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 有些事我不好交待】
大家好,欢迎收听读报Teleread的又一季。感谢这期间没有取关,持续期待复更的朋友们——终于,咱支棱起来了。
与“期待”不太一样的是,新生活并不是一个充满刺激情节的爽文故事:迁徙到一个新地方,下功夫最多的是着手搭建生活的基本单元。而饮食,是所有基本单元里最重要的一个(起码我这样认为)。
众所周知英国是美食荒漠,我再一次确认了这个事实,这一次多了更多论据:我用过这里的外卖,逛过这里的超市,吃过好几家分数很高但出品一般的网红馆子。但即便有了亲身体验,我仍旧觉得,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
【本期收录】
New York Magazine 1024期
NYC Restaurants Aren’t About Give Up Outdoor Dining, By Simon van Zuylen-Wood
疫情期间,纽约市政府推出过一个Open Restaurant Program,让餐厅在马路上开出“大排档”,以此帮助餐饮行业度过难关。如今疫情结束了,市政府打算保留这个项目,让它成为城市得以一部分。但保留下来的除了街头美食,也遗留了其背后一系列的治理问题。
The Atlantic
Of Course Instant Groceries Don’t Work, By Amanda Mull
国外的外卖为什么没有卷起来呢?疫情难道没有刺激外卖行业的发展吗?有,但是不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想要对抗既有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漫长而困苦的过程。
The New Yorker
The Extreme Economic Pain of Running a Restaurant in the U.K, By Ed Caesar
每到晚上伦敦街头巷尾的馆子前,都会站满人——大部分都是酒馆,而不是饭馆。外出吃晚饭在这里是一项很纠结的活动:消费高,吃的又不好。实际上餐厅老板们也叫苦不迭,飙升的物价和尚未从疫情中恢复的餐饮消费,都成了严峻的考验。
【OST】
Wednesday, by Analogfish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