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主题“职涯规划”,在过去几集,我们在《失控的努力文化》中理解工作的意义,也访问了职业规划师,从他们如何为迷途的人指引方向,理解我们可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路径。第三集,我们则是从各自感到好奇前辈出发,邀请他们和我们分享他的职涯,以及对于职业的看法。
最初,我们规划的题目是“这一刻,我决定一辈子只做这个工作/志业”,原因是因为,我其实很难想像,要能够像我父母一样能够一辈子只做一份工作,这或许是世代的差异,让我们对于职业有不一样的期待,也可能是因为这个时代选择变多了,我们可以选择、但也变得更加犹豫和不肯定。所以这成为了我们的一个疑问:什么样的工作是能够做一辈子的呢?一个人,又是如何决定自己一辈子只做某一件事情的呢?
以这个问题为核心,我们三人分别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迷惘的部分,找到三位对谈的对象分,别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林火旺、广告导演卢建彰,以及自由撰稿人陈怡静。三位风格各异的受访者,带出了三种不一样的、对于职涯的想像。
本集你会听到:
为什么有意义的工作是为他人付出?
“一辈子只做一个工作”或许是一道陷阱题
当人生出现迷惘,用一句咒语走出重重迷雾
时间轴:
1:58 台大哲学系教授林火旺/Shawn:从工作出发,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18:25 广告导演卢建彰/Sophie:比起能做一辈子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相处一辈子的自己
41:04 自由撰稿人陈怡静/Brenda:不规划遥远的人生蓝图,但听从自己每一次的声音
注:Shawn在节目中提到的“狗屁工作”,出自《狗屁工作》这本书中,作者格雷伯认为,狗屁工作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是工作者无法在工作中感受到意义;第二,工作者虽然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无意义的,但依旧需要忙碌地工作,以此显示工作是有意义的;第三,这份工作是存在雇佣关系的。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的马屁型工作,作者认为,这些工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突出少数群体的地位,是身居高位者权利与声望的象征。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