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农村耕地面积少,围海、围湖造田兴起,“向湖水夺地,向海涂要粮”是这一时期的口号。1977年,湖南为了增收粮食和消灭血吸虫,在洞庭湖畔改芦洲为良田,建成了团洲垸。垸,指的是用堤坝围起来的区域。

付中训是团洲乡政府一名退休干部,他向界面新闻回忆,当时负责围垦团洲垸的行政牌子叫团洲灭螺围垦指挥部(螺指钉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华容县政府给下面每个乡镇分配指标,动员百姓移民到团洲垸开垦湖地,新建家园。改制后,指挥部变成团洲乡人民政府。

那个年代还没有分田到户,百姓睡的是茅草棚子,没有移民阻力,一些在原地方谋生计困难的人,想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加上湖区土地肥沃,大家觉得团洲垸“是块肥肉”,移民指标一度要找关系才能分到。付中训回忆,1978年建成后,从华容县各乡镇来的八九千村民搬进了团洲垸,想来的人太多,后来又扩容四五千人,他们在这块8.8万亩的土地上安家落户。

付中训在这一时期从华容县广播电视局调入团洲乡政府工作。当时团洲垸响应国家号召,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皮棉,成为国家棉花主产区。团洲垸最红火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有13个村场,2万多人口,垸里居民人均2亩3分地,每亩能收成1200到1500元。男女老少都愿意在家种田,人均收入超过华容县城,成为全县最富裕的乡。

然而,围湖造田也意味着垸区长期与湖水搏斗,人在水下讨生活。据湖南省水利厅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有4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平均1.5年发生一次。

团洲垸的防洪大堤在历史上曾多次面临洪水的考验,‌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的决堤事件。当时团洲垸大堤决堤口460多米,5500多户受灾,大量村民的房子倒塌,14人遇难。

……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主播...
界面新闻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