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很多年轻人的困扰。许倬云表示,自己经历过抗战时代,在国家危亡之际就是认为国家最要紧。二战以后国家主义的强盛,又使得许多老百姓感觉到了国家的压力,这成为一个世界现象。
对于如何处理这种关系,许倬云引用我国儒家名著《礼运·大同篇》中的精神说,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有分寸,知道自己的贡献与收获,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不能强夺人,当自己强大到一定地步要懂得照顾别人。项飙也认同儒学看世界是多层、多维的,它编织一个网,人和人都可以发生联系,而不是一个个个体面对上帝、正确面对错误、正义面对不正义,它不是一个二分法,而是多维多层的一个编织法。
或许,我们还需要发现看待这个世界的更多视角。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历史学家许倬云以及人类学家项飙,一起聊聊视角、竞争与差异,谈谈在充满不确定的今天,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本期节目由读客经典文学100讲呈现。
【本期嘉宾】
许倬云: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项飙: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时间轴】
02:30 关于竞争,如何在充满差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20:00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争霸”,现实中有哪些思考方法
33:09 谈论“附近”,看见世界多维多层的编织
40:21 【彩蛋】许倬云对年轻人的话:“安人安己”
【相关作家作品】
-相关作家-
许倬云(1930-),历史学家,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万古江河》《许倬云说美国》《心路历程》《历史学研究》等专著。
-相关作品-
《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
【BGM】
BLVK - manmade waterfalls
吕思清 - 沉思
【联系我们】
微博@读客熊猫君
豆瓣:读客熊猫君
微信公众号:读客熊猫君
b站:读客熊猫君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