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讲者介绍
沈媛,国际著名管风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国际管风琴音乐节艺术总监,管风琴作曲家,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首位华人管风琴演奏博士(Konzertexamen),日本东京圣德大学管风琴博士(Ph.D),是我国音乐界为数不多的双博士。
作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管风琴演奏家,沈媛曾7次获得国际比赛第一名;担任俄罗斯塔里维尔季耶夫国际管风琴比赛评委,成为该世界一级大赛历史上第一位中国评委;于柏林大教堂举办独奏管风琴音乐会,完成华人在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名琴上的首演。沈媛的比赛事迹被拍成纪录片《管风琴之梦》,获美国公众电视网(PBS)与艾美奖联合举办的“独立镜头纪录片奖”。
内容提示
熟悉沈老师的编辑和主讲人老师们都会举双手双脚承认,沈老师是一个超人般的存在:开音乐会、做科研、录节目、出唱片,教学、带学生参加比赛,组织管风琴音乐节... 最忙的时候连轴转,为了挤时间她甚至还践行达芬奇睡眠法:工作几个小时,睡十几分钟或半小时,再爬起来工作一段时间,如此循环。
别人都是因为要手术所以要休息,而沈老师则是为了要休息,特意把手术排在了音乐会后——一下飞机就直奔医院,推进手术室的前一分钟都还在写稿;从手术室推出来麻药刚退,挂着止痛泵就开始录下一期节目...
作为旁人的我看在眼里心疼得很,太担心“拼命三郎”媛媛爆肝,总是叮嘱她缓缓再缓缓:“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过早透支啊!” 但媛媛却像一个火力全开的马达疯狂燃烧,烧到不管不顾,仿佛没有明天——凡是听过沈老师演奏会的听众朋友,都一定能感受到她体内这股强大的力量。
在这个被“躺平”、“倦怠”氛围笼罩的当下,沈老师的勤奋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为什么要那么拼?这一期,你会听到为什么。
“在那之后我仿佛中了一个魔咒,不停会回到那一天。我特别想知道她那个长方形的口型到底在说什么。”
遭到迫害,一夜一夜的澄清书:沈老师的至暗时刻
是顺应一个老时代的就业模板、顺应家庭对自己的就业期待,还是奔赴一个新的就业形势?贝多芬给出的答案
选择与无法选择:一个阿姆斯特丹男孩的故事
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所幸遇到了同路人,从一个人的战斗,到被一群人温柔照顾
精彩摘录
突然间,老师想要开口说话,我记得那是一个长方形的口型。但是她最后也没有发出任何一个声音,她的声带完全没有一点点的震动,也没有多个口型可以让我去猜她那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她盯着我,保持这个口型很长时间,然后开始疲劳,开始放弃,最后仿佛是睡了过去。
我拿着厚厚的一摞谱子回到住处,本想第二天再去看看老师,但是老师的儿子打电话说,老师在那睡着之后就再也没醒来,我是老师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他不停地说着感谢,感谢,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他说,日本人认为,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个来把自己送走的人,媛媛,谢谢你来看我母亲。
在那之后,我仿佛中了一个魔咒,我不停地会回到那一天,我特别想知道她那个长方形的口型到底在说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在和我的学生说同样的话时我才恍然大悟,那个口型有可能说的是日语的“頑張ってね”,意思是“加油”。
/
如果我说,我信仰勤奋,并不是我相信勤奋会给我带来什么回报,只是勤奋这件事儿会在无意识之间治愈我。
/
于是出现一些人,她们只需要像长舌妇一般信口雌黄地说一些谣言,甚至完全不用考虑举证,就可以让我把那仅有的休息时间全部用来写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澄清书。那些人没有足够的工作量,她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想着那些可笑的理由,甚至不必合理,只要让你疲劳就好。而那些站在中间事不关己的人会说:就是让你写澄清书,又不是检讨书,已经是在保护你了。
/
一篇又一篇的澄清书写着,我像是写论文一样论述着自己的清白。而明确我清白之后,诬告者没有得到任何的惩罚,甚至是口头的批评与教育,她们的谎言与迫害毫无成本可言。
我始终不认为这是我的至暗时刻,因为我知道这不足以打倒我,我也没有为此掉过任何一滴眼泪。但是某一天,我的一位学生看到我新长出来的发根全都是白色时,问了我一句:老师,勤奋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我才“哇”的一下子哭了出来。
我边哭边回答他:没别的办法,因为我除了勤奋也不会别的,我只能用这辈子来给你一个答案。如果你看老师还活着,你就也走勤奋这条道路;如果你看我死了,你就去当一个可以过完幸福一生的小人。
/
我那天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身体的求生本能,在我疲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弹琴和教学是我的自救。
我们通常认为具有使命感的事业,其实它给予我们的治愈,要多于我们赋予它的意义。
/
我们做音乐,是因为我们需要来自它的治愈。
/
一部分工作类型,像是音乐、绘画、舞蹈、文学,这些以成果计算而并非以分秒计算的工作,确实需要从业者先行付出许多精力,而最后的收入几乎无法预测。这类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坚持下去,它只取决于我们当时作出选择的动力。
这不应是一场赌博,也千万不要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因为你未来的四五十年之中,每一次苦难都在问你:这是你选的吗?这是你自己选的吗?这是你自己选择从事这个职业的吗?如果这是你的自主选择,那么对于一些专业来说,它有可能是你在茫茫大海上的唯一灯塔。因为让我们面对现实地说,对于一些专业来说,根本无法转行。
我并不是说在选错以后也要自我催眠、坚持走下去,我真正的意思是,面对这些专业,就必须在择业之前做出充分的思考。
但是,如果你现在从事的事情并非自主选择,不论这个专业是你高考时父母帮你做的决定,还是你的一份错爱,没关系。不论你想转弯还是掉头,一切都来得及。
/
许多朋友也许感觉自己的专业非常有针对性,感慨我这辈子可能是没法转行了,就这样吧,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吧。如果都是这样,那历史中就不会有作曲家贝多芬了——因为贝多芬最早的职业是管风琴家。
/
所以,是顺应一个老时代的就业模板、顺应家庭对自己的就业期待,还是奔赴一个新的就业形势?我想,贝多芬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至少他回顾这一生,会感觉不虚此行吧。
/
演奏巴赫音乐的大师,他的儿子居然吸毒,这是我去之前无法想象的。但这一家人都对于这件事情非常坦诚。由于这个大男孩的坦诚,阿姆斯特丹的天空在我记忆中永远是直率的湛蓝色。而我也想选择一个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就黑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又亮了”的事情,陪我走过这一生。
/
其实,这份“治愈”不一定非要是一个事业,也可以是养娃,或者陪伴老人。只有当我们明白自己得到了更多的能量,自己才是受益的这一方时,才会对老人说出:“谢谢你们让我参与你们人生的后半程。” 才会对孩子说出:“谢谢你为了我来到这个世界。”
三浦紫苑在《编舟记》里有一句话写道:“在很年轻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是很幸福的事。剩下的,只要埋头前进就好了。”
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那份治愈感来自于我们自主选择,那么我想你就不难明白自由、自主的重要性,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在每一个时代捍卫自由。
/
从一个人的战斗,到被一群人温柔地照顾着,渐渐的,这个世界的颜色仿佛都变了。我想,这就像是中岛美嘉在《一了百了》中唱的歌词:
我曾经也想过死了一了百了,因为海鸥在悲鸣,因为杏花开了,因为渔港的灯塔,因为生锈的拱桥和被丢弃的自行车。
我曾经也想过死了一了百了,因为少年的我凝视着今天的自己,对他说一声抱歉,继续像是堂吉诃德一样,去和看不见的敌人战斗。
我曾经也想过死了一了百了,但是我看到你灿烂的笑容,这让我回想自己为何只考虑死的事情,想必那一定是我活得太认真了。
我曾经也想过死了一了百了,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和你相遇,因为有你这样的人生于这个世上,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好感与期待。
主播...

看理想vistopia

不想晚睡的dy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itrus_oo
5个月前
新疆
0
感谢分享

Citrus_oo
5个月前
新疆
0
😭

我可真是棒fg
6个月前
北京
0
谢谢老师!这会是一个勤奋的假期!
masaki_jFjX
10个月前
四川
0
谢谢沈老师,媛ジャン、頑張ってね!
哈里莫斯熊
1年前
上海
0
一直追随看理想你的节目,没想到在这里刷到你,喜欢你的节目

丝丝女士
3个月前
浙江
1
天呐这个好催泪啊

Jiayi佳儀
7个月前
上海
1
天道酬勤。努力也是一种真诚生活的态度。頑張ってね!

Jesssica
7个月前
上海
1
11:05 我们通常认为具有使命感的事业,它们所给予我们的治愈要多于我们赋予它们的意义。

卡曼84
11个月前
内蒙古
1
14:09 没关系,不论你想转弯还是掉头,一切都来得及

卡曼84
11个月前
内蒙古
1
04:54 真实感受啊,家人癌症晚期连喝水那么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

阿呆228
7个月前
天津
2
只有勤奋 其他我什么都没有

阿奇Aki
1年前
北京
3
非常非常真诚的表达 沈老师!一绪に 頑張っります!
Long9t
1年前
上海
4
也在一个沮丧的时刻听到你的这期节目,我也从很早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希望我能从这种投入工作中的治愈再次找到自我和希望,也祝福所有有这样经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