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自己活得很累?
为什么我们对未来越来越迷茫?
为什么面对前人已走过的人生轨道,我们还在渴求那片旷野?
时代瞬息万变,我们每天被大量信息包围、冲刷,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压抑、疲惫……
面对时代种种的不确定性,我们对外界麻木,对自己不解。想构建宏观视角俯瞰大局,又感到渺小而无力,想建构微观生态稳定自己的内心小世界,又常常迷茫受挫。进退维谷的处境里,我们还能“往里走”,发展起一种丰沛的心灵生活吗?既照顾好自己,又关心世界,我们做得到吗?
许倬云先生曾写下自己发现的一条路径:
“我生而残疾,八岁以前不能走路,八岁以后我坐在竹凳上,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做任何事。我看一堆蚂蚁从窝里出来,每只蚂蚁从大叶子上采一块扛在背上,排成一队走单线回到窝里。如此情景我看了一个小时,像看一场很有趣的戏剧,也能由此发现蚂蚁的智慧。这种方式叫“自我排遣”,自己寻找安顿的地方。”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历史学家许倬云和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一起聊聊许倬云先生的《往里走,安顿自己》,聊聊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如何安顿自己的心。
(ps:片尾有彩蛋哦~)
【本期嘉宾】
许倬云: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时间轴】
02:23 向里走,安顿自己,是个人的自由还是群体的责任?
11:20 西方文明的流变及对中国的影响
17:15 老虎狮子的世界里弱肉强食是唯一出路吗?
25:20 我们处在一个“世界内政”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32:50 后真相时代如何辨认事实和讲述事实的人
38:50 如何看待现代年轻人的焦虑?
43:20 如何既照顾好自己,又关心世界?
51:50 【彩蛋】许倬云对年轻人的一些话:“往里走,安顿自己”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许倬云(1930-),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万古江河》《许倬云说美国》《心路历程》《历史学研究》等专著。
-相关作品-
《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頭脳警察 - 詩人の末路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