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 三十年老居民的南锣鼓巷游览建议:避开南锣鼓巷

作为城市研究者,我们经常带来自各地的朋友在北京四处溜达,那为啥不把游览心得介绍给更多人呢?于是有了这个新的系列——“北京街区级Citywalk指南”! 第一期先从南锣鼓巷说起,一方面是因为想必大家对它过于熟悉,以至于都不屑于去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的主播之一从出生至今一直住在南锣鼓巷旁边,想避都避不开。 在节目中你将听到: 03:18 作为元代胡同标本的南锣鼓巷 07:08 三十年前的南锣鼓巷是啥样? 09:48 2008、2016、2023,南锣鼓巷的三次改造 18:59 去南锣鼓巷的核心建议:避开南锣鼓巷! 20:36 第一站:玉河遗址与东不压桥 31:45 南锣鼓巷东边一大片空地是怎么回事? 34:29 不要开车!不要开车! 40:28 东棉花胡同的江湖、中戏与砖雕 46:45 雨儿胡同的规划与拆迁选房现场 51:45 北兵马司的寒冷与泡泡 54:30 帽儿胡同进不去的文物与养白孔雀的豪宅 64:32 景阳胡同公厕里的石碑 69:38 方砖厂炸酱面好吃吗? 75:24 菊儿胡同的住宅实验 本期主播 宋壮壮、李明扬、孙涛(京津冀之声《文化京津冀》主持人 播客《吃茶趣》主理人) 参考图片 本期 citywalk 范围: 乾隆京城全图里的东不压桥与西压桥(标红部分为皇城墙): 玉河豪宅高墙上的白孔雀: 方砖厂旁鲜为人知的辛安里: 你一定没见过的白天的无人南锣鼓巷(拍摄于2022年11月):

83分钟
99+
3周前

《倚天屠龙记》|这个时代还有人读金庸吗?

以什么样的方式打开金庸的武侠世界? * 元末群雄纷起,江湖动荡,威慑群雄的明教教主张无忌横空出世……我们却窥见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的缺失; * 张翠山一行往冰川,白猿藏九阳真经……话锋一转的“荒诞感”是否舒缓了时代发展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与无奈? *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战群雄——张无忌对战的顺序隐喻了什么?这是金庸的超强叙事能力的体现,也是张无忌性格底色的完整展现。 *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武侠精神”,到底是什么? * 武侠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还有出路吗? * 嘘,悄悄揭秘一个《倚天屠龙记》中的bug!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恨不能相逢 爱也匆匆 恨也匆匆 一切都随风 狂笑一声 长叹一声 快活一生 悲哀一生 谁与我生死与共“ 一起进入金庸的武侠世界吧。 00:04:47 张无忌“社会化过程”的缺失 00:17:37张无忌修炼九阳真经,荒诞与真情的交织 00:23:18金庸小说——神奇动物在哪里 00:32:40在写作结构上分析“张无忌光明顶斗六大派”背后的故事 00:41:00 个人英雄主义?《倚天》到底在讲什么 00:52:00 文艺作品中的时代画像与个体形象 00:55:00大胆发言:金庸作品的影视改编……好吗? 01:03:25周芷若速成九阴真经真的合理吗? 感谢收听。 主播:小白/卡卡/镜舜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卡卡 统筹 by 小白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刀剑如梦》 《似水柔情》 《红尘客栈》 《沧海一声笑》 《光明顶》 《两小无猜》

73分钟
1k+
3周前

EP.65 《生成》解读 4--生成式AI重构营销逻辑 当人类被AI超越 营销该何去何从?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营销领域的传统范式。当图灵测试不再是挑战,当 AI 绘画能斩获艺术大奖、AI 生成的摄影作品能骗过专业评委,当 GPT-4 在各类考试中超越绝大多数人类考生,甚至在高考中取得可上顶尖学府的成绩时,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当人类在诸多能力上被 AI 超越,营销该何去何从? 本期播客为《生成:AI生产力重构营销新范式》新书解读第三章,聚焦生成式 AI 带来的新红利与挑战,从 AI 能力边界的突破、营销创造力的重构、消费者态度的博弈到行业应对策略,解析 AI 如何从工具升级为企业智力资源,以及营销从业者应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找到破局之道。 共谈嘉宾: 谭北平 — 营销科学家 MSAI联合主播 /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钱峻 — 营销科学家 MSAI 联合主播 / 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SHOWNOTES: 1:23 《生成》第三章新红利--人类被超越时,营销该怎么做? 3:40 图灵测试对于深层次的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挑战。 6:15 人工智能在其他知识领域具备比肩甚至超过人类的全科能力。 8:16 从2024到2025年,AI的能力从文科生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了理科生。 11:45 AI已经能够深刻洞察市场的趋势,并基于趋势来创造合适的广告方案。 14:53 人工智能新产品创意上,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顶尖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 18:43 人工智能不止于生成内容,它能够表达情感、感受情感。 19:18 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态度存在算法厌恶的倾向。 24:37 AI推理的过程再加上混合专家模型,等效工作年限可能超过八年。 27:16 反驳是人类也是人类智慧进化的一个部分,AI也是同理。 31:31 AI有多模态识别的能力,看得懂你的视觉表达的效果,而且给效果准确的命名。 34:25 AI法律层面,工具不拥有版权,使用工具的人可以声称拥有版权, 一、AI 已突破智能边界:从工具到企业核心智力资源 图灵测试的本质是对机器 "类人交流能力" 的验证,但如今的生成式 AI 早已突破这一框架。2022 年 AI 绘画《太空歌剧院》斩获艺术大奖、2023 年 AI 生成摄影作品《虚假记忆电工》获国际赛事认可,证明在视觉创作领域,专家已无法区分人机作品。 这种 "不可区分性" 并非偶然 ——AI 的能力已从内容生成延伸至情感创造,既能表达温度,也能精准捕捉人类情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智力资源"。 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AI 不再是被动工具,而是可与人力资源并列的企业核心资产。正如 GPT-4 在统一律师资格考试中超越 90% 应试者、在 SAT 考试中击败 93% 考生,其展现的知识储备与逻辑能力,已相当于顶尖专业人才。 2025 年国内 AI 大模型在高考理科卷突破 650 分的成绩,更印证了其从 "优秀文科生" 向 "全能型人才" 的进化。 二、营销创造力的代际更替:AI 已实现多维超越 在营销的核心创造力领域,AI 的表现呈现 "碾压式进步": * 广告文案能力:2023 年 AI 文案等效工作经验为 2.47 年,2024 年提升至 3.6 年,2025 年借助混合专家模型(MoE)技术,已接近 8 年专业水准。双盲测试显示,消费者完全无法区分人机文案,而 AI 作品在洞察市场趋势方面甚至超越资深从业者。 * 新产品创意: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实验极具颠覆性 ——AI 生成的大学生群体产品创意中,前 16 名全为 AI 作品,目标用户购买意愿显著高于 MBA 团队。这意味着在 "创造用户真正需要的价值" 上,AI 已掌握更精准的密码。 这种超越的底层逻辑,在于 AI 实现了 "量与质的双重突破":既能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形成精准洞察,又能通过思维链推理、多智能体协作(Agent 化)模拟人类团队的共创过程,最终产出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的方案。 三、消费者认知博弈:破解算法厌恶的关键路径 尽管 AI 能力卓越,但消费者对其仍存在 "算法厌恶" 的隐性壁垒。复旦大学研究显示,当消费者感知内容由 AI 生成时,购买意愿会显著下降,核心症结在于 "可信度质疑"。但这一困境存在破局点 ——人机协作模式能完全消除这种厌恶。 数据表明,标注 "人机共创" 的营销内容,不仅能提升消费者信任度,更能强化品牌的 "创新形象" 与 "效率感知"。这提示营销从业者:AI 的应用需兼顾能力释放与消费者心理,透明化人机协作过程,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资产。 四、行业应对策略: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掌控 面对 AI 的加速进化,营销行业需构建新的能力体系: * 技术层面:拥抱混合专家模型(MoE)与 Agent 化趋势。AI 已从 "单兵作战" 升级为 "多智能体协同",能模拟消费者反馈、整合艺术专家与法律专家视角,实现广告片 "分秒帧级" 的优化,这要求从业者掌握 AI 团队的管理逻辑。 * 教育层面:院校需重构课程体系。正如 "汽车时代无需苦练奔跑",营销教学应从 "培养创意生产者" 转向 "培养 AI 协作者",开设 AI 工具应用、多模态内容优化等实战课程。 * 法律层面:明确权责边界是前提。当前法律框架下,AI 作为工具不具备版权,使用者需承担创作成果的全部权利与责任,这要求企业建立 AI 内容合规审查机制,规避侵权风险。 生成式 AI 带来的不是替代危机,而是营销行业的 "进化契机"。当 AI 能承担基础创意、数据洞察等工作时,人类的价值将向战略决策、情感共鸣、伦理判断等更高维度迁移。未来的顶级营销人,必然是那些既能驾驭 AI 能力,又能守住人性温度的 "混合体"。 TAKEAWAY 1、生成式 AI 已突破图灵测试,成为企业核心智力资源。 2、AI 在艺术创作领域,专家难分人机作品。 3、AI 具备全科能力,考试成绩超越多数人类。 4、AI 文案等效工作年限快速增长,逼近资深从业者水平。 5、AI 新产品创意受消费者青睐度超顶尖商学院人才。 6、消费者对纯 AI 内容存在算法厌恶,人机协作可化解。 7、人机共创内容能提升品牌创新与效率形象。 8、AI 呈现 agent 化趋势,多智能体协同能力堪比人类团队。 9、法律层面,AI 生成内容版权归使用者,责任由使用者承担。 10、行业需转型,聚焦 AI 工具运用与协作能力培养。 思考点 1、当 AI 在营销创造力上持续超越人类,营销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应向何处迁移? 2、如何平衡 AI 生成内容的效率优势与消费者的算法厌恶心理? 3、人机协作模式下,营销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需做出哪些根本性调整?

38分钟
99+
3周前

Vol.084 33岁对话43岁:关于变老、第二人生动力与未来新可能(塞米X林安)

你有没有发现,互联网上似乎很少听到40岁以上人群的声音?他们去哪儿了?是主动隐退,还是被时代“折叠”? 本期节目,我邀请返场嘉宾塞米展开一场关于变老、第二人生动力与对抗人生虚无的对话。 很巧的是,塞米今年43岁,我33岁,刚好相差10岁,却共同面对相似的困惑: 为什么30岁后突然爱上运动? 为什么表达欲逐渐降低? 为什么“变老”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从白发焦虑、情绪阈值变化,到社交收缩、人生动力重建,我们探讨了如何提前为“第二人生”做准备——比如运动、培养非功利性爱好、重建社交圈等。 无论你正在30岁的十字路口徘徊,还是对40岁后的生活感到好奇,这期节目或许能给你一份“未来生活指南”。 【嘉宾介绍】 颜婷(塞米),复旦大学中文系,近20年地产全链条从业,多次创业。现经营专注小众品牌经营的自媒体及顾问公司“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粉丝近70万,著书《越自我,越成功:小众品牌生存指南》。 【本期福利】 感谢美国膳食营养品牌「研生之力」对本期节目的赞助支持。 研生之力创建于20余年专业且深入的细胞级营养成分PQQ基础之上,致力于抗衰老领域的研究。 巢天娇,是品牌原研的卵巢保养产品,核心成分为40:1的Myo肌醇和D-手性肌醇,以及99%+纯度的PQQ,三种成分都是卵巢喜欢的营养素,也是日常饮食之上的优质营养补充,一同呵护卵巢。 【�听友福利 - 研生之力卵巢保养巢天娇】 1.复制淘口令:67�dljReQGzkcO₴m.tb.cnHU287 到淘宝即可购买 2.也可淘宝直接搜索「研生之力海外旗舰店」,向客服报暗号:【逆行人生】即可领取听友专属优惠券购买。 【时间线】 05:34 第一次感受到年龄冲击,从突然冒出的白头发开始 08:50 30岁后开始运动健身,是为了对抗人生虚无感? 12:22 40岁后情绪阈值升高:同样的成就,为何快乐越来越少? 14:39 当情绪趋于平淡,如何保持表达欲和创作动力? 19:43 为什么年龄越大,越内向,越爱趴窝? 22:35为什么中年人逐渐在互联网上“沉默”?社会对年龄存在哪些恶意 29:30 变老的好处:所有社会时钟内必须做的事,都渐渐跟我无关了 34:07 时代背景不同,20岁躺平的年轻人,也许会40岁“东山再起”? 40:11 年龄不一定和体力有关,运动和内调是最好的抗衰 45:40 从“工作狂”到寻找“非生理性第二人生动力”,如何重建人生意义感? 51:08自由职业者的“提前退休实验”:财务自由后,为何仍停不下来? 57:58 年纪越大,身边有定期交流的朋友和社交圈越重要 1:03:50 40岁后,丁克家庭和有娃家庭各有哪些利弊? 1:11:05养老新想象:AI机器人、全球旅居,未来养老未必依赖传统家庭结构 1:14:09给30岁自己的建议:30-40岁正是奋斗的十年,胆子再大一点 【主播】 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

78分钟
2k+
3周前

EP208 云南边境食菌记:安全不忘,云菌飘香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于楚众,《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 本期封面报道:《夏日美食:边境小城的融合菜》 当你收到“云菌飘香,安全不忘”的短信时,意味着云南一年一度的食菌季拉开了序幕。当“食菌见小人”成为一种都市传说,菌子究竟有多好吃?也成为外地人对云南莫大的好奇。 很少有一种食材,会让人们甘愿冒着风险,也要去品尝它的鲜美。更为玄妙的是,无论是菌子还是其他食材,只要离开那片山林和土地,同样的菜品也难以寻回一样的味道。新鲜与口味似乎有某种结界,一旦逸出,山神就会收回他的魔法,美味,连同各种烹调方法,只有亲身前往才能体会。这也是去到这些边境小城体验美食的魅力所在。 本期播客,我们一起聊聊在云南的“食菌季”、普洱的边境市集上,那些与大山和雨林紧密相连的美食,那些尚未被流行偏好所改变的、独具特色的味觉记忆。 ※ 温馨提示:食菌有风险,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不熟悉、高风险的野生菌,食用野生菌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及时就医。 【时间轴】 01:21 云南普洱的美食,有什么不一样? 07:36 进山采菌子,和想象中并不相同 16:41 见手青与“见小人” 23:17 在云南,大家究竟有多爱吃菌子? 30:48 没见过世面的外地人逛云南市集 34:24 “跳跳肉”与炸牛皮 40:45 万物皆可“舂”(chōng) 42:39 普洱菜就是玩调料 【延伸推荐】 EP194 高端食材变成“土特产”,我们距离“鱼子酱自由”还有多远? EP183 免签国美食大赏:美食美酒,说走就走 EP160 在义乌、青田和兴隆,如何吃遍全球?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47分钟
11k+
3周前

机洞Vol.8|友军伤害是射击游戏里不得不体验的一部分乐趣

没有说北京的油条不好吃的意思 本期主播:四十二 / 萝卜 / Max / Jerry /萝卜 本期聊到的话题包括: 1. 我玩塔科夫总是在杀队友怎么办啊? 2. 我觉得我们公司正在做的游戏一点都不好玩怎么办,我作为美术要不要告诉制作人? 3. 各位身边还有提到游戏如临大敌的长辈吗? 4. 坐地铁有个老而不尊的老年人插队和我产生口角,然后尾随我骚扰一整天,想起来就难受怎么办? 5. 高考后的暑假除了打游戏还能干点啥? 6. 你容易为游戏或影视作品流泪吗? 投稿方式:直接给萝卜萝卜萝发站内私信,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本期节目在线图文时间轴:Console Timelines | 机核 00:00 欢迎收听 01:23Gadio Life 01:50 血の源 02:31 大概是这件 04:04 前情回顾 05:11强大的自己 06:27混核理论 06:44探险家型人格 07:18浆水面 09:08不可避免 10:56PVE模式 12:15使用安全 12:49《风起云涌2:越南》 13:50一炮一大片 14:13《三角洲行动 - 黑鹰坠落》 14:42《严阵以待》 15:58独立成长 17:15 机浪 VOL.87 18:25《诡才之道》 20:26三个结局之一 20:40《老炮儿》 22:4112任博士 23:33 《起峰了》 24:48sOs 24:53李培楠 25:09 B站视频 26:49《燕云十六声》 27:49麻布袋视角 28:51归义军 29:34结局 31:32挣钱嘛 32:51向上沟通 33:32产品的目的 34:09独立游戏精神 35:26好玩的定义 37:46各司所职 39:55把他做完 40:49《抢滩登陆战》 42:46不好描述 44:45别改变他人 46:25上电视了 47:06算了吧 48:44关心 50:41插队 51:14跟踪 53:34 机洞Vol.3 55:05没有起手 58:13强行让座 01:00:50考驾照 01:03:23都打游戏 01:05:36出门走走 01:08:15单纯 01:08:53解谜游戏 01:11:21必胜客沙拉 01:13:04骑行 01:14:05环台骑行 01:14:49学个乐器 01:17:11大横按 01:17:50前情回顾 01:18:43感谢收听

78分钟
2k+
3周前

97. 美国学术寒冬突围记:文科博士生第四年上岸TT教职&杰出人才绿卡

重要的话只说一遍:所有想在北美找教职的,或者想拿绿卡的朋友,这集必听! 本期嘉宾白心,去年秋季上 job market,当时她还是博三学生,还没来得及考candidacy。 12月,她拿到了杰出人才绿卡(eb1a)。 今年年初,美国遭遇严重学术经费削减和大面积招聘冻结,而白心的第一场zoom interview发生在2月。 5场zoom面试,1场直接给offer,剩下4场全部转化为校园面试。 最终共计收获三份offer,其中两份是tenure-track。 听起来像是绝对实力的手到擒来? 但听了这期节目你会发现,她在最初筹备绿卡申请时,并不符合“杰出人才”标准。在投递教职申请时,完全不知道cover letter应该怎么写。在收到校园面试通知时,紧张到一整个星期都在拉肚子。 她说,读博期间听了我们往期关于找教职的播客,吸收到很多经验,所以现在也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未来需要的小伙伴们。 努力冲,下一个接好运的说不定就是你! 00:00 4年funding的极限挑战 02:58 投了28份申请,结果如何? 10:49 没有candidacy,会被秒拒吗?可否申请延迟入职? 17:19 杰出人才签证和杰出人才绿卡的申请(及其与找教职的关系) 35:33 从事跨学科研究,如何在教职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 43:48 cover letter 怎么写 50:44 等待面试通知的心态 54:31 如何准备第一轮zoom面试(campus visit转化率100%!) 1:00:02 campus visit 之 conference interview 1:02:16 campus visit 之 dinner 1:09:46 campus visit 之 job talk 1:18:58 整个找教职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1:23:1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结合(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89分钟
1k+
3周前

【Slow M.衍声物】当大脑放空:发散思维如何找到它的回声

大家好,欢迎收听【Slow M.衍声物】! 这是“Slow M.”播客为你特别打造的“精炼导读版”,致力于用更轻松的方式,带你走进“问题的内在工作”——一种理解内在世界与关系的心智工具。 在这里,我们从Slow M.播客的精彩对话中提炼精髓,聚焦那些令人困扰的日常问题(比如:发散思维与感想的人际回应)。 我们依旧不提供答案,而是邀请你一起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从内在关系的角度理解它们? 希望通过【衍声物】,你能发现: 原来,你遇到的问题,是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线索。 通过这份内在工作,你或将开始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本期【衍声物】精选自Slow M.播客第1-39期节目: 《“专注力”的分散,抑或无处安放的“发散思维”》 收听完整讨论,请复制以下链接,或搜索原单集标题: 喜马拉雅 https://m.ximalaya.com/sound/517994424?from=pc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4ba72d6ef9f0cd754efa52 网易云音乐 https://y.music.163.com/m/program?id=2518349201&uct2=V8wH1mTcbbEmM614LSX0og%3D%3D&djId=38609865&app_version=9.3.35 因部分平台会改变地址形态,暂不提供“苹果播客”原单集链接。 深入了解“问题的内在工作”,获取心智工具先导课: https://mp.weixin.qq.com/s/HvP9WjxUDw-hAah9CsZuzg 注:“衍声物”系列音频由人工智能生成,其原创性继承自Slow M.©; “问题的内在工作”不同于心理咨询/治疗,如有需要,请向具有执业证照的心理师和机构寻求帮助。 背景音乐:The Perfect Relaxing Space In Your Home

8分钟
58
3周前

戛纳专访《花漾》导演周璟豪:子枫拍摄时给了我灵感

在追求被不断放大的时代,《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以冰冷而闪光的冰场为背景,悄然切入当代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困境与情绪裂缝。看似是一桩少女之间的竞技对决,却逐渐剥离出母女关系的控制与挣扎、自我实现的焦虑与幻灭—导演周璟豪在长片处女作中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成熟与节制。 在洁白冰面上滑行的,不只是身体的旋转与速度,还有少女们灼热的欲望、沉默的抗争与尚未命名的情绪风暴。影片通过克制而锐利的镜头语言,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感知被放大、现实与内心逐渐交叠的世界,情绪层层堆叠,边界日渐模糊。影片深入描摹青春期的紧绷与不安,也悄悄写下当代东亚家庭关系中的褶皱与牵绊。张子枫饰演的江宁,游走在高压训练与内在渴望之间;而由马伊琍饰演的教练兼母亲王霜,则呈现出东亚家庭中典型的“爱”与“控制”的纠结与复杂。 影片入围第77届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作为新人导演的破冰之作,《花漾》既是一部关于青春与痛感的“冰上悬疑”片,也是一次对东亚家庭教育和个体心理断裂的细腻拆解。在我们的对谈中,周导坦言拍摄过程的挑战、以及他与演员们在角色塑造中的共同探索。这部精彩的作品背后,也是一场关于信任与理解的深度协作。 最近,抛开书本专访导演周璟豪,与书本一起阅读这场关于“花滑”与“花火”的对话。 电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将于7月18日全国上映,欢迎大家走进影院,感受到那些藏在冰面下的光与裂缝。 ------------------------------------------ 采访整理:汝嘉 剪辑:猴听听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24分钟
68
3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