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0 在高欲望社会,怎样低内耗地活?丨哲学家朱锐的最后一课

当全网在卷学历、卷加班、卷人生进度时,一位癌症晚期教授的临终追问全网破防: “我们被迫像牛马一样活着,却忘了问自己——这真的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如果哪一天我倒在课堂上,请不要为我伤心,要为我感到骄傲。” 去年春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授朱锐在课堂上公开自己正处于癌症晚期,他的学生将这段话发到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生死问题是哲学的最大问题,而朱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人大的最后一学期,朱锐一边接受化疗,一边服用大量止痛片给学生上课,整个课堂座无虚席。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哲学就是练习死亡。”练习死亡的目的是战胜非理性的恐惧,到最后,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这句话成为朱锐生命最后的一个注脚,他扎根哲学研究 30 年,面对死亡的真实生命体验,在向死而生的途中超越自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自我的信念和勇气都融入到了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最后一门哲学课中,以及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谈话中。 本期节目和我们对话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朱锐生前挚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副教授刘畅;一位是朱锐的亲姐姐、中国政法大学的朱素梅,他们陪伴着朱锐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历程。 今年春天,记录了朱锐生命最后阶段思考与对话的新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问世。希望朱锐“向死而生”的故事、他对生命的思考、会给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的朋友们力量与启发。 朱锐简介 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交叉平台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生命最后一年,他带病给学生讲课,开展生命教育,其课程和人生经历引发社会关注。 【温馨提示】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 【本期嘉宾】 刘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哲学博士 朱素梅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朱锐姐姐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3:06 认识朱锐,从他在人大的最后一课开始 05:18 课堂座无虚席,一度需要排号,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了何谓“真正的课堂” 07:00 “我随时可能会倒下,如果你们害怕,可以取消这门课” ​09:45 刘畅记忆中的朱锐:一个视哲学为存在方式的学者 两人常彻夜讨论哲学,甚至因灵感迸发中断用餐。 12:14 行动中的哲学:​作为“登山家”的朱锐,从荒野到病房的哲学实践 * ​​朱瑞生前热爱徒步与探险,曾独自穿越荒野寻找灵感。即使化疗期间,他仍以“经线纬线”比喻生命维度,将病房视为观察肉身衰败的实验室,实现“生命即方法”的哲学主张。 13:43 朱素梅: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一个人在死亡面前,一点都不慌 15:36 朱锐一直说哲学就是在练习死亡,但死亡怎么练习? 19:36得知患癌后,朱锐只问了一句话 22:48​​恐惧与内耗​ :内卷本质源于“被迫卷入赛道”的恐惧,而非内在动力。 25:43 我们不是作为牛马活着。现代人将“活着”简化为生存竞争,忽视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27:46内卷与躺平:如何对抗人的异化? * 朱锐认为内卷背后是批判社会价值单一化,“高欲望≠高质量生活”。他认为真正的动力源于“热爱”,而非外界强加的目标,呼吁年轻人跳出“牛马”困境,成为“生命的主人”。 29:24我们跟生命是什么关系?我们是生命的牛马,还是我们真正要做一回生命的主人? 33:35 生活本身是恐惧与热爱的一场拔河 34:36小大之辩与超越恐惧:练习死亡是为了更好活着 姐姐朱素梅讲述弟弟的死亡态度:“他坦然接受生命终结,甚至好奇手术中身体变化”。 38:25 朱锐留下的精神遗产​ ,长子在给他的卡片上写道“Rest in Power”(以力量长存)。 【提到的书】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朱锐 著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姜艺萍 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孙冰洁 李思达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40分钟
10k+
3个月前

episode 19 | 曹丹×赖非:在春天,打开⼀扇开满花的窗

【本期内容】 2025年3月,爱马仕诚挚邀请比利时艺术家 Charline Tyberghein ,围绕“绘聚匠心”的年度主题,为上海“ 爱马仕之家 ”精心打造全新春季主题橱窗《嘀嗒嘀嗒 · 绘春光》。 本期ArtVoice艺值听,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和赖非一起,聚焦此次爱马仕春日橱窗灵感,聊了聊艺术家Charline的超现实主义创作、绘画与工艺、乃至橱窗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或许橱窗就是向城市敞开的一间微型剧场,引领人们步入季节更迭的瞬间,感受艺术与生活相遇的魅力。 本期播客节目由爱马仕支持。 【本期嘉宾】 赖⾮,编辑、翻译、艺术评论写作者,《LEAP 艺术界》主编,兼《艺术世界 ArtReview》执 ⾏主编。 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中⽂版》 《艺术世界 ArtReview》《艺术界》 出版⼈。 【时间轴】 01:17 橱窗作为城市中的“微型剧场”:空间叙事与工艺美学的融合 02:21 Drawn to craft: 从马鞍匠人到艺术家的手工信仰 03:32 AI时代的手工温度:“在这个时代做个画家是件幸福的事” 11:02 Charline Tyberghein 从平面绘画到三维橱窗的跨界实践 14:02 条纹与视错觉的历史 20:07 上海爱马仕之家的建筑主义与城市春日的视觉共鸣 21:32 超现实主义的当代回响:梦境、符号与女性艺术家 【关于我们】 「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 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 「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35分钟
99+
3个月前

EP7. 解题女性营销「不是触达她们,而是触动她们」

“我想去看山看海,但我现在要去带孩子了。她们更需要的是陪伴和情感上的共鸣” “自我实现,科学和松弛是现在年轻一代妈妈的特点” “女性消费者会既要又要,在购买决策过程当中是理性和感性是并存的” “从厨房到董事会,从购物车到方向盘,女性消费者在参与修改商业世界的底层代码,在参与构建一个更好更新的世界” “作为一个从业18年的营销人,我在工作里面无数次的给女性打过标签,但是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凌晨3点一边喂娃一边回工作邮件的时候,你会深切地感觉到其实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营销,不是给女性贴上标签,是撕掉标签” …… 近几年,我们在更广阔的天地看到、听到越来越多元的女性形象,也见证了那些曾经被定义的「应该」,正在变成无数个「可能」。当女性开始舒展自己的棱角,传统的女性营销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她们的期望。仅靠喊口号、贴标签的营销手段,不仅难以打动女性消费者,甚至可能引发反感。 品牌要怎样接住这些正在发光的期待,真正成为女性消费者信赖的伙伴?女性营销又经历了怎样的蜕变与进化?相信本期节目6位嘉宾的走心对话会给你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 - 本期嘉宾 - 嘉宾: 罗欢,自然堂集团战略发展高级总监 王开元,群邑传立董事总经理 熊佳乐,海拍客CMO、喵小侠CMO 张斯雯,可靠股份市场营销负责人 张可阳,鲁南制药集团旗下护肤品牌晓平 主播: 回聃,群邑精识董事总经理 - 时间轴 - 01:04 如何高效地成为自己:女性消费的精神需求远超功能需求 07:09 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女性消费者更注重自我定义 10:18 「悦己优先,松弛带娃」正得到更多年轻一代妈妈的认可 14:21 护肤不再是表面的修饰,而是女性消费者对健康的更高追求 16:38 不同身份的女性,无需定义的真实之美 19:39 从触达到触动:品牌营销更需要注重专业度与温度的融合 21:12 坚持产品模式的创新,不断拓宽母婴市场 26:42 勇敢的女性消费者,值得更好的产品来回应 33:33 从厨房到董事会,从购物车到方向盘:女性正在重写消费市场的底层代码 - 本节目由GroupM群邑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 - 制作团队 - 策划:王翩翩、王童语 统筹:王冰倩 制作:王童语、闫漫汀 声音设计:杨啸天 节目运营:邓逸轩

36分钟
8k+
3个月前

#341 特朗普 2.0 时代下,一位美国驻东亚记者的观察

一位在东亚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美国人,对美国影响下的东亚三国有怎样的观察与思考? 今天这期节目的嘉宾是美国 NPR 驻外记者孔安(Anthony Kuhn)。1982 年,他来到北京上学,从此开始了未来几十年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间辗转学习和工作的生活。 所以,在他的视角里,美国民众与政客看待东亚的视角在几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是在何时发生的? 特朗普上任后,面临着失去保护伞风险的日本与韩国未来可能会选择怎样的出路?这些选择又会给东亚国家间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希望这一期与美国记者的对谈能为你带来观察国际关系的不同视角,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Anthony Khun 孔安,NPR 驻外记者,现居首尔,报道东亚地区新闻 主要话题 [02:56] 美国记者眼中 80 年代的中国与韩国 [10:45] 特朗普两届任期带给东亚政局的动荡 [16:57] 失去了美国保护伞的日本还有哪些路可走 [23:16] 「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还能继续吗?戒严令之后的韩国社会观察 [Untitled] 声动活泼年度新节目上线! 这次,我们倾全团队之力为 AI 时代的青少年做了一件微小但重要的事。 每期 10 分钟,从一个青少年感兴趣的现象谈起,涉及商业科技、社会人文等话题,解读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启发青少年提出自己的好奇。每周一、三、五早晨 6 点在各大音频平台准时更新。 🧧前 3 期内容可以免费试听。现在购买,还能享受早鸟价 292 元,2025 年 4 月 30 日之后,将恢复原价 365 元。现在就去节目主页试听吧 ↓ 小宇宙听友请点这里 Apple Podcast 听友请点这里 给声东击西投稿 「声东击西」听众投稿长期开放中,我们想要聆听你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形式、内容不限。 如果你只是想要和节目组打个招呼,分享一些你对节目的想法或者你最近的生活,也欢迎你来投稿~ 你的声音也可能出现在未来的节目当中,我们非常期待你的分享! 投稿入口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目前开放全职设计师、商业发展经理、商业内容策划、内容实习生、社群运营实习生 5 个职位,详情点击招聘入口,加入声动活泼(在招职位速览),点击相应链接即可查看岗位详情及投递指南。 [Untitled] 加入「2025 声动胡同会员计划」,成为好内容的支持者! 「声动胡同会员计划」是听众们付费支持声动活泼持续制作好内容、做更多创作尝试的计划。 如果你在节目中有所启发,或是认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想邀请你来付费支持我们!期待你成为好内容的支持者。 幕后制作 监制:可宣 后期:赛德 运营:George 设计:饭团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不止金钱(2024 全新发布)、跳进兔子洞第三季(2024 全新发布)、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也欢迎你写邮件和我们联系,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获取更多和声动活泼有关的讯息,你也可以扫码添加声小音,在节目之外和我们保持联系! [声小音] Special Guest: Anthony Khun 孔安.

33分钟
81k+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