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聊天的人】

梵一如

高蕾

【OP】

RayHan(音乐)

【剪辑】

王俊翔

【出品/制作】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主播...
梵一如本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1ess3aveore
1年前 湖北
11
让女主播完整把话题说完,节目听感会好很多,话题岔开了也行,但岔的毫无价值,实在听不动。
Tomoco
1年前 四川
13
我感觉太多从金融和舆论方面讲小米造车,没有从技术还有产品本身谈的东西。 我作为一个物理硕士毕业,现在在做工程领域,自身是保时捷卡宴车主,家里还有雷克萨斯 570,丰田皇冠,奔驰 S450 ,已经下订 SU7 MAX 版本,我说的一些东西应该不是或者你也不用担心我是一个米粉或者屌丝或者大笨蛋。 谈一个企业,从金融方面去看很多时候是一个已经进行过企业领导层迭代了的企业,而一个创始人仍然强有力地把控着的企业,企业性格是创始人性格的延伸,两个主持人对雷军不够尊敬,我的意思不是口头上的,或者对一些结果的尊敬,而是对雷军生平和经历少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雷军出生于沔阳县,现在改叫仙桃市,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并且 2 年修完学分毕业,进入金山前也写过财务软件,杀毒软件,进入后从技术岗一路升到 ceo。在中关村是赫赫有名的第一代前辈,也就比柳传志这些低半辈,在投资界,他名字就是响亮的招牌,投资的公司数不胜数。这样一个人根本名声和财富都是传说级别的,完全可以当个提拔新人的名宿旧老,出现在什么中国互联网回忆录甚至中国计算机行业软件教父的人,不需要抛头露面出来给大家鞠躬,也不需要被一些小几十岁的人叫雷子雷哥,甚至可以和任正非,王健林,马云,马化腾这些一样,一副看不起你普通人说说权贵话甚至就不出现在媒体的样子。县城土屌丝理工男雷军的很多行为和财富自由后的再创业动机你们光从金融和营销去理解雷军就充满着一种偏见。 像是八轮投资你看不到雷军在计算机行业的影响力和他之前大量的投资和提拔新公司和企业,你就不理解,甚至觉得差钱是笑话。雷军帮助了很多人,他也不缺钱,他说自己要做一个新的企业,那些收过他投资,得过他帮助,对他仰慕的人,就会根据知道消息的先后和自身财务状况跑来找他,与其说是分一杯羹,不如说是来站场的。 从工业技术角度 苹果,戴森,小米,我是比较理解他们造车路径的,苹果造车是一种提前布局,免得之后智能化的新阵地 iOS 缺席,从这个使用场景成为他们的阿喀琉斯之踵。毕竟苹果已经进入守成阶段,维护好自己的护城河就是最好的行为。 戴森的一切都是围绕他的高效静音微型马达的,电吹风也好,吸尘器也好,都是围绕着他们的核心专利做的产品,所谓的不毛燥,正是因为他们的吹风机相对于老式吹风机用更极速的风干而不是烘干导致的,明白原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不知道。但是这个技术壁垒其实很薄,这也是后来很多模仿者开始打低价,并且都不差,而且微型电动马达最好的技术并不是戴森,而且大疆。 小米造车除开自己以外,某个地方政府的推动也功不可没,北京市,新势力北京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汽车,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合肥,成都都有 base 的工厂,北京整个是落寞的,给出了小米多大的支持和优惠落地,从小米起售价都看得到。 为什么继续做,为什么不继续做,很多时候就可以思考出一些结论,外观设计上,不知道主持人想过没有,为什么超跑都长得比较类似,为什么油车时代低价车和高价车很大的区别在于造型。可以观察一下车头大小,从低端的到高端的,然后想想车头一般是拿来放什么的,气动的最优解是什么,小米与其说是抄袭保时捷,不如说是借鉴了很多中置和后置发动机的跑车,车头像迈凯轮和中后期法拉利,侧边气孔和头顶曲线类似保时捷,屁股像阿斯顿马丁的。很多时候,最优解可能不是唯一,但是在没有了发动机带来的设计瓶颈可以自由发挥后,其实设计是可以趋同的,我们可以说小米没有技术,但是小米的很多产品其实可以看到,小米在设计上的追求其实比特斯拉,比亚迪之类的绝大部分车企是有追求的。盲听别人说法不过自己多观察,多对比。你要想小米如果这都算抄袭,丰田抄袭克莱克斯,本田抄袭 jeep 的时候才更过分,现在人家也是第一大车企。 至于什么请营销总监之类的,其实不如请技术部门参与过设计的可能更简单吧更实际吧。 还有什么的可以讨论,播主要求大家开放心态的时候,也可以开放自己心态毕竟我们都是消费者。如果很多人选择一个事物,我们最好避免给对方贴上一些简单标签来理解这个事情。
HD339352i
1年前 中国澳门
14
53:00 看得出来在德国学经济的高蕾更相信商品的质量,在日本学社科的梵叔更认同商品的营销传播。这大概就是教育对人思维的塑造吧,也是我们普通人要突破的思维局限
倒霉遇到网络疯狗
1年前 安徽
15
52:52 梵一如,应该买个戴森产品了解一下,戴森的产品核心真不是外观,是超出一档的使用体验,跟早期苹果手机一样,不吹参数。厉害的是,外形也很有特色。梵老师透过音频不可置信的样子,我能理解,因为我以前也这么认为
灰原哀哀哀
1年前 河北
15
36:28 这里讲的真的不客观,陈震测评的时候,su7方向盘对称都能成为吐槽的点,蔚来有款车,方向盘也对称,但陈震对那款车的评价就截然相反
七上
1年前 福建
17
高蕾老师如此优秀的专业人士不能浪费啊,能不能劝劝男主持好好做节目,不要水不要水,梵高这么好的经济类talk现在有点可惜了
唐聪_4k03
1年前 河南
18
不认同嘉宾的观点就借自己播客主理人的权力强行堵嘴,这样的节目搞年费制,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七上
1年前 福建
20
付费节目真的有点越来越水了
五碗碗
1年前 安徽
20
1:07:51 fan对国际排放指标这个话题不熟悉,以及无法应对高蕾的逻辑,就不让高蕾谈了。聊天不能这样,为什么不能倾听,自己能聊的就插话打断不停说,自己不熟悉的就不让人聊?
Yuancain
1年前 广东
21
收费节目还是要有个清晰的主题。不需要这种赶热度的闲聊。作为一名汽车设计师,也算是圈内人士,现在木已成舟,我不想反复听到不懂设计对米时捷的调侃,这些都是表象问题。我希望听到的是从大宏观经济国际趋势的角度来看小米汽车的走势,国内新能源不在乎一个借鉴的爆款,更在乎能否能成一股力量成为新能源车的标准。
海狸小姐是模拟市民
1年前 美国
22
52:56 梵叔这里暴露了自己既不吸尘也没有长头发😆 既然这样就少一点质疑嘛!
SHERRY姐可爱多
1年前 加拿大
23
52:36 高蕾:认真分析戴森产品; 梵叔:生命这样的旅程
想飞的大笨象
1年前 广东
29
这期感觉主播没有做够功课,出现好些错误,例如小米电池就是比亚迪和宁德同时供货;苹果确实不做车了,人都分流或裁员了;马斯克并没有回应小米造车,是简中自媒体偷梁换柱。而且前后逻辑不太顺畅,中间分岔太多,最后圆不回来了。有些论点其实有些意思,例如汽车质量等,但话题太分散,导致没有深入,虎头蛇尾了。 听这期前,刚好听了“鼎谈”,知道主播的想法,我也降低了期望。只是这期确实有失水准。如果能找个助手提前帮助收集一下资料,同时二位主播可以沟通一下思路,效果会好很多。
血小板的板
1年前 北京
30
建议这种非经济金融的话题,梵叔就当好捧哏就好尽量少说话,干货少就想多听高蕾姐姐说话
HD513577x
1年前 广东
31
没有人反馈过 听感不适吗,听下来没有啥线索,想到啥说啥,不停地发散、相互打断。且不说内容质量如何,光是听起来就挺累。
Ti_F2Lz
1年前 上海
37
天天叫别人偷国,结果自己也偷,然后自己偷就不是偷了,所以互联网上的双标人精神状态真的还好吗
Tothenorth
1年前 北京
37
52:15 老粉,真觉得🍠这段太糟心烂肺的媒体人+油腻中年男了
DenisDuan
1年前 广东
54
有观点碰撞很好,但是我想提个意见。梵一如有时候能不能克制一下,等高蕾把话讲完了才发表观点。好多时候我都想听完高蕾的完整表述,这样才能了解她整个逻辑的来龙去脉。但是,好几集里的好几次都觉得高蕾被强插🤦🏻‍♂️,然后高蕾顺和了,结果话题又被带到别的地方了。
gymbangkok
1年前 上海
54
个人建议,梵高可以做些金融人物和事件的系列,听感会比这些所谓的热点新闻好很多。现在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的核心问题不在于产业和市场,可聊度不高,也吊不起两位的兴致。
粉红雷象
1年前 云南
135
这期真没必要做成付费节目,两位主播明显对新能源汽车,或者小米造车,又或者su7本身有较深入的思考,难以形成有对话价值的观点(内容有点水),这种本身高流量的话题可以聊,建议放到井户端去引流,希望节目越做越好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