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当下火热的大模型创业,与贾扬清无关。

上周刚从阿里正式离职创业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 AI 科学家之一贾扬清,吸引了无数媒体报道。从 Facebook(现 Meta)到阿里巴巴,贾扬清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出了多个口碑产品,从 Caffe、PyTorch、TensorFlow,到阿里云大数据和 AI PaaS 产品。

在官宣离开阿里之后,贾扬清的去向也一度引起热议。在不少媒体报道中,他是因为时下大模型的热潮而选择创业。但贾扬清本人在本期节目中正式回应,ChatGPT 并非是推动自己创业的主要原因。

如果做大模型不是创业的主要动力,那么什么才是呢?本期节目,硅谷大佬系列节目再度启动,硅谷徐老师邀请他的好友在离职阿里后第二天进行一场及时而真诚的对话。AI框架大神贾扬清在第一时间分享了他关于这几年来关于职场成长、平衡技术和客户需求、离职阿里的动力、以及如今创业方向的深度思考。

本期人物
硅谷徐老师,硅谷连续创业者、高管、人工智能和云服务投资人、斯坦福商学院客座讲师,「科技早知道」主播 |推特:@H0wieXu| 微信公众号:硅谷云| AI博客:howiexu.substack.com
贾扬清,主流 AI 框架 Caffe 的创始人、TensorFlow 的作者之一、PyTorch 1.0 的共同创始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硅谷研究院负责人

主要话题
[02:50] 从 Facebook (现 Meta)到阿里,职业转型与个人成长的最新思考
[12:15] 学会跟很多聪明人一起工作,以及克服技术与商业的挑战
[24:43] 关于大模型的几个基础假设
[36:12] 接下来创业的方向与灵感
[44:08] AI 更像应用,尚未出现 如SQL 一般的标准
[53:25] 如何评价 Meta 的 SAM?
[64:25] 未来对工程师的需求量会下降吗?

延伸阅读

保时捷x早咖啡 特别宣传
本周五,「声动早咖啡」将带来有关保时捷经典车型 911 的商业故事。作为一款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车型,911 为什么仍然能够吸引大家?911 作为超级产品如何成就保时捷成为超级品牌?欢迎你在本周五「声动早咖啡」的节目中找到答案。

订阅日更版「声动早咖啡」
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声动早咖啡」 或通过 rss 订阅: https://feeds.fireside.fm/sheng-espresso/rss

收听提示
点击节目的收听链接即可完整收听本期节目,无需安装收听应用。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成为声动活泼会员,支持我们独立而无畏地持续创作,并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声音。

加入方式
支付 ¥365/年 成为声动胡同常住民。加入后,你将会在「声动胡同」里体验到专属内容、参与社群活动,和听友们一起「声动活泼」。
在此之前,也欢迎你成为声动胡同闲逛者 ,免费体验会员内容、感受社群氛围。
了解更多会员计划详情,我们在声动胡同等你。

使用音乐
Protein - Marten Moses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信宇、静晗、Yunfan
后期:迪卡、可特、Luke
运营:瑞涵、Babs
设计:饭团

关于节目
原「硅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发展,关注商业格局变化。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Special Guest: 贾扬清.

主播...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丁教Dian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xy_0_0
2年前 北京
3
地毯
cacoschphou
2年前 北京
3
创业目标是解决平台的供需矛盾,核心观察指标: (1)开发者效率:弹性,从代码库一分钟拉起一个服务 (2)核心的系统性能指标:有限的资源能拉起来多少数量的服务,多少体量的服务 https://mp.weixin.qq.com/s/aArSYoDrU5F5_2Xpesihyw
天天深蹲
2年前 美国
3
我感觉嘉宾想做的是技术支持型外部产品经理。
洛德莫马
2年前 广东
4
请来的人很牛,聊得东西一般。
吴昊SaaS
2年前 北京
4
13:56 贾大牛看得通透,商业化需要从客户和用户角度出发。没人用啥都是零。
周奕晨
2年前 上海
4
求一个贾扬清的公众号
J_Lock
2年前 北京
5
1:13:53 非常实用!这期真的不适合路上听,需要坐在位置上拿起纸和笔再听😂
小鑫0101
2年前 北京
5
请到了我上东家人物,之前就是做的Paas在蚂蚁,很高兴能听到这期节目
瑞秋姐姐
2年前 广东
6
我想知道这个生意是不是MLOps
Alwwen
2年前 浙江
7
48:45 真的很谦逊和为人考虑啊,一些技术惯用词都特意用中文再说一遍。
饼饼不胖胖
2年前 甘肃
8
是我的学长🥹浙江省春晖中学!!
Nao_o
2年前 浙江
8
普通听众真不知道嘉宾在AI界的影响力有多大,所以开头在捧嘉宾的时候最好简单科普一下。
cacoschphou
2年前 北京
10
yeah这期节目我第一
效威Fernando
2年前 广东
18
19:37 创业公司与大公司的悖论:大公司里面研究院都是远离市场的,而小型技术创业公司天然的就需要go to market才能存活,所以OpenAI不只是技术强,产品能力和每个阶段做什么的洞察能力也是非常的强
Jnana2024
2年前 上海
19
18:36 “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会把产品解决方案团队的重要性拉的更高” 非常认同,产品层面上,用户需求驱动是底层; 但是需求层面上,设计者还是要深挖人性和历史趋势,跳脱出现有的需求。 这里cite一句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话: “If I had asked people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said: “Faster horses”. ——Henry Ford
Jnana2024
2年前 上海
20
51:14 “今天第2次提到了,用户的易用性usability,用户使用的方便程度比技术的优越性在很多时候是更重要的。” 技术的优越性这个评判的来源很重要,因为几乎大部分用户在日常使用或工作使用中的时间占比和模式和开发设计者是完全不同的。设计者往往忽视了用户的机会成本(或者说,设计者在评判技术的好坏上有时候是有偏的)用户如果为了tensorflow的性能,要花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新用户),在用户的视角下,marginal profit并不高(边际收益很低)。就像前段时间微软发布AI助手的时候说道:大部分用户只用到了word、ppt、excel等办公软件的5%的功能,其他功能要么是用不到(更多的是不好用) 我自己最近几年,越来越体会到,当设计者沉溺于自己的价值世界的时候,就越来越不能和新用户共情(这个也适用于生活中理解和自己交集为0的人)。但糟糕的是,设计者往往生活过得不错,所以很难自我反思,内心天然的优越感会让自己强化对其他人的“judgement”。我们回看商业科技历史中厉害的创造者们,至少他们在设计上与很多普通人共情: 1. 福特的T型车真的很便宜,大家都能买得起。 2. 乔布斯说:希望美国每个家庭都有一台苹果电脑。 3. 马云在当年创业淘宝的时候喊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4. 刘强东在早期京东战略布局的时候,也强调“产品、质量、服务” 5. AWS服务,我发现确实amazon在客服上做的就比谷歌云、阿里云要更贴心。(分享一个有趣笑话:当你的云服务有故障的时候,AWS客服反馈很快,每次你着急上火的时候,客服都给你反馈;但是其他云的客服反馈会滞后,尽管修复时间都是48小时,但是用户的感受会天然偏好AWS)就像感冒的经典笑话一样:吃药1周好,不吃药7天好。 以上,把我自己的体会分享跟大家,也希望在评论区跟大家讨论讨论^_^
blackshady
2年前 广东
25
还在想怎么好久不更新了,原来憋了个大的
Diiiiiiiii
2年前 北京
41
贾扬清老师对大模型的几个基本判断: 1. 开源主导的模式会成为主流。在 AI 领域,模型的保鲜期(shelf life)基本上是一年左右。以 2012 年 AlexNet 为例,6 个月到一年之后就会出现效果接近的模型,基本都是如此。基于开源与公开数据集,我们已经可以训练出非常高质量的模型。因此,我自己的判断是开源主导的模式会成为主流。 2. AI 更像应用,而不像数据库。这是因为像微服务这种写应用的指导很难标准化,基本上没有一个像 SQL 这样的统一标准。 3. 聊天机器人并非应用形态的全部。实际应用中,产品的形态不会是纯问答模式,企业可能有不同的使用形态。 4. AI时代有构建应用开发平台的机会。在开源模型的基础上,如何帮助开发者在各类应用模式与交互模式中,更容易地使用这些语言模型,包括如何更好地部署模型,是否有更弹性的、更稳定的、更低成本的部署模式,等等,这些是更明确的用户需求。这需要有平台作支撑,这可能是主要需求之一。衡量这个平台的关键指标,一个是开发者效率,另一个是核心系统性能指标,即在有限的资源里面,能够帮助用户拉起来多少数量的服务,以及多少体量的服务。这是我们团队创业要解决的问题。
Jnana2024
2年前 上海
55
12:22 “技术不需要最牛,让用户用的起来的,才是最牛的技术。” 这让我想起来,Elon Musk与Sam Altman几年前谈话所讲的“the area under curve”——技术提升是纵坐标,横坐标是用户,所有用户被提升的总和(类似画图下的积分)才是真正产品的价值(影响力) 以下是原文摘录: “我们在做技术的时候,其实都有这样的一个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心,但有的时候,技术先进性会带来一个缺点——普适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于是会出现:‘我们搞了一个非常牛的东西,但是用户用不起来’。例如,前几年AI编译器领域非常热,阿里内部一个团队实现了一些编译算法和优化的软件库,但是用户很难和其现有使用的tensorflow、pytorch等已经熟悉的软件站链接起来,用户的学习成本or门槛很高……之后就调整了优先级,从设计最精巧、性能最好的AI编译器,变成让用户无感的用起来,即使用户在使用中不能发挥编译器的最好情况,只要能提升普遍用户的5~10%,之后可以再不断完善。这个才是最有价值的方向。 简单的说,技术不需要最牛,让用户用的起来的,才是最牛的技术。”
Jinnnnnnx
2年前 美国
73
听过这期和之前Robin那些期后,越来越感觉到越是大佬越谦逊,因为站得高也更能体会人外有人吧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