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
城市生活最锋利的双刃剑就是住房——因为住在城市,得以享受精彩的城市生活;也因为住在城市,必须承受高昂的住房成本。当这个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对生活的想象力越来越受到钳制。住房似乎是一切问题的集中代表:只有在不担心住的时候,才会去想如何住得更好;只有不用担心基本生存条件的时候,才会开始想象一种更好的生活。
【本期收录】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Imagine a Renters’ Utopia, By Francesca Mari
Lessons from Vienna: a housing success story 100 years in the making, By Kristy Lang
维也纳,各大宜居城市榜单永远的前几名,总是被评为最让人向往的城市——它也可能是租客最向往生活的城市。这里有超过40%的房源是公租房,由市政府管理,还有严格的租金管理政策。而这样庞大又复杂的社会住房项目,始建于100年前,一段维也纳艰难又动荡的时期。
Vanity Fair
The Hangover, By Joy Press, Natalie Jarvey
五月好莱坞编剧大罢工,把流媒体变革的负面效应摆上了台面:不稳定的工作机会,愈来愈精简的制作团队,旧的制度被动摇,新的解决方案却没有到来。好莱坞梦,到了梦醒时分。
The New Yorker
Lives in the Balance, By Manvir Singh
印度估计是世界上女性生存处境最糟糕的国度之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这里的女性凶杀案中有超过40%是由财务纠纷引起的——通常,都是与嫁妆有关。
The Washington Post
In defense of the tourist trap, By Natalie B. Compton
随着旅游逐渐恢复,是时候调节一下心态了:出去玩是一件放松的事,游客不是当地居民,对一切了如指掌。但没关系,我们要学会理直气壮地当游客。
【BGM】
this is what heartbreak feels like-piano ver
Circles, by Brother Moses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