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信睿电台」记录知识的现场状态

都市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耳机了。不少年轻人曾戏言,现在出门忘带耳机,形同出门没穿裤子。当我们被动地身处在这个喧闹的资本主义世界,耳机为改造我们周围的声音世界,提供了一点聊胜于无的主动权。但是这种“反抗”和“改造”,却往往以牺牲我们的听力健康为代价。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听觉文化、听力健康的忽视,实际上也内嵌于当今“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化范式之中。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两位从事声音研究的学者,她们将探讨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如何改写了当代社会的声音布景,声音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以及最实用的一点——我们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耳朵。

——本期嘉宾——

王婧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徐秋石 南方科技大学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4:43 带耳机成为一种行为艺术

5:11 声音把日常生活审美化

6:00 实用小知识:如何正确使用耳机

8:22 品牌的声音标识:星巴克为什么爱放世界音乐?

11:16 声音与记忆

16:24 家长必看:如何保护您的孩子免受噪音侵害

22:51 一次神奇的噪音投诉经历

25:05 受不了噪音,是因为你“太娇气”吗?

30:12 大自然的“录音室化”

31:50 声音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方式?

32:18 作为研究方法的“声景”(Soundscape)

35:26 声音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种关系

40:52 如何定义“好声音”,决定了什么才是“好生活”

41:50 全球化使得声音丧失地方性

44:16 如何欣赏噪音音乐?

48:50 声音研究正在突破“视觉中心主义”的辖制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与创作人——

9:10 Norah Jones:美国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家。

12:51 Trinh T. Minh-ha(郑明河):1952 年出生于河内,越南人。越南导演、作家、文学理论家、作曲家、教授。

14:30《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徐秋石,原载于《读书》杂志2021年第8期

16:20 《噪音书》  [美] 加列特·基泽尔

32:26 R.Murray Schafer:加拿大著名作曲家、作家、音乐教育家和声学生态学家。谢弗推广了“声景”(SoundScape)一词,开创了从1969年开始的“世界声景计划”,他的实地录音方法及经验影响至今。他在与阿尔茨海默病作多年斗争后于2021 年8月14日去世,享年88岁。

36:41 La Monte Young:美国当代作曲家,极简主义音乐(Minimalist Music) 的代表人物之一。

37:50 Ambient Music(氛围音乐):电子音乐分支之一,源于20世纪70年代艺术家们的一种实验性的电子合成音乐,代表人物如Brian Eno、Kraftwerk以及Harold Budd等。

43:44 此处提到的展览“音顾”是一个随时间线展开的系列展,由秦思源与王婧共同策划。本系列展将回顾中国当代艺术30年来出现的声音艺术创作,从10月1日发布会当天开始,展期持续到分响中心2022年5月1日,作品定时更换。

——制作团队——

节目策划:周发发

后期剪辑:当蒸 土豆王子

声音设计:王儒西

视觉设计:杨楠

运营推广:刘美兰

节目监制:吴了了

感谢收听信睿电台,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信睿周报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
周发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不是赵海洋
3年前
0
喜欢这次的话题,感谢主播和两位老师。
么阿马
3年前
0
信睿的选题都很有意思耶!切入清奇,同时又干货满满
Emi_
3年前
0
11:52 这里配音配得好好
sloth28
1年前 浙江
0
51:32 想到了阿彼察邦的《记忆》
sloth28
1年前 浙江
0
44:30 噪音音乐喜欢yolatengo(不知道算不算噪声音乐?),我觉得是顺耳的,虽然听完也觉得的疲惫。但是有些噪音音乐又觉得吵到立马关掉,很多摇滚乐队也觉得吵,不得不说听音乐时是需要经验的
sloth28
1年前 浙江
0
42:55 田野录音做创作的音乐人,这里推荐一下xujianfeng
BrightLin
2年前
0
43:30 想起巴别塔
BrightLin
2年前
0
18:44 这妈妈……
宇宙CM
2年前
0
没有提到视觉啊,为啥反对视觉
dafenqi
2年前
0
00:38 标题就和我内心呼唤极度一致
Yufan_0mxo
3年前
0
天天耳机的我 。。
切哲
3年前
0
18:00 关于工人和小孩玩具这一段应该清楚一点:要求工人所处环境偏低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处于那种环境,而小孩的玩具并不是每一个都一直发出高分贝的
yaya_1MpO
3年前
0
我就是耳机的重度用户,听了这期除了对不同的声音有了一定的认知。对耳朵的健康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很棒的一期,学习中......
晨萱-语迟者说
3年前
0
话说在噪音环境里,比如地铁里,戴上降噪耳机开启主动降噪,不播放任何声音,是不是保护耳朵啊?
牛坤1990
6个月前 浙江
1
这期播客,很有意思! 鄙人是底层劳工,每周在生产车间暴露于平均声压级为85分贝中60小时。 作为一名新员工,与老员工佩戴泡棉耳塞不同,我显得较为另类: 戴着无线蓝牙入耳式耳机,不太够,又增加了无线头戴式蓝牙耳机,这两幅耳机都是具有降噪功能的,价格不算便宜。没错,我会在85分贝环境里听东西,比如播客。但我会将耳机音量控制在65分贝以内,即不超过60%音量🔊。 我会有意识的控制听音时长,如听四十五分钟后,休息15分钟,交替循环🔄。另一方面,我比较注重耳机的清洁,每天用湿巾擦拭耳塞。每个月,我会用手机软件搭配耳机,进行纯音电测听,听力曲线优。嘻嘻嘻!
HD254662z
3年前
2
很有共鸣的一期,有类似的感受但是头一次听到视觉中心主义这个词,感觉很贴切。本人有类似的想法记录身边不被听到的声音,也明显感受到城市里的声音的同质化,请问世界声景计划对公众开放吗,很想了解一下?
晨萱-语迟者说
3年前
3
25:14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小肥啾啾啾啾
3年前
4
嘉宾在结尾说得很好哎,声音研究不是要制造对立,而是要让更多元的感官进入前台,破除“唯视觉论”~眼耳鼻舌身意,都值得被认真思考!
Hopekayo
3年前
4
听着听着,把耳机声音调小了一点
HD493442z
3年前
8
太喜欢这一期了。我常常因为无孔不入的背景噪音感到恐惧,我不敢摘下耳机,无论播不播放别的东西。每当夜幕降临,学校的路灯很暗,你独自走着,听着机器的嗡嗡声,无论你到哪里都逃不掉,简直是一种渗入每一个角落的恐怖。除非你进入,另一个恐怖——钢筋水泥丛林,可是那又是你能够稍微安心的地方,你的宿舍。我有时会想,我能不能破除视觉中心主义:可是当我闭上眼的时候,我就被完全禁锢。毕竟视觉是接受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来源。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