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頔枫 / 嘉澍
文案 | “峥嵘二十年 ” 作者团队
统筹 | 嘉澍 / Frances
它和发展紧密相关,外资投资境内证券已达1万亿美元;
它随时代紧密同行,外资投资中国证券已达2万亿美元;
它促中华紧密团结,官方投资境外证券已达3万亿美元;
它使知识紧密融合,中国投资境外证券已达4万亿美元;
它是开放浪潮中的中国资本市场。
2022年11月,它即将迎来20岁生日。金融分析师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作为面向市场实践者的CFA协会会刊,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之初,就开始了对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
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的FAJ中文推介团队特别策划了特刊《峥嵘二十年 CFA会刊论文看资本市场开放史》,该文在10月10日于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公众号首发之后,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转发,财新网、新浪财经、凤凰财经等新闻媒体和“清华金融评论“等专业学术公众号纷纷转载,其精编版《从国际理论研究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更是在国内金融权威媒体《金融时报》发表。
本期“特许金融街“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本文的作者团队白雪石,秦秀婷、马茹三位嘉宾做客节目,为大家介绍这一策划到执行历时超过半年、由协会10多名志愿者共同完成的力作,一起聊聊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这20年取得了哪些成就?全球学者和投资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投资者的视野里,中国投资的目标如何从获取高收益转变为实现全球分散化配置?资本市场的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回报多少,中国的企业又受益几何?
三位嘉宾将从初露峥嵘的全流通后的A股,到日臻成熟的中国香港股市,从肩负转型重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中国企业,到逐浪前沿、有中国特色的新兴策略和资产类别,从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到世界所分享到的“中国速度”,为你呈现这波澜壮阔的峥嵘二十年。
「本期嘉宾」
白雪石,CFA,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投资部部门负责人,阳光保险集团绿色金融工作委员会成员,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秦秀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从事公司金融和资产定价方向研究。目前就职于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金融研究所。
马茹,CFA,曾任职于华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风险控制部,现就职于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控制部,从事投资绩效分析及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 FAJ项目与本期内容介绍
00:02 FAJ中文推介项目背景介绍
03:35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二十周年之际,团队精选9篇论文,从学术研究入手,呈现我们开放的大逻辑和大历史
04:38 20 年前,2002 年 11 月,证监会和人民银行颁布了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一个管理的暂行办法。由此拉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序幕,并为我们带了了一组“1,2,3,4”
07:35 文章整体五个部分的介绍
第二部分 初露峥嵘:股权分置改革前的资本市场
12:37 针对股权分置改革,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王风华博士和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徐叶晓教授在FAJ上发表论文“What Determines Chinese Stock Market”
13:46 什么是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14:50 西方的三因子在我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后,如何处理?我们中国的第三个因子应该是什么?
19:32 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如何能确保我们市场上的投资者不受到利益上的损害?
20:30 为什么股权分制改革能对市场的信心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 东方之珠:香港股票市场的成熟
25:06 百年风云,香港股市从初创到成熟的发展历史
29:34 2006年,新西兰梅西大学副教授JianguoChen、助理教授Andrea Bennett和研究助理TingZheng在FAJ发表论文“Sector Effects inDeveloped vs. Emerging Markets”研究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行业效应和国家效应,该论文提供了一种获取超额收益的新思路
32:35 2007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刘劲、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Doron Nissim和耶鲁大学讲席教授Jacob Thomas在FAJ发表论文“Is Cash Flow King in Valuations?”,探讨了在倍数估值法中,使用现金流和盈利指标,哪一个具有更优的估值表现
33:04 香港股市使用盈利预测数据的PE 进行估值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多数样本国家或者地区
37:27 该论文改变了对香港市场的固板印象
39:12 论文之所以要对盈利指标和估值预测进行检验是由于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
第四部分 转型重任: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41:32 过去 10 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与经济总量均实现翻番
43:05 国内企业的盲目扩张引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呼声愈发强烈
44:42 2012年,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Xi Li、美国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全球主动股票投资研究主管Ying Becker、欧非中东及全球主动股票策略主管Didier Rosenfeld将样本范围扩大至整个发达市场,在FAJ发表“Asset Growth and Future Stock Returns:International Evidence”一文,讨论了关于资产增长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47:17 投资者从关注盈利“数量”到关注盈利“质量”的转变
52:21 金融的本质并非获取收益,它是资源跨时空配置中的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为。那么在学界有哪些策略值得关注呢?
第五部分 前沿逐浪:新兴策略和资产类别在中国
54:58 回归投资本源,关注风险指标——波动率的变动
55:46 2015年,高盛资产管理公司量化宏观投资策略组首席投资官William Fallon和组合经理James Park和Danny Yu在FAJ上发表“AssetAlloc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Volatility Premium”,讨论做空波动率策略的表现
56:26 为什么波动率微笑曲线不对称?
57:45 如何做空波动率?
59:05 策略存在较大的尾部风险
01:01:16 2020年,荷兰鹿特丹大学副教授Dion Bongaerts、阿布扎比投资局指数投资部主管Xiaowei Kang和荷兰鹿特丹大学教授Mathijs van Dijk在FAJ上发表“Conditional Volatility Targeting”一文,对目标波动率策略进行改进
01:01:33 具体如何对波动率管理策略进行改进?
01:04:30 散户投资者在高波动的市场中购买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获得好的收益?
01:17:03 2020年,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讲席教授DouglasCumming、澳大利亚Continuity Capital Partners公司合伙人Grant Fleming和西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刘璋欣(Zhangxin(Frank) Liu)在FAJ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私募债投资回报的论文“The Returns to Private Debt: Primary Issuances vs. SecondaryAcquisitions”
01:21:06 私募债是什么?
第六部分 双向提速:中国的增长与世界分享
01:28:19 在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01:28:35 2021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讲席教授HendrikBessembinder, 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Te-Feng Chen、美国杜兰大学的客座助理教授Goeun Choi和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魏国强(K.C.John Wei)在FAJ上发表了一篇特别关注中国公司ADR的研究论文“Chinese and Global ADRs: The US Investor Experience“
01:29:15 中国企业ADR的表现如何?
01:35:06 2021年,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彭辽、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张立光和上海大学副教授陈婉怡在FAJ上发表了“Capital Market Liberalization andInvestmen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ina”一文,探究企业投资效率的变动
第七部分 让历史告诉未来
01:37:35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我国发展紧密相关,开放本质上就是做空波动率
01:40:41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随时代紧密同行,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
01:42:03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企业家精神、管理思想和治理哲学
01:43:31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使人类的知识出现了更加紧密的融合
01:45:30 最后,FAJ论文中文推介项目团队介绍,欢迎大家关注加入!
特许金融街是一档由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Society Beijing)发起,面向社会各界听众的金融访谈类播客,我们会邀请各金融细分领域的朋友们一起探讨资本市场热点,圈内秘闻,金融职场等与金融相关的热点话题。
微信公众号:cfabeijing
微博: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
订阅微信公众号,可查看往期播客图文版。
微信搜索个人微信号CFABJ-podcast,添加特许金融街小助手,即可加入我们的听众群,解锁独家福利,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交流。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