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最近看女足世界杯,很多广告、宣传都让人觉得观感不佳,好像随便喊两句“铿锵玫瑰”、“她力量”的口号,就是支持女足和女性体育了。未免有些廉价。

要让参与这项运动的人过得更好,有很多可以实打实发力的地方,这期我们从商业化、乃至“同工同酬”法律案例的角度,去聊女性体育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感谢「声东击西」的邀请,这期节目是和「声东击西」的一次串台,也作为「鹰眼时间」女足世界杯特辑的第二期。第一期是从运动员视角亲历海外女足发展的节目,欢迎大家长期关注这个系列。

聊天的人:

刘易非,「鹰眼时间」主播

徐涛,「声东击西」主播

一凡,「声动早咖啡」监制、前职业网球运动员

时间轴:

01:14 今年的女足世界杯,有哪些“不一样”

09:36 同工不同酬的美国女足:收视率比男足高,为什么工资却更低?

21:17 从「贵族运动」到国际女子网球协会:一场领先四十年的体育改革

34:33 从美国女足的发展看体育商业化的更多可能性

45:25 中国女足的年薪是什么水平

50:35 体育商业化:让运动员们走得更远一点

相关内容:

Vol.62 在美国和丹麦,亲历世界女足巨变

Vol.13 女子体育的同工同酬,她们靠本事做到了|鹰眼时间

Vol.49:你对中国女足的印象,很可能都是错的|懒熊三缺一

声动活泼制作人员:

监制:六工,Yifan

后期:赛德

「鹰眼时间」开设听友群了!期待认识热爱体育的朋友们,多多找我们交流,欢迎微信搜索“yingyanshijian”,添加小助手入群。

合作:[email protected]

主播...
特特非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东方i
1年前 上海
0
42:48 垒球吧,美国女垒很强
南烈
1年前 辽宁
0
53:01 挣钱多好啊,完完全全的替运动员高兴
神经蛙_UZwM
1年前 北京
1
作为足球从业者,听到这样理性和充满逻辑的讨论,真的很感动也很获益
编号2538
1年前 澳大利亚
1
31:57 竞技水平不是体育观赏价值的唯一要素。
xxxxxdavis
1年前 北京
1
中超现在太难看了,确实看得我昏昏欲睡
HD342428q
1年前 内蒙古
1
妈耶女排还没成绩🤣
HD117436e
1年前 天津
1
07:12 男足世界杯也有中午比赛的吧,美国世界杯。
益达_WvUu
1年前 上海
1
最喜欢的两个节目联动, 先评再听👏
徐个个
1年前 江苏
2
30:51 今天我还看了一场比赛录像,是当年孙雯刘爱玲她们那一届的,刘爱玲有一脚世界波,禁区外破门,那脚球放到任何一个年代,不论男女,都是极其精彩的
Ghost#1211
1年前 广东
2
32:00 那确实比中超男足好看hhh
特特非
1年前 北京
3
补充一下:关于女足运动员收入那部分,我提到的数据有点滞后,实际上她们收入要更高一些。不过也需要大家的关注支持,才有更健康持续的环境。
今天有没有下雨
1年前 广东
3
58:35 想补充一点。 其实也并不是只有奥运会会有关注,只是说奥运会是全民关注。作为一个羽毛球爱好者,仅聊聊我了解多一点的羽毛球项目,羽毛球项目其实是有相对密集的巡回赛的,当然奖金远不及网球,国外也有较多的自由球员,羽毛球的受众还是较大的,就算是举国体制的国羽也是需要赞助的,国羽的队员很多都在经营自己的社交平台(我猜测是有要求的),包括他们对外采访都会有培训,也是形象建设的一部分。总的来说还是该运动项目的推广和商业化程度,才是最重要。
galag
1年前 江苏
4
女子体育大部分项目横向跟男子比差距极大,纵向跟过去的女子比好不少,这是我认知的事实
阿佳西
1年前 广东
4
听完声东击西来的,我会持续关注女足这个系列的,感谢分享~
徐个个
1年前 江苏
5
32:33 这道理就好像现在基本上公认女排比赛比男排好看,因为男排是跳得高力量大,可是各种技战术、地面球防守,就几乎没什么意义了,而女排比赛的技战术配合、防反,两队的排兵布阵、攻防博弈则更为精彩
xxxxxdavis
1年前 北京
5
女篮观赏性确实提高太多了,个人能力提高很多
jeanneZ
1年前 美国
6
上届女足世界杯就觉得特别好看,女足运动员身体更柔韧做有些动作很漂亮,而且可能是因为速度没那么快,所以看战术反而觉得更清晰
fanwwwcy
1年前 北京
15
铿锵玫瑰这四个字确实太苦了,对比现在的经济社会各种环境而言,本可以用更合理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减少不必要的苦的,所以不应该再强调吃苦了。
徐个个
1年前 江苏
25
52:01 作为一个资深排球迷吧,我现在可以说特别反感国家对女排的一些宣传,长期以来所谓“女排精神”被放到一个神坛上了,这其实造成一个极不好的认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认为竞技体育“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忽视科学,忽视专业。 今天聊女子体育的发展嘛,我感觉无论如何绕不过一个人,就是郎平郎指导,伟大的球员,伟大的教练,伟大的女性!她执教女排的时候,其实是全方位的专业,这方面纪录片和相关资料挺多的,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一下,包括她倡导的选材和建队方式,带起了一支很专业的助教团队,用各种大数据的方法来指导训练比赛,包括关注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等等,事无巨细改善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吧。其实大家可以很明显地对比出来,郎指导执教之后,整个女排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甚至她们日常的状态都是更自信更从容了,当然也有一些时代进步、社交媒体发展等等客观条件,但总体上是郎平指导专业、科学、包容的态度,让女排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不是单靠精神。 之前我记得李娜法网夺冠之后也说过,她们能够一定程度脱离体制,寻求更好的训练比赛环境,要感谢郎平作为先行者,走出了一条新路。 当然我不认为体制有绝对的好或不好,但是首先必须要认识到,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不管是哪个项目,现代体育从任何角度都是一项专业度极高的系统工程,包括它的观赏性、商业价值、职业化水平等等,都是建立在无数专业人士的工作的基础上的。 基于此,可以说回到薪酬问题,女足队员年薪 20 万真的多吗?整个国家选出来的,后面有专业体系支撑的运动员,也就 14 亿人里面不到千人吧,真不是“你上你也行”的,任何一个行业,能做到前千万分之一的水平,人家凭什么不能拿更高标准的薪酬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