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故事FM ❜ E705

 

李伟汉今年 45 岁,从小在荷兰出生长大,来自于一个典型的印尼华人移民家庭。

 

100 多年前,李伟汉的祖先就从中国去到了印尼;1949 年到 1950 年期间,在印尼刚刚结束一系列独立战争的时候,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李伟汉的祖父母一代又决定举家移民到荷兰。从此,这个家族身上便有了三个国家的印记,而其中华人的那笔色彩可能是最弱、却也是让李伟汉最好奇的部分。后来,受到这种好奇的指引,他来到中国寻根,还帮助了很多其他海外华人去寻找祖先和家人。

 

对于像李伟汉这样的华人来说,他们的寻找常常开始于一种陌生又难以名状的乡愁,因为他们想要去回溯、追问的,可能是自己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时空。

 

/Staff/

讲述者 | 李伟汉 宇诗 洪凝影

主播 | @寇爱哲

制作人 | 玉箫

编辑 | 也卜

文字整理 | 玉箫 风筝

声音设计 | 赵力杰

运营 | Yoyo 清韵

 

/BGM List/

01.Story FM Theme Dream version 01 – 桑泉(片头曲)

02.The awaited little – 彭寒

03.The Other Side of Shadow – 彭寒

04.三叶 盆的变奏 – 彭寒

05.长夜齐天 – 桑泉

 

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故事FM 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蜻蜓FM | 荔枝FM | 懒人听书

小宇宙 | QQ音乐 | 酷狗音乐 | 酷我音乐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微信公众号:故事FM (ID: story_fm)

新浪微博:@故事FM_StoryFM

个人微信号:gushi_fm

 

主播...
故事FM
爱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un-艺珊
2年前 北京
4
听说很多小女孩被家庭遗弃真的太无语了
颖winnce
2年前 上海
5
01:45 公众号有星标也收不到推送,我都只能靠小宇宙推送。
雾中风景_Emily
2年前 上海
6
爱哲这期选题是怎么找到的?(也许是因为讲述者的事业有了影响力)这选题耳目一新而且真的很动人,希望故事fm多做这样的故事。评论中有许多人深感共鸣,自报家门讲述祖辈的跨国故事和亲情羁绊。这让我想到跨国寻亲者或许不多,但离开故土,随移民潮流到异国自谋生路的祖辈,则要常见得多。作为被移民举动改变彻底命运轨迹的爷爷奶奶们,还有他们的后人,其中冷暖悲欢也是一言难尽的吧。
米饭是不是菜
2年前 广东
7
故事fm还是这种故事好听
大蘑头
2年前 浙江
8
故事fm怎么老把通勤路上的我搞得眼红红🥲🥲🥲🥲
十三啊
2年前 广东
9
陕西养母让我感动
编号2538
2年前 澳大利亚
10
在澳洲的图书馆,我也注意到有一片不小的专门划分出来的区域,总有几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里面翻阅各类的史料档案,寻觅自己家族从英国或者爱尔兰漂洋过海至此的印记。
mark-tt
2年前 广东
10
非常有意思这期。记得故事fm有一期是关于一个广东大学教授诉说他去了南美洲父亲的故事。call back了
狗一样懒
2年前 墨西哥
11
福利院99%的女婴都是被抛弃的,其实不要回来寻亲,不仅不会得到想象中的亲情,后期被亲生父母索要金钱的可能还更大
刺猬爱美妈
2年前 广东
11
外公在八十几岁的年纪,倾尽全力地张罗修族谱、建祠堂,当时只觉得外公是很固执的人,听完这期好像有点明白。
微言嵩听
2年前 广东
11
停听多期,终于熟悉的故事fm又回来了 还是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吧 那些宏大叙事 议题讨论不适合
一块冲浪板
2年前 上海
13
17:46 中国家庭更重视怎么吃饭😂
Sebby
2年前 上海
14
只有我一个人得了18点下班前,下意识去故事FM公众号扫一眼的病症吗?
赵得柱
2年前 广西
15
推荐大家看一部央视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醍醐予醴
2年前 美国
17
再一次在上班的路上听得泪流满面
小乐园Yuya
2年前 上海
20
28:58 这个女孩儿的项目,就是冥冥中注定的事情,注定会这么顺利的找到,因为当年她们被迫分开。这就是人生因缘啊...
后里蟹
2年前 贵州
26
我爷爷出生在1920年,他幼年时正值日本侵略,家乡福州被侵占,民不聊生。他作为三兄弟的大哥,必须离家讨生活,把有限的口粮留给弟弟们。所以他跟着国民党军队到贵州贵阳来投奔舅舅。后来,家乡形势愈发艰难,弟弟们也只好前往马来亚当“猪仔”。二弟弟在多年后回到福州,在乡下娶妻生子。小弟弟留在新加坡,和那里的福州同乡结婚,扎根下来。
编号2538
2年前 澳大利亚
26
常常是中年危机面对事业的变化,“老年危机”寻祖溯源。
编号2538
2年前 澳大利亚
46
我的爷爷曾下南洋做木工谋生,我的父亲则在90年代借了几万块钱的高利贷到了澳洲,当一名奔波在机场之间的技工。两个人后来都选择回到了家乡,现在轮我在澳洲扎根生活。 有趣的是,我爸提到过一个对他有恩的白人上司,他希望我能找到这个共事过的伙伴。沟通虽然很有限,但听起来他们的关系不错。
咪路咪路
2年前 江苏
57
真讽刺啊,男人能通过祠堂家谱找到自己的来处,女人大多都是被抛弃,没有名字没有来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