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剧说很有趣》今天想要讲述的主题是——给东亚人当妈,太难了!但经过一番思索,同时又对近期在播的国产剧、韩剧进行观察后,我发现这个标题不太准确。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已经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妈妈》了,即便是被李宝英翻拍为韩剧后,也是高分。只有我们还在原地大踏步,就算是邀请了老戏骨来出演翻拍版,照样跌入谷底。
另外就是,虽然国产剧和韩剧都有一类特定的,需要被供奉上神坛的“伟大母亲”形象,但观察这几年来韩剧中的母亲形象,就能看到细微差别。比如《奇怪律师禹英禑》就用了偶像剧男女主角的方式来呈现母女关系的相聚和离散,让人眼前一亮。反观国产剧,丑化、仇恨、扁平化母亲形象,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流量密码。而情绪化、控制狂一样的妈妈形象也困住了不少女演员。
实际上,国产剧也经历过母亲形象的变迁,比如从《渴望》时期的刘慧芳,她的诞生就源于男性的集体凝视:美丽善良的女性必须要经历磨难。这一阶段,国产剧主要在强调和塑造那些令人喜爱的、被神圣化的母亲。而进入到了《欢乐颂》《都挺好》以及现在的《星汉灿烂》后,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焦虑情绪,也让剧中承担了主要育儿责任的妈妈成了被刻板化的、被仇恨的母亲形象,成了原生家庭的“罪魁祸首”。
此外,还有一类如《以家人之名》之类的剧集,则直接强调了“去母留子”的腐朽思维,完全忽视了女性、妈妈在特定时代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在这些主打言情,意在吸引年轻粉丝的剧集中,妈妈彻底成了所有男性形象和主角情感线的工具人。甚至我们还能发现,无论是在国产剧,还是韩剧中,和蔼可亲、具有种种完美形态的单亲爸爸也越来越多了,这类剧集不但让女性角色吃不到任何题材红利,甚至连妈妈的形象都是模糊的,比如《春夜》《机智的医生生活》。
从个人观感来看,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创作者的傲慢和被男性凝视长期规训后的审美无能,以及演员、观众等,在当下对女性角色、妈妈形象的刻板化需求。如果想要解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请牢记:成为妈妈之前,她首先是一个女性;被当成女性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
(更多内容请听播客,以上只是非常片面的前言...↓)
/ 节目流程 /
00:00:11 给东亚人当妈难,还是当被国产剧辜负的妈妈难?
00:02:34 丑化、仇恨母亲,已经成为国产剧流量密码了吗?
00:05:09 爸爸是第一次当爸爸,难道妈妈就不是了吗?
00:09:16 《请回答1988》:这个世界没有圣诞老人,只有妈妈
00:11:07 《星汉灿烂》:被辜负的萧元漪,被拖垮的程少商
00:17:03 抹不平的厌女争议:被冷暴力后只能喜剧化呈现的大母
00:21:05 程少商被父亲偏爱的原因,为什么就不能拿来解释萧元漪的动机?
00:24:09 从仇恨妈妈到诅咒妈妈,爽剧思维正在摧毁女性角色
00:27:16 《知否知否》被扭曲的齐衡母子线,其实是新旧贵族之争
00:29:04 如果母亲是需要反抗的,凭什么懦弱无能的父亲却被称赞?
00:31:26 慕强媚权的背后,只是想给梦女提供素材?
00:33:05 男性的集体凝视,创造了《渴望》的刘慧芳
00:36:47 虎妈猫爸、原生家庭,社会焦虑蔓延下的母亲形象
00:38:56 《以家人之名》:从爱妈、恨妈到“去母留子”的无妈化
00:43:45 《奇怪律师禹英禑》:如何高明地讲述妈妈的故事
00:50:05 女演员要演出什么样的妈妈,才能被记住?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