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电动自行车才是真正承载「工人阶级」出行需求的交通工具”。这是声东击西第 290 期节目关于自行车的讨论中,收获的听友评论。这些评论的确给了我们启发:在中国讨论民众的出行问题,电动自行车是无法绕过的一个大话题。

这里所说的电动自行车,通常指符合 2019 「新国标」规定的,重量 55 公斤及以下、最高时速 25 公里的电瓶车。但无论是存量的电动自行车还是绕过「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依然数量庞大。

一方面,主打轻便、高效,使得电动自行车增速迅猛。截至 2022 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有 3.5 亿。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负面缠身」,相关的火灾和道路事故屡见不鲜,市面上的产品也是良莠不齐。

面对电动自行车的庞大体量,监管和执法的难度可见一斑。以停放这一环节为例,上至交通委、公安局,下到居委会,都属于责任单位。然而停车问题,依旧让人头疼。

是什么导致了种种乱象?治理电动自行车,又该如何入手?来自交通与发展研究所(ITDP)的刘岱宗和鹿秋杨,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的「生命周期」,梳理了当前监管面临的「疑难杂症」,也为更有效的治理模式提出了见解。

点击这里 ,也可以在声动活泼公众号上阅读本期节目文字稿。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刘岱宗,交通与发展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
鹿秋杨 ,交通与发展研究所(ITDP)高级交通工程师

主要话题
[00:36] 书接之前节目评论区的讨论
[02:21] 电动车道路事故频发
[04:37] 保有量大、管理松懈、用户画像多样
[12:08] 从生产销售说起:样品不合格率高达 20%?
[15:44] 骑行路上:车道挤、过街累、停车乱
[19:29] 尚未健全的回收和报废机制
[20:20] 被「嫌弃」的「新国标」,真的鸡肋吗?
[32:20] 纠结在安全与效率之间
[36:07] 作为谋生工具的电动车,如何差异化管理?
[38:56] 积重难返的现状
[49:16] 一个有效治理的思路

延伸阅读
#290 被推崇与被反对的自行车,以及背后的争吵与争夺
今年二月,南京一电动车引发火灾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ITDP) 发布的调研报告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纽约电动车管理规定

幕后制作
监制:东君、Xinghan
后期:赛德
运营:George
设计:饭团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支持我们,加入新一年的播客创新
2021 年我们发起了「声动胡同会员计划」,这是一个纯支持项目,支持「声动活泼」在播客内容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回顾 2023 年,得益于这些支持,「声动活泼」的每档节目都不断突破,不仅荣登苹果中国的年度热门节目榜单,还在 CPA 和喜马拉雅等平台都榜上有名。
2024 年全新付费节目「不止金钱」现已上线,欢迎收听。同时,新一季「跳进兔子洞」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欢迎 点击链接 查看我们 2023 年收获和 2024 年内容计划。如果你认同或喜欢我们做的事情,也期待我们不断尝试并产生好内容,欢迎付费支持。
胡同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不止金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欢迎扫码添加声小音,在节目之外和我们保持联系!
声小音

Special Guests: 刘岱宗 and 鹿秋杨.

主播...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徐涛丨声动活泼
Selina_S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声动活泼的声小音
10个月前 北京
9
大家平时骑电动自行车吗?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清晰的身影
10个月前 辽宁
18
现在之所以从上到下都在讨论电动自行车,最主要的问题是自燃,这才是目前治理的重中之重,但节目几乎没谈……而现在自燃这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了不合格的锂电!!!男嘉宾确却觉得新国标中采用锂电很好……一个还没完全成熟的东西直接推给这个管理极其不规范的产业是好的???即使现在鼓吹的电动汽车也是自燃事故频发,而且电动汽车的技术是很贵的,用在电动自行车上,有多少目标用户用的起?
Simon_BB机
10个月前 上海
21
14:14 男嘉宾的言论太离谱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是通勤效率和使用成本,摩托车驾照考一个价格就几百块钱,大部分工薪阶层都是可以负担的起的,政策上禁摩以及摩托车牌照这些使用成本才是导致电瓶车兴起的原因。使用成本上摩托车强制报废也是很多人不考虑它的原因,良好保养的情况下机械机构的产品哪有那么容易出问题。说不骑电瓶车可以骑自行车的人,言论也是逆天。不说别的地方,单就上海,工厂在郊区的,很多地方使用公共交通都很不方便,尤其是有些劳动工人还需要自带设备的,公共交通有些都不让你上。
划水师
10个月前 福建
24
25:43 不理解,电动车取消后视镜明显对使用者造成很大的不便,结果就是为了和自行车混行方便管理?
AustinL
10个月前 上海
24
“摩托车?摩托车是什么东西?” 领导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HD557266u
10个月前 福建
27
电动车乱像的源头是禁摩,现在所谓的电动车就不应该存在,市场上一半的电动车都是“超标车”,而这些超标车本质上就是摩托车。
AgThroat10
10个月前 山东
28
主要是很快,又不遵守交通,拐弯的时候经常被吓一跳,怎么各个方向都过来😟
糖醋老莫
10个月前 天津
28
认真听完了这期节目,我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首先,我是每天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通勤的,我想我的看法应该能代表一小部分人群, 我的问题是 1.国标所限制的时速25km,自重55kg,带脚蹬,长宽限制,是否合理?限速25km,这个速度甚至比骑自行车还慢,没有脚踏动作,保持一个这么慢速的骑行,是否真的安全,我自己是犯困过的; 2.电动自行车上牌时是不允许安装后视镜,必须配脚踏的,如果,国标的一切出发点是安全,那么后视镜的重要性是否被忽略了,没有后视镜骑行的危险程度,是否真的有意识到,很多骑行的人,扭一下头,不管看没看到东西就算是左右转向灯了,再说脚踏,按照目前的限制重量,如果没电,电动车是否具备单纯脚踏骑行的条件?更别说目前很多车出厂的踏脚长度完全不够,就是摆设; 3.按照目前国标的要求,如果真的是严格规定,发布,管控,有没有必要出12000多元的电动车?不用跟我说你可以不买啊这种抬杠的话,如果按照国标要求,3000元以下电动车完全可以达到,为什么要有这么贵的电动车允许贩售,这里面的隐藏性能,是默许还是支持? 4.如果管控严谨,为什么在各个短视频平台,第一条视频刷到各地严格管控电动车,第二条就很有可能刷到各种改装车子的案例视频,网上,各种控制器,刹车,减震的配件很容易就购买,如果要管控,是否应该从源头管理,目前的情况是,买不管,但是装上车,被查了就要罚款,全部要消费者买单是否合理? 4.从安全考虑,佩戴头盔我完全支持,这是保命的设备,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管理,我自己的所见是,带头盔比例差不多不到40%,那么,这种隔阵子检查一次,并不能常态化检查的方法是否可以更优化 ? 5.按照规定,和合格证不同的车子就属于不合规,那么为什么各个厂家还都在售卖各种配件,我说的配件并不是只限于提高速度的,很多是便民,出于安全和载物合理需求的; 6.电动车不允许上电梯,不允许楼道停车,要在专门地方充电,那么我想问,目前电动车充电的基础建设是否已经能覆盖居民使用,小区内是否都配备存车棚,是否有充电位,电动车电池的不安全因素,到底是在家充电造成的,还是电池检验标准应该更严谨?电池使用,到底是长续航,减少充电次数更安全,还是每天一充或多次充电更安全?现在电动车电池,到冬季续航减半是很正常的,不够用怎么办,可否更换更大容量,但是伏数一致的?这点有明确规定么? 以上是我的疑问,并不是来抬杠,从我自身骑行电动车的角度,肯定有主观的看法不合理,但是,完全不骑电动车的人来聊这期节目,是否真的合理呢?
灰域x行者
10个月前 江苏
31
听到你们三位聊电动车,终于明白为什么各种离谱交通规定出台了
包子还是肉的香
10个月前 河北
39
一直不明白脚蹬子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讲有什么意义,要求电动车强制安装脚蹬子的人估计从来没有骑过电动自行车。有电的时候是鸡肋,没电的时候根本蹬不动,完全就是浪费资源。
深蓝Daniel
10个月前 江苏
44
讨厌部分电动车驾驶人的一些不良习惯: 1. 乱按喇叭,且个别电动车声音超大,在背后突然响一声,魂都给吓跑了。 2. 玩手机,龟速行驶。 3. 快速行驶,s形超车。 4. 转弯不回头看路况。 5. 个别电动车的大灯超亮,射瞎人眼。 6. 占住机动车道,妨碍汽车行驶。 讨厌部分汽车驾驶员的一些不良习惯: 1. 乱按喇叭,尤其是一直按住,最过分的是三更半夜不停按喇叭。 2. 右转弯不知道礼让直行,尤其是影响电动车直行通过绿灯路口。 3. 转弯不知道打方向灯。 4. 龟速和超速行驶。 5. 差点忘了:远光狗! 评论补充。
Ferrothorn
10个月前 广东
44
别的地方不清楚,深圳怎么解我是真不知道
要晋禹
10个月前 江苏
44
1.一点不提禁摩城市的用户需求,禁摩和国标就是矛盾的。 2.决策过程含糊而过,并没有说清楚其中缘由,看起来只是考虑从电动车下手,为什么不调整整治道路法律、两轮车路权、驾照考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专家”看一下海南,不禁摩,有完整的充电和停放设置。 3.专家要不要骑一下25码的电自,禁摩城市没得选。 4.55公斤限重本身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少了包裹件,车架也没办法做大做重,本身车子安全性就不够。 5.外卖员车辆单独管理是个好思路,希望可以尽快推动,像限塑令这么快
simplecube01
10个月前 江苏
48
21:54 男嘉宾这段言论引人发笑,质量越大怎么就能和安全成反比呢,摩托车质量比电动自行车普遍高出两三倍,但换来的是更好的制动系统(碟刹,abs防抱死),更稳定的轮胎,更坚固的框架,这些对驾驶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措施,但问题是路面上大部分行驶的电动车都在用着垃圾轮胎车身以及两三年不检查的车刹,减少载人是因为这些产品本身设计根本不足以载人,而不是把安全问题简单归因到质量,以及轻飘飘的说一句基本常识,或许骑着电动车去嘉宾家周末做清理的保洁阿姨们不知道,在这里听播客的有几位没有念完高中,何必见缝插针式的体会一把布道的快感
双氯芬酸
10个月前 山西
49
41:34 “利益相关方坐在一起讨论现阶段没法做到”🤣这句话是这期节目最可取的一句,毕竟这期节目都请不到一个长期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嘉宾🤣🤣🤣
剃刀手奥卡姆
10个月前 北京
57
这期的质量难以恭维。既然是专家,为什么不从城市管理者的视角去谈各种法律法规制定背后的逻辑,不谈不同方面的博弈和tradeoff,不谈执法层面的困难或是地区之间的差异?而且即使是从公众视角出发,这期也缺乏数据和论证,更像是路人之间闲谈。
老狗图巴
10个月前 北京
74
我个人有汽车,摩托车,驾照C1D,同时还有一辆电动车,生活在北京,就使用频率而言,电动车和汽车不相上下。恕我直言,当“何不食肉糜”的评论到达时,主播不应该继续强行解释你们理想化的创作目的。治理建议,拓宽非机动车道吗?还是严格管理电动车厂商?所谓专家听到了又如何,专家是不懂这些还是没有努力过,专家在很多地方是“无用”的,此处对专家称谓没有调侃和嘲讽。声动多数内容质量都很高,但这期如果能请一位外卖小哥,代驾小哥,电动车销售维修店长,再不济团队、朋友里应该能找到骑电动车的吧。我个人来说,更希望听到《电动车是饭碗》《我也不想闯红灯》《骑电动车骑进ICU》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在评论区涌现的建议,我作为日常就骑的人,都好奇很多骑电动车,非法乱起的真相。可不可以考虑预告下一期电动车的话题,一期让声讨者闭嘴,让骑行者出现,让宏大叙事闭嘴,真实生活再现的内容。
HD984824q
10个月前 上海
83
我原本以为「制定公共交通政策的人自己是不坐公共交通的」这句话只是在互联网上大家调侃的段子,没想到现实还真是这样。 男嘉宾认为电动自行车应该在 向摩托车靠拢和 向自行车靠拢这两个极化的点做选择,却不说为什么无法靠拢,是调查不够?还是有偏见? 女嘉宾在接近尾声时,说出了关键点,关于电动自行车,「我们这里是摩托上加上电池,国外是自行车加上电池」。但我们这里的人不是主动选择用电池,而是新国标出台之前,用了电池的不属于摩托车,不会被禁止上路。 这一期请的嘉宾角色不完整,没有日常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人,导致观点缺失。
YoYi_hSBU
10个月前 北京
83
真的是何不食肉糜呀,有多少打工人居住地点距离地铁站超过一公里呢?有多少打工人通勤是“抢不到”共享单车的呢?有多少打工人为了生活只能接受安全上的风险呢?
FreeXdom
10个月前 湖北
144
三个人日常生活都不骑电动车,真就在纸上谈兵啊…
廉明_VDc7
10个月前 广东
168
这期真是对何不食肉靡的完美诠释,播客圈确实高端。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