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引子]
2022北京冬奥会刚刚落下大幕,围绕“归化”运动员的讨论仍然挥之不去。
在被“归化”现象轰炸了半个月以后,我们才认识到习以为常的“归化”一词竟然本身就存在偏见,这种“偏见”还存在于我们的对这些运动员的认同上,血缘、阶层、语言、相貌、成绩,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对“归化”运动员的看法?什么样的人设更讨喜?代表别国参赛和代表不同的俱乐部参赛究竟有什么不同?
这次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跟踪报道了八年冬季项目,两届冬奥会的资深体育记者,与我们一起谈谈从海外选拔运动员的成因、规定,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嘉宾]
马晓濛
供职于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天天体育》节目,任新闻记者编辑,专攻德国体育和北京冬奥会新闻。曾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闻类一等创优节目,两次获北京市体育局年度新闻二等奖,多次参加冬奥会、北京申办冬奥会、亚运会、亚冬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
[主播]
小卷,同济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
Sissi,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教师
石头,媒体人,复旦校友,雪尘文化创始人。
[提要]
04:44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会特别慎重用"归化"这两个字
07:40 代表中国参加冬季奥运会可以达成自我实现的最高层需求
14:15 有中国血缘的运动员是否一定更有凝聚力?
17:05 体育界的这样一种现象,产生了身份的全球流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21:55 阶层与教育背景也是我们关注这些运动员的焦点
26:18 大众对这些运动员的认同,和他们在大众面前所使用的语言有关系
29:53 讨喜不讨喜,是个综合性的问题
30:53 粗看是认同问题,其实也是传播问题,什么样的运动员更讨喜?
33:40 热爱一个运动员和热爱一个偶像是一样的
[出品]
雪尘文化
主播...
ssisi
三只石头

fdlh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ily菇
2年前
1
连线对面音质如果能提高点就好了💖
Chiu0904
3年前
2
语言,人品和归属感是最主要的。像谷爱凌更不用说了,她其实就是中国滑雪圈培养的。足球规划也是沾了冰球规划的光,冰球那些比足球更早规划。因为不同项目,规划的标准不一样,足球的条件就比较严格。像谷爱凌,她转成中国籍之后,之前的国际滑联积分就清零了,所以她就得从19年开始频繁参加比赛挣积分才能获得奥运资格。。这次冰球队更值得研究,之前可能觉得大家不认同,但是比赛之后发现这帮人玩命去拼,社交网络上还表达对代表中国参赛的荣幸,大家就一下接受并喜欢了。同理还表现在国足洛国富,阿兰受大家喜欢的情况。其实我觉得一方面是这次冬奥会上面想要成绩,另一方面也是八十年代移民出去的那一代华人在海外站稳了脚跟,他们的子女有条件为我所用,也就是我们有选择的可能性了,而且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也不得不走向开放和国际化。
D-M-Hsu
3年前
5
虽然有点“形而上学”,可我还是去翻了翻手边的词典,看看“归化”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没有收录这个词。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倒是收录了,给了三条解释:“① (同化) submit to the rule of; adopt the custom of ② {生} (驯化) be naturalized ③ [旧] (入籍) be naturalized”。如果没记错的话,“归化”这个词频现媒体也没多少年,最早就是在中文的球类运动报道中出现。记得当时听到新闻报道里出现这个词的时候,我就直觉地不是很喜欢这个词;今天查完词典,就更不喜欢了。赞同记者朋友说的,“归化”这个词要慎用,虽然有时候有些人用起来之后,听着还挺上头的。
D-M-Hsu
3年前
5
虽然有点“形而上学”,可我还是去翻了翻手边的词典,看看“归化”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没有收录这个词。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倒是收录了,给了三条解释:“① (同化) submit to the rule of; adopt the custom of ② {生} (驯化) be naturalized ③ [旧] (入籍) be naturalized”。如果没记错的话,“归化”这个词频现媒体也没多少年,最早就是在中文的球类运动报道中出现。记得当时听到新闻报道里出现这个词的时候,我就直觉地不是很喜欢这个词;今天查完词典,就更不喜欢了。赞同记者朋友说的,“归化”这个词要慎用,虽然有时候有些人用起来之后,听着还挺上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