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20分钟
播放:
1.33万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偷穿女性丝袜的男性是少数,但折射的内心冲突很大众,从这个现象出发聊聊“对立、冒名顶替与攻击”。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696453k
1年前
上海
43
女的穿男性符号的衣服,是“中性穿搭”,这些男性符号为她加分,反而平添魅力;男的穿女性符号的衣服,就不是“中性”了,这些女性符号让他减分,甚至被视为怪物、不正常。这一定是某种不公平,但不确定到底是对谁/对什么的不公平。我高中的时候穿过我爸的拼接夹克去上学,被班上好事的同学说了不怎么友善的话。工作后,在经过漫长的尝试让自己融入主流(穿小裙子紧身裤高跟鞋化妆)之后,我不伺候了,现在全都是中性衣服,素色纯色简洁。爽了。这就是最舒服自在的我。随便别人怎么揣测我的性取向。反正我不会考虑ta们的。

DeeDee_00
1年前
广东
19
丝袜被创造最初是给男性穿的,这样的物品还有高跟鞋、假发、裙装等,看到男性去穿戴这些物品感到惊恐、厌恶的根源是把刻板性别的规训强加于人、物之上,但是穿戴者也是同样如此穿戴上性别刻板象征的物件而短暂脱离现实身份的痛苦,但是感觉这样会让穿戴者更加痛苦,因为他的认知里就有一套刻板的男人模板、女人模板…唉…好难
HD696453k
1年前
上海
18
我觉得我至今出门还戴口罩,也是某种“穿丝袜”。戴上口罩的我就不是我,至少不完全是,我可以把我的一部分藏起来,同时把不戴口罩时藏起来的部分释放出来。或者说,我戴上口罩后,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判我,我会做出我不戴口罩时不好意思做出的事,比如假装没听见不想搭理的人,比如用拥抱来感谢超市收银员。

严艺家
1年前
美国
11
觉得声音不够大的小伙伴,可以在播放界面“后退15s图标”的左边-“设置”里,打开“人声增强”~开了之后就响啦~
HD161032h
1年前
广东
8
这一期含金量极高
HD524190l
1年前
江苏
3
老师的每一期分享都很有用!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穿呀
1年前
上海
3
听了五遍才感觉懂了。基本每几句要思考好多东西才能消化。复杂却有明晰的逻辑。感觉心里某个地方亮起来了。谢谢老师。
酸咖啡ny
1年前
天津
3
麻烦请教严老师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班里有一个孩子总是在乐,不管这件事有没有意思,也总能找到笑点。而且这个孩子总是出口骂人,无差别的骂人,语言非常过分。我也找家长沟通过,家长是非常配合,也回去教育。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自己表述是属于讲道理类型,不用权威压制自己孩子的类型。我实在是不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您能简单的说一下产生的原因吗?或者告诉我应该看什么类型的书,我自己去查阅也行。麻烦您啦。
鼠_鼠
1年前
河北
2
放弃社会身份(分化后的自我),成为元初的自我,未分化的状态,干细胞状态。
成人(父母)代表了高度分化的,社会身份化的个体,孩子代表了未分化状态。父母对孩子的恨和敌意并非「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你牺牲了太多」,而是对外部世界的恐惧让他产生了杀死内在声音的冲动。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母亲和一个婴儿一起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孩子突然哭闹起来,母亲害怕招来追兵招来杀身之祸,于是用手捂着孩子的口鼻,不小心把孩子捂死了。
如果不及时的杀死过于胡闹的内在的孩子,一个人会因为孩子的胡闹丢掉自己的外部身份,这是另一种死亡。所以很多时候人会面临一种抉择,杀死孩子还是杀死大人。
李金强
1年前
河北
2
一个人的好奇心而已,你严重了!
麥Mai
1年前
浙江
2
点赞,将视线聚焦于看似“怪奇”的小事,其实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现象,很喜欢这期播客的内容,希望可以多多挖掘,多多探索,支持支持

何星期
1年前
广西
2
我感觉孩子恋物癖的可能会更大一点,衣服本身没有性别,但大家总是会给衣服套上刻板印象,只能偷偷穿更多是畏惧世人的眼光,但愿社会能更多一点包容心,哪怕他穿上丝袜他也没有伤害任何人,却要因为喜欢刻板印象中的女性物品被说成心理不正常心理变态

开心快乐鸭
1年前
湖北
2
小时候(幼儿园时期)的我偷穿过舅妈的高跟凉鞋,还没穿上舅妈就过来了,赶紧偷偷脱下来再。再大一点我妈给我穿一种肉色的短丝袜,滑滑的,穿鞋很好穿,但是穿久了会很臭,所以我不喜欢那个丝袜,后来带我去买鞋还让我当着一群售货小姐的面穿上去试鞋(因为脚大,穿不进当时的鞋),害羞得很,觉得那种压抑只有女性会穿。
再后来上初中,这是刚想到的,同桌会穿上述的袜子,还有黑色的,让我更确切的知道了这是女性才会穿的袜子。
高中了,看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知道了丝袜很多时候代表的是性的味道。

入眠星星
1年前
上海
1
20:28 我感觉我是有这个过程的,前几年一直很自卑,获得好成绩也觉得自己不配、几乎不和身边人抱怨生活中的事儿、压抑自己情绪用来回避冲突。近几年发生了改变,开始会抱怨、不忌讳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在获得成绩上,大部分是认为不论好坏,只要我认真去做了,那就是我的,我也无怨无悔,不会像之前那样痛苦了。在此改变的过程,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朋友,能够交心的朋友。在与对方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实我是可以表露“对外界的攻击性”,其实朋友也有对“外界的攻击性”。

WingtongQin
1年前
广东
1
很喜欢那个鸡蛋膜的比喻😂 女生其实在这上面也会有所谓身份认同与否的逃离。从小到大总有某些场合一定要穿裙子+裤袜,小时候是国旗队,长大了是见客户,不想穿的时候真觉得做女人真难。也有场合穿了丝袜像是怪物,比如在穿校服短裤搭丝袜,会被学校的女孩暗地里说xx婊,还会被老师叫去谈话。

白日梦选手
1年前
西班牙
0
1⃣极致的对立
2⃣冒名顶替者
3⃣攻击性的外化
-源源-
1年前
北京
0
那有没有可能这些小朋友是作为性少数,存在性别认知障碍的呢,ta们本身性别认同自幼就存在某些问题。

沐浴露_EXN1
1年前
福建
0
13:38 嗯,确实。这是隐藏压抑的结果
HD75157q
1年前
广东
0
10:54 水牛比尔
小寒_TWRK
1年前
北京
0
声音太小,改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