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

爱米 | 「Be Water Journal水象」视觉文化平台创办人及编辑、资深杂志人、小众杂志评荐者。2004年入行杂志业,曾于《城市画报》、《Neway华夏》杂志担任编辑、记者;曾参与创立自出版视觉杂志《TOO》及女性创作杂志《after17》。

邱正 | 设计咨询研究工作室“DEMO”联合创始人。曾任中国创意生活方式杂志《新视线》副主编,创意生活方式平台“良仓”业务拓展总监和媒体内容总监,艺术生活方式品牌“稀奇艺术”市场总监,设计策展人,设计品藏家。

本期梗概

[01:38] 《Be Water Journal水象》和《DEMO》的新刊

[08:05] 独立杂志之“独立”?

[11:28] 出刊频率的快与慢

DEMO:“不是我们快,只是时间过得快而已。”

水象:“如果焦虑有用的话,我每天都焦虑。”

[15:15] 佛系做杂志是个伪命题

像植物一样不紧不慢地生长?——“可就算是农夫种地,也需要按时间去撒种子啊!”

[16:57] 从生活中长出来的选题是更有机、更有生命力的

[21:30] 从固定框架中出走,生活不应该被美食、旅行、车、数码、手表给方式掉

[23:35] 纪录片式的采访,不可控性与可遇不可求的巧合都是珍贵的

[27:58] 与其说是“读者定位”,不如说是个自然聚集的过程:通过杂志传递的价值观、风格,吸引来同质的人

[32:11] 世界上不是只有大众媒体,被大众媒体“淘汰”的方式,仍有它存在的意义

[38:00] 版式设计的尝试:拒接“设计感”/纸张实验

[41:13] 现在的商业可能缺乏一些想象力,但不要粗暴地和商业二元对立

[43:51] 与合作品牌之间的关系:其实品牌的思路也在变化

[47:00] 所谓的“坑”其实是不同环节的角色之间磨合、共同成长的机会

[52:21] 老老实实地做一本朴实杂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多样化的形态从何而来?

[58:50] 数字媒体降低了做内容的门槛,用一个技术性的工具降低了这件事本身的技术性,而一本实体杂志的诞生需要整个行业去支撑

[1:01:30] 分享、推荐环节:国内外的独立杂志

[1:08:30] 给个体、小团体们的一些建议

本期主持:

赵阿萌 周玥 陈家心

后期剪辑&编辑:

周玥 陈家心

播客中提到的杂志:

《after17》

《生活手帖》

《The Plant Journal》

《Hole&Corner》

《MacGuffin》

《INTO》

《homeland家园》

《Emergence Magazine》

《FLANEUR》

《Dirty Furniture》

主播...
赵阿萌
赵梦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adwoodman
3年前
0
谢谢两位老师的分享!
madwoodman
3年前
0
46:57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觉得DEMO的社会性价值也是DEMO的原创性和独立性所在!
madwoodman
3年前
0
44:18“现在的商业可能缺乏一些想象力”哈哈哈哈说的太好了!
madwoodman
3年前
0
39:36第一次看到DEMO的时候就觉得:目录竟然在封面上!好cool!哈哈哈
深白色
3年前
0
42:28收入来源:杂志售卖+品牌合作
七个梦
3年前
0
杂质杂志
madwoodman
3年前
1
30:47哈哈哈哈哈哈在后台反馈DEMO4小bug的读者之一报道哈哈哈
HD656995b
3年前
1
在其他平台听过来反馈!本季最爱的一期
深白色
3年前
1
15:43「像植物一样不紧不慢地生长,气定神闲。」
深白色
3年前
1
今天的「独立」:尽量多地体现小团队的意志
赵梦莎
3年前
1
针对大系统的小生态 的确是必要的。虽然这期收音有些遗憾但内容上不得不说还是很有启发的,希望不要被前面劝退!
伍上君
3年前
1
感觉收音还是有点不清楚,男嘉宾的声音很飘忽,需要用很大的注意力去听
深夜球迷
3年前
2
买各种杂志20年了,以后也会一直买下去。
早寝
3年前
2
来学习做杂志了📖
真是B君
3年前
3
01:00:07 都交给“不差钱”、“有点热情”的人来做,那也会变得很无趣吧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