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睿电台」 记录知识的现场状态
当肯尼亚青年以代写名校论文为业,当中小学生开始占领B站知识区,涌现于各个领域的“非典型”创作者,正不断改写我们对知识生产的传统想象。从学院发表、著作出版,到近年来流行的知识付费、短视频、播客,媒介发展似乎给了普通人更多机会,但权威与资本共同铸造的层级体系,却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难以逾越.......
“草根能人”不断浮现,“腰封王子”万里挑一。当学院体系渐失自我革新的活力,当平台资源不断向“头部”集中,知识生态看似“百花齐放”、实则日趋保守。作为知识“守门人”的学院、媒体和出版行业,如何理解自身角色与功能的转变,促成真正意义上的洞见与创新?
——本期嘉宾——
郦菁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3:21 学者为什么要走出学院进行“异质性”联结?
7:18 最早的知识分子都不是“纯粹”的学院知识分子
13:32 饱受诟病的同行评议和论文发表制度,最初是左翼运动的产物
19:13 资本挑选学术权威,进行知识的“赋魅”
21:20 出版业和书评机构缘何走向衰败?
27:11 形式决定内容:音频类知识产品的内在局限性
29:00 音频产品“拆解”知识的“秘密技术”
31:55 流程化的生产过程,让知识生产者逐渐丧失对内容的控制力
33:31 知识付费话术大赏
38:20 “智库热”是如何兴起的?
40:04 元宇宙会引爆下一场知识革命吗?
——关于信睿电台——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内容策划:周发发
后期剪辑:蓦然
声音设计:王儒西
视觉设计:杨楠
运营:刘美兰
监制:吴了了
感谢收听信睿电台,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信睿周报”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