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萬”字的本义是蝎子!“人”一变形你可就找不到它~ “黑”字来源和脸有关……
汉语从创制至今,字形经历了巨大的演变,而解读这些变化,我们能从中品出时代的变迁、制度的更迭,一直追溯到刀耕火种、人牲献祭的年月。从汉字里,我们能理解先人的许多观念,譬如人死之后去向何方,或者贵族与黎民的区别。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广泛使用,并且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也是独有的指示会意文字体系,我们的母语——汉语——很值得说道说道。本期就跟着李守奎教授和董作宾先生一起来场汉字的寻根之旅吧!
/ 本期节目补充图片 /
|song list|
片头曲:天地(庄子鼓盆背景音乐)
片尾曲:沼泽 - 沉醉不知处
/ 听友群 /
《蜜獾吃书》听友群现已正式开放!进群方式:添加李小谈微信「ritanxiaozhushou」,备注蜜獾吃书,即可进群~
/ 商务合作 /
欢迎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主播...

小日
晴总

虞北冥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无为的JaMEs
1年前
北京
2
1:02:32 北冥:你那个字给我看一看,看不到啊晴总😵😵😵
和白篮滩
1年前
新加坡
3
45:12 可是屁为啥要蹲着 🐶

bs2049
1年前
广东
4
47:00 刷到一个吐槽:地铁上对面男的叉开双腿,张开之大,仿佛要生孩子了

bs2049
1年前
广东
4
00:44 对象一直用笔画输入,每次用他手机打字都要愣三秒🤣
Patrick_Fang
1年前
美国
5
32:44 从设计师角度补充个点:汉字看起来是否稳定,除了繁体简体之外,还跟CJK(中日韩)标准有关,比如同样「衣」字,CJK不同写法会不一样。简体的衣字左下是一笔的竖提,但其它地区写法是一竖加一提两笔,结构就会更稳定。
瑰狐
1年前
江苏
5
我跟晴总一样,先认字,再学拼音,拼得驴唇不对马嘴😂另,晴总在直播间说到蜜獾周边的杯子,给您反馈一下:它真的非常好用,趁手,茶咖酒皆可;朴实又讲究,符合咱蜜獾的风格;最值得表扬的是,它是深色的,完全不用考虑茶渍咖啡渍,用完随便一冲就得嘞!

桃奈小安
1年前
福建
6
31:00 我觉得繁体字很有仪式感
Zuki
1年前
福建
6
我在书画旧书店花9.9元买的《甲骨文小辞典》居然变成深受幼儿喜爱的睡前读物。。其实汉字表意,本身就对学习和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同情中国孩子一秒钟)。我儿子认字初期,在码头大声指读警示牌:禁止睡钩!,,我一看!原来是:禁止垂钓!😂😂😂

肖申克的舅妈WM
1年前
河南
6
34:22 靠北哦???哈哈哈哈哈哈。是我听错了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怎么突然骂人捏!
拙者
1年前
山东
7
44:25 是因为古人不穿胖次蹲着或者岔腿坐着会走光所以粗鄙吗?所以刺秦失败后荆轲那段箕踞以骂就相当于现代人一边竖中指一边飚垃圾话呗😂

Yina_L
1年前
天津
7
哈哈对屎尿屁的爱好真是人类共通的。七八年前去新西兰,好像是在奥克兰博物馆,讲解小哥一脸兴奋和享受地带着我们去看毛利人壁画里几千年前记录的某种偶蹄类生物拉屎场景,说果然人类一直觉得屎尿屁和幽默是相关的。

火乍火乍
1年前
上海
10
51:45 救命,我还怎么直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

火乍火乍
1年前
上海
11
44:46 想到了白居易(蹲着容易(并不是这样

哄哄橘宝儿
1年前
辽宁
14
实在太喜欢晴总了怎么办!!!!!

aliennnn
1年前
上海
20
我以前会把字典当故事书来看。每个词的不同释义就像树的不同枝杈一样,在光芒下展现不同的颜色。
晴总
1年前
云南
22
本期将为高赞前三听友送出董作宾老师所著《甲骨文的故事》~

binaryR
1年前
湖南
39
00:32 前段时间读了《翦商》这本书,除了其中关于周灭商文化与宗教的历史猜想之外,最受震撼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父系文明创造的文字,对武力和象形的推崇是非常明显的。比如,shownote中出现的那个“母”字,我们不仅能看到它和现代文字的联系,也会发现它是一个跪姿的女性形象,两点明示哺乳功能。“手”形状也在很多文字中出现,比如shownote中的“及”字,就是一个手抓住了人的腿。类似的例子还有“妥”,这是手从上方抓了个女人,“孚”通“俘”,这是手从上方抓了个人。“羌”和“姜”与生活在殷商西北方向的周人有联系,它代表的是头上顶着羊的男人和女人,周王室姬姓就是从姜氏族独立出来的。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内容都与商王祭祀占卜有关,其中有不少文字在经过漫长历史后其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有一些字在了解了甲骨文原意后会产生再不能直视的感觉。这一期节目中的专业解读非常有趣味,了解文字的根源,能够看到文化是如何成为如今的模样的。
Zuki
1年前
福建
51
23:02 我有个德国朋友,之前在厦门大学学中文,毕业以后回法兰克福在一家商务律所工作。他做过一个我觉得特别酷的事:把唐诗翻译成德文。😍我听过他用德语朗诵《静夜思》,居然很美…真的能听出那种诗化的语境的美感!
还有一个阿拉伯朋友,中文贼溜,闭着眼睛听不出是“老外”,连“放鸽子”这种俚语都会用。有一次我说了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他迷了哈哈!追问学习之😂 学会以后非常得意😎 于是我及时打击他别得意,还有后句的。。
他问 😲还有后一句?是什么?
我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他惊了😱 说,啊!有道理!这非常合理!我记住了…
我又说不不,还没结束🤒,,于是大家在他CPU快干烧的时候,一起大声说:后浪还要接着上!😂😂
此时他已混乱😂😂,他说我需要思考一下!
哈哈
Moridioteslress
1年前
陕西
54
晴总好,感谢更新。其实一直以来听下来,真的很喜欢这个纯粹又很有深度的播客,最近针对节目有一点点小建议,希望不会打扰到。虽然一期讲一本书的形式挺好的,但我觉得这势必对主讲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搜集和总结一本书里最精华的内容,还要发散说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即使是从前看过的老书,这些播前功课都不可谓不多。之间几期闲聊类节目我也听过,觉得适时地穿插一些这类节目(比如以和乌鸦老师对谈的节目为例,可以用一些有趣的主题类问题,做一些主题类闲聊,感觉晴总也许因为做过记者,特别会拟定一些十分有趣的问题,说实话,这些问题不仅想听嘉宾回答,更想听晴总是怎么“圆”回来的。而且这些有趣的问题,势必能变成一个个有趣的主题,把相关不止一本书嵌套进去,比如女性作家专辑、漫游太空专辑、脑洞大开特辑等等等),这样录制起来不会那么累,也会增加节目样式的多样性,也可以让北冥老师发挥到他的学科专长(比如以他擅长的话题切入)更多参与进来。当然我明白,这个节目叫做「蜜獾吃书」,肯定还是要以文本细读为主的,只是可以稍微穿插一点主题类漫谈,感觉会更好。建议不一定很到位,还请谅解。

三方三方
1年前
四川
141
哈哈哈屎尿屁属性:看到屎尿屁就点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