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本节目由阿那亚和深夜谈谈播客网络共同出品,深夜谈谈播客网络制作发行 -

本期空岛,我们邀请到了影像艺术家浦潇月,她与守岛人相征,细腻地分享了她的人类学影像项目《自梳》的创作历程及其背后深邃的文化意涵。浦潇月的影像作品结合了对文化现象的深度探索,在广泛的文献研究和阅读之外,她选择亲身走进自梳女的世界,寻访那些鲜为人知的姑婆屋,努力抛弃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以求触摸到那些最真实、未被篡改的生活细节。她的旅程不仅是一次影像创作,更是一次文化的深潜。在她的讲述中,自梳女的历史根源、现实生活层层展开,背后的社会议题逐渐浮现。她脱离集体叙述,关注和呈现每一个自梳女的个体多样性。浦潇月对于偏见、误解、过度消费持有警觉的态度,强调要真正理解这个群体,关键在于读懂她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故事。跟随浦潇月的脚步,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姑婆屋,探索那层可能被岁月遗忘的自梳女文化。

00:00:48  本期空岛来客「浦潇月」

00:03:23  自梳女定义的广义与狭义

00:08:37  自梳的由来与成因

00:09:28  自梳与不落家

00:12:19  对猎奇的警惕

00:13:57  她们都有选择自梳的原因

00:21:30  自梳女内部存在多样性

00:29:59  为何我要避免询问“你会后悔吗”

00:31:47  二元之外的女性生活方式

00:35:35  寻找姑婆屋就像一场漫无边际的密室逃脱

00:38:51 姑婆屋的建筑构造

00:42:17 顺德冰玉堂并非最具代表性的姑婆屋?

00:45:58 姑婆屋的宗教与死亡功能

00:50:44 文化研究需要在场性

00:52:40 自梳女是独立女性吗?

00:54:51 《自梳》项目的进展与规划

00:57:31  邝美云 - 心声

嘉宾简介

浦潇月:1997年出生于北京,美国Universityof Wisconsin Madison心理专业本科生,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研究女性与性别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以及性在心理和人与人关系 (Human Sexuality)中的作用。创作的主要媒介为影像,作品系列有《巧克力工厂》、《自梳》、《浮游》、《曼多塔湖》、《或许,莓果》等。作品曾发表于法国Fisheye杂志,丹麦Tofu Collective和国内假杂志等网站,在美国威斯康星州Memorial Union Main Gallery及国内北京798艺术区白场空间举办个展。过去两年主要以田野调研作为创作研究方法。

主播...
TerryX相征
深夜谈谈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anata
1年前 美国
4
我婆婆是半个顺德自梳女的后代。有大部分自梳女是去富人家打工,或者去东南亚华人家打工,一直做到老,赚钱帮助原生家庭。我婆婆家的自梳女就是她家住家保姆,广东人称呼为工人,在婆婆家工作了几十年,老了之后回去家乡顺德养老,因为和我婆婆感情很好,我婆婆就认了她做干妈,她去世之后婆婆给她负责了后事,立了排位经常都去拜她,我们也会去探望她顺德的家人。这一类的自梳女,有一部分是因为家里穷,女生多,女生需要出去打工赚钱,打工能选择的工种很少,做保姆是最理想的。她们出门打工之前就知道自己不会有机会嫁、或者说想一直赚钱不嫁人(嫁人就不能赚钱养原生家庭),所以出门打工之前就一起自梳、决定不嫁。
袜落
1年前 北京
5
自梳是不可逆的吗?
就算饿也要坚强活下去的韩
1年前 上海
5
34:58 主持人玩笑说姑婆听起来怎么不像是尊称呢?听到这里其实很不舒服,姑和婆这两个字,不了解当地文化的角度看来,只是两个称谓罢了。为什么会让人不觉得是尊称?是不是因为社会普遍的厌女情绪,下意识觉得姑姑,婆婆都不算什么好词吗?没有想指责主持人,也只是反应社会大环境如此,只是想发出心中的疑问,供大家讨论,也想看到更多见解,拓宽思路。
Eyeswong
1年前 广东
6
小时候去广州舅舅家过年,邻居婆婆就是自梳女,跟我阿婆年纪差不多,她那扇门总是开着的,因为我出门总能看见她,她都记得我笑眯眯看着我叫我小名给我小零食,我问过我妈她就说那个婆婆是自梳女,小时候也不太懂就只知道是不结婚自己住的意思,初中我阿婆过世之后也没怎么去过广州了也就没再见过邻居婆婆,前两年去广州过年她那扇门也没有打开,这大概是我唯一认识的自梳女了。
苏打饼干狂热fans
1年前 海南
9
月老师自己做播客吗!!!好喜欢老师的讲话逻辑!
Dalilah
1年前 未知
9
好珍贵的记录,感谢月月给现在的女性未来的养老提供一种可能的想象。
David_Wang
1年前 法国
12
终于上主页了😇😇😇
重离
1年前 云南
13
26:08 女嘉宾的声音好好听啊,谈吐也很有逻辑,听出来是一位阅历非常丰富的女士,希望有机会也能开一档播客~!
叭叭儿
1年前 湖北
14
主播在讨论女性话题 却一直用辱女脏话 多少有点不适🤧 但内容选的很好
一个老皇
1年前 北京
16
30:21 我真是笑了 男的永远觉得女的一辈子不跟男的结婚会后悔
瑾儿_8Og7
1年前 青海
19
我在大学校园里认识了一个女生名字叫“得兄”,心里真的很不好受。
HD995388m
1年前 河北
20
同为人类,男尊女卑本来就是人类的一个笑话
G_XT5B
1年前 广东
26
12:09 可不是尊称 老辈人看到我们现在不结婚的女孩都是直接骂小心变成老姑婆…
Keenee
1年前 广东
27
这次对话让我颇有感慨,我是佛山西樵人,但我对自梳女并不了解,在我所知里自梳女是不结婚的女性,这期节目让我认识到这个群体曾经在西樵这个地方有过一定的规模。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樵女生,我很惊讶于曾经的自梳文化并没有给晚辈留下痕迹,我父母都是西樵人,在2023年的今天我们这个小地方依然重男轻女盛行,出嫁的女生会因为自己第一胎生的是男孩而松一口气;还有夫妻双方婚前说好只生一个不管男孩女孩,结果婚后男方以第一胎为女孩要求生育第二胎,但第二胎依然为女孩,要求生育第三胎;女生在26、7岁没有结婚生育,会被周围人议论纷纷,甚至会把箩底橙(即被人挑剩下的,没有价值的女生)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词汇扣在未婚女性的头上。自梳女是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吗?我对此抱有怀疑,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时代所迫的自梳,其中或许有女性是自主选择的,我十分敬佩这部分女性。我也敬佩那些在外打拼后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建起一座属于自梳女的姑婆屋,要知道我们这边村子的地只有男性有继承权和拍卖权,女生是没办法获得分地和盖房子的,就如同他们弄了一个所谓族谱来与女性割席一样,女生需要分的土地盖房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过去我父母的年代,当你的家庭里没有一位男孩,在村子里是会被嘲笑和欺负的,由此可见,自梳女作为农村里的少数边缘群体,是需要抱团自我保护的,否则会被更有劳动力的男性群体孤立。说回现在,珠三角地区被TVB更前卫的思想影响了几十年,它有进步吗?有更加包容吗?女性觉醒在我生活几十年的地方它存在吗?我认为存在,但却是星星之火,我不认为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我希望的只是女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而不会被社会传统裹挟,不会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焦虑不安,自尊自信自爱,真正的能够“自梳”。
小明and卡農
1年前 广东
34
记得看很多香港tvb历史类连续剧里的“马姐”,就是自梳女,给富人家管家打工。还有几个自梳女会结伴买下一房子等退休后一起安享晚年,俗称“姑婆屋”。
日子总是要过的
1年前 浙江
36
港剧《男亲女爱》里毛教授说姑婆屋是中国妇解运动的先驱
G_XT5B
1年前 广东
44
只采访姑婆怎么够呢,怎么不顺便问问周边人对姑婆的看法 。怎么成为自梳女姑婆就要出去跟姑婆们住在一起呢,而不能跟原本的家里人住了呢,怎么历史上没有没有出现光棍屋呢
兔子先生啊
1年前 北京
47
很好奇男主播听到这个议题和群体是什么心情,中途的几次笑场作为女性听众其实有点不太舒服。
lxmlxm_
1年前 广东
51
说实话,这一期如果是由两位女性来对话,可能会更好一些。但从首页推荐进来主播这里接触到这个话题和群体,还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碗碗Nikki
1年前 广东
81
我就生长于自梳女群体算比较多的顺德,我的一个亲戚两年前去世了,她也是自梳女,我们都叫她姑婆,年轻时在新加坡做住家保姆,实际上很长时间她在南洋赚的钱全部也是寄回家扶养家族的,没有出嫁或者不落家(也就是假婚)感觉并没有让她们完全幸福自由,依旧要把血汗钱给予家里的哥哥弟弟结婚给家里盖房给父母养老...当然除了下南洋打工,珠三角蚕丝业的发展确实也推进了这个群体的出现,但我猜那时在海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但依旧传统的广东,大多工作的女儿经济也不会是独立的(ps:取名有一些更为隐晦的名字,使用“腰”等字实际上很多人是希望“夭折”)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