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有没有想过,一个人获得「认知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这个夏天,「双减」政策的正式出台让课外教培市场走进了寒冬,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教育」的契机。作业和补习重负被减掉之后,好的教育应该关注什么?

人的认知发展由记忆力、注意力,情绪觉察和人际交往等多个「积木」组成,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孩子们才能搭建出精巧的语言和数学能力。而柯李的长期观察则告诉我们,认知能力更强的孩子有着更长远的良好发展。

杨轩是本期节目的客座主播,柯李专注于青少年儿童的早期发展研究、并对国内的义务教育质量有一手的调研经历。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内卷的焦虑说起,谈到了学校教育的现状与困境,并尝试回答真正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快慢班和分层教学不合理,以及如何培养认知能力等话题。

考卷有标准答案,人生却没有。优秀的教育者不应该仅仅关注成绩,而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没有危险的自由探索的原野,支持 TA 们找到合理的个体发展。

关键词:#儿童成长 #教育 #认知能力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杨轩,36氪原创内容总监

▼嘉宾
柯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地方服务平台副主任

▼主要话题
[07:34] 成绩只是外在表现,孩子身体里有各种可能
[13:33] 认知能力更强的孩子长远的发展更好
[25:58] 过于内卷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29:36] 优秀的教育者不是上帝视角,而是给到最适合的支持
[50:23] 棉花糖实验测试与自制力
[53:33] 为什么家长给孩子设计人生路线很扯
[56:27] 教育不是一门低成本、回本快的生意

▼延伸阅读

  •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 精细动作能力(Fine motor skill):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 西南偏南峰会(South By Southwest):始于 1987 年,每年三月中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涉及电影、互动媒体、音乐节和会议的联合活动。
  • AltSchool : 2013 年创立的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教育和技术公司,专注于为儿童提供个性化、项目制的的教学系统。2021 年已转型成为一家教育公司。
  • Minerva School:2012 年于美国旧金山成立的新型大学,教学课程是根据人类行为动机、学习方法和记忆模式而研发的。
  • 普莱尔(William Thierry):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做系统的观察,整理写成了著作「儿童心理」,被称为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相关节目
不许内卷,教培行业影响几何
#161 临近毕业季,聊聊职场与不内卷的教育
#167 如果不走独木桥
#44 科学和技术能让家庭教育和过去不同吗

▼音乐

  • Book Bag - E's Jammy Jams
  • The Path To Innovation - Airae
  • Mars Adventure - Brendon Moeller
  • Fields of Hope - Magnus Ringblom
  • ES_For the Sake of You - Kikoru

▼Staff
监制^ Amanda
后期^ 可特
运营^ Yao
实习编辑^ 楚樵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Special Guest: 柯李.

主播...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徐涛丨声动活泼
Selina_S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paperadio
3年前
5
为双减政策打个卡,明年再来看看效果如何。不过话说回来,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阶段,如何实施“好”的教育,永远值得事无巨细地讨论和深入的研究,且永远没有尽头,只要人类还在。
早早早早早
3年前
6
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如何照顾好自己。
Pioneer1
3年前
7
37:24 说法有些片面,人工智能包括很多领域,有些领域可能不缺乏数据,但是对于NLP(自然语言处理)来说,制约目前发展的,还真的是数据,高质量数据,尤其是中文世界。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标注,成本相当高并且相当困难。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算法就那些,而且大部分是公开的,然而高质量数据可不是都公开的。
TINGTINGZ
3年前
7
希望可以请杨轩老师再回来做客啊。网上很少能找到他的信息 希望可以多多了解他 和他对儿童心理的看法❤️
废墟轨道
3年前
7
49:06 这集很好,我没孩子,但我可以评估一下我自己以前的问题
薯了
3年前
8
14:23 但在我们小县城,我感觉认知能力强的人一般学习成绩也不差,甚至挺多很优秀。
花雨
3年前
8
嘉宾相当专业。
是肥仔不是肥
3年前
9
还是因材施教与内驱力培养,只是借助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去分析材,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怎样去施教的问题,在这点上而言,也许我们同样需要去关注教师的培养问题,当然父母在教育认知上的培养也如是。
苏西学英语
3年前
10
23:07 公立学校基层老师的非教育类工作实在太多了,尤其是班主任,再加上每天改作业,处理班级同学之间的吵架打闹等问题,很多班主任都是整日抱怨……
两只耳朵
3年前
10
营养均衡,保持运动,接触不同的人,保持开放心态。小朋友和大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SnowInCali
3年前
12
13:10 很赞同。可以看出嘉宾是很理解基层老师的!我自己就是中学英语老师,我的感受:1⃣️ 前几天备课时的一个想法💡:读研的时候,导师有跟我们讨论过她心中的话“好老师”形象,她导师当时补充了一点:“adaptive / localize”。啥意思呢,就是“教书不挑学生,什么学生拿到手上都有方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发现找到新的突破,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找到自信”。现在想来真的深以为然,而且“adaptive”也是在救老师自己,让自己多几张牌,把路走得更宽。 2⃣️关于认知,在教学中要突出方法和策略教学,而不能只侧重内容的记诵,否则学生在新语境下就很难迁移。 3⃣️ 关于认知还有一点,可以反映在学习态度上,叫作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孩子在困难的时候依然有一种向上的动力“觉得自己一定能看到积极的一面”,在课堂中锻炼孩子们在解决任务时的耐心和韧性,让孩子能够为自己赋能,孩子在解决课后问题的时候也会自信得多。 4⃣️基层老师真的很辛苦!我6:30起床,19:00下班,备课至少要到22:00……在学校真的无数的paperwork源源不绝哈哈哈哈哈哈,课间几乎所有老师都是在连轴转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没有空坐下来休息😂😂😂……教学时间大概就占到在校时长的30+%吧🤦🏻‍♀️🤦🏻‍♀️🤦🏻‍♀️
Yaoyao2020
3年前
14
声动早咖啡👉: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de7c003dd577b40d5a40f3?s=eyJ1IjogIjVmNDRiNjI5ZTBmNWU3MjNiYmYwZTAwYiJ9
薯了
3年前
14
58:09 突然想到沈奕斐老师那期高考三次的那期,她和商老师说,很多学历很好的人连基本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没有。这么看,在教育里不仅仅应该培养思维,还应该培养这些能力。
Icyyy
3年前
15
14:06 学习成绩本来就是学习能力体现很重要的一个面。。。如果你真的在一线做过教育工作者你会发现独立思考能力,判断力,记忆力,专注度都是能反应在知识性考试上的,感觉这段发言把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完全割离开来了。完全的躺平其实也是另一个角度的“逃避”
Thistle9
3年前
19
教育改变应该先改变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们的理念,我们这作业用哪些都是领导们决定了,光这部分作业能不能做完都是个问题。每次检查必须得有一定量的卷子,作业本没写好和册子没填满就是老师的不负责。事实上,很多老师为了能得优,作业只会更多。这种情况下弄分层作业,简直就是做梦。此外,国家虽然规定每班人数不能超过55人,但是这个数字经常都是最小值,事实肯定比这多。一般老师带两个班,每周两次作业,光批改作业改正作业都要用大量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完成这么多作业只能抄答案啊。
爱思塔她爸
3年前
21
自己也是做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希望强调一个不是很希望传播的观点:任何测试结果和未来结果预测都用的最简单的数据相关测试,但是绝对不能做因果推论的。比如棉花糖测试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其实只是个数据的游戏。科学研究是严谨的,希望不要误导听众。
英杰是一只奶牛猫
3年前
22
朋友都说我自带GPS导航,从男嘉宾这里学到了,原来折叫做视空间感知能力。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出门我都是坐在自行车前梁、摩托车前踏板,一直拥有谷歌街景车一样的视角hhhh
小白乌鸦啊
3年前
41
这期节目太好了,有茅塞顿开之感,请问节目组可以请嘉宾推荐几本书吗,关于嘉宾讲到的儿童认知培养方面的。想要更全面的了解一下。
叶子芊
3年前
53
最后抛出的问题“欢迎大家分享一下你成长过程中,学到的最有效的,直到现在也让你受益匪浅的东西是什么?” 我仔细想了想,我觉得可能是“自己做决定”这件事情。它还可以再延生一点点说成是决断力。这一点完完全全来自于家庭,是爸妈给了我完整的关于做决定的支撑。 很小的时候,大概幼儿园时期,因为被限制不能吃太多零食,每次逛超市之前,妈妈会在出门前告诉我:“你想好自己要买的零食,今天可以买三样。”然后我就会径直走到卖鱿鱼丝的货架前,拿三袋。当然,这些都是妈妈后来告诉我的,因为她每次在超市看见撒泼打滚的小孩儿就会夸我,“你从来没有在超市这样过,不会看见啥都想要,你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再大一点,上小学的时候,开学前要买新书包的颜色、上学要扎的辫子的款式……如此种种,都需要我自己做决定。如果我纠结到底买紫色还是粉色书包,想寻求妈妈的建议的话,她会说:“但是这是你自己每天要背的书包,我没办法替你做决定。” 甚至,在二年级那年我还面对离婚的爸妈抛出的世纪难题——“你要选择谁一起生活”,坚定地选了妈妈。当然啦,后来的很多年后,我爸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们俩就和好了。 后来,高考填志愿,爸爸每天在家研究,以至于已经成了志愿专家。但是最后我填了清一色的冲击志愿,没有一个稳妥的,而且还全部没有服从调剂。这样填我可能会去预科也可能会掉档去二本。但是最后经过家庭讨论,我还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我要去北京读大学,而且只读我喜欢的专业。还好,还好我足够幸运。 毕业后的那段日子,天天跟爸爸灵魂对话,常常哭出来,因为迷茫也因为不甘。有天我说了好多话,我细数我喜欢的东西,我描绘我所期待的未来生活。妈妈突然说:“别考公了,别复习了。你就继续考研吧,就做你喜欢的事情。”“就做你喜欢的事情”,这句话成为我灵魂的新力量。 突然想到,那天打滴滴拼了车,在圆明园门口上来一家三口,男女都很年轻,儿子大概也是幼儿园或者一年级的样子。 他们上车后开始点外卖,三个人开始讨论吃什么,穿好看的绿裙子的妈妈仔细询问小弟弟吃什么:“你说咱们是点乌冬面还是点盖饭?”然后小弟弟就仔细思考,跟妈妈表达他更想吃乌冬面。后来大人们点了盖饭,为他单独点了乌冬面。 我偷偷拿起手机拍了一张,心里想,能自己做决定真好,尊重小朋友的小小想法真好。 我一直受益匪浅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了。很开心也很幸运,我从小到大都在替自己做决定。
雨荷HKSG
3年前
83
如果对一个幼儿园孩子说:规划你的人生蓝图,然后每一天按照计划的步骤走,步步为营不要走错。——你大概会觉得这件事很可笑。 但我们却笃信一个大学生、职场人可以做到这样的成功学范本。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