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九月“交友软体”的第一周,我们讨论2017年发行的纪录片《你找什么》,导演周东彦所处理的主题有许多是在探讨当代社会的情感焦虑与情欲探索。《你找什么》是导演在2012年到2016年间,收集身边60多位男同志朋友的访谈录像,“你找什么?”这样一句在日常生活当中时常随口一问的句子,也同样出现在使用交友软体的男同志的对话当中。我们从这句话出发,梳理背后的情感世界、人性感受。
本集你会听到:
交友软体上有真爱、有炮友、有陪伴,有时还有歧视
交友软体又快又方便,但好像也少了点什么……?
使用交友软体的我,一定要抱着目的而来吗?
时间轴:
0:35 纪录片《你找什么》简介
2:57 大家在交友软体找到什么?
11:17 “找的东西”背后是否有某种共同性?
17:34 交友软体为交友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29:22 不同性向使用交友软体,想要寻找的东西是否不同?
37:19 使用交友软体,如果不思考要找什么,就成为型录的展示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560334m
2年前
3
感觉没有聊的很深耶,我感觉每一个观点都是点到为止的,没有往深挖。都在两个观点之间跳,即社交网络有目的/没目的,这不禁让我怀疑该节目是否只是为了推荐这部纪录片而制作的。当然,只是怀疑,没有证据。
举个例子,节目中提到说很多人是为了打发无聊时间而使用社交软件的,那么我觉得主播还可以顺着这条线来提问——为什么大家想要通过网络社交来打发无聊时间?除了打游戏、刷视频、网络社交,在打发无聊时间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否有更全方位的选择?通过网络社交打发无聊时间和社会背景有什么关联?和政治机构有什么关联?然后到最后可以把这个主题进行一个升华。
在找什么这个主题,大家一直在聊的是,要找什么还是不要找什么?嗯,其实特别希望这个主题更能深挖下去。

汪七个七
2年前
中国香港
3
16:28 我跟sophie很像!需要人的quota真的很低哈哈哈哈如果要打发时间的话 “大把事情可以做呀为什么要在交友软件上找人聊天呢”like this哈哈哈哈

Yue的月牙
2年前
陕西
3
对我这种不打算在软件上找对象的人来说,软件上的人,大家抱着结对的想法,真的会让交往门槛高很多,我只是想和人先聊聊天,不想上来就相互展示“软硬件”,然后搞得面试官提前筛简历一样,会很容易频繁受伤,所以我退出了那些软件。。。

三好好好好
2年前
3
没有使用过交友软件,但是之前用了一个跟心理学相关的软件,有社交功能。有一天突然收到“我看到过你的头像”,我当时虽然觉得莫名,但还是回复了“是吗,好巧哦,我也看到我的头像”(当时的头像是带珍珠耳环的少女创意头像)就是以这样奇怪的开头,我和对方反而开启了一段对话,他给我安利了多抓鱼。后面我们从那个软件转到邮箱写信,成为笔友。或者在线上跟一个只知道头像和简介的人开启一段对话,随便说点什么会比“你好”能让聊天开始,毕竟你好的回应大多数是你好,而随便聊点什么能回复的可能会多一些
朱弟
2年前
2
听到Sophie说自己没有太多对人类社交的需求,但还是认真讨论交友这个话题,就觉得这个距离感很有趣耶🤣

Kkkkkkkkkkk-
2年前
北京
2
这个话题好吸引人哦
HD560334m
2年前
1
23:08 目前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就有五千多款以上,我的手机的软件商店里面就有五千多款社交类app,还有很多是软件商店里面没有的。那像中国最火的社交软件,目前都是匿名社交app耶,比如说匿名语音聊天类、匿名视频遮脸聊天类、匿名文字聊天类、匿名游戏社交类等等。
我曾经关注过一位80后的自媒体创作人,他写了一款社交apk,其实那个软件的用户大部分都是80后跟90后吧,对我这样的95后其实感觉并不是很好用。真的会存在像主播说的那种情况,那样的app真的95后玩家很少诶。也不能说大陆吧,毕竟香港、澳门属于大陆,可是他们用不了很多我们的app,内陆地区最火的社交软件是匿名社交类。陆版更是随随便便一打开几千万在线用户。国内能也有写信社交的app,比如Gorkor,也算是我用了五年的社交软件,相比国外的Slowly,国内的Gorkor更好一点。说到地区那个,大部分的人完全不介意跟其他城市或其他国家的人社交,你像国内的soul也推出了同城匹配恋爱铃,依旧有很多人不爱用,专门去用其他功能。不是所以的人都非常功利的非要找同城的人社交的。
我是在想会不会三位主播的年纪可能已经不太接触到当下主流的社交风格了。
HD560334m
2年前
1
03:31 使用社交类app,我们好像不太会问——你找什么?我们问的是——你为什么要玩这个软件呢?那么,每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都很无奈。难道不可以没有目的吗?玩社交软件不可以单纯的聊个天吗?每次我都说——我就是来体验的呀,不行吗?非得目的性那么强才好吗?
我不找爱人,不找朋友,不找炮友,不找一日情玩家,要那么明确的目的性干嘛?完全不利于社交诶。
我举个例子:A你有男朋友吗?
B没有啊。
A你也到了该找男朋友的年纪了。
B哪有年龄段这么一说,哪个年龄段的人,你告诉我Ta不能找对象?
A那所以你也要赶快找对象啊。
B干你屁事啊?你这么普信干嘛?别人找不找对象关你屁事啊,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的?做个人好吗?
其实对方就是目的性很明确的人,你要找对象啦,你到了该找对象的年纪啦,你看我,我这么好,你要跟我找对象哦。
这么目的性强的人,我一般直接㨃。还有第一句话嗨哈喽,第二句话,你几岁?一般都是东南亚的人,还有没有网上冲浪过的南方人会这么问,特别不礼貌,像是在骂人。第一句话问这个,十个里面有八个、九个是要约炮的。
还有那种让人很无语的,就问你是不是一个人的人。这种人搬成不干净,绝对绝对绝对是要电爱的!
反正目的性强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大家讨厌相亲,也是因为相亲的目的性太强了,你和一个陌生人目的性那么强的聊天是让人很难受的。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们玩社交软件是为啥耶,我就是偶尔想找人聊天,且不想跟认识的人聊天,我就会去社交软件上找人聊天呐,为什么一定要找点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有目的性呢?我不明白诶。
HD560334m
2年前
1
18:18 没有任何渠道能比社交app更自在啊,坐火车遇到的人可能才能这么自在叭,在现实生活中社交哪里有在网上社交自在。遇到性骚扰的直接骂就完事了,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得思考你打不打得过,你的武力值格斗值够不够。
大家都不喜欢很功利的社交啊。所以才会想要通过网络来社交啊,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太功利了啦。我不知道你的外貌,我不知道你的声音,我不知道你的相关的一切,我就可以和你社交,我只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的。
我不知道你的一切,也不需要知道你的一切,可是我就是很喜欢和你聊天,而现实生活中呢是先知道了外在的一切,才去深入的聊天,这个两个社交模式完全是相反的好不啦,又有一些怪咖会说没有照片不要来撩我,这样的人会被视为怪咖。而且我问过很多校园霸凌过别人的人喏,他们到现在都没有丝毫的愧疚感,他们就是还依旧觉得好玩呐,欺负别人很好玩。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说这样的话,他们要三思的。而在网络上,他们不需要思索,他们就会直接告诉你他们内心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是给不了网络社交这么真诚的空间的。
小马乔思
2年前
江苏
1
17:38 笑死,不太需要和人互动 这方面我和主播很像
HD560334m
2年前
0
27:48 为什么不交换联系方式?交换微信啊QQ啊这类
HD560334m
2年前
0
Line,大家也不用真名耶
HD560334m
2年前
0
小红书是社交媒体咩?我们大陆的人都把它视为抖音快手这样的东西耶,而且它的女性用户是比较多的。IG社交起来很不方便诶,需要点击最左边的页面的右上角。没用过小红书社交,好用吗? 到现在也有很多大陆的人不知道IH竟然是可以社交的。我们都是在把它当社区一样的耍,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IG怎么聊天。小红书也一样,但是用IG的男女用户都挺多的,用小红书的女性用户明显比男性多诶在大陆。
HD560334m
2年前
0
12:43 其实我不觉得是歧视耶!就举个例子,大家会有一些人不喜欢胖子,那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我个人就不喜欢胖子,但我不是歧视胖子。胖子打呼噜,所以在择偶的时候,我不喜欢胖子,因为与打鼾者同眠有耳聋的风险。
我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胖子都特别喜欢吃,也喜欢研究吃的,他们特别还喜欢给身边的人安利没食,我觉得可能会让我变得不自律,所以我想远离胖子。瘦子目前没有遇见过这么夸张的。
再一个,肥胖本身就不健康。我是属于高高瘦瘦的女生,但我没有觉得自己很健康,我一直在运动。所以其实对我来讲,我不喜欢胖子是因为他们也不健康。

张牙牙-
4个月前
湖南
0
21:37 这个比喻让我想到了李安的饮食男女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