播客推荐合集,与我们互动就有机会获得For Arts' Sake周边帆布袋! *嘉宾介绍: 张瑾瑜,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就读于UCL 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英国皇家历史宫殿伦敦塔等机构实习,目前负责播客For Arts’ Sake的社交媒体运营。 *本期节目highlight: - 国内外播客制作对比:小作坊VS专业化;零成本VS非盈利 - 英国博物馆从业者的职业路径 - 在国内与英国从事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经历分享 - 非英语母语的人做英文播客的挑战与收获 - 真诚回答听众提问:家长如何带小朋友参观美术馆 节目中提到的播客推荐 For Arts' Sake精彩单集: Holly Wilson: Exploring sensory-friendly museums Devon Rose Turner: Museum, art and heritage: building an engaging future 忽左忽右: 艺术品交易的冬日漫谈 播客 Uncomfortable Oxford Uncomfortable Art Tour 播客:The Exhibitionist 【艺术叨叨】 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本期艺术叨叨请来了一位超级鬼马精灵的b站视频up主:@谭玻璃球大姐 一位自称是800线的知名艺术史博主! 话不多说,首先,来打包学习老谭传授的硬核知识点! 谭玻璃球大姐的b站主页 【Weekly Artist】之老谭最不喜欢的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Damien Hirst 艺术家官方网站 【Weekly Artist】之老谭最喜欢的艺术家—James Turrell James Turrell 艺术家官方网站 James Turrell 《Gathered Sky》纪录片 布林客文章:“Skyspace:在北京,享受一段自己和天空相处的美好时光” 【老谭敲黑板】“后印象派: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家们在做什么!” 巴黎光之博物馆(Altelier de lumière à Paris)《梵高:星夜》沉浸式展览 【板娘叭叭】:“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为什么没有割包皮?” *推荐书目: 《艺术的故事》[英] E.H .贡布里希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 【艺术叨叨】 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艺术叨叨第16期节目,我们聊聊复工后在上海和伦敦美术馆的看展体验。 从说走就走到预约、量体温、走建议参观路线,我们经历了哪些不习惯,又有哪些意外收获。 【关键词】 美术馆撸猫/长达8小时的影像作品展/荒郊野外的当代艺术展/失望的展览/走断腿的展览/看了三遍的展览/你会读吗?/Marry me for Chinese citizenship 【节目中提到的展览】 木木美术馆“大卫·霍克尼:大水花” 英国国家肖像画廊 David Hockney: Drawing from Life Somerset House MUSHROOMS: THE ART, DESIGN AND FUTURE OF FUNGI V&A Tim Walker: Wonderful Things Houghton Hall: Anish Kapoor 中央美术馆学院美术馆 安妮施·卡普尔个展 西岸美术馆 时间的形态 ——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 OCAT上海馆 自由联接 2020 OCAT x KADIST 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 Marian Goodman Gallery: Rineke Dijkstra夜巡影像作品 White Cube: Cerith Wyn EvansNo realm of thought… No field of vision Museum Haus Konstruktiv: CERITH WYN EVANS: Exclusive Artist Talk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Alex Katz cici项偞婧 复星艺术中心导览 泰勒画廊 Alex Katz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厂开来读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随物生心” 苏州本色美术馆 土地治愈 HEALING LAND · 宋陈个展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Picasso and Paper 【艺术叨叨】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本期节目聊一聊艺术家的书信往来:米开朗基罗,梵高,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都给谁写信了呢?又写了些什么?还有哪些让人觉得可可爱爱的书信内容? 在即时通讯这么方便的时代,你还愿意以书信的方式传情达意么?书信对你而言是否珍贵? 本期彩蛋:两位主播的通信!羞耻play! 【节目中提到的参阅资料】 *推荐阅读: 《艺术家的书信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梵高手稿》,典藏修订版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里尔克 *推荐观看: 【电影】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Egon Schiele: Tod und Mädchen (2016) 【法国纪录片】梵高·天赋之笔 Moi, V an Gogh 【Letters Live】Benedict书信朗读-索尔·勒维特写给伊娃·黑塞一封信 【艺术叨叨】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非常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听众提供3本《艺术家的书信集》赠书!关注@艺术叨叨 并转发微博,就有机会抽中这本书~
7月3日,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的官方录像版本在Disney+上线了!对于音乐剧迷朋友们来说真是激动人心的大事件了,原本定于2021年10月在院线北美上映,现在提前一年多就给了观众们大饱眼福的机会。 自2015年该剧在百老汇首演以来,就声名大噪,获奖无数,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但本期节目我们却邀请到了一位超级忠实剧迷Jo,聊聊她在剧院看了四十几遍《汉密尔顿》的感受,听听看为什么这部音乐剧的魅力如此之大,为什么它值得看了又看?对于舞台剧的官摄呈现这一做法,观众们是如何看待的呢?艺术与剧场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汉密尔顿》官方录像版本可在Disney+平台上观看。 现阶段受疫情影响,很多剧院都被迫纷纷关停,艺术家,演员和工作人员也十分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版权。 【节目中提到的资料】 《汉密尔顿》音乐剧纪录片:《汉密尔顿的美利坚》 《汉密尔顿》剧情介绍及短评(@豆瓣) 《汉密尔顿》中的音乐和历史背景文化具体解析:推荐各位收听播客《白水讲音乐剧》 《汉密尔顿》歌单整理(@网易云音乐) 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电视剧:都铎王朝 播客: NPR Fresh Air对Lin-Manuel Miranda的采访:Fresh Air Weekend: 'Hamilton' Creator Lin-Manuel Miranda; Christine Baranski 书: The Empty Space(作者 Peter Brook ) Unmarked: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作者Peggy Phelan) 音乐剧:SIX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获奖作品立陶宛国家馆Sun & Sea 【节目中播放的音乐】 Alexander Hamilton Satisfied My shot 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艺术叨叨】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学姐王婧思分享美术馆中档案与文献。 近年来,中国民营美术馆逐渐重视馆内的学术研究,甚至成立专门的研究部负责档案、出版等工作,本期节目我们和当代艺术从业者,现就职于UCCA研究部的王婧思一起聊聊美术馆展览背后的部门——研究部。 嘉宾介绍: 王婧思,1992年生于北京。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教育专业,目前就职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研究部。曾为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工作组成员,参与2017和2018年北京民生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艺术的多感官转向及其社会介入性。文章及翻译作品曾发表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画刊》《艺术新闻/中文版》等。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资料】 UCCA展览:紧急中的沉思 展评: 卷宗Wallpaper:病毒、核爆、无眠世界,灾难叙事下的11种沉思 艺术新闻中文版:在UCCA探测紧急状态:展览与艺术在灾难中得的启示 ARTFORUM:紧急中的沉思 UCCA即将展出的展览: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下城往事 曹斐 UCCA档案:由一本检索指南开启 The Art Newspaper播客:请到UCCA馆长田霏宇,以及Tate Modern和The Met馆长聊疫情期间的美术馆 The end of the blockbuster? Museums in a post-pandemic world 现代艺术档案CMAA:5周年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系列 翁子健:开放式艺术和文献崇拜 西岸美术馆展览: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 【艺术叨叨】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本期节目是艺术家专题,我们一起聊到了这位著名的20世纪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 关于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英国画家,出生于都柏林。作品以粗犷、犀利、如噩梦般的图像著称;其人物画扭曲、变形、模糊;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之一。 节目中探讨了关于培根的几个话题: 1.童年经历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 2.作品的灵感源泉 3.传奇的情感经历 4.与画家弗洛伊德的相爱相杀 推荐观看: BBC纪录片《A Brush with Violence》 推荐阅读: 《培根访谈录》David Sylvester 《竞争的艺术》塞巴斯蒂安·斯密 展览: 培根:书与绘画(Bacon: Books and Painting) 巴黎蓬皮杜中心 2019.9.11-2020.1.20 New York Times 展评:Francis Bacon Read Just as He Painted: Deep, Dark and Bleak 【艺术叨叨】是一档由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专业的Monie和兰奕创办的艺术类唠嗑节目。欢迎大家来微博 @艺术叨叨 了解我们更多!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