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狂飙》,以及同样以广州冼村为题材的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都讲述了轰轰烈烈的中国城建浪潮中,财富、土地、权力以及人性的深度纠缠。在中国城市化的深化与加速进程中,“城中村”曾是社会焦点,《狂飙》让许多人重新回想起这段中国人的公共记忆。
北京、广州、深圳的城中村,为何区别如此之大?城中村对于理解城市的本质有何帮助?城中村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面临何种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助理教授赵益民长期关注城市转型、空间政治、城市政治经济。他认为,“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改写我们周遭的空间和我们自己。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在这个过程里被消灭或生成,不同的人群按照各式各样的原则重新排序,进而被整合为特定城市意象之中的元素。”
在一些抽象的“原则”与“蓝图”中,一些城中村与居住其中之人连同他们的记忆成为了“牺牲品”,但这并非城中村的唯一出路。“城市只是纯形式,它变成什么样应当由其中的人,和人与人的关系去决定”。
本期如此城市CityTells联合《信睿周报》旗下播客“信睿电台”,与赵益民共同“走进”城中村,回望土地、权力与记忆如何塑造一座城市。

——本期嘉宾:
赵益民,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助理教授
——本期主播:
郝汉、周发发

——收听时间线:
03:40 “城中村”的变迁,是城市一步步“变”出来的过程
06:08 为什么有些大城市的城中村在市中心,有些则在城郊?
14:25 北京城中村初体验
24:40 城中村的高密度与“脏乱差”,是社会问题的表征,而不是原罪
33:50 上海这座城市为什么较少与“城中村”话题关联
41:40 当形式凌驾于内容:建筑师柯布西耶如何杀死一座城市
50:02 相比拆迁户,借助城中村在大城市落脚的流动人口如何主张居住的权利
54:35 市中心区域的城中村、城市资本积累导向的“士绅化”与被迫离开人们
——制作团队
澎湃新闻the Paper旗下研究所·试说新语工作室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