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中学年代,打字与胸部同属女性的第二性征。”
二十世纪中段,女性最常见的职业是“打字员”,人生的主题则是“家庭”。在阿特伍德的《神谕女士》中,她看似轻松的戏谑却道出了彼时对女性规训的触目惊心:打字员就像胸部一样自然地与女性捆绑。
某种程度上,两性气质就是典型的性别规训的产物。在福柯笔下,社会规训弥散于整个社会,成为毛细血管般的「微观权力」,女性规训何尝不是如此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抵达女性的身体,蜜蜂腰、小鸟胃、魔鬼身材、天使容貌……女性成长伴随着无处不在的规训,被规训的痛苦和撕裂感又被女性内化成一遍遍的自我否定。
阅读阿特伍德,就是阅读女性共同的命运。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加拿大文学及阿特伍德研究学者袁霞、法语文学研究学者黄荭以及英美文学研究学者但汉松三位老师,继续聊聊《神谕女士》中反映出的女性的自我否定和社会规训。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嘉宾】
袁霞: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加拿大文学及阿特伍德研究学者。
黄荭:南京大学教授,法语文学研究学者。
但汉松:南京大学教授,英美文学研究学者。
【时间轴】
02:45初次阅读阿特伍德——在最懵懂最旺盛生长的阅读时代遇到阿特伍德
12:44 阿特伍德的传奇经历及创作脉络
20:04 从女孩到女性的成长蜕变中的爱与痛
29:20 “阿特伍德是我读过的最有幽默感的女作家“
31:40 阿特伍德:“我是一个坏女权主义者”
34:02 容貌焦虑——女性对社会规训的内化
43:16 如今的女性处境有所改变吗?
51:07 女性规训——在毛细血管里操作的微型权力
60:00 父亲缺席是导致母女关系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65:00 如何理解《神谕女士》中迷宫等意象?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加拿大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是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1985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发表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获提名普罗米修斯奖和星云奖,以及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成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幻想小说之一。2008年她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7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近年来她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一。
-相关作品-
《神谕女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好骨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盲刺客》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羚羊与秧鸡》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存:加拿大文学主题指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逃离》爱丽丝·门罗
《一个女人的故事》安妮·埃尔诺
《空衣橱》安妮·埃尔诺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Halie Loren - A Woman's Way
【读客彩条文学文库】
读客彩条文库是读客旗下的外国文学文库,旨在挖掘世界文学,重新定义当代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品牌作家包括若泽·萨拉马戈、库尔特·冯内古特、索尔·贝娄、格雷厄姆·格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