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7 世界读书日:我们从这些书里获得“高能量”

【本期简介】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对某些人而言,阅读可以透过历史的经验,洞察今天的世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可以带领我们探索未知领域,驱散对未知的恐惧。有人在书页间找到自己的内生动力;也有人在字里行间学会追求健康与快乐,领悟爱的真谛。 值此“世界读书日”,我们邀请到《高能量》的两位主理人以及峰瑞资本的投资伙伴们,给大家推荐对他们有所启发的书籍,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内容索引】 00:22 王蕾(关注生物技术驱动的诊断和创新药方向) 推荐书:《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关键词“共生”。 02:24 谢达(关注生物医药方向) 推荐书:《大脑传》,关键词“未知”。 05:46 刘鹏琦(关注泛科技方向) 推荐书:《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关键词“运动”。 08:18 李罡(关注光学、AI和机器人方向) 推荐书:《中国哲学简史》,关键词“信念”。 09:41 颜黔杭(关注智能制造、机器人、低空经济和半导体方向) 推荐书:《如何离开地球表面:人类航空航天小史》,关键词“振奋”。 12:22 陈石(关注AI、软件和出海方向) 推荐书:《这就是ChatGPT》,关键词“ ChatGPT”。 14:50 沈颖(关注消费、出海方向) 推荐书:《从关爱到挑战 : 领导力提升新路径》,关键词“内生动力”。 18:50 孟长洁(关注消费品和消费互联网方向) 推荐书:《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关键词“爱”。 22:06 范铭望(关注科技×消费、食品科学和AI游戏方向) 推荐书:《岩田先生:任天堂传奇社长如是说》,关键词“快乐”。 24:05 李翔 推荐书:《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详谈:李敬泽》,理解现实中国及中国的治理逻辑。 26:30 李丰 推荐书:《论中国》,从基辛格的视角看中国外交的策略与智慧;《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通过风险回报的分析框架,梳理从历史延续至当下的多个维度——包括婚姻、家庭、社会结构、经济行为以及消费模式的演变。 【本期相关】 《这就是ChatGPT》网络版: writings.stephenwolfram.com writings.stephenwolfram.com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可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 【本期福利】 在评论区分享给你带来“高能量”的书籍与理由,我们将为留言最走心的两位用户送出我们的书籍盲盒,里面有来自本期推荐书单的2本书(评论截至2024年5月6日下午17点)。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28分钟
9k+
1年前

180.初创公司欲与谷歌亚马逊在医疗AI一较高下,成败竟在这一点?

初创公司欲与谷歌亚马逊在医疗AI一较高下,成败竟在这一点? 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已不止一次地将数字生物学称为“下一场惊人的颠覆性技术”。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英伟达2024GTC大会上,医疗健康再度成为“重头戏”。明星投资人Cathie Wood以及微软研究院院长Peter Lee等重量级嘉宾探讨生成式AI如何重新定义医疗服务以及新药发现等。 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初步了解到在AI医疗赛道有哪些发展路径。本期中深耕医疗领域多年的高级总监Anny将和我们再次聚焦医疗三大势力:传统医疗健保、科技公司以及新兴初创公司,进一步聊聊各个路径在发展和实现AI的优劣势。并分析如何就不同背景的求职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优势入行AI医疗行业工作。 02:33 AI初创公司如何在医疗领域发挥优势(看病治疗、医疗账单、制药等细分领域中的痛点) 12:40 各个路径在发展和实现AI中的劣势 15:13 大型科技公司(优: 技术 ;劣:行业人才和数据) 18:14 传统医疗健保公司 (和科技公司相反) 20:42 新兴初创公司 (优:行业人才和技术创新 ;劣:行业数据) 25:00 对不同背景的求职者入行AI医疗的建议 后期制作 |May 文案 | Penny 声明本主播号发布的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地产,理财,投资,税务,或法律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欢迎私信北美金事角获取嘉宾或专业人士联系方式咨询相关专业问题。

30分钟
42
1年前

【加更】世界读书日,我们聊聊阅读这件事儿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前段时间去微信公开课团队做了一期播客,聊了聊阅读。凑今天的热闹,也放到这里。 01:58 还记得《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和新华书店带给你的快乐吗? 07:48看书or刷短视频?一秒回答! 13:12 阅读的两大困难时刻:翻开书的决心,读下去的方法 15:04 放下阅读的包袱,“获得爽感”是阅读的一大动力 18:50 不要给书附加太多的价值判断 21:20 灵魂拷问:为什么刷短视频的时候不会设目标,读书的时候就要有目标??? 22:22 《历史的温度》为什么能做到深入浅出 29:50 微信读书的用户原来都喜欢看这些 31:25 关于“划线”功能的那些趣事儿 35:50 用户“划线”最多的书是这两本 37:06 书非逼而不能读也? 42:47 总有些人看完一本书,书就被“毁了” 45:22 用书下酒!?看不下去可以试试 46:37 开车听书党,集合! 48:35 误诊了,原来成年人都是假性阅读障碍 51:32 阅读和游戏、电影一样,带来的是“体验” 53:37 其实“阅读”并不局限于看书 54:42 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了金庸的电视剧,还要回头看原著 59:30 培养阅读习惯可以从十万字上下的书开始 61:11 《论语》有多少字? 63:11 愉快的嘉宾书单安利时间! 72:00 不知道看啥的时候,根据微信读书的评分来选书吧~ 嘉宾推荐书单� 《食南之徒》(马伯庸) 《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旅行之木》(星野道夫)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老人的战争》(约翰·斯卡尔齐) 《孤独小说家》(石田衣良) 《客乡》(燕妮·埃彭贝克)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 本期cue到的书� 《历史的温度》(张玮) 《“全不知”游月球》(诺索夫)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微习惯》(斯蒂芬·盖斯) 《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战争与和平》(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天树征丸) 《平凡的世界》(路遥) 《繁花》(金宇晨) 《我与地坛》(史铁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三体》(刘慈欣) 《失败者的春秋》(刘勃) 《项塔兰》(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 《写给孩子的论语课》(张玮)

76分钟
3k+
1年前

23|Alison:下个月毕业典礼,我跑到泰国玩一个月

👩【聊天的人】 本期嘉宾@Alison,她下个月研究生毕业,这是她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体验泰国清迈的生活。她的公众号是「阿朱柚」。 🎤【主播】 张海露Eric,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站账号「张海露Eric」,《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作者。 🕙【Timestamps】 02:08 英语专业也没读几本英文书 09:18 先苦后甜,不会读就硬着头皮读 13:18 毕业季,为什么选择来清迈玩一个月? 15:30 去瑞幸咖啡面试 18:22 泰国安全吗? 33:41 在清迈第一次露营 40:26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45:47 看似一腔孤勇,实则蓄谋已久 52:17 人如果不迷茫,就太无趣了吧 55:30 无法逃离,只是要多出来散散步 📖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有: * 《冰与火之歌》by 乔治·马丁 * 《1984》by 乔治·奥威尔 * 《海底两万里》by 儒勒·凡尔纳 * 《月亮与六便士》by 毛姆 * 《飘》by 玛格丽特·米切尔 * 《了不起的盖茨比》by 菲茨杰拉德 * 《双城记》by 狄更斯 * 《恋恋笔记本》by 尼古拉斯·斯帕克斯 * 《夏洛特的网》by E·B·怀特 * 《小屁孩日记》by 杰夫·金尼 * Animal Farm by George Orwell *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 D. Salinger * The Good Enough Job by Simone Stolzoff * The Joy of Living by Eric Swanson and Yongey Mingyur Rinpoche * Outlive by Bill Gifford and Peter Attia * Steal Like an Artist by Austin Kleon * The Power of Language by Viorica Marian * The Mountains are High by Alec Ash

57分钟
99+
1年前

vol.85_反向垃圾考古行动:垃圾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去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消费主义的文化下,人类的生活废弃物,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它的生命历程始于商品的生产者,而消费者则是直接的垃圾制造者,也是垃圾减量、分类、转化的实践者。 如今的垃圾,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问题,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具有社会生命的“垃圾”们,在社会中生成、流动、转化,与不同的社会行动者互动并形成联结,甚至参与在社会事实的建构之中。那些你随手丢弃的垃圾从不曾消失,它只是去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本期的嘉宾倩雯是一名设计学科的在读硕士,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思考,选择了“垃圾”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对于垃圾的反向考古行和档案漂流,邀请参与者一起从不同的视角看到这些生活中的无用之物,并且将这些垃圾和关于他们的故事一并收集起来,“收藏”进丢弃博物馆,在线上线下展出,她还为观察“购买 Buy”、“使用 Use”和“丢弃 Throw away” 这一系列和垃圾相关的日常行为起了一个颇具使命感的名字:BUT 垃圾行动计划,欢迎更多的人一起加入这一场有趣且有意义的行动! Highlights 01:18 从反向垃圾考古到垃圾漂流档案 04:13 时代在更迭,垃圾也在变 08:37 用“垃圾”创造一场对话 18:49 艺术作品中的垃圾 24:53 你眼中的垃圾,我却当个宝 37:39 可持续意识,从娃娃抓起 本期主播: 洲洲(即刻@陆洲洲) 嘉宾: 倩雯(小红书@丢弃博物馆) 设备支持: Sound x Lab 声音实验室 加听友群vx:luzhou517 Reference: 奥地利维也纳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厂 始建于1971年,1987年进行了升级改造,每天,维也纳的居民生活垃圾被运到这里焚烧,产生电能,而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在排出之前都会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 BGM: The Grand Budapest Hote - Mr. Moustafa 邋遢大王历险记

50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