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主播...

回声场ECHOCAST

在场-yuha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球姐Camellia
10个月前
葡萄牙
9
41:55 为了更好地体验葡式生活,今年搬到了本地人聚集的老城区,也深深地感受到邻里之间里其乐融融地的近邻生活。
在里斯本大家基本都是在窗外搭条绳子晾晒衣服,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大风刮起时,你的衣物就会飘到一楼邻居家,我也因为这个原因和一楼的邻居混熟了。没事儿老往人家家去要衣服也怪不好意思的,所以现在去都会给她家孩子们拿几块巧克力,搞得小朋友现在见到我超级兴奋哈哈哈
对门老奶奶更不用说了,腿脚不方便还帮我收快递,搞维修,我有买花的习惯,现在总是多买点送她几支,奶奶每次收到花都乐得合不拢嘴,我看着也开心。
昨天回家又忘拔钥匙了,之前好几次忘记拔插门上一天都丢不了,今天一看,咦我钥匙怎么没了?正疑问呢,看到猫眼上插了个小纸条,让我拿钥匙打这个电话。原来是楼上大叔害怕丢了给我拿走了,还告诉我,一大早就看到钥匙插在门上了,害怕打扰你睡觉,就没敲门,先拿走了,真是体贴🥹
一直感觉自己超级幸运,无论在哪个异国他乡,总能收到陌生人的关怀,也让我的数字游民道路过得比较轻松(至少没遇到种族歧视或者危及生命的危险),也让我在每个新城市都有了归属感。
secretguardian
10个月前
北京
5
19:45 所以像之前搞城市开发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的时候大拆大建比较粗放zf的初衷相信应该是好的 但实施过程中大概率只想着新建或者保留自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后续也逐渐衍生出诸如债台高筑 拆真建假之类的乱象 而对于普罗大众从小耳濡目染陪伴长大的事物也很可能以类似舍小家为大家之类的口吻搪塞过去了
当然现在随着老百姓的人口素质越来越高 大家也愿意更多参与进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当中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这对于规划建设实施方来说项目的推进落地进度估计也会受到严重迟缓 anw衷心希望未来城镇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到一个生活水平和人文归属感两开花的结果吧_( :⁍ 」 )_

静格静Uma
10个月前
江苏
5
13:56 这个暑假专门去了一趟三峡库区,从宜昌到巫山、奉节、万州、涪陵,看了三峡移民纪念馆和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目的就是想去看看那些被改变的城市和现在的三峡人。

在场-yuhao
10个月前
上海
5
🌟本期节目截止周三晚给最高赞的朋友送出在场证明 2024 周边手账本一个!祝大家收听愉快!

小生xz
10个月前
北京
4
我在北京就没有归属感,这件事和yuhao单独聊过。这是一个祖籍在南方,但生长在北京的北京人的感受。我家不是前朝就生活在这里,也不是改开之后才来这里,和老北京新北京有完全不同的认知。我不知道我是谁,属于哪儿,我只能是我自己,有时候会孤独。

打捞一颗眠星子
10个月前
上海
3
《迷失东京》 《东京八平米》 挺不错

星期三下午两点
10个月前
江苏
3
27:17 听到上海的弄堂,想起我童年时代的生活空间。我小时候是在本地小国企的家属院长大,只不过我们这个家属院紧挨着本地最为古老的居民区,而古老居民区的形成是与南侧紧邻的大运河有关。所以虽然我也是住在老公房,但其实我们与南边没有界限,都有运河文化的影子。那时常穿行其中,却又不敢深入,平房密密麻麻,巷道七拐八拐,害怕迷路了找不到家。拆迁时我小学三年级,忽然发现当时以为“万能”的百度搜不到我住地方的信息,从此开始找寻失落的记忆。直到今天,我都在找各种那个地段的历史资料,并且通过以前周边的口述,整理有关材料。终于在大三的时候,有一篇写我们那个小厂的文章被选到地方出版的一本城市文化集,就总是希望我们那个曾经古老,却又逐渐被人遗忘的角落,能够记载在一些平台,还能为它占据些许油墨的空间。

睡倒在地
10个月前
福建
2
上学期的专业课也做了这个选题,看到这期好惊喜
付胜昔
10个月前
河北
2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c0c7ff33591c27becd136e 秦旷老师播客指北☞

周左中右
10个月前
江苏
2
来喽!

秦旷
10个月前
广东
2
牛啊牛
冷水鱼_HI8d
10个月前
江苏
2
报道报道

Meannnn
10个月前
广东
2
对于无根性特别有感触,在各个城市穿梭的我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的“鬼魂”,就算回到熟悉的故乡,也只是个有点熟悉的“鬼魂”。
secretguardian
10个月前
北京
2
还有像现在也发展出诸如拍照摄影乃至点云三维建模的新手段 让普罗大众也可以通过个人兴趣或者对故土的热爱尽快记录下对自己印象深刻或者触动最大的建构筑物 以防这些建筑真的不在了的时候还留有一些念想最大程度减少遗憾
既然上下层之间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纪念的东西很难取一个最大公约数 那不如自己尽快行动起来记录下自己认为最美好的诸多事物_( :⁍ 」 )_
Belle游游
10个月前
四川
2
最后的音乐是什么名字,好听

打捞一颗眠星子
10个月前
上海
2
对抗遗忘 解决焦虑 文化身份认知 认同
Aqua97
10个月前
江苏
1
48:10 “至少新的在地文化不能比过去差。这是一种交代。”
垚Y_A_O
10个月前
广东
1
【我们落后于世界,被认为是多余的。因此我们离去时,又能说些什么呢?文明以我们为垫脚石,登上高处便丢弃,垫脚石的话语,已不复有人听。】

Sylvia-9
9个月前
广东
1
18:48 柳巷这块狠狠共情了,妈妈回忆中90年代她上大学时的柳巷/我记忆里读中学时的柳巷/现在偶尔回去见到的柳巷,都太不一样了。

耳朵是脑子的耳朵
8个月前
上海
1
来上海六年多,对这没有什么感情,随便去一个城市我都觉得比这里有人气儿。这里就像一个大工厂,大商场,到处是打工人,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