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图会》中的秦始皇画像
|塔斯干别墅复原图
|列柱中庭水池 |水剧场
|《建筑十书》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图拉真大浴场平面复原图 |万神庙平面图和剖面图 |万神庙剖透 |万神庙穹顶
|马乔雷门 |古罗马竞技场
|金宫八边形厅 |金宫遗址平面图 金宫遗址
|里米尼的奥古斯都凯旋门 |罗马奥古斯都凯旋门 |尼禄钱币上的奥古斯都凯旋门 |提图斯凯旋门 |塞维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
|古罗马输水道-加尔桥 |泰拉齐纳的朱庇特庙-复原图 |泰拉齐纳的朱庇特庙-台基
本期节目我们聊聊潮流玩具的一个重要分支——潮流人偶。相信经常收听我们节目的朋友,一定对香港潮玩教父Michael Lau不陌生,他就是凭借潮流人偶一举成名;不久前作客PTR电台的Ashley Wood也是潮流人偶大神。 我们请到了两位资深设计师,一位是来自东华大学,现担任泡泡玛特旗下零作工作室主理人的Nick;另一位是同样来自零作工作室,一直很喜欢潮玩的3D设计师钱伟。两位就潮流人偶的定义、流行路径、以及零作工作室为何选择加入泡泡玛特等话题展开交流。 Nick与他的部分藏品 提到与潮流人偶设计的缘分,毕业于东华大学的Nick说,这要感恩在校期间的经历。上学期间,他便和学弟一起创立了「东华制造」品牌,主要给学生做校服,没想到迅速受到学生群体的喜爱,销量直线上升。这为他日后从事潮流玩偶设计并担任「零作工作室」主理人打下了基础。 钱伟的经历则异常丰富,做过纹身设计、涂鸦设计,还做了十几年的珠宝设计,现在又转战潮玩行业。他很直率地表示:“我没有特定的界定方式,喜欢就去做,不会受行业影响,这也许跟我是一个随性活泼的人有关系吧。”Nick也正是看中了钱伟这种不被束缚、敢于探索的特质,以及深厚的设计经验,力邀他加入「零作工作室」。 钱伟设计的作品 「零作工作室」作为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收藏级原创潮流人偶的厂牌,对于潮流人偶的相关知识很有发言权。Nick告诉我们,通常我们对人偶尺寸的定义“6寸”“9寸”“12寸”并不是一个绝对值,只是拿模特做参照,标准大数据下人的身高缩到1:6,这个尺寸就是12寸。“12寸最大,9寸中等,6寸最小,我觉得它应该是大、中、小的尺寸,类似S、M、L码。” 提及潮流人偶和BJD娃娃的区别,钱伟从一个类似工程师的角度去追溯二者的历史和演变形态。他告诉我们:“BJD起源于很古早的宫廷玩具,专为宫廷中人设计一些带关节的高级玩具,它的拓展性和互动性更强,随后慢慢倾向女性向。而潮流玩偶、兵人等源于早期拥有IP属性的故事类玩具,更倾向于男性向。”如果从玩法及互动性来看,它们之间有共通性,但从载体来讲,二者走了不同的路线。 ZEROLIFE 作为曾经的服装设计师,Nick表示给人设计衣服和给玩偶设计衣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给人设计衣服首要考虑舒适度和延展性,给玩偶设计服装则不需要考虑这一点。人偶的身材比例和真人比例不同,为了穿在人偶上有更好的视觉呈现,他们会调整面料、剪裁和工艺。而且做人偶服装所用的设备都是特种机器,没有那么好操作,所以在细节和结构上需要一定的取舍。而这也恰恰成为吸引Nick不断尝试,想要在这些小衣服上做出创新和突破的点。 正是源于不断的尝试和创新,「零作工作室」的作品广受玩家青睐。最早期设计的ZERO自行车玩偶,以及ZEROLIFE,销量一路攀升。最近面世的「ZERO—MAN零人系列」,更是开创了潮流人偶和宠物的一些玩法。通过一个单身男青年与柯基小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惬意又孤独的潮流男孩。 「ZERO—MEN零人系列」创作手稿 当我们请两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收藏,钱伟的答案令人略感意外——他并没有什么藏品。钱伟告诉我们,他不太会追求固定的品牌或艺术家,更不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执迷的状态,因为他不局限于实物类的表现和玩具互动性的探索,会接触更多、更新颖的艺术表达形式。 Nick则是喜欢的玩具都会买,以可动人偶藏品居多,毕竟他是因为热爱才选择了这一行。Nick一直认为,一个喜欢玩具的人必定善良的,他觉得喜欢潮流人偶的粉丝们是一群长不大的男孩,包括他自己。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收藏心得,想要「取经」的话一定要听到最后。 Nick收藏的部分潮玩 不过钱伟补充说:“Nick认识我之后,可能不会再有藏品。”原来,他拿到新玩具后会将其拆解,观察它的结构,了解技术壁垒在哪里。“玩具本身的价值,‘玩’需要放在首位,通过玩的这种方式去激发人的想象和体验感。所有的技术壁垒,都会围绕和玩家的互动与体验去设置,这些都会在我们日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最后,对于「零作工作室」加入泡泡玛特的缘由,两位嘉宾的回答很真诚。他们一致认为,现在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更需要团队协作。工作室要走向正规化,需要泡泡玛特强大的平台支持,以实现破圈和更大的发展。对于年底将要带给玩家的新品,两位嘉宾不愿多说,只是抛出一个悬念——将会与世界杯有关。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本期嘉宾】 Nick丨零作工作室主理人 钱伟丨零作工作室3D设计师 【更多收听方式】 小程序:泡泡玛特 公众号:泡泡范儿 播客平台:荔枝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时间轴】 1:06 东华大学的学习经历,为Nick从事潮流玩偶设计打下基础 5:50 在校期间创立的「东华制造」品牌与现在的「零作工作室」是传承关系 10:00人与玩偶的服装在设计上有何区别 11:56「零人系列」创造了潮流人偶和宠物的玩法 14:54 潮流人偶的尺寸是如何定义的 19:31 潮流人偶和BJD娃娃有何异同 22:32 潮流人偶出现及流行的路径 29:35 购买潮流玩偶小贴士 32:34 喜欢潮玩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35:54 零作工作室和其他厂牌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36:23 零作工作室为何加入泡泡玛特 40:19 未来,零作工作室有何期待和规划
最近大火的“扮演猫咪、探险世界”的猫游戏《迷失》(Stray)你玩过吗?上周,8月8日“国际爱猫日”,我们邀请两位玩过Stray的资深猫奴翊辰和Kai做客「爱游新生」播客栏目,聊了聊Stray这款游戏、以动物为主角的其他游戏,以及人类的“终极梦想”——成为一只猫 (>^ω^<)喵。 如果你玩过Stray,或以动物为主角的其他游戏,或是个资深猫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游玩体验 OR 被猫咪主子支配的日常。 主播和嘉宾 翊辰:NExT游戏策划,三只猫主子的资深猫奴 Kai:卡内基·梅隆大学游戏设计24届毕业生 Tony:NExT发行设计师 希辰:NExT音频设计师 收听指北 01:03 嘉宾介绍 02:13 从何了解到Stray? 05:16 Stray为何出圈? 08:54 在Stray中看到了猫主子的迷惑行为 13:54 我的第一只宠物 22:47 养猫干嘛?这么脏! 25:00 我们为何沉迷电子宠物? 33:34 贪吃蛇?大鹅模拟器? 41:07 养娃前先养一只猫? 51:23 Her:永恒的情感需求 54:15 《我们需要谈谈AI》 54:47 电子宠物狗 播客对话 7月19日,Steam上线了一款赛博朋克风的猫咪冒险游戏《迷失》Stray,玩家扮演一只孤身离群的流浪猫,迷失在一座被遗忘的网络城市里,必须解开一个古老的谜团才能逃离出去,找到回家的路。上架第一天好评率97%,发售短短一周就成为2022年Steam平台用户最高的作品。对于玩惯了《刺客信条》《荒野大嫖客》这些拥有长线叙事、动人支线、宏大世界观的单机大作爱好者来说,为何会有一群嗜猫如命的玩家,会为了一个剧情不足5小时,却敢在Steam标价95块的作品来买单? “我买这个游戏,就是冲着它的主角是一只猫去的,它真实体现了猫的一些日常动作,比如挠东西、伸懒腰睡觉、跟小伙伴打闹,还可以控制它喵喵叫......”,正如嘉宾翊辰所说,很多人因为自家猫主子才玩这款游戏,何况她还有三只猫主子呢!(๑ˑ̫) 老大Pocky和老二Coast(昵称Popo和Coco) 老三Yogurt(昵称Yoyo) Kai则在体验中发现了猫咪让人抓狂的熟悉感。“我印象特别深,在东城区,有个到酒吧里寻找机器人的任务,猫咪站在架子上,不停地扒拉酒瓶子,去砸那个机器人,这就是我家猫干的事!喜欢在桌上扒拉我的茶杯,然后把水弄洒掉。”o(╯□╰)o 爱捣乱的小可爱Mika (*╹▽╹*) 猫咪题材,画面不错,解谜精巧,玩法简单,让Stray火出了游戏圈,谁能抵得住B站和油管上铺天盖地的猫咪云合影哇~ Stray的玩家中有很多“云吸猫”一族——很喜欢猫咪,但因自己暂时无法养,只能围观网络猫咪生活图文的人。就像主播希辰,因家人有洁癖只能云吸猫。但小时候,这个理由还可能是“耽误学习”。 提起人生中拥有的第一个宠物,翊辰想起在学校门口一块钱买的一只小鸡,带回家偷偷养。直到工作稳定后养了人生中的第一只宠物兔,但还是想养一只猫或狗,一时之间难以抉择,将朋友家的狗带回来养,遛到第三天就崩溃了。无缘成为狗主子,甘心当一枚资深猫奴。 在国外留学的Kai也一样,从小羡慕别人家的宠物,但因家长过敏作罢,终于趁留学,养起了可爱的猫咪。“每天看到大楼里养狗的老外遛狗丢飞盘,想到自己上课回来倒头就睡的样子,还是猫这种自立的动物更适合自己。” 活跃于各种宠物群的翊辰发现,很多人养了好几年猫、狗,感情很深,一旦生了孩子,老人来帮忙后,就只能送养宠物。因为老人有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宠物有病菌,这似乎和接受的教育程度没太大关系。甚至一位退休前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传染病科专家的亲戚,听到翊辰养猫后的第一反应也是“你养猫干嘛?这么脏!” 自学动物医学内容的翊辰说,“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猫身上的病菌寄生虫,对人类包括小孩其实没什么影响。也许猫藓在个别情况下会传染给人,但这是极小概率的事情,再说人又何尝不是呢?” 但如果身边朋友有这方面的冲突和矛盾,来咨询,翊辰还是建议干脆放弃,一来容易引发家庭矛盾,二来养了一两年之后再送走,会对宠物造成伤害。 虽然Kai的爷爷奶奶也曾持有类似宠物脏的看法,但当小辈真将养的小狗送回去给爷爷养的时候,却遛狗遛得比谁都勤快,终逃不过真香定律。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先养猫,而不是先养孩子?提起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人会说还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承担责任。 Kai觉得“这恰恰是一种负责任的想法,我周围接触的同龄人生活在大城市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他们有的从本科甚至是高中就开始留学,知道自己花了家里很多钱。如果以后自己要养个小孩,自己好像没有父母的能力为小孩提供同等的教育和生活质量。但退一万步来说,还是有能力给猫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出于这样的顾虑,可能会决定先养一只猫。但实际上也有当下说不想养小孩的,可能过几年三五个都养好了~” “其实这和时代的发展有关,很多老一辈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除了情感诉求,也有功能诉求,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功能性的需求已经没有了,回归到最初的情感需求。既然都是情感的需求,那养宠物何尝没有满足这种需求?” ,在这个问题上,翊辰的想法是随缘,“目前我在我们家三只猫上面的投入还是很多的,我的很多同事朋友见到了都说,以后你养孩子的话,肯定也是一个好妈妈。” 除了Stray以外,我们还能想起一些以动物为主题的其他游戏,《贪吃蛇》《大鹅模拟器》《山羊模拟器》,但这些看似没有核心玩法的游戏,为什么会爆火? 因为能解压!这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太爱看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了,“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在痛苦的现实题材里面再受苦一次呢?”。 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养宠物的主要原因,工作了一天回家躺沙发,一只大大眼睛的可爱猫咪跳到你腿上,抚摸着它的毛,听上去就很治愈。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情绪价值。 但这其实不限于现实世界的生物。还记得几年前的一部美国科幻爱情电影《她》Her中,男主角结束与妻子的一段婚姻还未走出阴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它的化身萨曼莎虽然没有身体,但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他们很快发现彼此投缘,最终发展成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人机爱情。 同样,日本索尼曾推出过一款电子宠物狗Aibo,会根据主人的反馈有不同的反应,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反响。很多人像对待真实小狗一样对待电子狗,甚至有寺庙为无法维修的Aibo进行超度仪式。 对人类来说,也许形态不重要,但情感需求是永恒的。 回头看Stray的世界,只有机器人,和真正的生物——猫,由游戏外的人类扮演。在这里,你想歇多久都可以,就躺在那儿,什么也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真正实现了人类的终极梦想——成为一只猫~o( =∩ω∩= )m
|掷铁饼者 |尼多斯的阿芙洛狄特 |断臂维纳斯 |维斯帕芗像 |提图斯像 |奥古斯都像 |持矛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