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内容简介:
这一次由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出发,讨论了一个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也就是什么是良好生活。我讨论了关于快乐、视听、理知还有商业成功这四个经常被作为良好生活标准的目标。分析他们的优劣,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我认为的良好生活是怎样的。

## 关于我:
个人网站:infoier.com
沟通反馈:[email protected]
知乎:zhuanlan.zhihu.com/infoier

### 参考:
1.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63926/)
2. [《人生的意义》特里·伊格尔顿](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273773/)


主播...
龚子仪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莎士佩奇
3年前
0
打卡
daisyliii
4年前
0
13:31 emmmm木工怎么会不被社会需要了呢?这个也太精英主义视角了。
HD802761r
4年前
0
良好实践的解读思考,个人意义重建,视听消费,社群关系。。很多思考,精彩👍👍👍
Zonefat
4年前
0
快乐应该是一种伴生物
visualbackpacker
2年前 日本
1
最近讀完發現播主竟然也有聊到就聽了一下,覺得大家關心的視角差異真的很大。不過想想這一集是在2018的中國北京錄音,當時還相對樂觀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也會讓播主選擇話題的時候,更關注於和把「商業成功」「快樂」當良好的觀點對話。經歷幾年疫情,現在關注意義的人可能會更多一些。我個人最初確實也是被wellbeing 的關鍵字帶到這本書,但後來覺得,我從陳嘉映老師整理的倫理學脈絡中學到更深刻的,其實是人活著的終極目的。感覺「快樂」的分析,是為了追問這些快樂是「被慾望驅動的被動滿足」還是「自己主動有目的追求某種人生動力」。也因此,他引用「看法」與「態度」如何影響我們「判斷事物的價值和意義」,在這種主動和被動的大背景下作反思,也會更深刻。用中國傳統說法就是「外求」或「內求」的差別。如果看重社會身分、世俗成就、金錢回報,那外求的部分可能會讓人覺得很有價值,但或許是一種比較被動被推著走受限於外部眼光的快樂。還有,不論是抱著哪種價值眼光,追求意義的「至樂」大家都喜歡。但是這個追求的意義內容可能互相衝突,陳嘉映在最後一章試著細細討論怎麼轉譯爭論,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中也十分受用。我直接想到可以對應的是這陣子在讀的現象學。主觀的視角怎麼讓我們建立世界,但我們可以主動做出選擇而非被動被選擇,也才是人生的理由。
哆啦欧爸Richal
3年前
1
支持
张_十三
4年前
2
17:37找到一个良好的实践就是良好的生活本身。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