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西海特辑033)
“纸上造物”最近出了新作:《西游补》。一本明末清初的“奇书”,一部西游的“同人文”,却隐隐拥有现代气度。
纸上造物一直是个颇为独特的出版机构,对于题材的选择,对于书籍的呈现,都和许多出版方有着迥然不同的气质。对于《西游补》,纸上造物的主理人陆加老师还邀请了古琴音乐人大樵等三人为《西游补》制作了三首音乐作品,为“有声读物”的概念增添了新的实践和维度。
这一期,西海之声和陆加与大樵聊一聊这本书,这几首音乐,以及这个截至目前出了6本书的出版机构的哲学和方法。
Shownotes:
00:15 访《西游补》出版机构纸上造物的主理人陆加,和《西游补》音乐项目的作者之一大樵
03:05 纸上造物是个什么样的出版机构?
04:48 “半路出家”是怎样进入图书出版这个行业的?
10:45 古琴音乐人大樵曾经是迷笛音乐学校的鼓手学员
16:47 纸上造物最近发行的新书《西游补》,一本明末清初的小说
17:27 作者的名字“董说”,读作“董yue”,还是“董shuo”?
18:00 《西游补》用了《西游记》的人物,但是写了另外一部完全不同的“同人文”
18:59 马伯庸剖析得非常棒,《西游补》的精华在于它的讲述方式
22:47 古典续书补书似乎糟粕为多,《西游补》最大的好处是它的“现代性”
25:24 现代读者会看到卡夫卡、博尔赫斯、大卫·林奇般的影子
26:20 如果把《西游补》放在当代,和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相比,它特别的价值在哪里?
26:55 和《西游记》相比,其中更多是悟空一个人的寻找
30:51 一个精彩的情节:孙悟空在看一场由别人扮演自己的戏
33:25 我们对“古人”的理解有时偏向简单
35:11 聊聊这本书的“局限性”:其中的讽刺对现代人有隔膜
37:55 分享几个《西游补》的美妙之处
39:57 明朝小说中的暴力
43:50 如何定位为《西游补》所做的三首音乐?
46:34 听:《與》(11分钟)
58:19 古琴这个乐器,似乎就是一种中式minimal音色?
60:46 在古琴演奏家看来,古琴是一个什么样的乐器?
63:39 古琴在营造氛围上的作用和功能
65:23 谦恭或者说“客气”是不是中式音乐的一个特点?
66:24 另一首古琴曲《西游》是从《一生所爱》来的灵感,但是《一生所爱》在此已经形灭
69:03 听:《西游》(14分钟)
84:20 这首歌来自于即兴,因此进入是很慢的
86:41 令大樵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孙行者在看村民凿天
87:46 介绍第三首钢琴独奏《无尽行》
89:45 听:《无尽行》(2分钟)
92:25 《无尽行》创作时的想法
94:20 关于节制
95:30 《西游补》的结尾:范围天地而不过
96:57 纸上造物如何理解书籍的多媒体化?
104:15 为什么纸上造物出的书都有一点“奇书”的感觉?
105:54 大樵的古琴演奏可以在哪里听到?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