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最近看老剧,发现国产剧曾经塑造了多种多样精彩的第三者形象,她们虽然破坏了主角的家庭,却不是纯粹的坏人,有自己的生活、人性与动机演变,有的甚至为观众所怜悯。从何时开始,“小三”变得标签化和脸谱化?本期,我们从国剧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小三说起,聊聊国剧里的第三者流变。
【本集主播】
孟大明白:公众号「孟大明白」创始人
大璐璐:编剧、公众号「孟大明白」撰稿人
【时间轴】
01:13 《回家的诱惑》:艾莉是觉醒版许沁,林品如反而是娇妻?
19:54 《错爱》:国产剧中期的彪悍小三,从离谱的偷情场景开始
23:07 《让爱做主》:徐静蕾也演过气势汹汹的小三
24:33 《来来往往》:许晴塑造了国产剧中最经典的小三形象——情非得已的“好小三”
34:50 《牵手》:最让人怜爱的主动型小三
41:35 90年代末讲第三者的国产剧,真正的主角都是原配妻子,但观众最后注意的只有那个小三
43:40 《中国式离婚》:第三者存在于幻想中,丈夫将妻子逼成“阁楼上的疯女人”,妻子却只能与自己和解
53:00 小三受惩,原配反思,为何只有出轨男无事发生?
【音乐】
樊凡-《我想大声告诉你》
【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孟大明白」ID:mengdamingbai
合作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

孟大明白本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宁远_izFB
1年前
北京
1
说到「中国式离婚」,孟老师忘了提一点,蒋雯丽的角色令人讨厌的地方是她是个控制欲非常强的人。
HD274244z
1年前
北京
1
期待主播的口条可以变的更好,说话中总是有一些卡顿,不是很流畅,听感不是很好,希望可以提升一下,加油
云姝_夏迦牟纳
1年前
山东
1
牵手里比较狗血的是,何琳演的妹妹跟高发演的土豪暧昧,但后来蒋雯丽扮演的姐姐又跟他在一起。

LunaLoveless
1年前
黑龙江
2
但如果我现在打开电视电脑,在现在一些标榜“三观正”的大女主剧,跟90年代老剧之间,我可能还会选择看90到千禧年代那些剧,艺术作品里关于人性灰色地带的表现就是更经得起琢磨

柚子粒
1年前
四川
3
1.为什么90年代的电视剧普遍美化小三?(90年代呈现的中年婚姻生活,主角和面对的观众群体差不多都是60年代人,年轻的时候都不太吃得饱,更不要说自由恋爱,大多数夫妻都是中间人介绍凑对过日子。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之后浪漫主义叙事兴起,很多男的饱暖思淫欲就觉得需要找爱情,这跟琼瑶小说在台湾流行的时代差不多,所以这个时代的小三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反思婚姻爱情至上的启蒙意味)
2.为什么丈夫出轨妻子反思?(我觉得是90年代市场经济带来的进步叙事冲击了残存的计划经济社会,给原本稳固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带来了普遍焦虑,以异体同构的形式转嫁到家庭中。所以男的通常下海经商主动打破原有关系,女的原地不变守护固有秩序。男的出轨基本不会受到道德谴责,因为这代表着他有能力有资源,“招人稀罕”,女的即使被出轨,也被视为跟不上时代节奏的活该,需要反思,她们必须通过拥抱市场化来重新找回在婚姻中的位置。)

粒粒-津津有味
1年前
北京
3
挤进前十

斯思之织
1年前
浙江
4
54:48 突然发现了最关键的矛盾点,现在的女性观众比如我和主播,想要看的是我们想象中的婚姻、复仇、因果报应,但是当年编剧呈现出来的就是最真实的婚姻。也就是说,当一段婚姻出现问题,如果女人不退让的话,那婚姻就完蛋了,绝大多数夫妻根本不可能“白头偕老”,更多和美的婚姻就是女人自我洗脑不断退让的产物。但是不管女人的态度如何,现实中男人都不会遭受所谓的“报应”,离了(抑或老婆死了)以后一两年再婚的比比皆是。而现在最要命的就是,大多数女青年们还没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抛弃婚姻,但是又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无法接受传统式婚姻。

HD493336t
1年前
上海
4
你们提到的剧我都看过,所以现在某些大爆剧我经常接受无能,人物太脸谱化或者性格不够复杂我就会觉得无聊。现在回想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剧虽然情节狗血,但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还是设计的不错的。

阿winter
1年前
上海
5
我第一个小三印象是《十六岁的花季》中白雪爸爸的爱慕者,披着长波浪的美女。90年代初的小三,往往是西化,洋气,勇敢追爱的形象,给平庸无聊的婚姻带来变化和刺激。《十六岁的花季》中从女儿的视角,竟然相当欣赏这个小三,认为她有专业能力,思想大胆,而自己母亲却只是一个普通的会计,唠叨,朴素,甚至有点理解父亲的心动(演员王华英当时非常英俊帅气)。当然最后增加了白雪母亲为人正直的情节,也让她父亲斩断暧昧回归家庭,但观众无法对小三有绝对的恨。90年代这些男的为什么没有引起强烈反感,我觉得可能因为当时观众群体比较社会化,可以体会这种复杂灰色人物和行事。

神奇的密码嘁哩喀喳
1年前
陕西
6
因为 中国式离婚 和 金婚 ,我一直很喜欢蒋雯丽,前一阵大家玩梗时总觉得有点难过。另外这两部剧恰好是我在青春期时看的,对我对婚姻制度的信任有了一定的影响。

小弗吉
1年前
北京
6
记得《来来往往》中许晴的角色在别墅的沙发上说,我可不炒菜,弄得一身油烟味!这个情节给年少的我影响太深了,以至于最近大热天苦逼的我在厨房挥汗炒菜,还会想起这句话感叹命运不公😂

波西米易安
1年前
广东
8
其实我觉得《牵手》还挺有女性视角的,俞飞鸿演的小三并不是后来国产剧里刻板化了的那种形象,她一开始哪怕知道吴若甫结了婚还是没有道德负担地和他在一起是因为吴一直跟她抱怨自己的妻子多么无聊乏味。但后来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偶然认识了蒋雯丽并得到了她的照顾,心里是很感激的。过了不久意外知道蒋就是吴的妻子,她突然就对这段感情无法理直气壮了,因为那个所谓“妻子”的形象在她的认知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称谓,而成了一个具体的人,而且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在俞心里,对蒋善良形象的认知早于她作为“吴妻”这重身份,自然吴口中那个“乏味妻子”的描述也就站不住脚了。

芒小菓
1年前
山东
8
小时候啥也不懂 看牵手里的俞飞鸿 也觉得好喜欢
HD897541n
1年前
上海
8
有没有可能90年代初编剧导演对小三有一种同情解释是与当时的社会有关?那是刚刚改革开放,开始了市场化浪潮有了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对之前时代要求压抑个人情感结婚甚至要组织允许看个人成分这种婚姻的反叛,也有对琼瑶的那种“有爱就有一切”这种观念的现实版修订?所以那些“小三”比较有生命力??和当时的观众受众比较广也有关,懂得人性和社会都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

西瓜_CMjJ
1年前
新疆
9
30:57 濮存昕饰演的男主角在插队的时候为了回城的名额抛弃了初恋女友跟吕丽萍好了,因为吕丽萍的父亲是军区的大领导所以结婚后给予了濮存昕很大的帮助,后来濮存昕下海初期也得到了岳父的助力,结果发达之后开始嫌弃妻子搞外遇。除了许晴演的白领,还有一个情人是李小冉演的初恋女儿。
HD436221z
1年前
四川
10
这个话题建议大明白再邀请萝贝贝聊一次,我记得她公号以前也写过类似话题的文,双方会有共鸣的点,也会有同一层面的分歧在,碰撞起来可能更有趣一些。
说实话感觉这期没准备好,几乎聊不到一块去,但同时也能明显听出不同时代的女性(我猜大明白和璐璐相差应该有10岁的样子)对于影视剧中爱情、婚姻、道德的不同看法。
Likekri
1年前
浙江
12
感觉这期女嘉宾“三观太正了”,有些聊不出。

柚子粒
1年前
四川
14
这一期感觉完全没准备,两个人都各自回忆自己看过的剧,没有对话也无法互相进入对方的语境。

白颜色
1年前
安徽
17
52:39 这期嘉宾道德感好高,她没有进入聊天主题,一直以现在自己的价值观否定过去的故事
一只羊驼_Y7lC
1年前
上海
20
90年代的婚姻剧总是变成教育妻子,是时代的问题,我们在男权社会长大,如果没有人发现婚姻结构对女性的压迫,并著书立说把她的发现告诉所有人,一般人是意识不到结构性不公的,因为这种压迫太普遍了,就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我们,所有人都麻木了,习惯了。所以,谢谢所有女权的先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