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how * Maggie 最近看的书: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 * Xg 加入的新公司:Airtable (👀) 本期播客涉及名词,链接: * Code Review, Reviewer, Code Author * Change List, Pull Request, Diff, Stacked Diffs * LGTM: Looks Good To Me; PTAL: Please Take Another Look * Code Review Tools: http://github.com, https://www.gerritcodereview.com, https://www.reviewboard.org, https://www.phacility.com/phabricator/, https://graphite.dev * Google Style Guides * Critique: Google’s Code Review Tool * Conventional Commits Timeline: * 3:00 What is a code review? * The steps * Benefits: technical, sociological and knowledge sharing * Why it’s sometimes hard * 18:00 Tools and processes * 28:50 Tips and Best practices - as reviewer * 49:50 Tips and Best practices - as author
回归日常工作相关话题: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发展史。Python/Java/SQL 当今时代最常用的3大语言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又经过了什么契机而发展到今天的呢?我们来简单科普一下 主播:曹老师、松阴、Yuki、阿汤 节目开始前,请大家加入听友群(加群方法见播客介绍页),以及帮忙多多转发! 01:40 对Python、SQL和Java的直观感觉 09:42 编程语言排行榜 14:42 无聊之下发明Python 19:22 为什么叫“Python” 21:05 Python为什么那么火 32:59 Java居然是为了物联网发明的 34:14 “C和C++太烂了!” 39:52 Java的大发展时期 42:47 SQL其实不是编程语言 52:18 “SQL”到底怎么读 53:27 acronym文化 56:20 不纠结英语口音腔调
Follow Business English Podcast from All Ears English for episodes that focus 100% on presentations, small talk in business, English meetings, and more. Go here to follow the new podcast: https://link.chtbl.com/businessenglish?sid=allearsenglishpodcastshownotes Get transcripts: https://www.allearsenglish.com/subscribe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歷史學家余英時教授今年8月1日在美國辭世,享年九十一歲。上週六(10月30日),余先生的母校新亞書院為他舉辦了追思會。 對一位學者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他的作品。余先生的著作流傳最廣的是論文集《士與中國文化》,他還有《方以智晚節考》、《論戴震與章學誠》、《朱熹的歷史世界》等作品,也寫過關於錢穆、胡適和陳寅恪的書。在2014年,他出版了最後一部專著《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2018年,88歲高齡的時候他還出版了回憶錄。 有些朋友可能未必有精力去全面系統地讀余先生的書和文章、去了解他的學術見解。這次我們邀請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張曉宇老師,張老師在研究領域和學術師承這兩方面都和余先生有關聯,也曾和余先生有關書信往來,我們就讓張老師來講講余先生的學術。 張曉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學術著作有《奩中物: 宋代在室女財產權之形態與意義》(2008)、Empowered by Ancestors: Controversy over the Imperial Temple in Song China (960–1279)(2021;中文:「威兮其祖:宋代太廟禮儀之爭」)等 你將會聽到: 第一部分:余英時的治學方法和特點 [03:32] 個人經歷對治思想史的作用 天賦極高,少年時就脫穎而出/〈陳寅恪〈論再生緣〉書後〉/家國亂離之思/好的歷史研究是把聲音還給歷史/余英時寫戴震、章學誠、陳寅恪,也是在寫自己 [11:19] 治學取向:錢穆or陳寅恪? 錢穆具宋學傾向,喜愛朱熹、王安石強而有力的文風/如實呈現出動態的思想過程,可能會在文字上牽纏反覆 [17:08] 學術寫作風格 當代論著中不太常見的絕對化表達/使用絕對化表達往往是余英時在使用關鍵材料、進行關鍵論述/作者自己的書寫很有信心是好事 [23:53] 以西方為參照研究中國 真正參考西方學術而不只是漢學/全球史、比較史在近年興起/外語能力是比較研究的前提條件/西方學術可以促進和刺激我們對中國史的思考 第二部分:余英時的代表著作 [35:41]《論戴震與章學誠》:一部充滿靈感的專著 內在理路/為何選擇戴震和章學誠這兩個當時地位懸殊的學者/智識主義與文獻主義/對程朱理學的反應和反動/狐狸與刺蝟/學問如同抬轎子,不要做轎夫,要做轎中人/戴震:群狐之首/作為刺蝟的章學誠,發現戴震也是刺蝟/錢大昕:狐狸中的狐狸/戴震面對錢大昕時的壓力/你批判的往往是你最了解的/思想家的主體性/內在理路早期而輝煌的典範 [01:03:43]《朱熹的歷史世界》:余英時的巔峰之作 以序為書/余英時為什麼在老師錢穆和學生田浩已經研究過朱熹的情況下,還寫一部同題材專著/在內在理路的理路上回溯到宋代/北宋:醞釀出朱熹的世界/官僚集團和皇權的互動,二程和王安石的互動/沒有王安石,道學就不會是如此面目/發掘核心材料/「對塔說相輪」與「直入塔中,上尋相輪」/心學與道學都在追求終極真理/因為明白對方,就更不能容忍對方/〈中庸〉由佛教回流儒家 [01:24:21]其他學術作品 《漢代貿易與擴張》/《方以智晚節考》/《論天人之際》 [01:30:09]尾聲:求學與做人 中文大學出版社請余英時做推薦人 師生故事:余英時為田浩寫文章、給他買車,田浩翻譯余英時作品 知識人應該有風骨有氣節,也有溫情有敬意 這次的節目涉及一些中國古代思想史、學術史的概念和材料,我們整理了如下資料,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論再生緣〉是陳寅恪關於《再生緣》(清代女作家陳端生的彈詞作品)的文章。1958年,留美的余英時讀過之後寫了〈陳寅恪〈論再生緣〉書後〉,認為陳寅恪寫作此文的用意其實是感慨世變,自傷身世。 漢學即考據之學、樸學,宋學即義理之學、宋明理學(因分別在漢代、宋代興盛而得名)。從明末清初到乾嘉時期,學術主流逐漸從宋學轉向漢學。宋學對應「尊德性」和「智識主義」,漢學對應「道問學」和「文獻主義」。 內在理路: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自身原因,和「外緣影響」相對。余英時用內在理路的方式,從學術自身的發展脈絡(與「文字獄」等外緣影響相對)、學者和思想家自發的反應來研究清代學術。 小學:文字學(形)、音韻學(音)、訓詁學(義)。 王國維:國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咸以降之學新。 狐狸與刺蝟: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借用古希臘詩句「狐狸知道很多的事,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將思想家和作家分為兩類,一種是把所有事物都貫穿在單一的核心見解之中、執一御萬(刺蝟),另一種則相反,他們從事多方面的追求,也相對興趣廣泛(狐狸)。 宋學將義理視為一切學問的核心,對應的是刺蝟型;考據則是狐狸型的學問。 戴震(東原)擅長考據學卻有義理的傾向,是想做刺蝟的群狐之首。章學誠(實齋)是以義理為本位的學者,身在考據學大盛的乾嘉時期,是狐狸鼎盛之時一個孤獨的刺蝟。錢大昕(曉徵)則代表著考據學的最高峰,可以說是狐狸中的狐狸。 「對塔說相輪」、「直入塔中,上尋相輪」出處: 先生(程顥)語王介甫(王安石)曰:「公之談道,正如說十三級塔上相輪,對望而談曰,相輪者如此如此,極是分明。如某憨直,不能如此,直入塔中,上尋相輪,辛勤登攀,邐迤而上,直至十三級時,雖猶未見相輪,能如公之言,然某卻實在塔中,去相輪漸近,要之須可以至也。至相輪中坐時,依舊見公對塔談說此相輪如此如此。」(《程氏遺書卷一〈二先生語一〉》) 晁說之〈答袁季皋先輩書〉:「昔王荊公(王安石)排明道(程顥)曰:『伯淳(程顥)之學善矣,其如入壁何?』明道曰:『拙狀如壁,不可入也。公則如捕風矣。』一日荊公又戲明道曰:『伯淳縱高,不過級級至十三級而止耳。』明道謝之曰:『公自十三級而出焉,上據相輪,恐難久以安也。』」 (《朱熹的歷史世界》在緒說「古文運動、新學與道學的形成」一節中對此有詳細論述。) 音樂:新亞書院校歌 歌詞(錢穆作): 山巖巖,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靈。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十萬萬神明子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亂離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採訪、製作:慕樵
逃离大都市指南 (本期🈚️Shownotes) 对话参与人: 罗二,周三,沙沙 欢迎关注 主页、微博。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外出旅行变得格外困难,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在城市中不要离开。大概从2020年开始,我(小石)与白师傅、林总在工作生活的间隙开始出门行走,通过步行的方式重新梳理城市,大概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几乎走遍了西安二环内的大街小巷。 这项“暴走”活动,最直接的锻炼了身体,间接的有机会重新感受城市路网结构,最惊喜的就是那些“怪东西”……这些怪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忽然有一堆人聚集在一起,看到一些平常没见过的活动,新奇的路名与城市街景,碰到的有趣的路人~ 这些鲜活的、正在发生的当下,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并且激发了我们无限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三年来,我们亲眼见到的、社交平台刷到的一些奇观做一次梳理总结,分享给大家。或许从这些荒诞的日常中,可以启发听众们换个视角感知城市、体验生活~ 主播|林总、白师傅、小石 【内容提要】 西安这座城市正在孕育许多“新民俗”…… 在永宁门(南门)外,广场舞与奢侈品共生 新疆舞在西安真的挺普及的…… 公园里的气势恢宏的中老年人合唱团…… 盘旋于浐灞、兴善寺西街、老菜场等地的后备箱市集~ 除了手打柠檬茶和提拉米苏之外。。。。后备箱市集的差异化在哪里? 西安的街头演出,非常红火! 城门洞里唱歌,真的可以算是西安的人文奇观了 西安摩友都喜欢去哪里? 骊山上的藤原豆腐店。。。。。你去过没? 因为藤原豆腐店引发的一连串笑出猪叫~~ 大家骑摩托一定要注意安全! 回民街的人体肉墙分流,确实挺厉害� 在旅游旺季,很多景点“人”本身就是一种景点:) 你在元宵节的时候,去城墙上看过花灯吗? 长安十二时辰与城市造景 西安是一个汉服文化较为昌盛的城市,也衍生了一系列配套服务 大热天的在商场里拍拍照,其实也蛮好的~ 兴善寺西街旧书摊,真的很耐逛~ 在兴善寺西街旧书摊上引出了一段爱情回忆 西仓都卖什么?到底是谁在购买? 白师傅在西仓,差点成为了陕西纳豆的代理商…… 在西安想要听秦腔,有好多地方,你去过三意社吗? 在疫情期间,秦腔以一种怪异的姿态出圈了 其实我们也做过一些搞怪的城市“奇观” 西安有非常多的寺庙,同时也有很多热闹的“线下活动” 寻找城市奇观,是一种生活乐趣 或许“铁牛骑行”会变成一种新民俗…… 我们自封为新民俗的开拓者 【一起掰馍】 联系我们(vx):wangshanishere 公众号:罔山札记 淘宝店铺:罔山文创 小红书:@罔山文创 想要看图片的听众朋友,请扫码进入vx公众号! 想要看图片的听众朋友,请扫码进入vx公众号! 欢迎加入「掰馍会谈」粉丝群,跟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生活~ 欢迎加入「掰馍会谈」粉丝群,跟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生活~
本期嘉宾:呼呼往前跑(简称呼女士) 本来我们会担心,这期的选题会有些严肃,但没想到由于呼女士的加入,全程都在哈哈哈,剪辑的过程都觉得被自己治愈了,哈哈哈! 选题起源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谈起童年对自己产生的一些影响,有的是行为上的小习惯,有的甚至是一辈子都无法治愈的伤痕。我们希望,当我们为某些事情困扰的时候,重新回看一些经历,梳理分析之后,能够真正的与过去握手言和。 01:15 幼儿园揠苗助长对学习习惯的影响 06:29 外向or内向? 我们的两幅面孔 08:40 呼女士是如何变成中央空调的? 13:00 从小被教育“懂事”以及过分严格要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2:43 父母想要子女完成自己未达成的心愿 32:00 上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了哪些类型性格? 35:33 年轻一代父母的沟通方式 35:00 美式和呼女士,同在女人堆里长大的两种相反路径 43:35 高甜开启,呼女士爸爸简直是人间理想型 52:00 美式和呼女士曲折的出生经历,差一点被打掉 1:00:30 老呼太小气,《半糖主义》竟然挽救了一段婚姻 1:09:55 美式18岁的性格转折点 本期片尾推荐曲:《半糖主义》 SHE 欢迎大家评论区、私信或发送邮件跟我们分享你们的故事,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听众加入到节目中来。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长公主在小卖部“创作”的日常——冰镇可乐吹热了喝?
很喜欢一类人,他们本身很有能力却不会夸夸其谈,他们擅长解决问题却并不盛气凌人。从这种人身上,你会感到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对他人的尊重、对世界的谦和。 越充盈,越温和,越坚定。在这一期中,我们想和你聊聊在过去的这些年,我们如何冲过暴风雨,从乖戾走向温和。 【收听指南】 03:59 越松弛,越自在,越强大 08:45 姑姑和卡里从未玩过的“拉黑游戏”- 初始印象大揭底! 48:24 我们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温和? 58:03 过去这些年,我们做了什么,才到达柔软的彼岸? BGM:Easy on me - Adele 感谢你的收听,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我们在留言区等你哦~ Btw,听友群新鲜出炉~欢迎入群来玩,和我们直接交流! 【关于我们】 「北调南腔」是一档双女主泛文化类播客。 带着好奇与敬畏,我们试图通过自身的成长来探索世界,带给大家更多维度视角和觉知。其中有冲突,亦有共鸣,人生游戏一场,尽情玩乐,无限探索吧。 卡里:来自北方,曾任职世界五百强核心部门,而后开启了Gap Year,决定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现北大全日制硕士在读,心心念念在做着自己的咖啡豆品牌,持续深耕于消费品行业。 姑姑:来自广东,曾从事地产行业十余年,18年辞职后Gap Year两年,国外游学,到处旅居,好好生活。目前经营着一家大健康新会陈皮产品工作室。
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暌违两个月的「笑果编剧活动中心」。 去年 8 月,海源跟张博洋一起去公司说:「我们要写专场。」现在海源的专场已经开了一轮,张博洋还是张博洋(他对自己要求特别特别高)。 巡演这一路上,海源讲得越来越好。他自觉最好的一场,离开剧场后仿佛离开了一个世界,他刚刚在那个世界里,带观众畅游了一生。 现在,巡演暂告一段落,我们趁机邀请到专场的主角海源和看完这个专场有一点点焦虑的步惊云,跟豆豆一起聊聊,《坐在角落的人》。 祝收听愉快。 Shownotes: 4:18 《坐在角落的人》这个标题不概括内容,概括海源自己。 8:59 海源做专场主要是想跨年:「如果你觉得跨年晚会不好看,那你就自己办一个」 11:38 海源每天写不满一小时,就要给我司编剧六件套一百块。 *豆豆补充场外信息:海源这个方法吴豪和Kid也试了,除了变得更穷外,一无所获。 16:22 脱口秀演员冷场像是没穿衣服当众上吊,还踢掉了脚下的凳子。 26:00 成都场笑最开心的那位大哥,海源那天真的很想和你合影。 28:35 步姐:「看得我太难受了,为什么我只会讲老公孩子?」 海源:「因为你有。」 29:40 步姐夫妇与思文、海源吃饭,姐夫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危险。 34:35 做脱口秀演员好难,因为要做自己。 37:01 所有人都把节目看的太重了,其实可以不用五分钟定义那个演员,万一 ta 适合讲一小时呢? 37:28 专场演员与观众:你的一生我只借一晚。 42:38 喜剧可能分两种,带不走的和带得走的段子。
这是一期脑洞大开的节目.. 假如遇到了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办? 本期节目充斥着满满的 思维缜密的吹牛b 录制 I 美工·陈同学·肉葵·花花·蘑菇·范老师 歌曲 On Your Mind 歌手 HAB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