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在应试教育和标准化考核体系之外,我们是否能为自己规划一个持续成长、持续自我教育的框架?

本期嘉宾深耕于教育第一线,在中美两国的学校担任过校长,于校内校外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本质。通过讨论他的经历和洞察,我们看到一个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之路,也看到对「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问题的思考,实质上是在更好地认识自己。

P.S. 临近毕业季,下期节目我们想以「自我成长、教育和职业规划」为主题,策划一期特别节目。如果你对此有任何的困惑或者思考,欢迎用文字或音频的方式发送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期待收到你的来信!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钱志龙,UNSCHOOL 创始人

主要话题
[05:59]进入北大之后,在失望中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
[11:52] 破格出任美国小学校长,通过不断地自我教育胜任这一职务
[20:29] 面对「内卷」,美国精英教育通过推行新的评价体系(MTC)进行改革
[26:34] 除了标准化考试,还可以建立什么样的评价体系?
[39:35] ChaptGPT等技术的发展应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与技术配合做好教育
[45:46] 离开校长岗位,在校门之外思考教育的本质
[52:34] 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先更好地认识自己
[01:00:03] 当下如何看待学历教育的成本与回报,是否有其他选项
[01:04:31]一些教育未来的可能在悄然发生

延伸阅读

  • 钱志龙:校长日记
  • 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 (MTC)学生评价体系:MTC 是美国向大学提交新式成绩单(A New Model)的联盟,囊括了美国数百所顶尖私立学校,MTC成立的初衷是改变美国高中的评价体系。
  • 西南偏南教育峰会(SXSWedu): 西南偏南峰会(South By Southwest)始于 1987 年,每年三月中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丁举行的涉及电影、互动媒体、音乐节和会议的联合活动。其中教育峰会(SXSWedu)是围绕教育与教育创新的讨论。
  • Minerva University: 2021年于美国旧金山成立的新型大学,教学课程是根据人类行为动机、学习方法和记忆模式而研发。

往期节目

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成为声动活泼会员,支持我们独立而无畏地持续创作,并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声音。

加入方式
支付 ¥365/年 成为声动胡同常住民。加入后,你将会在「声动胡同」里体验到专属内容、参与社群活动,和听友们一起「声动活泼」。

在此之前,也欢迎你成为声动胡同闲逛者 ,免费体验会员内容、感受社群氛围。 了解更多会员计划详情,我们在声动胡同等你。

使用音乐

  • Book Bag-E's Jammy Jams

幕后制作
监制:含之、达达
后期:赛德
运营:瑞涵
设计:饭团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节目监制」,查看详细讯息请 点击链接 。如果你正准备在内容领域发挥专长、贡献能量,请联系我们。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Special Guest: 钱志龙.

主播...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徐涛丨声动活泼
Selina_S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小哥_eh1t
1年前 未知
11
我昨天突然失业,非常突然,临下班一个小时内被通知协议离职,心情有点木,很怕自己不够坚强
PLMAY
1年前 北京
15
徐涛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比如具体教什么,一线教育者很难实现所谓的大词等等问题都没被很好的回答,嘉宾不愧是没教过书就当上了校长,果真对于细节一无所知(至少从节目所展示的)听到“不是因为难就不去做”这些空话我真的笑死了哈哈哈哈。当然作为一个刚从高考脱离的北大大四在读生,我能理解嘉宾的理想,但是究竟学习的能力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不重要?从节目中,我不觉得嘉宾有很完善的答案。另一个问题,迎合chatgpt这个趋势和迎合过去的考试体系有什么本质区别?这是我的疑问而非反问,但我目前觉得这可能要看ChatGPT所代表的趋势会给人类的社会和制度带来的变化是什么。迎合这个趋势未必就是对的吧
赌气包5号
1年前 广东
16
我在想,一期播客如果能够引发思考、引发讨论,那么作为传播重要要素的“效果”在一般意义上就可以视为实现了大半。 跑步的时候边跑边听,竟然也听了进去。 关于教育,我们大多数人都参与其中,有很多话能够说,更有很多话想要说。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这一期的内容给了我去说些什么的机会。 第一,“校长面对教育无法「自圆其说」”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这其实关乎我们怎么理解教育、怎么理解教育的效果这两个层面的问题。 这一期的标题给我的感觉是,谈到教育,谈到教育的效果,我们还是愿意寻找一个作为「权威」、作为「参与者」的校长角色来参与对谈;并用“自圆其说”这样的表达来传递对教育的期望,也用“无法「自圆其说」”这样的表达来传递对现实的态度。 所以在我看来,这其实表达了一种批评的姿态;并且以批评的视角切入,让我们每一个听众去反思现实的问题: 当教育体制中那些具有一定权力的参与者,都难以形成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自我催眠时,会发生什么? 我认为这样的逻辑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制定规则的人总是比接受规则的人要更清晰规则的功能,探索道路的人总是比走在道路上的人更加注意风险的出现。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先行者的评判就更有被讨论的价值?先行者的反思就一定反映了当下的事实? 第二,当我们谈我们对教育的不满,我们到底在谈些什么? 就我自己来说,曾经我对教育拥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想象,并且认为它是理想主义的产物,同时又是理想主义的动力。也就是说,教育是纯粹的,非功利的,教育是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 但是,果真如此吗?现在的我看来,未必。 ——教育和学校,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也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 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可以有多少人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成什么样; 学校不单纯是教育的场所,也是社交的场所、职业的场所、甚至政治的场所; 教师不仅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且也面临着谋生、考核、理想的多重压力; 每个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每对父母的理念各有千秋,每个家庭的情况各有好坏…… 太多太多。 我想,我们之所以谈论对教育的不满,正是因为我们总是想象一种「完满」。 我们总是希望教育能够实现什么,我们也总认为教育能够实现什么。 但是,这样的想法里,道德的意味是否过于强烈了?教育的问题,并不单纯是道德问题;对教育的想象,也只是理想化的想象。 第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现实? 当我们理解,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想象教育的完满,我们或许就更愿意承认一个事实:「教育,只能做有限的事。」 当我们批评,我们一定有一个更好的方案,有一条更顺畅的道路,有一些更美好的希冀。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想象的特质,让我们更加不满当下的现实:我们在未来里看现在,我们在趋势中理解问题。 像对谈嘉宾所说的,我们不希望现在所教授的东西,在十五年后变成了完全没意义的东西,那不是我们想要的。 但是我想,知识,尤其是未来的知识,更多的是以“信息”的形态出现的——它们就是数据库里的数据,想用的时候检索一下拿出来就足够了。 所以其实,我们自己也无法确定,我们现在认为最前沿、最有用、最能够启发思想的东西,在十五年后是不是也会变成数据库里的一串隐藏的数据。 教育能做且应该做的,更多应该聚焦于传递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应该怎么传递这些知识”和“我们是如何传递现有知识”这些事情上。 我们必须承认落差的存在,那是我们展开批评的前提。 第四,批评之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不完美的现实? 当现实和想象不符,我们会产生认知上的割裂;而当现实和想象“规模性”地不符,我们会产生人群上的割裂:我们往往喜欢说,“我们和你们不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现实,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只能看到自己拥有的,以及身边的现实:山区的孩子或者不知道什么是gap year,城里的孩子或者不知道什么是干农活。 千奇百怪、千头万绪、千山万水的现实。 永远不可能完美的现实。 在这样的前提下,批评是必要的,但同时我觉得,或许我们更需要一些耐心和等待。 这个时代太快又太大,所有的信息扑面而来,所有的愿望扑面而来,所有的理想铺面而来。 当我们看到,我们就想做出选择。 但其实,事,只能一件一件做;路,只能一步一步走。 我认为,对教育,我们不妨也有一种“试点”思维——我们知道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必须先找到那个能允许我们施展的口子。 而这,既要求我们多一些制度性耐心,允许空间差异、允许阶段差异、允许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求我们多一些社会性耐心,多看问题、多想路径、多找办法。 或许这样才更有可能,通过教育的乌托邦,走向教育的现实。
helloyoyo1
1年前 江苏
16
40:01 第一次听声东击西有听不下去的感觉,嘉宾感觉陷入了某种邪教。。一直在观念输出,洗脑,完全听不到他具体做了什么。高材生搞精神传销好可怕。
大番茄Silence
1年前 北京
16
1:05:45 顶层结构设计不改变,靠个人去突破非常无力
无聊的猪
1年前 江苏
17
56:30 如今被迫读研是学生不敢面对职场么?难道不是用人单位不收本科生吗?
三七_vnTl
1年前 四川
17
1:02:56 考研二战,更适合中国宝宝的gap year
Lumos_yeah
1年前 四川
18
1:04:59 不太认同大学教育没多大意义的说法,就中国的国情来说,很多家长一方面也觉得上过普通大学的很多人都说大学没学到啥,天天逃课啥的。其实大学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孩子来说,算是一种GAP,也算是一次真正可以做自己探索自己的机会,只是可能很多孩子因为家庭或者认知等其他原因没有意识到把握住这段时光。从之前的高压,有人给你定目标,到突然的松绑,很多人都是无措的,毕竟从来也没人教过、鼓励大家去找寻自己,去开拓人生的可能性。有时候就会有2个极端,一个是极度的放纵自己,另一个就是重新又给自己制定各种目标填满自己。这2种情况,最终都可能会导致人生很大的虚无感,毕竟你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自己,去了解过什么东西能给自己真正的快乐与意义。
happylulu
1年前 湖北
23
08:06 大学和中学进化速度跟不上时代我觉得是一个客观现象,新的时代现象出现之后,需要时间去总结出客观规律、形成学术成果和理论突破,而且编一本好的教材也需要时间😂 我觉得大学和中学与其去追求“跟上时代速度”(事实上,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不如去教学生很多通识的东西,教学生一种学习、迎接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在有需要了解新知识的时候自己去探索,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应对时代变化的方法,但是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很多事情可能是没法手把手教的,只能把学生那个点慢慢引出来,让学生主动去学,所以又会有很多人觉得大学没什么用,不如自学之类的… 这些年大学新开的一些课程,我觉得 emmm…师资能力不足,培养学生的水平不高,很多也是新瓶装老酒。
hc_hq
1年前 上海
29
我高中理科班第一,本科读了文科,研究生又换了专业,一路上都很幸运地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听到这期想和大家分享毕业时我爸对我说的一句话:“读书,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种消费,而千万不要视为一种投资。”
午夜lotus
1年前 河北
30
两位主播,在国内很多所谓义工对于普通对普通家孩子是根本不包容的。我在二十多年前九关注过可可西里的项目,但对于当时每个月只有500生活费的大学生而言,那时候他们要的志愿者是要自己交生活费的。放弃了。现在国内什么情况就没有了解了。前阵子我忽然在想所谓义工和慈善是不是真的是有钱人空闲的充实自己的精神工作。普通人真的很难企及。尤其在年纪还轻没有积累对时候。而对于社会对理解,对于财富时间资源的利用,更是学校里没有的教育。最后大家只听胜利者的讲述,如果你没有成功就没有人关心你的想法,但失败也有她非常大的价值。听到这里有些想法,随便说说
老牟
1年前 广东
30
中国教育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还以为这位校长能提出什么新鲜的观点或者解决方案,整个谈话只有这位校长对美国精英教育的跪舔,就这认知怎么混出来的?
Stone-Wang
1年前 广东
31
听得出钱老师对教育现状有些时候安耐不住的难受
哎呦喂呀嘿
1年前 挪威
36
39:26 在教育行业内的人能够深刻体会到校长的心情,校长说的是中国更广大普遍的教育现状,不用什么都联系上中美对立,也不要用某所或者某几所学校的个例反驳说中国教育早就不一样了……去看看小城镇的学校如何教学的吧,有没有把孩子当作人,有没有考虑教的东西是否跟上时代,有没有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中国不是只有北京海淀区的学校,十年间进进出出教育行业,不能说中国教育的理念一点没有进步,但真的进步不大。
Peninsula-R
1年前 美国
46
说得全是大话。大环境才是影响教育的最主要因素。口口声声说chatgpt颠覆教育,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chatgpt?chatgpt是基于什么?没有传统的教育哪儿来的chatgpt?
郁鸣子
1年前 四川
59
不知徐涛感觉如何?冒昧认为是难得的嘉宾内容空洞无物虚浮华而不实并时时自夸的一期。(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Llfeng
1年前 福建
63
37:14 听到这里有点听不下去了,嘉宾一直在说要个性化发展,不要靠单一纬度来衡量学生,这个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单一纬度的评判标准是有时代意义的,需要一个评判标准来筛选人才,统一的标准化的评判标准可以较大的保证公平性,但是会带来一些学的知识没用等问题。主观的评判标准很难保证统一的评判标准,也就很难做到相对公平。没听到嘉宾有这个方面的论述,如果在后面有说到可以评论一下。一刀切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然后说到chatgpt,这里提个问题,如果人在自己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没有建立的时候,去使用一个生成式的工具,你怎么能判断他的正确与否呢,是人在使用工具,还是工具在教育人呢。其实谷歌也有这个问题,但是谷歌可以更好的交叉印证信源。
真老蔡
1年前 福建
85
我可以这么说吗?你根本不懂中国校长怎么当上的。谁告诉你教学好就能当校长,中国百分之99的校长,都不是靠教学上去的,会管理懂政治才是。
方可成
1年前 中国香港
107
想听嘉宾多讲一点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当嘉宾在激动地说贵族学校正在如何改革的时候,我其实想说,这一轮AI革命可能带来的一个巨大影响是更剧烈的贫富分化。老实说,贵族学校的孩子怎么适应革命,并不如底层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更重要。
爱喝可乐的小草莓
1年前 上海
166
16:22 声音像20多岁的年轻人…总说自己是40多岁的人我总觉得很魔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