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疫情之下,大众还能去看急诊吗?面对阴转阳、黄码与弹窗人员,医疗物资和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120」 和「急诊科」时不时成为媒体上拨动大众关注的关键词。

因此,我们邀请到从事急诊临床工作十余年的大夫黄隽敏,就这些问题给我们做了一场科普:在疫情压力之下,急诊科会如何做预案和演练?遇到新冠阳性患者,分诊留观工作又会有何不同?急诊科为什么会停止工作?

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疫情之下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但依然希望黄大夫所讲述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信息。

祝大家健康!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黄隽敏 ,北京世纪坛医院医院急诊科医生

主要话题
[01:08] 120 被拨通之后:院前与院内如何协作
[07:47] 疫情始发,急诊科压力骤增
[11:38] 在北京,弹窗病人需要急诊怎么办
[15:11] 如何应对「阴转阳」的情况
[18:58] 行医十多年,第一次被患者报警
[23:44] 急诊科医生不是全能的
[28:25] 医生比你想象得更希望病人能够好起来

延伸阅读
丁香医生:教你如何正确拨打 120

相关节目
#206 满世界跑的病毒,和「疏而有漏」的世界
#106 历史上的一次次瘟疫教会了我们什么
#104 面对传染病,谁在压制社会的免疫系统
#101 民航总医院恶性杀医背后,更多没被提及的因果链条

使用音乐

  •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运营:Yao
设计:饭团
监制:Amanda
后期:可特、Jack
实习编辑:游皓文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也许你知道「声动活泼」办公室在北京二环内的胡同里,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个线上的「声动胡同小社区」。成为社区会员,你可以收到一周不少于三次的来自「声动小邮筒」的邮件,同时还可以参加我们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活动,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游戏。

点击这里即可了解社区氛围。我们期待你加入这个虚拟胡同社区来支持我们,并和我们一起亲近交流,和有趣的人进行「碰撞」,收获新知、友谊并看见更大的世界。

国内用户(年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海外用户(月付):加入声动胡同小社区
期待你的加入!

Special Guest: 黄隽敏.

主播...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徐涛丨声动活泼
Selina_S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Y_cOLl
2年前 中国
0
这期质量堪忧。主持人并不能察觉嘉宾的回避,再去追问回答后面的真相。比如,为什么上海哮喘护士被拒诊?是流程上的不合理,还是不能言说的原因?真正的急症如何与核酸检测并行?
橙子rangeZ
2年前
0
01:19 黄大夫,哈哈哈。一般现在是不是称呼黄医生
听听克里斯
3年前
1
这一期把急诊室的工作流程解说得很详细,但我还是希望能听到医生的自我表达,哪些地方是能跳脱出条条框框限制,能灵活变通的地方,有点失望
独立行走
3年前
1
2021年底,我老家没有疫情我妈妈胃癌晚期,因为疫情医院只允许一位陪床照顾,我妈走前,除了我和我哥谁都没有见过,临走那天,我爸在大厅跟护士吵起来,都没让我爸进去
一只老男人
3年前
2
19:55 有阳性患者整个急诊科就要停诊?这个逻辑就挺莫名其妙的,防止感染和外溢的方法有很多,绝对不是简单粗暴的停诊。我觉得医疗体系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责任去质疑这种政策
沒毛的貓
3年前
2
18:01 急诊里有一例阳性就封闭起来……那些上海急诊室外面绝望求生的人应该宁愿进去得了新冠或者接受隔离,也不想在医院外死于急症吧……
晨萱-语迟者说
3年前
2
这期何时录的啊?是在上海66和狼教授的事情之前吗?
虾米公公
3年前
2
长期接受威权教育的结果,是缺乏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在日常书面和口头交流中,习惯性使用「你应该」、「你要」等等句式——我的方法就是唯一,你老老实实听着、跟着做,没有其他可能性,最极端的情况是连讨论都不被允许,医患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产生的部分根源就在此。 疫情之下,医护工作者身上的压力、委屈在各种报道中都能感受到,我能做到得有限,唯有在每次接受检测后,以一句普通的「谢谢」作为回应。
木木_
3年前
3
有一个疑问?家里老人其实是有各种各样的疾病问题的,有时候是眼科,有时候是妇科,有时候是泌尿科等等等等。但是看病的时候呢,各科的医生术业有专攻,只提供自己所了解的科内意见。那么有没有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些咨询,让我可以分清楚这些疾病的轻重缓急,就诊顺序,或者像节目里提到的,一些用药是否有冲突之类的意见建议。当然,自己是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医学的发展已经如此细化,普通老百姓掌握的知识不足以支撑做出正确的医疗决定,有没有专业医生,类似于家庭医生的角色,可以统筹安排这一切呢?
Cline_
3年前
4
非常出乎意料的一期,得知了不少是“是常识但又不那么清楚”的新知。黄医生声音很温柔,讲得也非常清晰。在这个专业主义被藐视的时期,希望我们有机会听到更多一线专业人士的声音。
hsshss
3年前
4
好温柔的医生~~
_Alexis
3年前
5
多了解医学知识、医院运作方式对大家对自己都好,态度良好地向医院工作人员咨询提问基本都会得到回复的。安利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医学生》因为是在浙二实拍,比剧集更真实,参与录制的医学生和医生都会在微博上分享医学知识,严主任的个人公众号也非常有意思。跨台安利《协和八啦吧》,协和医学院八年制的同学们做的播客,既有很校园气的闲谈,也有他们在协和医院工作时的真实经历,还有意识打破一些医患沟通壁垒,医生太忙,也只有医学生还有点时间录播客了hhhh
Cornelius1
3年前
5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45e693bfd2579bb237a4af?s=eyJ1IjogIjYxMTBiOTJmZTBmNWU3MjNiYmQ1YzQyNiJ9
睡山
3年前
11
黄医生的视角还是疫情前、非风暴中心的,以及由此产生的介绍和建议也没那么能回应当下,主持人也没能很好厘清双方表述和理解上的分歧,就还挺可惜的
不学子
3年前
12
有一例急诊就停业,能理解上海为何医疗资源挤兑了。似乎也没有哪个城市经得起大爆发后的挤兑。
Cest_CLEM
3年前
20
急诊实习中…这两天上海真的..要累死我们了
_Alexis
3年前
25
还是想再多说一句。健康传播真的非常重要,是预防的重要部分。魏则西事件,在我看来,就有健康传播缺位的责任。但现实中,国家部门做健康传播,经常方式老旧,人们不乐意看;商业机构做这个,又有牟利担忧;民间论坛里的讨论,个体差异比较大,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没有能力/时间读期刊文献的人,可以多多关注大医院的宣传,他们很专业也很重视这部分,出过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也有便于传播的日历等用品。Health Communication不仅对公共卫生很重要,也不仅是上位者的单向输出,而是,对于个人,应该将其放在和锻炼、睡眠、饮食结构调整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长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有哪里不舒服了才突击了解,那个时候受病痛、情绪影响,很难冷静理智,很容易走错方向,容易因为不理解有医患冲突。(各国的)医疗机制固然还有不足,但也经过了长久的演变和完善,应该给予尊重和信任,不如将其看作工具,首先多读使用说明书。
Leonor_J
3年前
30
疫情以来除了官方从公共卫生政策角度的科普和通告,来自一线医护的表达反而很少。家有老人——尤其有基础病的老人,对于扑面而来的坏消息会感到很焦虑。这期很及时。
Hernandozy
3年前
35
这不就是现在的上海 医疗资源挤兑 所有资源都放到covid-19上了 更多更严重的病反而得不到救治造成次生灾害严重
会迷路的麋鹿
3年前
38
能不能做一期,邀请曾经的新冠患者治愈后的状态分享。他们之前的生活与治愈后的生活,有何变化。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