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2013年成立,目前已经有4000多万注册用户,网上信息显示年营收10亿人民币,据说客户粘性、区域覆盖度、毛利也很健康,今天我们就和樊登读书联合创始人王永军王老师聊聊创业背后的故事。大纲如下。 [05:43] 樊登读书了解决了用户什么痛点、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10:48] 种子用户是怎么积累起来的? [17:18] 樊登超级IP如何成就4000多万注册用户体量 [23:32] 二维码的早期应用 [25:24] 樊登读书与中国移动互联网几次变革的巧妙结合 [32:28] 总部、省级运营中心、服务中心三级运营模式 [46:15] 人生苦难重重 [51:28] 代理商的管控体系 [62:55] 樊登怎么读书的?如何快速读书。 【嘉宾】 王永军 樊登读书联合创始人 【主持人】 梅道胜 花名图道 曾任职于世界500强咨询公司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见证者、参与者 前阿里巴巴高级业务专家
今年五月一览众山小的最新年刊跟大家见面了,本期播客邀请到一览众山小的创始人刘岱宗老师,以及参与到本次年刊编辑的三位志愿者一起来聊一聊年刊制作的心路历程。同时借此机会分享一览众山小公众号和背后的志愿者群体运营多年来的所思所感。 本期嘉宾 刘岱宗:就职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一览众山小创始人 相欣奕:重庆西南大学教师,翻译众多规划类著作,兼具专业与热情的志愿者 段山友:深圳大学研究生在读,认真靠谱有责任心的青年志愿者代表 张鹤鸣:中规院(北京)公司从事智慧城市规划,2018 & 2021年刊主编 博客中还有年刊的优惠口令哦,不要错过彩蛋~! 内容介绍 Part 1. 2021年刊背后的故事 2021年的年刊一共分为三册,一本是合集,包括规划、交通、TOD、大数据等等内容;一本是智慧城市专刊,涵盖几乎sidwalk toronto全部资料,以及国际上对智慧城市的一些反思;一本是活力城市专刊,包括两个报告描述适宜步行城市以及催化式发展的内容。全套一共收录了60+篇文章,630+页,饱含了众多志愿者近两年的翻译、创作精华,以及半年来年刊筹备与制作的用心付出。 Part 2. 一览年刊发展史 如今的年刊是建立在一览不断积累的基础之上:早在2014年一览便开始制作年刊的尝试,刘岱宗老师还会带着年刊全国巡回演讲来宣传年刊。此后2015年、2018年、2021年选择文章与年刊制作的经验不断累积,也收获了业内众多专家与企业机构的支持,让一览能够更有力量的继续迈进。 Part 3. 一览运营大揭秘 回顾一览众山小以及各位志愿者的心路历程,在公众号上每一篇推送都是建立在每一位有温度的志愿者辛苦翻译、校验、排版等认真的付出上,背后有欢乐有吐槽,相互的磨合建立起涵盖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甚至还有从事媒体、社会学等等多学科跨领域的大型志愿者平台。 如今,将近650位志愿者所组成的一览众山小最核心的目标是吸引、服务志愿者,建立起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归属感的专业性平台,让大家发挥各自的专业价值,让每个人都有一种ownership,同时结交更多志同道合朋友。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剪辑:段山友 Music <Piano Sonata No.11 In A, K.331> —— Mozart: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做播客的时候发现,最近大家很喜欢那些能让自己内心平静的内容,我想了想说,的确如此。 现在的信息都太让人焦虑了,看公众号文章、刷B站视频、听播客节目,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内心深处的某个焦虑源。 原本好好的休闲放松时间就会被焦虑情绪彻底占据,心情变得不好,就更需要刷一些刺激的内容麻痹自己。但这只会让自己内心更加的空虚和自责,从而进入到负面情绪的漩涡当中。 每个人特质不同,但我相信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是比较容易被外在的各种信息产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不过因为长时间和这类情绪打交道,最终找到了比较简单的帮助自己消除焦、平静内心的方法。 先看见情绪,再解决问题 这种应激反应最困难的在于它直接唤起的是情绪,情绪一旦起来理性基本上只能靠边,之前学到的所有方法往往都用不上,情绪来了是不管不顾的。 我自己就是,每次极度焦虑的时候,我明知道去冥想10分钟,尤其是每天睡前冥想10分钟会让我得到极大的恢复。但是,我几乎没有成功过,大部分失眠的夜晚都是在各种杂乱而焦虑的念头当中疲倦地睡去,睡眠质量可想而知。 这图太形象了! 而应对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见它,情绪很像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它只是想要告诉我们它现在很难受,但它没办法表达准确的信息。所以大部分时候都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来提醒我们,这也是我们很多时候觉得情绪无理取闹的原因。 这时候责怪情绪无理取闹,用理性来压制自己的感受,只会适得其反,因为情绪想要反应的问题没有解决,它会像海上的风暴一样不断积蓄最终爆发。 关于情绪在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之前分享过一篇解读情绪的文章,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现代社会,生存早已经不是问题,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和烦恼来源,其实就是情绪问题,多了解点情绪可以让我们活得开心很多。 现代人啊,看见自己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静很重要。 情绪其实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暂停实验室 比如焦虑其实是期待+害怕,完全躺平并不会焦虑 说回来,那怎么处理情绪问题呢? 我的方法是,先认可情绪。 对我现在就是很难过,就是很焦虑,并且我觉得我现在难过和焦虑是应该的(可不是嘛,现代社会压力和竞争这么大,焦虑和难过一会儿怎么了),我会静静的陪自己焦虑很难过一会儿。 其实啊,只要不一直压抑和批判自己的焦虑和难过情绪,情绪自己很快就会消失,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应该焦虑、不应该难过,恰恰是这些「不应该」的念头让我们陷入了更深的负面情绪当中。 拥抱情绪,情绪就会消失 然后认真回想一下,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这个负面情绪? 仔细想想,现在的情绪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比如有段时间关于买房的信息就经常引发我的焦虑,后来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梳理自己的金钱观、生活规划和原则,然后和父母谈过一次。 最终确定了只会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才会买房的选择,之后就再也没有因为房子的新闻或者观点而焦虑了,依然在关注,但不会焦虑和患得患失。 其实只要懂得情绪,情绪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它在帮我们快速识别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解决掉这些问题(最容易引发情绪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好,内心也会很放松很平静。 上面讲的是问题的本质,接下来分享一些特别好用的方法, 即使在情绪非常强烈的时候,也能用的上。 1,散步(强推!) 我一直有散步的习惯,但是,我也是直到抑郁情绪那段时间,真的处于极度低谷状态的时候,一次次被散步这个习惯拯救,这才意识到它居然如此厉害。 现在我每次只要感觉到自己有情绪了,最好就是先停手头在做的事情(不管多重要),去冥想一会儿或者 用flomo观察和记录现在的情绪。 其实就是以一个抽离的状态看待自己,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在处理别人感情纠纷的时候,思路特别情绪和明智,我想冥想和情绪写作也是这个道理。 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暂时克服情绪问题去冥想和写作,那我就会让自己在状态稍微好点的时候,让自己下楼找个环境好点安静点的地方散步。(不要带手机) 真的很神奇,每次想不通的各种问题,挥之不去的各种负面情绪,随着散步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消失掉了,不但心情变好了,还顺带想通很多问题。 这种带来的巨大效果,真的真的需要大家亲自体验过才知道,推荐大家下次遇到情绪问题一定要多试试,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方法。 我很少强推一个观念或者方法, 因为这东西因人而异,但散步我想真的是适合绝大多数人,它的巨大价值实在是被大家忽视甚至无视了。 我找了下自己的素材库,发现有很多个领域到表达了散步的重要价值: 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里写: “只有在那种孤独的散步中,我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无拘无束,我的思路才能展翅飞翔;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是真正的我,才能体现出我本来的性格;在这种时候,我才能忘掉所有的烦恼,挣脱所有的束缚。” 枡野俊明的《 简单 丰盛 美好:幸运一辈子的禅的50种习惯》中有: 如果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人获得放松、宁静,能锻炼人的体魄,还能让人接触到自然万物,感受自然的美妙,那大概就是“散步”吧。 按照自己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散步,距离以不勉强为宜。这样,不仅能唤醒大脑和身体,还能让肌肤感受到季节的更迭。 散步的关键在于“宽松”。 如果把散步当成一种义务,必须每天清晨完成,那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负担,也就是压力。 我觉得下雨天或提不起兴致的清晨可考虑不去,这样酌情处理的方式会比较好。 用禅宗的思维去想,散步也在好好感知每一天并生活下去方面意义重大。 不知大家有这样思考过吗? 匆匆走出家门坐公交车或电车,在办公楼里工作,然后原路回家,这样的生活模式能让你感觉“那一天”是唯一的,不会再有第二次吗?不能。 那样会让你感觉每一天都是没有变化的。 但是,就算时间不长,早上散步还是能够感受到当天的阳光、微风和云彩的。“今天的阳光比昨天要柔和。”“多么舒服的微风啊。 原来真有让人心情大好的风呢!”一边迈着步子一边涌上这样的想法。 我想所谓的“切实感受那一天”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可以说,这样你就可以切实感受到与“平淡无奇的一天”截然不同的、一生只有一次的一天了吧。也许,幸运就会在这样的日子降临。 三联生活周刊有篇文章说: 不散步,无生活 散步的魅力就在于让双脚从格子间里跳出来,恢复对周遭世界的感知。通过散步为自己的生活减负、增色的同时,也丰富了其他人对一座陌生城市的想象。 所以,生活再忙,也不要放弃散步的权利。 把散步当作对规训生活、机械时间的小小反抗,在你路径分明的生活地图上,留出一块地方给自由随性的散步。 正念大师卡巴金在《多舛的生命》中写道: 把觉知带到走路中,可以把它从一件无聊的、几乎是无意识的琐碎,转化得丰富而有滋养。 /// 除了散步,我最近在medium上读到Yousuf Rafi的一篇文章,分享了好几个特别棒的建议,转译过来分享给大家。 2,不要反应;回应!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让我们感到困难的事情做出反应。 当事件发生时,不要反应;退后一步,想想你想要从这种情况中得到什么结果,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如果同事对您大喊大叫,作为反应,您可以大喊大叫。但谁会从中受益?相反,如果您考虑与那个人保持健康的关系,您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离开。这就是你如何应对情况并控制它。 这就是我一直在引用的,在事情和反应之间,有一片空间,在这片空间里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我们要做出什么反应和选择。 3,观察你的模式 不要因为拖延或不健康的行为而责备自己,而是首先要注意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的。 观察并学习你的生活模式。从起床到晚上躺下睡觉,注意是什么促使你生气,什么让你快乐,什么让你整天恼火。 一旦你了解了自己,你很有可能会做一些事情来改进它。 4,静坐 一个正常人每天 大约有 6,200 个想法,这意味着每小时 258 个想法。为了让您的心平静,您需要每天静坐至少 5-10 分钟。 如果可以,就冥想;否则,闭上眼睛,不要想任何事情。如果思想来了,就让它;不要和他们战斗。当你停止控制你的想法时,你的心就会找到平静。 —— 我现在每天至少会有3-5次关掉一切消息静坐的时间,然后会有意识的在自己处于紧绷状态的时候,闭眼做深呼吸(把自己拉回到当下),只需要几次简单的专注呼吸,就能很快让自己放松下来,心态也瞬间变好了很多。 每天给自己安排几次回到当下的练习,会非常好 5,把握好你的时间。学会说“不”。 这个世界每天都会为你提供大量机会,但你必须对大多数机会说“不”,才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弄清楚你的优先事项并拒绝其它一切。 一旦你开始对不必要的事情说“不”,你就会自动对你最重要的事情说“是”。 —— 很多时候,我的焦虑都来自于身边的机会,能看到那个巨大的机会,但是我现在抓不住(比如视频创作),机会越大心态越容易崩。 这时候我就会想起这条建议,放宽心,每天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机会,耐心的积累提升自己的能力,笃信自己一定能在合适的时候抓住自己爆发的机会的。 当然我也在非常积极的寻找能让自己爆发成长的增长飞轮,我发现放松心态之后对于这些机会反而更积极主动和敏锐了。 写在最后: 今天这篇是我一口气写完的,因为获得内心平静这件事我实在是有过太多探索和思考了,可以说是我的本命选题之一,所以有很多的积累。 今天刚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把知道的一些东西分享了出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让自己活得内心平静的方法?欢迎留言区分享给大家~
从某天起,打卡城市新地标、在商场门口的雕塑前拍照并发送到社交媒体上已经成为都市新青年的周末消遣,但似乎不是那么多人关注自己拍摄的东西由谁制造、由谁创作、由谁表达。 本期邀请到了艺术从业者Mia,和我们一起聊聊公共艺术。何为公共?何为艺术?我们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期待和你一起探讨。 【主播】 雅各布,不知名艺术爱好者 【嘉宾】 Mia,艺术爱好&从业者 【主要话题】 00:50 公共场合的打卡风潮 03:15 何为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 16:20 何为艺术?公共空间的商业性 26:10 公共艺术的传播与教育特质 34:10 公共艺术的现场感 43:13 公共艺术的边界与门槛 【参考艺术家】 路易斯-布尔乔亚 班克西 约瑟夫-博伊斯 浅井裕介 塔马拉 唐纳德-贾德 【音乐】 Lola
欢迎你来到跨国播客「宇宙乘客」,这是一个建立在七个小时时差之上的「未来生活方式实验室」,一端位于中国,一端位于西班牙。 当我们在 2020 年的播客里提及「子宫」、「乳房」是厌女的词汇,当时没有多少回馈,2021 年我在推特上说: @宇宙乘客MT:不止是「子宫 palace for the son」和「乳房 milk house」厌女。男权掌权千年以来,留下的大部分人类创造都厌女。就连「女」字都是跪着的象形字。想站起来光学英文都不够用,woman 的 wo 是旧式英语「wifmon」转换来的,意思是妻子,女人在英文里代指「某人的妻子」。你一张嘴、一思考,就已在男权网。 本来也以为会没什么反馈,但很多新朋友纷纷回复:@NINA 说:「子宫、乳房这两个词好厌女。感觉女人是容器,一个给别人提供产品(孩子和乳汁)的机器。有什么东西“寄生”在女人身上了。」@Wu You 说:「在法语中,“女人”和“妻子”是同一个词,都是 femme」@SchanSchan 说:「德语也是,都是Frau」@大爆鲨 说:「还有葡萄牙语」。这种感觉像是一个人在黑暗中默默走了很久,等到终于走到了靠近光的地方,发现她们也在。 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03:24 嘉宾 Windy 很久以前给我们发过长信和音频,她说:「阅读和写作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拿起一本书,翻开它,读下去,就好了。拿起笔和纸写下来,就好了。但事实上,两者都是十分需要勇气的事,因为路途中你会不断地承受压力(自己的和外界的),遇见自己的懦弱,你需要不时审视自己的内心,获得支持与鼓励,如此这般,才能走下去」 ; 05:13 写作是需要练习的,宇宙乘客的电子杂志《能量飞船》已经集结成书,繁体字版本可在亚马逊购买,链接:https://www.amazon.com/-/zh/dp/B09HPZ922Z/ref=sr_1_1?__mk_zh_CN=亚马逊网站&dchild=1&keywords=宇宙乘客&qid=1634288109&s=digital-text&sr=1-1 简体字版本在爱发电已上架,链接:https://afdian.net/item?plan_id=cbcf6fe0295211ecbf1652540025c377,放弃书写就是放弃未来; 23:46 女人想要写作,需要自己的一间房间和一些固定的收入,门上需要锁,锁眼处的纸是自己生活里的薄薄的一层屏障,每个成年人都需要自己学会划定边界,远离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人和事,遇到糟心的事情,先把物理距离拉开,然后可以去看@Lily Wind 的所有推特; 34:32 当父权制的代言人抨击女性:「你疯了」,恰恰说明父权制害怕女性表达自己的愤怒,当她们敢于做出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不再以他人的利益为最优先考虑时,所有被切断了养料的大型巨婴都开始跳脚,他们说:「世界很可怕,只有我爱你」,那不是爱,是控制; 35:44 要求女性反抗「性骚扰」,说出自己被骚扰的故事,已经属于二次伤害,也是一种马后炮的修补措施,究竟是什么驱动着男人们在办公室里讨论黄色笑话、在过马路的时候偷拍前面穿短裙的女生、在公交车上故意离女孩站得很近,在刹车的时候一把摸在女生屁股上? 36:38 避免「纳入式性行为」的意思不仅仅是避免产道纳入,还有身体的其他部位,避免头脑中纳入「男本位」的思考方式,女性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当自己在做一件事情,自己是感到迷惑,还是感到幸福?」不要做自己不确定的事情,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很奇怪,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 41:54 恭喜 Windy 「这几个月听到的夸奖,比自己之前十几年听到得都多」,遇到心塞的人和事,是生活给你的信号:「是时候交新朋友了」,你只有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才能遇到 ta 们; 46:24 宇宙乘客的姊妹英文播客「Global Citizens」已上线~在 Spotify, Apple Podcast, Google and Stitcher 都可以搜到了,另一位主播 Maura 来自意大利,她最近刚从伯明翰大学硕士毕业,这档播客主要分享跨国文化、语言学习、女性教育和国际公民意识等,欢迎收听:https://open.spotify.com/show/19ldsJIGZR4c1T6wKvaVRP; 47:34 环保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一点一滴,以帆布袋减少使用塑料袋,以骨瓷杯减少使用塑料杯,别人用塑料袋没办法,自己少用一个是一个:https://afdian.net/@yuzhouchengke?tab=shop; 54:57 宇宙乘客的付费音频和付费电子杂志《能量飞船》每个月 1 日在爱发电平台上线,讨论丰富的人生发展可能性,提供更多的世界行为模范,收听第八期音频「为什么一谈钱,就脸红?」:https://afdian.net/@yuzhouchengke。 欢迎来到这宇宙,祝你旅途愉快。 嘉宾介绍 Windy:生活的创造者,艺术家,诗人,爱好摄影,推特@Windyfeng5 主播介绍 小姨:独立设计师 &「Serious Studio」创始人 、写作者,现居上海 MT: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电子杂志《能量飞船》主编,现居西班牙 音乐 开场曲:Under Pressure(Queen/David Bowie) 结尾曲:立秋(筠子) 姊妹播客 「Global Citizens」by MT and Maura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小宇宙、荔枝、苹果播客、Spotify 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宇宙乘客- 推特:@宇宙乘客MT 微信:宇宙乘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说来搞笑,这期本来要聊“社交牛逼症”,聊着聊着就聊成了社恐的世界观,说明编辑部都是一群社恐。关于社恐的成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原子化社会造成的对陌生人的戒备心,二是过于敏感的神经导致害怕麻烦到他人。 所以,你是社恐还是社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收听指北👇 1.东北人是不是人均社牛? 2.中断尬聊的方法,是要掌握尬聊的主动权 3.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社恐想事情有多复杂 重要播报!!! 我们的会员计划“理想家”要开始续费啦!!!副总猫主席说续费达不到kpi她就不回来录啦!!! 同事给的会员续费信息:即日起至11.15日,续费/加入理想家,即可领取【2021纪念版帆布包+徽章】一套 你还记得你是何时来到看理想的吗?你听节目的时长到底有多长?你一共发出过多少条评论?>>>点击查看「我和我不必郑重其事的理想」:2020-2021我的收听数据,回顾你在看理想的点点滴滴 本期主播:Jiarui、Purple、佳隽、林蓝 本期配乐:《初恋》-回春丹乐队
一直以来骨科因为收入高,形象好都是美国医学界里最热门的科室,能进入其residency最后毕业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今天的嘉宾山鸡哥就是这样一位华人翘楚,我们将在今天的节目里听到他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家庭的孩子一步步奋斗成为骨科医生的经历。还会涉及到:怎样hack进教育系统提前毕业?如何少交学费?成为一个美国骨科医生需要什么素质?骨科的规培训练是怎样的?变态的面试是什么样子?独立行医后会遇到什么机遇和挑战?骨科大夫收入到底几何?多少华人?如果对以上问题的答案感兴趣,就尽请收听本期的节目吧! 希望可以通过这期访谈解答很多朋友的困惑,如果还有问题的话欢迎致信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继续解答。 时间线-Time Stamp (01:16) 嘉宾自我介绍 (06:05) 美国大学奖学金 (08:10) 牙医学校贷款可能四年上百万 (09:25) 哪里的医学院性价比最高 (10:40) 美国医学生毕业平均贷款多少 (11:45) 为什么选择骨科 (14:00) 急诊科的挑战 (15:30) 选择科室的参考资源 (16:55) 骨科规培/专培长度 (18:00) 美本留学hack:考CLEP,大学提前毕业 (19:50) 加勒比医学院的弊端 (21:35) 独立行医后喜欢的事情 (22:05) 美国护士也会刁难人 (22:25) 骨科医生80%自己开业 (23:55) 独立行医后讨厌的事情 (25:25) 骨科平均年收入50万美金 (26:10) 骨科工作很累 (28:05) 勤奋的医生工作会696 (29:05) 工作不确定性强 (31:20) 骨科医生多少亚裔 (32:40) IMG如何进入骨科 (34:00) 东欧IMG比较多 (36:05) Malignant的规培项目 (40:00) 外科的“老白男”文化 (40:45) 有个别对女性和黑人的歧视 (42:45) 骨科residency面试很变态 (45:00) 面试过后有突击“酒局” (47:30) 实习时给的阅读任务很重要 (48:35) 骨科的社会地位 (50:25) 穷人会格外感激医生 (50:45) 富人认为特权理所应当 (57:15) 对医生好,医生也会对你好 (60:00) 私人诊所自由度很大 (61:15) 为什么要读法学院 (64:45)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哪些事会做的不一样?
New series on crypto
节目简介: 本期是一期认真的童书“种草”节目,读了上万册童书的作家、译者、阅读推广人阿甲老师,出版了众多获奖无数的童书但卖不出量的童书出版人黄晓燕老师,以及爱阅公益、爱阅童书100项目负责人袁泉老师,聊聊最近读到的新书、好书。 三位老师聊了两期,最终生成了一份超长书单。听听他们为什么推荐这些书~ 本期主播: 袁泉: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爱阅童书100项目负责人,一位童书读者。 阿甲:红泥巴网站创始人、童书百事通,童书作者、译者、研究者、推广人。 黄晓燕:奇想国童书创始人,资深出版人,有数十年海内外出版经验。 本期节目书单: 《苏丹的犀角》戴芸/著;李星明/绘 《纽扣士兵》九儿/著 《小熊,快跑》史雷/著;马鹏浩/绘 《屎壳郎的生日礼物》龚卫国/文;陶菊香/图 《生日快乐》高佩聪/著 《等待》高佩聪/著 《等待》徐萃/著 《猴子捞月》张俊杰/著 《一个像海的地方》林柏廷/著 《山中》[西]卡门·奇卡、曼努埃尔·马索尔/著;[西]曼努埃尔·马索尔/绘 《每个人都重要》[挪]克莉丝汀·罗希夫特/著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加]西德尼·史密斯/著 《等爸爸回家》[加]西德尼·史密斯/著 《白猫和僧侣》[美]乔·埃伦·博加特/著;[加]西德尼·史密斯/绘 《我说话像河流》[加]乔丹·斯科特/著;[加]西德尼·史密斯/绘 《路边花》[加拿大]乔纳诺·罗森/文;[加拿大]西德尼·史密斯/图 《大鱼叮叮当》《大卫,不可以》《鸭子骑车记》《丁丁,钉一下》:[美]大卫·香农/著 《亚哈与白鲸》[西]曼努埃尔·马索尔/著 《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著 《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 《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陈赛/著 《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中》孙莉莉/著 《绘本为什么这么好?》朱自强/著 本期进度条: 1:27 丰子恺童书奖 5:46 大学教授“读不懂”图画书 16:20 《我说话像河流》 18:11 《白猫和僧侣》 23:10 《大鱼叮叮当》 29:42 《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39:29 《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
你知道吗,精神疾病有1/7的终生患病率。精神疾病离我们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远。但是,它又太多次被污名化了。产生症状的人难以跨出寻求帮助这一步,希望帮助朋友的人却又常常不知如何插手。 在 10 月 10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一天,未来预想图推出一份线上版《心理健康亲友互助手册》,希望能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心理健康手边指南。 同时,我们也邀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的住院医师姚灏医生,和大家聊一聊心理健康这个话题。 | 你可以在本期节目听到 | 01:14 精神科医生都在做什么 06:55 什么时候需要找精神科医生,什么时候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 16:37 精神病医院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19:25 精神疾病有1/7的终生患病率 22:08 如何自我觉察抑郁表现 27:15 不要拼自己一己之力治好他人的抑郁 28:42 心理情绪波动与抑郁之间的界限 38:23 舆论是不是将“社恐“娱乐化了? 40:04 三浦春马自杀时,那些报道守则,媒体“一个都没做到” 49:27 媒体需要认识到灾难的心理影响,以及自己的角色 51:27 自杀遗书扩散——满足所有“疯传”要素的糟糕表现 | 延伸阅读 | 《心理健康亲友互助手册》 你的朋友很难过,但给他发小动物和火锅不会好;有时候对朋友说“你一定会好起来”,也是一种压力。比起说教、展示快乐,朋友更需要你的陪伴和倾听。未来预想图推出这本亲友互助手册,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份心理健康手边指南。 《三浦春马去世后,有医生发了一条 Twitter》 世界卫生组织曾推出过一个《预防自杀:供媒体工作者参考》的指南,里面提到了“六要六不要”的原则,比如:不要在显著位置报道自杀,不要使用煽情或者将自杀正常化的语言,不要将自杀描述为个体面对问题时一种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不要详细描述自杀所使用的方法,不要提供关于自杀地点/位置的详细信息,不要使用耸人听闻的新闻题目,不要使用照片、现场录像或社交媒体的链接等。但实际上,信息传播时常常做不到这些。但别忘记,你能运用你的权利,推动一些微小的改变——比如,针对媒体不谨慎的报道,表达你的态度与判断。 | 节目制作 | 企划|赵慧 邢梦妮 主播/编辑|赵慧 后期 |汤一涛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未来预想图,欢迎关注我们的更多内容 你可以添加官方微信(D桑):dream-labo,加入我们的读者/听众群 | 联系我们 | [email protected]
今年诺贝尔的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是2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感谢他们发现了温度和触觉的受体,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之一。告诉我们温度和压力是如何被感知的。 ·感官的重要性 ·疼痛是保护我们生存下去的重要机制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辣椒素与电压 ·走进科学 ·美国止痛药营销带来的社会问题 ·关于疼痛与触觉未来的发展
本期节目承接上期节目的内容,继续聊聊温子仁和他的经典电影。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集中回顾了《招魂》系列的相关作品,因此,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用声音为大家呈现温导的另外几部经典作品《潜伏》四部曲和《电锯惊魂》九部曲。 相信很多听友朋友们和我一样,对于恐怖类型的电影只敢听,不敢看,因此本类型节目是专门提供给向我一样的听友朋友们的,虽谈不上是正统的影评节目,但也会适当夹杂一部分和剧情有关的评论或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您将会听到: 1. 《潜伏》系列1-2的剧情介绍 2. 《电锯惊魂》系列映射的人性与神性的讨论 3. 温子仁的恐怖拍摄手法 4. 吴大奇为大家讲述一则与温子仁恐怖电影情节类似的灵异故事 节目制作:《侃侃三人行》制作组 主播:一羊,稀饭,杨大爷,大奇,BOB 后期制作:小YI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