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是一期实验性的番外节目,是璟璐在酒吧的后厨和吧台录的素材的几乎未剪辑版。 如果你还不了解关于酒吧的故事,推荐先收听第17期节目《我的理想是不上班(下篇)》。 把这些声音素材放上来作为一期节目,是受到另一档播客Casticle最新一期《沉默的声音,与你作伴》的启发。主播糊糊介绍了三个播客,分别是宜家播报产品目录用来催眠的节目,一次沉默的贵格会青年聚会的现场录音,和一个记录在室外走路的声音的节目。他们背后有各自的故事和原因,但共同的特点就是:节目内容并非信息,而是声音本身。 本期前30分钟发生在后厨,记录了非忙碌时段一个酒吧后台备菜的真实情况。后一个多小时发生在吧台,一方面是在试调酒师做的新酒,一方面也是和甜食、Daisy的闲聊。虽然主要是后厨和吧台的操作声,但也录进去了不少对话,所以并不像糊糊推荐的节目那样纯粹是声音本身。不过我仍然觉得分享出来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对我们来说是记录,而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好奇心和偷窥欲的满足,也或许真的是提供了某种陪伴。 声音素材中出现的人物: (按首次出场顺序)璟璐、厨师甲、厨师乙、合伙人P、好友Daisy、合伙人S、调酒师兼店长、好友甜食 相关链接: 一档关于播客的播客节目Casticle的网页和iTunes链接 The IKEA Sleep Podcast(宜家助眠播客)第一集的收听地址:iTunes链接、网页链接 The Young Quaker Podcast (贵格会青年播客)的推荐集「Silence Special」的收听地址(iTunes),备用收听地址(web page) Walking Podcast第七集Mr.Cool的收听地址(iTunes),备用收听地址(web page)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简介: 这是「我的理想是不上班」系列的下篇。 距离第16期节目中的录音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璟璐又和hb坐到了一起,来聊一聊这半年里发生的事情。要说事情,最大的一件就是璟璐开了一个酒吧。从室内设计到施工,到酒单菜单的设计,再到日常运营,可以说是一项大工程了。本期节目就是关于这其中一些有趣细节的分享。 酒吧名叫The Otter,地址是杭州市拱墅区小河直街52号,营业时间是中午12点至凌晨1点。欢迎大家来玩。 可是,说着「我的理想是不上班」的璟璐,在节目播出的时候,又要去上班了。所以最近酒吧可能比较难活捉主播。这又是后话了,以后有机会再聊。 嘉宾: hb:播客「人间指南」主理人 相关链接: The Otter酒吧的大众点评页面可以看到更多酒吧信息 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癫狂的纽约》,作者库哈斯 斯里兰卡建筑师Geoffrey Bawa hb主持的播客「人间指南」 片尾曲: 在录音现场由好友米罗弹唱,Keane《Everybody's Changing》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hb.
简介: 拖更两个月之后终于更新了! 《我的理想是不上班》分上下两期。上篇,也就是本期节目首播于2019年5月23日「人间指南」第19期。目前你听到的是「所建所闻」的重制版。 今年璟璐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就是回国。 对于很多生活在海外的人来说,「回不回国」永远是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自然是有不同的考虑,可其中是不是有一点点生活的线索,能让我们按图索骥去寻找答案?从纽约回国的璟璐,和从德国回来的hb,也曾站在这样的路口。所以他们是怎么做这个决定的呢? 欢迎收听这期节目。 也欢迎给我们写信,说说你的故事。 [email protected] 嘉宾: hb:播客「人间指南」主理人 相关链接: hb主持的播客「人间指南」 《是梦》,作者张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年出版 《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2019 年 1 月上映 片尾曲: 在录音现场由好友米罗弹唱,万能青年旅社《秦皇岛》 起因是最近收听了《日谈公园》第234期「南锣鼓巷消亡史」,结尾让我很动容。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hb.
简介: 日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展览可谓炙手可热,一到周末更是排起两个多小时的长队。这些人中固然有不少建筑系学生和建筑从业者,但也有大量对建筑感兴趣的素人。 所以,建筑展展什么?怎么看?怎么样算是一个好的建筑展? 以及,怎么定义网红展?排两小时队的展就一定是网红展吗? 上个月,璟璐和两位朋友一起去看了这个展览,并试图回答他们看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这是「石上纯也展-系列节目」的第一期。 P.S.这期末尾的花絮我太满意了。 人物: 璟璐、枪枪、GONE老 相关链接: PSA的展览「石上纯也:自由建筑」 SANAA建筑事务所 提到的项目:305根细柱的KAIT工坊 提到的项目:很薄很长的桌子 解说项目1:Vijversburg访客中心 解说项目2:一公里的景观 解说项目3:山谷教堂 东京21_21设计美术馆的展览「How Far Will You Go?」 提到的项目:树林里的人工池塘景观 展览斯蒂文·霍尔:建筑创作 Steven Holl: Making Architecture 延伸阅读:石上纯也的蛇形画廊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实习生薪资风波 推荐阅读:柳亦春《像鸟儿那样轻——从石上纯也设计的桌子说起》,《建筑技艺》2013年02期 开场: 石上纯也展览视频中的旁白,关于作品的小诗 音乐: Andreas Brantelid, Bengt Forsberg - 01.Romance, Op.69 Andreas Brantelid, Bengt Forsberg - 10.Sicilienne, Op.78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简介: 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占地26万平方米,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担纲设计。2012年慧珊在隈研吾事务所工作时正好负责了这个项目的施工监理,而我们也邀请了张晶来跟我们聊聊作为园区使用者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投入使用已有五六年了,那些建筑师设计的空间如今是否还按照原来的设计意图在被使用呢?随着时间的演变,建筑会发生哪些有机地变化,而设计师能怎么样更好的参与到演变中去呢? 另外要说的是,轻芒最近推出了播客小程序,我们节目也可以在微信中听啦。小程序支持超过一小时的长音频和断点续播,如果听众里有主播感兴趣的话,可以填写该问卷表格参与内测哦。 人物: 璟璐、慧珊、张晶 相关链接: 隈研吾事务所官网 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建成照片 一个建筑项目过程中涉及建筑师的几个阶段,以美国为例 Foster设计的Apple Campus 张晶和徐涛的播客节目「声东击西」 背景音乐: 开场:Andreas Brantelid, Bengt Forsberg - 10.Sicilienne, Op.78 结尾:Andreas Brantelid, Bengt Forsberg - 01.Romance, Op.69 收听方式: 用轻芒搭建的微信播客小程序上线啦!欢迎在微信中搜索「所建所闻」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 我们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 张晶.
简介: 首先为京都动画所遭受的悲惨事故表示沉痛哀悼。这期片头片尾来自其2011年的动画《日常》的片尾曲之一《Zzz》。「我们每天所度过的称之为日常的生活,其实是一个个奇迹的连续也说不定。」 这期和周末老师参观了杭州良渚文化中心(由安藤忠雄设计)和良渚博物院(由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全程都是在室外录音的,背景声里还录到了蝉鸣、鸟叫、飞机、甚至还有卖臭豆腐的小摊儿……总之是一次夏天的田野调查了! 不是建筑背景的周末老师评价良渚文化中心「很舒服」,但不是那种瘫在家里的舒服,而是公共空间的有分寸感的舒服。所以这个「有分寸感的舒服」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就请收听本期节目啦。 本期4'20''到17'40''由于收音效果不太好,录音较轻,可能麻烦大家听节目时调节音量了(鞠躬)。 另外,你还可以在《博物志》的第104期、第112期、第128期、第136期、第146期听到更多周末老师的节目~ 人物: 璟璐、周末 相关链接: 蒙台梭利教育法 周末老师在《博物志》上聊蒙台梭利 晓书馆 清水混凝土 良渚文化中心 巴塞罗那由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Museu Blau 良渚博物院 良渚申遗成功 良渚玉琮(Cóng) 神人兽面纹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 背景音乐: 《日常》ED《Zzz》,歌:佐咲纱花,作词/作曲/编曲:前山田健一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简介: 两位主播终于又一起录节目啦!两人一起非常发散地聊了很多事情。 我们从贝聿铭老先生讲起,感慨了一番建筑师的寿命,历数了普利茨克奖的"年轻"获奖者(五十几岁已经算超级年轻了哦)。接着从伊东丰雄聊到喜欢的两个公共空间(没有打草稿就猝不及防地开始吹我们俩各自的前公司),而这两个公共空间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于开发商,另一方面与建筑空间对商业氛围的营造也密不可分。 而说到通过设计来提高空间品质,促进商业,我们又想到了实体书店近年的状况。一方面是像雕刻时光、光合作用、季风书屋这样的优秀书店难以维持而不得不关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一批新的书店(如建投书局、方所等)试图通过设计给书店带来附加价值。这就是设计的意义所在吧。 节目最后吐槽了两部以设计师为主角的电视剧,真的太无语了咳咳。 人物: 璟璐、慧珊 相关链接: 贝聿铭作品回顾 普利茨克奖历届获奖者 2019年普利茨克奖获奖者矶崎新 伊东丰雄《建筑,从那一天开始》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也称三里屯Village 上海嘉里中心 文章《建筑成功≠商业成功:从三里屯SOHO和Village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好”与“坏”》 对话中提到的书店:雕刻时光、光合作用、季风书屋、建投书局、方索 声音来源: 片头1987年就卢浮宫扩建的话题Diane Sawyer对贝聿铭的采访 片中《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贝聿铭与路易斯康私生子的对话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简介: 几十年来中餐在美国以快餐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如今在纽约已经有一批高品质的新中餐馆正在改变这个标签。从「好」面馆、「唐锅」、到「湖南嗦粉店」、「山海」,这些餐厅背后都有同一个建筑师——钟念来。 钟念来和他的新实建设计事务所试图创造一种比较新的建筑师实践方式。他们不仅仅是想突破当前的纽约中餐体验,更希望去突破其他生活中的日常,去实现更全面的体验、更有所属性的设计。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增加了一个固定环节,向嘉宾提问:「你觉得建筑是什么」? 期待听到不同人对此作出的不同回答。 主播: 璟璐 嘉宾: 钟念来 相关链接: 新实建设计事务所 纽约餐厅「好」面馆 Hao Noodle and Tea 纽约餐厅「唐锅」Tang Hotpot 纽约餐厅「山海」Atlas Kitchen 纽约餐厅 Hunan Slurp Tang Hotpot的菜单设计 摄影师杨嘉茜&朱喆的主页 Seagram Building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 共享办公空间WeWork 共享活动空间「好处」 背景音乐: 片头:Falla- 3 Obras de juventud- No. 1 Serenata Andaluza, by Jean-François Heisser 片尾:Falla- 3 Obras de juventud- No. 2 Nocturno, by Jean-François Heisser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Overcast、Pocket Casts、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box 此外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简介: 这是「数据与城市」主题的第三期。 接着上一期,我们继续与Sidewalk Labs的陈涤菲Betty以及参与同一个项目的董正蒙James来聊聊数据介入后的设计实践。 我们知道软件工程里面也讲「建筑」和「设计」;而在建筑设计里面,我们也注重数据和逻辑。设计不只是在做「好看」的东西,因为「好看」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理由。 在这期中,我们更深入地讨论了科技和设计之间的相互作用。 怎么样的数据收集方式才是适合「设计」的? 当技术带来的更多的选择时,它是否会影响或拓宽「美」的定义和选择? 建筑如何应对时代变迁? 把建筑看做「产品」、看做「系统」会不会是上述问题的一种解? 是否在「灵活性」增大的同时,「设计」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呢? 你设计一个空间的时候,到底是为谁?是为了那个实际使用者,还是为了更高的城市层面考虑?这个过程中牺牲了谁、成全了谁? 人物: 璟璐 董正蒙 James:建筑师、策展人 陈涤菲 Betty:建筑师,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现就职于Sidewalk Labs 相关链接: Frank Gehry CATIA:Gehry事务所为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曲面造型专门开发的软件 ShoP建筑事务所 ShoP设计的布鲁克林篮网主场馆Barclays Center Katerral:成立于2015年的施工建造类创业公司,通过技术来优化施工步骤、尽可能实现装配式建筑,其建造项目主要为多户居住的联排住宅 The Shed:纽约Hudson Yards商业区中的艺术中心 The Shed在设计之初的一个示意动画 背景音乐: The Moon Song, Scarlett Johansson, Joaquin Phoenix · 2013 | Soundtrack for Film Her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董正蒙 and 陈涤菲.
简介: 这是「数据与城市」的第二期。 关于「智能城市」这个话题,大家往往是从「技术」出发在讨论它,而这个课题实际上与「政治」和「法律」也紧密相关。 这期请到了Google姊妹公司Sidewalk Labs的Betty以及曾在Beyer Blinder Belle公司参与同一个项目的James一起来聊聊智能城市、数据安全、以及数据介入后的设计实践。 Sidewalk Labs与传统的设计事务所不同,是一个由许多工程师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专家组成的研究所。在这样一个综合的团队中,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如何去有效沟通,如何去理解对方想要说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像一个小城市一样在运转。 在下一期,我们还会进一步探讨「科技」和「设计」的相互作用。 人物: 璟璐 董正蒙 James:建筑师、策展人 陈涤菲 Betty:建筑师,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现就职于Sidewalk Labs 相关链接: Sidewalk Labs:Google母公司Alphabet成立的一个城市创新设计研究所 Sidewalk Labs目前正在研究的多伦多水岸城市设计项目 多伦多水岸项目中的数据顾问因担心数据安全而辞职 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关于「数据介入下的设计实践」的讨论 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 背景音乐: The Moon Song, Scarlett Johansson, Joaquin Phoenix · 2013 | Soundtrack for Film Her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Special Guests: 董正蒙 and 陈涤菲.
简介: 这是「数据与城市规划」的第一辑。 当我们谈到「城市规划」时,中美两国语境下指向的是截然不同的手法。 在眼下这个一切领域都在谈论「数据」的时代,不仅仅是Uber、Amazon等巨头将数据视为他们商业扩张的重要筹码,对于美国的城市规划学科来说,数据也同样举足轻重。数据影响着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着公共设施的建造、社会资源的分配等各方各面。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机构应该如何获取数据、利用数据、制定政策,并反映到城市规划和设计上来,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系(DUSP)所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请到了该专业的范庄媛来聊一聊她在MIT的研究以及跨学科背景(建筑、景观、规划三方面)的一些感触。 人物: 璟璐 范庄媛 相关链接: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DUSP系(Department of Urban Study and Planning)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Media Lab的City Science 欧林景观设计事务所 视觉化分析:树荫对行人行为模式影响的研究 视觉化分析:关于Fault Lines的研究,即街区与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 美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和一些基本概念 背景音乐: The Moon Song, Scarlett Johansson, Joaquin Phoenix · 2013 | Soundtrack for Film Her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简介: 在跑步中,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放弃。如果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跑步那么简单,那我们应该会开心很多。 这期节目和建筑的关系不是很大,是我和身边几个跑步的朋友聊了聊对这件事的体验和感触。跑步时听什么歌?想什么事?为了什么理由开始跑,又因为什么而坚持? 跑步是从生活琐事中的解脱,却又同时给我们勇气更好地面对生活。像是车开到家里楼下之后还要坐在车里抽的那支烟。人生这场马拉松,是自己与自己的长久较量。 从高山深海 欢欣悲哀 走来 途中的姿态 总躲不开 多障碍 时空多更改 只好抛开 等待 应不应该 精不精彩 总结在我爱 ——陈奕迅《人生马拉松》 人物: 璟璐,26.2宁,囧哥,大西瓜 时间线: 0:00:00-0:30:30 与26.2宁和囧哥的聊天 0:30:40-1:02:20 与大西瓜的聊天 1:02:20-1:07:05 片尾曲 1:07:05-1:10:25 结束语与花絮 相关链接: 运动过程中的Hitting The Wall 跑步赛事中的Pacemaker/Pacer 波士顿马拉松的报名成绩要求 波士顿马拉松纪录片《Boston》 芝加哥千禧公园 千禧公园中Anish Kapoor的雕塑作品The Cloud Gate 千禧公园中Frank Gehry设计的Jay Pritzker Pavilion 芝加哥的Aon Center (录音时口误,Aon Center并无斜撑;有斜撑结构的是另一个建筑John Hancock Center 夏威夷的Maui Marathon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跑步名词解释:Cross Country 跑步名词解释:Sprinting 短跑 电影《Run, Fat Boy, Run》 马拉松的训练计划参考 马拉松大满贯,包括六大城市赛(东京、伦敦、柏林、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及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和奥运会马拉松 大西瓜的播客AspirinFM 音乐: 《人生马拉松》陈奕迅(渣打香港马拉松二十周年主题曲)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收听方式: 可以在Apple Podcast, Spotify, Castro, Overcast, Google Play和Himalaya等播客平台上/app中搜索「所建所闻」,建议订阅节目(subscribe)然后收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