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发烧友是一个很难讲的话题。很多人感叹她们的稀有,少数人觉得她们根本不存在,也有部分厂商针对女性发烧友推出一些产品,但似乎拐弯抹角地,还是想卖给男性消费者。 纵观人类聆听和音乐行业的历史,女性从来都不乏高光表现,为什么在音响领域,这个性别视角变得如此匮乏?是什么东西拒绝了女性进入HiFi 领域的讨论?直男密度过高导致讨论环境性别不友好?品牌方与厂家的设计与营销往往忽视另一性别?还是说,女性发烧友,根本不应该被作为一个独立群体去区别对待? 今天,两位老朋友——TestV 的Der糕,以及之前节目中出现过的Ray,再次莅临。加上一位轻度发烧但聆听经历相当丰富的新朋友头发怪,三位女性朋友和我们一起,聊聊现在的耳机发烧圈层中,女性发烧友的群体状况。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感谢。 时间轴: * [00:00:03] BGM#1. 森田童子 - 雨のクロール * [00:02:00] 节目开始;嘉宾介绍; * [00:15:19] 在办公室和公共场合使用HiFi 耳机的选择;糕老师拉人入坑的策略;女性发烧友如何看待「发烧友」这个身份;Ray 爸妈对高档耳机的感知; * [00:21:54] 在男性浓度过高的发烧友群体中,女性视角的群体观察;大群最后都会变成发色图的地方; * [00:32:16] 女性发烧友在线下展会;足球群和发烧友群的共性;线下大家竟都是正常人; * [00:46:39] 女性发烧友是否有区别于男性的审美偏好;「女性设计师」作为噱头的QoA 全军覆没;男人喜欢花花绿绿外观的原因;HiFi 品牌为什么不怎么做市场调研; * [01:15:38] BGM#2. Arto Lindsay - Simply Are * [01:17:18] 三个嘉宾喜欢的耳机设计有哪些;「女毒」经久不衰但「男毒」在哪里;耳机包装上为什么没有ACG 小哥哥;Ray 对于直男消费者的「身份代入」理论; * [01:26:50] 选耳机时各种因素的权重;价格面前什么都要往后稍稍;聊起外观大家都会停不下来; * [01:37:18] 针对女性发烧友的「入坑」与「退坑」建议:听hd600,别买AirPods Max;大家都踩过B&O 的坑;声音的优秀能不能改变对外观的看法; * [01:47:54] BGM#3. Lana Del Rey - Did You Know that There's a Tunnel Under Ocean Blvd * [01:48:45] 三位嘉宾对Koss PortaPro 和YAMAHA YH5000se 外观的看法; * [01:51:21] 致谢与结束语。 参与录音: * 观察员:Der糕 @TestV / Ray / 头发怪 * 飞行员:包雪龙 * 特邀嘉宾:辛巴(Der糕家的橘猫)
隔壁电台《放大 Blow-Up》的迷影系列节目,关于两位女性影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冒险。 虽然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在上海举办的任何艺术电影节展类活动,但因为曾经长年泡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也自认为算是个刻苦而认真地追节展的影迷,这次也应了丽珍的邀请,一起感慨一下国内几个电影节和艺术院线,十年来的沧海桑田。 播客世界里,电影品类内容已经严重过剩。剪完这期节目,我犹豫了几天要不要放在「声波飞行员」里。但最近突然有老听众留言,没聊任何圈内话题,而是点了名地说起,某一期上古节目中我提到的一部冷门电影,他看了之后觉得非常不错,还悉心地指出我当时引用的一些信息错误。 这让我觉得,发烧友也不是一群消费怪兽。他们和影迷的重合度,可能还真的不比现在社会文化类播客受众要低多少。再加上,毕竟有sp 前缀作为遮羞布——老司机负责开车,幼稚园负责胡说,sp 就是那个我们的精神自留地。音乐、阅读、电影、番剧、游戏……什么都说,这才是自留地的样子,给自己设限干嘛呢? 写足上面一段,我水节目的负罪感更轻了。 OP/ED: 潘迪华 - 梭罗河畔,选自《花样年华》原声 参与录音: * 丽珍 @放大 Blow-Up * Tina * 孟获
2022 世界杯之后,常规看球节目再次来袭。这次我们是录了一条淘汰赛英格兰 vs 斯洛伐克的评论轨。 让我们一起关注足球的漫漫回家路。 上一次如此任性的足球节目在这里:#239. 蜜水黄桃世界杯 p.s. 本期在沉闷的比赛场面中插入了若干HiFi 话题,请自行寻找。 时间轴: * [00:00:03] BGM#1. Iron Maiden - Trooper pt.1 * [01:18:43] BGM#2. Kasabian - Fire * [01:58:25] 贝林厄姆 9432 绝平;谢罪时间; * [02:02:09] BGM#3. Youssou N' Dour, Axelle Red - Do You Mind If I Play * [02:32:41] BGM#4. Iron Maiden - Trooper pt.2 参与录音: * 利物浦球迷 NotRight * 山东泰山球迷 Miaopasii @HFOTA * 北京国安球迷 孟获
极为罕见的,NF Audio 推出了针对金属音乐调音的耳塞NA2 metal。金属党,这个偏门品类音乐的爱好者群体,似乎在音响发烧友中交集不多。这次难得被主流厂商垂青,自然要好好聊一聊。 「金属」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巨大的暧昧不清的属性。Metal 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金属音乐涵盖了哪些主要的声音特征?哪种路数的器材适合表现金属?NA2 Metal 做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深入日渐衰微和避世的「金属党」群体,我们特邀了节目创台元老,闸北区野生吉他大师,金属婆罗门乐迷地下丝贼老师,来和我们聊聊NA2 metal 的使用感受,以及作为一个金属党,对于声音的表达方式,究竟有什么具体而特殊的要求。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感谢。 时间轴: * [00:00:03] BGM#1. Pantera - Cowboys from Hell * [00:02:07] 开场前闲聊;攀比极端天气预警; * [00:03:25] 差点忘记的开场白;最近巡回的大礼包:LetShuoEr Cadenza 4 + NF Audio NA2 metal; * [00:09:49] Cadenza 4 和升级线的相关评价; * [00:18:33] 快问快答环节;节目效果太意外; * [00:20:19] 「为金属音乐优化调音」的宣传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还需要思考吗;关于「金属」的EQ 预设选项; * [00:37:17] NA2m 和NF Audio 动圈系列的整体素质情况;NA2m 做到了什么,又做了哪些取舍; * [00:43:32] 恶意问题:发烧友所谓的「听金属」一般指的是什么;经常被误认为是金属的音乐人;Bon Jovi 和GNR 的常规吐槽; * [00:49:04] 到底什么是金属乐;推荐收听的上古节目:#168. 长发金属:哎呦哥们儿就喜欢俗的;Hard Rock 和Heavy Metal 之间那条模糊不清的线;请不要再说「重金属摇滚」这个词,陈老师会死; * [00:56:18] 做「特化产品」或「联名」的优秀标准; * [01:07:48] 金属党为什么要有独立思考能力(make no sense 啊);古早音乐节回忆;为什么金属乐迷喜欢掰扯分类; * [01:13:55] 年纪大了总会变得宽容;怀念曾经的下载年代; * [01:17:39] BGM#2. Death - Painkiller (Judas Priest cover) * [01:18:34] 关于近期的欧洲杯和NBA 总决赛;明年看哪个新秀;金属婆罗门推荐的Metal 歌单; * [01:21:09] 《重金属之旅》与《环球重金属之旅》,金属音乐扫盲好教材。 参与录音: * 飞行员:地下丝贼 / 包雪龙 / 孟获
找到世界上另一个我,有多难? 对于发烧友,大概就是——和我一样热爱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品牌的产品,喜欢一样的声音取向,可以就特定版本的 Sennheiser HD600 或 Beyerdynamic DT880 聊上几个小时。 然后(特别是对于直男来说),这另一个我,又碰巧是一位异性,一个很少见的、女性音响发烧友。这概率武器要是给我,估计我直接会冲向彩票销售点了。 最近,lox 同学就有了这样神奇的经历。让我们听听他的新朋友,Ray 同学,和他一起聊聊那些「相见恨晚」的有趣经历,以及「形而下」地读说明书和「形而上」地寻找「先天圣体」的那些事儿。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也感谢青岛崂山万象汇的「城乐荟影音」为两个嘉宾提供录音场地,青岛和周边城市的朋友们,可以去那里玩。 时间轴: * [00:00:03] BGM#1. Lou Reed - Walk on the Wild Side * [00:01:40] 还没吃晚饭的开场白;lox 与 Ray 的「相见恨晚」;一只02版DT880「平底锅」带来的缘分; * [00:10:38] 一个「疯狂」的版本党,十几个HD600 和「先天圣体」论;Ray 的折腾之路; * [00:21:09] 孟获追问Ray 的音乐爱好方向;Heavy Metal Girl 和她喜欢的乐队; * [00:28:13] 旷世(Questyle)为什么会出现在提纲里;Ray 的前端选择方法论; * [00:42:02] 一个奇特的冷门耳塞Technics EAH-TZ700,以及那种「对上暗号」的感觉;Sennheiser IE800 竟然可以成为一种取向;对于IE900 低频的不同评价; * [01:01:25] 从IE800 的个体差异,聊到了器材单元一致性的问题;老森海塞尔夸张到恐怖的产品一致性;lox 的回顾1980-1990年代西德耳机产业的大项目; * [01:11:31] Etymotic ER4 「小四」和发烧路上不可错过的疼痛; * [01:16:34] BGM#2. Billie Eilish - What I Was Made For? * [01:18:15] lox 测评之中发现的「屋子里的大象」;从「流动感」开始辨析评测语言的滥用; * [01:26:10] 包雪龙对于评测「神圣化」的抵触;什么是「量产化的工业产品」;音响器材设计的环节中,到底有没有艺术表达的成分; * [01:37:09] 对于「叙事」的反思;Beats by Dr. Dre 和 T1 Gen 3 的所谓叙事;「论迹不论心」与RTFM;原来HD25-1 是一个开放式耳机;双层吉士汉堡的故事; * [01:46:29] Beyer DT911/DT931 的一段「小故事」和其中的浪漫叙事;心理暗示与情结的作用;我们最终还是需要故事; * [01:52:35] BGM#3. Beirut - The Tern * [01:53:31] 上来就嘴瓢的结束语;感谢场地提供商「城乐荟」;一个负责人的山东籍老板;下次再见。 参与录音: * 嘉宾:Ray / 安音收藏Lox * 飞行员:包雪龙 / 孟获
SONY 发布了 ULT 系列,带有超重低音模式开关的两个产品:耳机WH-ULT900N;蓝牙音箱ULT FIELD 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到「超重低音」「Extra Bass」这些标签,我们想到的已经不是发烧友口中的乐子品牌,而是一种明日黄花,晕染着怀旧的情绪——重低音,曾经是很多品牌的标签,也是音响用户追逐的产品特性。借着话题,我们聊聊「低频」或「低音」这件事。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深圳音响展就在这个周末,狗老湿提到的几个新产品都能听到样品了,敬请期待。 时间轴: * [00:00:12] BGM#1. Davie504 - Downtown Slappin' * [00:01:43] 节目开始,隆重欢迎狗鞭;在飞行员听众里乱杀的「声音记忆」又要有新品了;本期话题:低频; * [00:04:45] Sennheiser IE8 / IE80 精巧的低频设计;上古低频致死量耳塞:ECCI 逸曦 PR200MK2; * [00:09:07] 低频的频率范围上限在哪儿;G3 和 C4 的频率;对于低频设计的个人偏好;众所周知的Basshead 索狗; * [00:17:51] SONY 发布了 ULT 系列;关于低频的「下潜」; * [00:31:13] 孟获在佛山的一点低频震撼;专业演出音响的品牌 L-Acoustic / Funktion-1 / Martin;Bilibili 王老师的音响频道LIKEMUSIC; * [00:43:56] 动圈膜片设计对低频的影响;分割震动与腔体设计;狗老师需要保留的技术细节;「前腔+后腔」的综合考虑;心理声学上「声场变大」的原因; * [00:52:39] 低频的泛音与混响;如何让低频不影响其他频段;Koss PortaPro 和 SONY EXTRA BASS MDR-XB900; * [01:03:16] 为什么MDR-Z7(一代)这类低频过量的声音,会被很多发烧友深恶痛绝;拒绝、理解、接受SW2;「低频偏多」在十年前直接成为某种政治不正确;大大方方的Basshead;Monster 时代的Beats; * [01:12:32] BGM#2. Aphex Twin - Flim * [01:14:51] 塑造包雪龙低频喜好的品牌:Future Sonics;时代的眼泪Bowers & Wilkins 宝华韦健C5;现在听起来已经完全不「两头翘」的Ultimate Ears TF10; * [01:22:14] 十几年前受限于技术,低频的质感与量很难兼得,导致的低频作为一种低端器材侧重点的刻板印象;低频的「身体性」导致它很难显得「高雅」;一种「大口吃肉」的快乐; * [01:29:13] 真实的古典现场其实有足量的低频;录音的精加工过程,和回放设备的限制;扭捏着不爱做广告的狗老湿; * [01:38:17] Sonic Memory 头戴式耳机的「实用主义」;「好用」的定义——一个入门级但足够好听的封闭式大耳机;尽量做得上档次一点; * [01:49:30] BGM#3. POiSON GiRL FRiEND - FACT 2 * [01:50:52] 结束语,以及彩蛋。 参与录音: * 嘉宾:狗鞭 @声音记忆 Sonic Memory * 飞行员:包雪龙 / 孟获
本期节目与隔壁友台「放大 blow-up」联合呈现。 由于某些降智的审核原因,小宇宙版本为删节版,建议各位前往网易云音乐收听完全本。实在不明白,我们quote 其他台已经过审的节目,为什么还能被下架。 2024春季电影小总结。在首尔之春的白日之下,我滑下沙丘,逃过坠落的审判,破墓冲入九龙城寨,来到了金的音像店。在里面,男人四十的我找到了年少日记,得知只有抓住那只老狐狸,你才能进入哈尔的移动城堡,从而知道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相比各大影视播客的年度总结节目,我们更倾向于个人口味角度的吐槽。如果有不同看法,那么你是对的。若能为你的待看列表里增加几部不错的电影,那这次闲聊就蛮有意义。 强烈安利一个播客:「Immersive101」via 泽图Travis。在此引用他们的原话:这是一档有关“沉浸感”的播客。在这里,一群「境遇电影」爱好者聊自己对电影技术和创作的看法。 时间轴: * 00:00:00 BGM#op. 侯志坚 - 房子 (选自《老狐狸》电影原声带) * 00:01:18 节目开始;这个春天心思不在电影院;大荧幕的《男人四十》;春季档的范围;张艺谋要拍完一本《刑法》; * 00:04:46 详细聊聊《九龙城寨》;对郑保瑞几个前作的追溯;「老乡别走」第一次出现;脱离道德束缚的硬汉形象及其性张力;杨德昌《麻将》和张震的角色; * 00:13:29 《穿过月亮的旅行》的双城故事;性喜剧好像在国内不存在; * 00:17:00 金马大杀四方的《老狐狸》;看台湾市井故事缺乏的具身性; * 00:21:22 杨德昌《独立时代》修复版上映;《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LD 时代黑漆漆的台风夜; * 00:24:34 《周处除三害》的几个发行事件;台湾电影在大陆发行的「门缝」有多宽;内地观众的疲惫感; * 00:34:13 四月份有两部宫崎骏;冷饭热炒、库存见底与「老乡别走」;陈冲压箱底的《英格力士》;《金刚大战格斯拉2》是一部好电影; * 00:37:28 跑题安利电影技术类电台「Immersive101」;电影播客中的「字谈字畅」; * 00:38:53 《沙丘2》和两部马拉松的观影效果;对丹尼斯·维伦纽瓦既往作品的简单回顾;爆吹《边境杀手》;丽珍补课的《理工学院》 Polytechnique (2009) 和孟获补课的牛蛙第一部长片《迷情漩涡》 Maelström (2000) ;维伦纽瓦出色的成本控制; * 00:44:50 韩国电影时间:《首尔之春》与《破墓》; * 00:46:28 剧集时间;朴赞郁主导的《同情者》;「天才雷普利」宇宙中新的美剧《雷普利》;背离「福建老乡」审美的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不要看《真探》s4;为什么给《辐射》打一星;所谓的「美剧三大俗」; * 00:53:12 欧洲杯、奥运会和多特蒙德要拿的欧冠;科幻迷简单说说《三体》小说和美剧; * 00:56:48 期待环节:科波拉《大都会》;林克莱特《职业杀手》;娄烨《未命名的电影》; * 00:59:12 一个无欲无求的夏天;西班牙的纽约动画《机器人之梦》即将引进;躲开所有的热点:《可怜的东西》《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坠落的审判》都没聊;孟获喜欢《红猪》而Tina 等待《攻壳机动队》; * 01:03:34 《封神2》确定无缘暑期档;可怕的春节档内卷;《疯狂的麦克斯5》和外包出去的《异形》系列; * 01:08:38 补充《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两个港片;《重庆森林》4K修复版本;聊王家卫总会停不下来;《金的音像店》与亚平宁老中的亲切感; * 01:12:55 BGM#ed. 侯志坚 - 好时光 (选自《老狐狸》电影原声带); * 01:14:09 结束语;喊口号:厉害的观众要敢于下厉害的结论。 参与录音: * blow-up: Tina / 丽珍 * 飞行员:孟获
2024年的成都展,和五一小长假前的调休惨烈撞车。很多本来打算去成都逛展的听众怨声载道。其中也包括我,蒙着被子痛哭了一晚上。不是因为没法看展,而是为了老妈蹄花夫妻肺片肥肠粉豌杂面钵钵鸡毛血旺麻婆豆腐红油兔头龙抄手钟水饺韩包子三大炮赖汤圆甜水面蛋烘糕。 好在,成都的前方记者,花名「发烧圈梁朝伟」的「选耳机」频道的主理人之一木彦,和包雪龙一起聊了聊成都展上的新品速通过程。鉴于都是耳塞产品,这俩人就没叫我参与。如果你想看文字版本,可以调转到木彦orz 的知乎专栏文章:2024成都耳机展逛展体会。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本期也要特别感谢「选耳机」的木彦orz,别忘了去各个平台搜索「选耳机」,关注他们的频道和内容。 时间轴: * [00:00:03] BGM#op. 衣湿 - 宜宾的米店 * [00:01:47] 欢迎成都前方记者木彦orz;成都展赶上了尴尬的周末调休; * [00:02:47] 水月雨 Moondrop MIAD-01;对于各大DAP 一直用高通骁龙660 SOC 方案的怨念; * [00:11:54] SoftEars 新的超旗舰ENIGMA;与水月雨 Moondrop 日轮2 的对比; * [00:16:47] JadHiFi Monochrome;AROMA AUDIO - FEI WAN / 飞魂; * [00:22:33] 飞傲 Fiio FA19; * [00:24:25] 海贝 + F-Audio 联名产品Project Ace;Yvain / Zeta; * [00:28:51] 超旗舰时间:Jaben Oriolus 朱鹂;惠威 HiVi IX-Max 以及黄金限量版; * [00:38:21] Kinera Verdandi 薇儿丹蒂 / Loki 洛基 / BALDR 巴德尔曙光 / QOA Aviation 飞行员; * [00:42:37] Tigerism 向阳花,以及钛金属外壳的高级版; * [00:46:09] QDC 的两口子:Emperor 皇帝 / Empress 皇后;qdc × FitEar 专供日本市场的『SUPERIOR EX』 / 对于8 Pro 不同档位的听感; * [00:51:04] 菲律宾的新品牌Flipears,纯银外壳的8单元动铁Artha Argentum;ZURQ XXIV 索克24; * [00:54:39] 本次成都展的大体观感;水月雨和Sennheiser 抢走大部分人气;Momentum 4 出乎意料的好听;「还是森海声」都不知道是褒还是贬;对「大都会」评价的不确定; * [00:56:16] BGM#ed. 衣湿 - 风行水上 * [00:56:50] 结束语,木彦的叠甲时间 参与录音: * 特邀记者:木彦orz @选耳机 * 飞行员:包雪龙 * 剪辑 / 后期 / 文案:孟获
Beyerdynamic (说实话,我还是不能习惯「拜雅」这个矫揉造作的新译名)100周年,端上来的第一件新品,是专业线封闭式老将DT770Pro 换上Stella45 单元的续作——DT770ProX。它将如何区别于颇为成功的DT700ProX,在一个低价位上,接住「100周年限量版」这个定位呢? 体验下来,我们的结论有些怪异——它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耳机,但唯一担不起的,大概就是这个「限量版」的身份。或许,工具属性的耳机,永远就该是工具。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谢谢。 时间轴: * [00:00:03] BGM#op. Blondie - Heart of Glass * [00:01:47] 节目开始;五一节快乐;关于本期的主角:Beyerdynamic DT770 Pro X;最近的上市和销售情况; * [00:04:47] 包雪龙给出的相当高的评价;针对DT700ProX 进步或者说取舍得更优秀的地方;关于「个性」与传统监听耳机的进化; * [00:09:17] 关于Stella45 单元两个最重要的产品的评价,欢迎回听节目#199. 「后缀带Pro,不敢瞎做」DT700/900ProX #Byer5;孟获同意Custom Cans 的评价:一只Stella45 单元的DT770Pro; * [00:10:54] 包装盒、线材、外壳全面的廉价化;外壳变轻带来的不适感;新模具「专业感」的下降; * [00:15:12] 不同人的佩戴感受两极分化;孟获决定退货的原因;一只过于普通的、非典型的周年限量版; * [00:20:59] 退货过程中的意外;3.5/6.35 转接头螺纹孔的不同规格; * [00:23:00] 88周年的DT770Pro 的金玉其外;外观和声音总是难以兼得; * [00:28:48] 关于拜亚动力100周年后续整活的三个版本的谣言;我们的预测;铁三角286,000日元的ATH-WB LTD 头戴式耳机; * [00:35:33] DT770ProX 在千元价位监听耳机里独特的位置;「普适性差」和「挑剔」可能导致的问题;推测可能是完全没有稀缺性的纪念版,所以等等也是个好选择; * [00:46:03] BGM#ed. Lou Reed - Nobody But You * [00:46:41] 等Beyer 整下一个活儿;新旗舰,新廉价版,新DT1350…… 参与录音 * 飞行员:包雪龙 / 孟获 * 剪辑 / 后期:孟获
一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闲聊。2024会有很多想听的东西,但现在只能问问去了展会的人二手信息。委屈,想听GS3000x 听不到。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谢谢。 时间轴: * 00:00:03 BGM#1. Yo La Tengo -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 00:01:20 节目开始;想聊《沙丘2》被包雪龙打断; * 00:02:57 272期TimeEar 节目抽奖听众仍然有两位走失;关于Tezo Sparrow NFC 的一点延展;真心推荐BTE-8; * 00:05:36 上海展前方记者lox 发来对Grado GS3000x 的夸夸;RS1x 的第一笔差评; * 00:13:24 手持DT911 砸场子的坏人;关于100周年纪念版DT770 ProX 的声音形态;Beyerdynamic 100周年应该还会有其他纪念版产品;Stella 单元为何不是「旗舰」单元; * 00:23:57 唏嘘,DT240 Pro 停产了;一个威胁到hd25 地位(并不能)的出色且廉价的耳机;希望是改版的前兆; * 00:27:24 Sennheiser HD490 Pro 的新思路;和SONY MV1 的一教高下; * 00:33:31 Fostex 的TH808 和几个新品;对T50rp 改造时代的追忆; * 00:40:04 展会上的铁三角木碗收藏家;几只限量版老铁三角的声音体验;ATH-L5000 有多强大; * 00:45:50 关于T+A 的耳机产品:旗舰Solitaire 和蓝牙产品Solitaire T;万元级别的蓝牙耳机到底要卖给谁; * 00:49:32 Austrian Audio Composer 的踩空时间; * 00:52:18 究竟什么是女声的所谓「甜」;林冰Laufey 能算「甜」么;lox 的推荐曲目; * 00:52:51 BGM#2. Naomi Sharon - Nothing Sweeter * 00:55:04 让lox 难以下定结论的Composer;「七八千(人民币)价位的不错」; * 01:03:25 展会的其他吐槽;Questyle ;包雪龙为什么没给钰龙DA1 买套装电源; * 01:07:55 lox 暴论:YAMAHA 连双声道都没玩明白;另一个(曾经)弄不懂立体声的品牌final; * 01:14:02 节目后续的一段,关于国产大耳机(FT3 / FT5 / 水月Venus)换线的话题; * 01:19:16 第一次试图结束;OAE-1 单元掉了;私心推荐《老狐狸》;Netflix《三体》和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更适合出一期sp; * 01:21:45 BGM#3. Yo La Tengo - Today Is the Day * 01:23:07 真正的结束语。 参与录音: * 嘉宾:lox * 飞行员:包雪龙 / 孟获
开篇福利:TEZO 新品TWS 主动降噪耳机「雀」Sparrow 声波飞行员听众专属购买链接,领取20元优惠券。前三名购买者可获得「声波飞行员」专属「耳羽」和其他赠品(不知道什么是「耳羽」吧,没事儿,我一开始也不知道)。 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这是「迟早更新」播客主理人任宁常说的一句话。 去年,任宁和他创建的耳机品牌TEZO,以「鸢」Kite 这个专门为「听播客」场景制作的TWS 耳机,在播客听众内引起了很高的关注度。当时,声波飞行员也试用了「鸢」,并和任宁一起聊了很多音频产品的内涵与外延。可惜的是,那次录音因为设备原因(Blame ZOOM H6),散佚到了其他宇宙。 2024年,TEZO 带来了「雀」Sparrow 这个新产品。「雀」在设计和声音表现上有了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兼具几个堪称奇特的创新。初见此物,我们两个发烧友惊喜之余,也感受到了两脑子浆糊汩汩作响。这东西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做这么个设计,这个公司到底想用这个feature 干点啥?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TEZO,像他的主理人一样,是一个不安分的、一定要「搞出一些新花样」的品牌。 于是,(离得近的)孟获和(利用职务之便的)包雪龙来到了TEZO 位于深圳南山的办公室,把任宁堵在公司,要他将上次欠下的录音如数奉还。我们不仅要从音频发烧友的视角近距离看看「雀」Sparrow 的表现,还要把那些奇异的feature 中的理念和野心问问清楚。 好在,任宁老师知无不言。于是,有了这期节目。 p.s. 感谢TEZO Openday 活动的邀请。 p.p.s. 因为任宁老师的观鸟爱好,TEZO 很多产品都以各种鸟类命名。本期所有BGM 都来自英国的「鸟叫艺术家」Cosmo Sheldrake。让我们一起戴上耳机,聆听鸟鸣。 时间轴: * [00:00:03] BGM#1. Cosmo Sheldrake - Skylark * [00:02:15] 正式节目开始;TEZO 与「雀」之前的故事; * [00:04:26] 任宁与TEZO 品牌的故事(长话短说ver.);戴着某品牌的耳机,究竟意味着什么; * [00:11:20] 关于前代产品「鸢」Kite 和那次「失落的录音」;「雀」Sparrow 作为本期的主角,有哪些进步; * [00:22:59] 「雀」包雪龙的开箱感受;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品质感;「流水别墅」与「丰岛美术馆」; * [00:27:28] 关于Sparrow 的蓝牙协议支持情况;只有发烧友会在乎的feature;做出「能让人放弃AirPods Pro 的产品」; * [00:38:35] 蓝牙连接稳定性的相关问题;一份故障检测报告和一段补录音频;广州的某个「RF地狱」路口;某品牌因为RF性能最差,成为了测试员的最爱; * [00:52:23] 进步巨大的降噪体验;技术人员对于app 模式切换顺序的解释;TEZO app 的一些特定feature 的问答; * [01:01:04] 孟获试图挑拨技术人员和产品经理的关系;一些任宁(没有实现)的酷炫想法;竟然聊起老式诺基亚; * [01:05:11] BGM#2. Cosmo Sheldrake - Cuckoo Song pt.1 * [01:06:07] 下半场,从「耳羽」聊起;从「画蛇添足」「创造需求」到改观,孟获和包雪龙经历了什么心理过程;NFC 芯片带来的扩展性;它何以让Sparrow 变得「没有竞品」; * [01:25:41] 「鸢」那期节目已经被回答的问题:TEZO 品牌与播客圈、播客听众的关系;「字谈字畅」的slogan:用听觉方式,扯视觉艺术; * [01:29:54] Sparrow 进入数码圈语境,面临「跑分」和「性价比」的审视;「完全不虚」;对「贩卖情怀」的反驳;耳机可不可以是一个「外观第一」的产品; * [01:35:04] 第一个没有充电接口的产品,以及这个设计的由来;在成本问题之外; * [01:41:25] TEZO 未来的产品和给我们的兴奋点;TWS 形态的「录音耳机」;对Sennheiser Ambeo 「耳塞式人头录音机」的怀念;「音质与DJI Mic 2 不相伯仲」的目标; * [01:49:55] 第二个饼:TEZO 的头戴式耳机;永远把「舒适」设成优先设计目标;传统耳机产业的「路径依赖」; * [02:03:01] 漫长的结束语;孟获一定要把头戴式这个怨念坐实;耳机产业新的可能性;一个小小的,但无法忽视的Milestone。 * [02:05:23] BGM#3. Cosmo Sheldrake - Cuckoo Song pt.2 参与录音: * TEZO:任宁 / 炜林 * 飞行员:包雪龙 / 孟获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谢谢。
去年年底,被影视行业拖累得几近破产的孟获,已经把手边花花绿绿的音频玩具卖掉一大半用来糊口。 当时,广州寒风阵阵,头戴式耳机再次成为出街随身的选择。为了把HD25-1 利用起来,孟获开始搜索淘宝上便宜低价的蓝牙解码耳放一体机。此时,蓝牙5.1多协议支持、AKM4377方案、漂亮做工+靠谱手感,好评如潮的TimeEar BTE-222 出现在了搜索结果前几名。多种外壳颜色选择,数百看起来不像是刷的好评,超过DIY好几条街的做工,以及最重要的——222块钱的「穷人乐」价格,最终促成了这次下单。 后面的事儿,之前榜单节目都说过了——BTE-222 品质感和声音都远超预期,Jeff 总不甘落后地入手了黄金限量版。之后,孟获发现,TimeEar 还有几个其他产品,包括一个号称「解决了亚洲人佩戴痛感问题」的平头耳塞。又是因为低廉(预售99,零售119)的价格,孟获再次下单。结果TEA-99 没费什么劲,就成了孟获最爱的平头耳塞,在主播群里天天非理性安利。 这就不太对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品牌,TimeEar,用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比3c配件类音频产品还低)的售价,做着一个个「卷」得有些过分的产品。而且,他们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在Jeff 的引荐下,孟获和包雪龙认识了TE 的品牌主理人——苏打水,并试听了TE 后续正在策划的几个产品和工程机。按说,浸淫音频行业那么多年,各种路数的品牌都见过不少,但TimeEar 确实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方案设计公司,下场做自己的品牌,以高性价比产品作为初期的试水,这些都不新鲜。但在后续BTE-222 的升级产品BTE-8 上,我们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特别是在得知它的售价之后。 这次节目,不仅是一次品牌主理人采访,也是一场对于品牌经营理念的大讨论。「性价比」和「产品本位」能否一路成为品牌成功的护航理念,作为发烧友、普通消费者和产品主理人,各个角度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这次,孟获和包雪龙再次试图「把嘉宾逼到墙角」地追问,看看TimeEar 和苏打水的方案仓库里,究竟藏了多少好玩的东西。 如果你喜欢「声波飞行员」,请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打赏,增加它继续飞行下去的动力,谢谢。 时间轴: * 00:00:03 BGM#1. Uncle Kracker - Drift Away pt.1 * 00:01:59 节目开始;嘉宾介绍:TimeEar 品牌主理人苏打水;一次深圳之行和一顿饭促成的节目;榜单节目#269. 2024春节定番下半场:播客已死,爱是长路之中,「竟然能响」奖项孟获选择的产品TimeEar BTE-222 蓝牙接收器; * 00:04:27 孟获爱不释手的平头耳塞TEA-99;苏打水与他的SONY MDR-E888;促成TimeEar 制作平头耳塞产品的节目#238. 早知道,还是原道!平头耳塞发烧友失格事件 feat. 九段琦谈;「JUAN」系列对应的四款产品:TEJ-99 入耳耳塞 / TEU-99 USB-C「小尾巴」解码耳放一体机 / TEA-99 平头耳塞 / TEN-99 神秘产品,尚未公布; * 00:09:51 TEA-99 解决的「平头耳塞」品类存在的几个行业痛点;欧洲、亚洲人的耳洞尺寸不同;人类的耳廓软骨随着年龄增长的硬化过程;44Ω非标阻抗设计的原因; * 00:22:15 TEA-99 的调音风格源流考据;动圈单元尺寸与腔体结构设计的关联; * 00:25:05 业内资深老司机的狐狸尾巴;TimeEar 品牌与之前的「方案公司」;方案公司下场做品牌的动机;身为一个「老烧」的摆资历时间; * 00:28:37 2023年7月,第一个产品BTE-222;2023香港电子展成为自己做品牌的契机;现成方案三个月变为探路产品;第一个产品就「卷」来了不少粉丝;「方案公司」与「代工厂」的区别;淘宝的「TimeEar 工厂店」; * 00:35:27 TimeEar「丰富」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品类;「供应链大佬」的刻板印象从何而来;「喜欢」作为产品设计的发心;何谓「产品本位」的品牌思路; * 00:45:01 「性价比」品牌给发烧友群体的一些暗示(或者刻板印象);我们开始为TimeEar 着急;给苏打水挖个坑;TimeEar 未来的产品布局;「消费类」与「HiFi类」的细分与用户画像;TimeEar 做产品的方法论; * 00:51:20 对「品牌叙事」的追问;不管「产品本位」怎么忽视市场营销,市场都会给予品牌一个定位;「性价比」作为主打,如何成为品牌发展的掣肘;3000+价位的产品真的就要憋着不出吗;一个「弯头」方案的故事;为什么我们对TimeEar 后续的发展有点担心; * 01:04:24 BGM#2. Muse - Starlight * 01:06:47 BTE-8 为什么优秀到足以成为TimeEar 品牌的「转捩点」;让人惊讶的音质和LDAC 高码率连接稳定性;358元的定价;「QCC5125+双CS43131」的方案;相对于BTE-222 长足的进步;代码层面的创新与后续的APP 支持; * 01:19:32 最后的三个问题之一:擅长做产品的主理人,什么时候把「设计」和「营销」两个业务交权;主理人对产品理解的上限; * 01:21:12 最后的三个问题之二:TimeEar 品牌的愿景;它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做方案」和「做品牌」收入的比例变化;「梦想产品」竟然已经在策划中了;未来的头戴式耳机产品的规划;孟获重申对TEA-99 的热爱;第三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 01:32:24 BGM#3. Uncle Kracker - Drift Away pt.2 * 01:32:46 致谢时间;怨念催更TimeEar 的头戴式耳机;「不赚钱的事情」价值何在 参与录音: * 嘉宾:苏打水 @TimeEar * 飞行员:包雪龙 / 孟获 特别致谢: * 节目礼品提供:TimeEar * 录音室提供:Tezo (念之科技@深圳)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