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微信搜索ID:we_love_sh_podcast 加入听众交流群,欢迎您参与互动。
- 聊天的人 -
梵一如(微博@番薯梵一如)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 时间轴 -
03:20 国人赴日留学始于“觉醒年代”
12:20 辛亥革命后赴日掀高潮
14:05 鲁迅第一个实践对日“两分法”
19:00 “二十一条”成国人对日态度转变分水岭
22:00 改革开放后赴日留学再兴起
24:50 80年代的内卷是出国潮的主要背景
29:00 中日蜜月期的两国氛围
31:05 所有留日学生都会看的一部纪录片
41:00 新世代中国留学生:有钱&有梦想
- 音乐 -
グッドバイ・マイ・ラブ - 邓丽君《全曲集~ふたたび(再来)》
- 制作团队 -
编辑制作 bright
制作总监 王若弛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东亚观察局》,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收听。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 互动方式 -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主播...

梵一如本人
爱吃泡菜的小星

BBpanda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半醒哥哥
3年前
3
梵叔,沙老师好。我(黄浦区出生)从2014年开始听梵叔(其实我也就比梵叔小十岁,应该叫哥)的上海闲话,2016年赴日留学,现在在日已有五年,从求学,到工作结婚,可以说梵叔的博客陪伴了我孤身在海外的时光。不好意思,前置き太长了,而且小宇宙不能换行真的很気持ち悪い。今天听到了两位讲关于留学生的话题,觉得非常有趣。每一代留学生都有不同的留学(或,赴日工作生活)的目的,伴随而来的是不同的面貌和生活样式。我初中和高中都在学校里看过丁尚彪先生的《含泪活着》,每次都看哭了。联想到自己的留学生活,虽然说我这一代留学生活真的轻松了很多(父母的经济支持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等原因),但孤身一人在一片陌生土地的奋斗的艰难是有共通点的。还是很感谢梵叔的博客,陪伴我度过了很多孤独的时光,希望疫情平息后能回上海参加见面会。
ScarlettS
3年前
4
18:10 很喜欢《上海月亮》啊,虽然表演有点日式夸张,不过情绪真是很浓。当时看完就是一种,想出门散散步看看今日的上海月亮的情绪。

kim_daihatsu
3年前
5
现代还有一个赴日研修生群体,和留学生的处境完全不一样

南有木香
3年前
5
片尾曲歌名是什么
灯证
3年前
5
18:08井上厦,不是井上靖

无业游民星空
3年前
5
47:30结尾片尾曲声音太大了

MissMI
3年前
5
这个选题可以🉑!!!

HyperBro
3年前
6
总感觉兴趣向读的像性取向

搞起
3年前
6
29:36我在美国读语言学校的时候老师是退休的耶鲁教授 白人老奶奶 早年在日本做过防自杀热线接线员。她说她在日本也捡邻居扔的家具。说比自己家的都干净。所以她从来不请邻居来家里做客 怕认出来家具都是自己家扔的😂
Charlotte_格子
3年前
8
不禁怀疑自己开了1.5倍速…

Lully
3年前
12
我是11年来的日本名古屋,估计不是东京,那个时候名古屋的留学生还是普遍打工,工厂的也有,我那时候为了练习日语稍微打了点,都算是稀有动物😂但是现在真的是没什么留学生打工,来了就买房的也很多,在国外真的是对祖国经济繁荣有一个非常深刻和明显的认识。祖国越好我们在国外也越幸福

起名太难了不起了
3年前
12
此刻正坐在早大校园里听节目🤣
船长yark
3年前
12
31:31看了一个后续,丁后来跟妻子一起去了美国,在美国继续奋斗学习,还获了一个什么市民奖。
乖老师在日本
3年前
14
两位主播都给点赞了,开心😃。沙老师不用小宇宙也一起比心。把B站上的日本留学纪录片贴过来,真心希望大家今后来日本留学前,看完再做选择。疫情后的日本说不定还不如那时的日本。1.【关于我们的留学生活 在日本的日子01.初来乍到(上)-哔哩哔哩】https://b23.tv/X20430 2.【关于我们的留学生活 在日本的日子02.初来乍到(下)(1999年)-哔哩哔哩】https://b23.tv/GawaqW 剩下的可以根据视频下的相关推荐看到,就不一一贴了。
卫龙辣条厂厂长
3年前
17
太刺激了,一周两次井户端一次东亚

活着便有好事发生
3年前
18
42:11 《含泪活着》那个纪录片真的让我感动了好久,十多年和家人分隔异国,主人公在日本什么活都干,就是为了让妻子女儿过的更好。 想起来我姑婆她们在90年代也是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放弃了国内的教师职位和村里面的土地,带着一儿一女到美国住地下室,到工厂做洗衣工人,从外面回家在公交站等车还会被黑人吐口水吐到衣服都湿了。好在儿子女儿读书都很争气(不然根本无法支付美国读大学的钱),女儿研究生还拿到全额奖学金去英国留学,儿子也是拿全额奖学金在常青藤名校读的,儿子女儿还用她们存的奖学金带他们爸妈去欧洲和美国到处旅游。不得不说,那个年代的华人真的很拼,不给自己留退路那种。我姑婆(爷爷的妹妹)他们在工厂打工从40多岁打工到60多岁(没熬到退休年龄,因为身体已经过度劳累了),那个年代华人的精神真的很佩服。
乖老师在日本
3年前
25
很建议准备要来日本留学的学生都看看《含泪活着》导演的系列作品《我们的留学生活》,里面有《初来乍到》、《小留学生》等。B站好像都有的。里面有来日本读博,读大学甚至读小学的各种情况。取景虽然是从80年代开始,但有跟踪拍摄,形成强烈对比。要了解日本的真实生活,也建议父母和你一起看。
八个梦
3年前
36
想念小星的第三周的第一天
船长yark
3年前
47
37:13其实丁的妻子也很棒,她说丁寄过来的钱她全部存着给女儿读书了,家用都是自己上班挣的,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而且女儿还养的非常出色,一家都很励志

吃了跑跑了吃
3年前
50
“含泪活着”看过确实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