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昨日凌晨,OpenAI发布GPT-4模型,其处理非文本数据、应对标准化考试的能力令人惊叹。而此前,基于较低版本模型、但拥有更为简洁交互界面的ChatGPT,让我们有机会直接体验新技术带来的惊喜。在流利自如的应答中,ChatGPT不经意间宣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长篇大论已不再是知识精英的特权,知识结构也不必再通过艰苦的海量阅读构建——这引发了人文社科的合法性焦虑,甚至可能动摇更广义上精英教育的基础。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忆粟老师,一起聊一聊ChatGPT给精英教育和学术生产带来的挑战。我们并未在GPT的原理及应用方面过分深入,我们更希望能以ChatGPT为镜,理解我们如何阅读、写作、积累知识,并尝试以ChatGPT为标尺,测度出人类在知识生产领域的上限与下限。

——本期嘉宾——

周忆粟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2:49  ChatGPT初体验:完整性、创造性和严谨性都令人惊叹

6:52  作文课如此令人讨厌,但为什么从小到大都要上?

11:20 有了ChatGPT,就能实现作文自由了吗?

17:03 文科自诞生起就有“存在危机”,自动化加重了这种焦虑

18:00 生产学术垃圾,ChatGPT更有效率

22:10 大型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一只“随机鹦鹉”(Stochastic Parrot)

24:35 可以让ChatGPT替我读“经典”吗?

30:44 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应当期待怎样的研究进展?

32:16 遗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机制

39:31 文书类、低端创意类、代码写作类工作最容易被替代

45:05 计算器的寓言:拥抱人机结合的未来

——本期节目提到关键人物、作品、概念——

  • 《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 [美]安德鲁·阿伯特 著,王桐、陈嘉涛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

  • “The College Essay is Dead”,The Atlantic,2022

  •  Permanent Crisis:  Paul Reitter,Chad Wellm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21

  • 《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 著,张卜天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 《民主与教育》:[美]约翰·杜威 著,俞吾金 孔慧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 《努尔人》:[英] E.E.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褚建芳 译,商务印书馆,2017

  • “What is ChatGPT Doing … and Why Does It Work?”,Stephen Wolfram writings.stephenwolfram.com

——片头片尾音乐——

  • 片头音乐:Electric Blue - Arcade Fire

  • 片尾音乐:Some Kind Of Nature - Gorillaz / Lou Reed

——关于信睿播客——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制作团队——

策划/制作:周发发

剪辑:卓睿

主播...
周发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周发发
1年前 北京
0
信睿播客有听友群啦! 微信搜索“TerryJoe7075”添加好友,备注“信睿播客”~ 感谢支持,喜欢您来!
Shannon_uPfP
2年前 山东
0
31:08 五种framework,incommensurable也无法推翻对方
HD810381u
1年前 湖北
0
13:56 grammarly也是aipower,ai的使用有梯度,依赖人类专家知识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评估的方式会被ai的应用深入地影响。
NONSOLUS
1年前 上海
0
23:04 鹦鹉学舌式的反馈
BrightLin
1年前 河南
0
40:48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4dacb4306513184cbd3384
阿紫Zoe
2年前 北京
0
认同主播说人文社科的核心能力是从经验到抽象。所以更不需要担心被ai取代了,ai没有经验呀。 btw人会不会被ai取代这个问题讨论本身就是在异化人,ai等于工具,所以人会不会被工具取代?网络上取代的声音永远大过利用的声音。
阿紫Zoe
2年前 北京
0
52:21 ai完全可以做判断,做方案啊,问题只是在于人类想不想让它做,还是人类集体决策拔插头。
吃饭饭fiona
2年前 浙江
0
周老师声音好好听!关注点有点奇怪哈😊
wafer
2年前 意大利
0
27:55 谢谢周老师为人文学科正名!人文阐释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一种阐释,意义的阐释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的。
qyuuuuu
2年前 江苏
0
21:53 是的,它的答案甚至看起来有些“'万能”,好像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内“辩证”看待,怎么说都对。
不可达鸭
2年前 江苏
0
09:50 悟了,怪不得社科和理工对待GPT的态度很不一样,原来是有学科根源的
HD484831z
2年前 上海
1
但是,其实人做的很多工作也是鹦鹉学舌🦜咧
贝吉塔Vegeta
2年前 北京
1
周教授讲得太棒了,另外跑个题突然对杜威大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吴言_
2年前 白俄罗斯
1
提问:GPT这样的工具能为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什么帮助!
Eugene_
2年前 湖南
1
14:26 微软真的把ai整合到word excel ppt了 不过现在只给少部分企业用户开放
阿涅曦
2年前 北京
1
11:10 “培养一种自我再生的技能”
mooontage
2年前 江苏
2
23:00 随机波动(bushi
北洋_XUT1
1年前 北京
4
写作能力:大模型本质是鹦鹉学舌,随机应用。是建立在随机统计模型上面的应用,他根据你给他的内容和他所吸收的大量的人文内容(openai所做的就是大量训练和指定参数工作)做预测性找到最有可能的答案,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最终还是要像人一样给出结论,比如总结结构化组织找到的答案)给出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答案的回答。他的目的既不是生成新的知识,也不是保证他的准确性,而是根据你提供的问题内容和他掌握的答案给出最有可能的答案(所以我们要是更好的利用他只能从问题内容入手,如何更好的描述问题内容能够让他找出更有可能的答案) 总结提炼能力:既然演讲和结构化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那么机器也可以训练出非常强的总结和提炼能力,因为本质都是对文本的词语词法分析。启发:对于提炼关键信息的工作可以完全交由他去做 胡编乱造能力(很适合生产论文和专利):他很能整合其他信息,对于模棱两可的拼凑信息(专家)能力也很强 我们的知识最后的行程过程是经验到理论,而他是理论到理论整合 机器他只能告诉你一个事实,但是他不能直接给你一个思想和观念。(我们读书看报学习本质上都是获取已经存在的事实,你可以从史学家书本上了解到这些,但是这些能否成为一个观点和思想变成你的,这需要你思考,而不仅仅是收集事实)当观念被讲述的时候,对被告知的人而言,他是一个给定的事实,而不是一种观念(这种思想的交流可能会刺激另一个人意识到他自己的疑问并产生相类似的观念,也可能窒息他的兴趣抑制他开始思维的努力)无论如何,他直接得到的不可能是一个观念,只有通过直接的全力的应对各种状况寻求他自己的解决之道他才是在思考。人话总结一下:所以学习意味着思考,而不是把知识当成一个被找到的东西(你找到了那个东西并不意味着你学会了,只有自己去理解这东西是怎么来的,根据很多复杂的论点产生新的论点的能力这点是机器做不到的,也是人只有通过思考理解才能做到的) 任何思想和观念不能以观念的形式由一个人传达给另外一个人(人类之间的沟通是一个不完美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立的经验,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才让我们和别人沟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机器给出的一个回答事实,他没有错,但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一种答案,人类社会独特的一点就是他对意义的阐释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机器给你的答案不是唯一正确的(但是你仍然可以训练他产生不同的答案),人学习最终就是要根据很多学到的观点中不断思考实践反思形成适用于新的观点的过程
小肥啾啾啾啾
2年前 北京
6
31:00 忍不住要开始做笔记了!周老师讲得太好了!!(声音也好好听😭
圆圆海
2年前 北京
19
最近也是GPT启发我,论文,要么好好写,要么快快写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