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后人类主义的机器时代】
对GPT热点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很多观点、判断、洞见恐怕都已经被嚼了个遍。不过,还是有些角落还没被足够扫亮。让我们从一个八十年代的对图灵测试和机器智能的批评说起,它有个特别的名字:中文屋。
【本期收录】
Atlantic 三月刊
The Short Kings, By Evan Hughes
WIRED 三月刊
Should I Learn Coding as a Second Language?
机器革命正在席卷而来,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是不是有必要把编程语言好好掌握一下?
The End of the English Major, By Nathan Heller
近期的热议文章,反映了美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没落——你很难不和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联系起来。不过,人文学科和计算机语言不应该是刻板想象中那样分而治之,而是一枝并蒂,两各开花。
【关键词】
本期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这里提供一些索引,供有兴趣的朋友自行探索。
Sealer‘s Chinese room argument
Digital humanities
Digital literacy
Coding literacy, By Annette Vee
Interactive Fiction Community
Donna Haraway
Humanism/Post-humanism
【BGM】
Original Soundtrack of The Lehman Trilogy
【Disclosure】
这次提到了很多概念和专有词汇,尤其是一些哲学概念,存在挪用的问题,比说语义和语用,一定是有挪用和片面阐释的成分,欢迎友好讨论,🈲抬杠。
【广告时间】
欢迎大家加入读报的Telegram群组Telenote https://t.me/SLtelenote,这里是主播存放随手记和分享阅读列表的地方,也会用来发一发bonus track,作为防走失小站也值得关注一下唷。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