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小宇宙专属音频版 36 分钟,比其他视频平台版本多 12 分钟

我成长中曾耗费很多精力跟县城青年身份的自卑感做周旋,认识刘阳后这种困境被大大缓解——我意识到原来“土”也是非常可爱的,我们身上的“乡土性”在都市也是有价值的!如果你也是一位县城青年,希望曾经治愈过我的也能通过这个视频治愈你!以及,看完后也许你也更理解了父辈们。

刘阳聊县城系列一共3集,本视频为第1集,内容包括:

1.认识我俩,2.县级市,3.定义小镇青年,4.城市化,5.身份认同,6.中国在县城,7.县城人格,8.一些逃离、悲凉和快乐,9.误读和自嘲,10.未来。

下周五同一时间更新该系列第2集,聚焦县城体制内生活,关注我,下周见。

- 互动方式 -

哔哩哔哩:全嘻嘻

微博:@蔡全嘻嘻

抖音:全嘻嘻

小红书:全嘻嘻

视频号:全嘻嘻

主播...
全嘻嘻
Eric哈哈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蓝泥酱酱
2年前 北京
0
32:02 体验 创造
Karena_p0eH
6个月前 浙江
0
27:51
undine
2年前 四川
1
天啊我竟然一直以为小镇做题家是一种自己肯定自己的表达方式
插旗第一人
2年前 北京
1
24:04 这是吵起来了吗😳
猪猪就知道干饭
2年前 加拿大
1
深有同感,在小城市长大,在北美读大学,在北京实习,每次回家都有一种强烈的割裂感,去所谓的大城市也会有一些自卑感。不喜欢亲戚的评价但又无可奈何,他们对我的生活更多的是好奇,让我生出了很多悲悯,同时更珍惜自己的幸运。我妈把我当成炫耀的资本,亲戚间会攀比孩子的发展,总有人会评判我的选择与发展,害怕我比他们家孩子有更高的收入。但在外面久了我还是会想念我的妈妈,想念家乡。
Wyattchau
2年前 广东
1
结合《中县干部》一起看,赞成刘阳说的理解中国先要理解县城。
小唐同学5
2年前 安徽
1
01:47 我是标准的小镇青年,带着理想和对未来的期望去到三线小城,回不去的家乡,无法驻扎的城市,这是大部分小镇青年的现状。
鱼不吃土豆就打喷嚏
2年前 江苏
2
我和嘻嘻的看法很多相同,乡镇中父权社会非常浓,我切身体会到人就是资源的交换,而不会把你视为一个人来看,因为人是复杂的,但又有几个人能参透别人生活中的原委呢?所以就按照大多数人那样的道德来评判,他们不需要丰富多彩的人生,那是不稳定且有风险的,跟着大部队走是不会错,当你进入到这样的“部队当中”,其实你也舍弃了更多的可能来过上安全且幸福的生活,但真的会这样吗?
太楊枝塔
2年前 江苏
3
32:05 同感。我一定要离开县城的原因有很多,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固有认知,人情网络,但核心原因是“我把人生的意义理解为体验和创造”,这种对人生价值的孜孜以求是小而窄的县城绝不可能给我的。
L-i_CaQW
2年前 河南
3
20:26 深有同感,这种凝视和比较甚至在某一时刻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样。尽管自己内心明白,我本着以自我价值的提升为前提,却也难免陷入这种凝视和比较的漩涡里。这也是我想极力跳脱原生环境的原因。
珊子要努力
2年前 陕西
3
我来自一个小县城,从小到大关于读书老师的激励方式就是为了走出大山,走向大城市。长辈们聊天关注点也是自家孩子有没有上大学,在哪上大学,好像这是一个炫耀的资本。直到我真的来到较大的城市上大学,每次在大城市和小镇穿梭我都感受到来自城市和乡村强大的割裂感,并且承认到大城市会更自卑更无助,眼界也很局限。
HD361747x
2年前 湖北
4
两位对县城的嫌弃态度怎么这么激烈啊?反而对大城市有一层浓重的滤镜。说到的县城的人势力的问题,全世界大部分的人不都是这样吗?只不过大地方的人对于精明势力比小地方的人更加善于修饰罢了。我觉得主播很多视频音频都有这样说观点的隐晦流露,对小地方的排斥,对发达城市的褒奖,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加客观全面一点。
allegraaa
2年前 湖南
4
12:00 对!精英爬上去了有责任改善社会 而不是对下层冷嘲热讽!
全嘻嘻
2年前 北京
5
刘阳的b站:传播学刘阳,去看他聊汪小菲吧,有时候男人更理解男人为什么发疯
大橙子子子
2年前 湖北
5
“语言是有力量的,当你看到还有这么多人三观这么正的时候你也会觉得更有力量。” 我想大概这就是我听播客的原因吧。也希望保留住县城根基里的这一份土气,这一份难得的简单和纯粹。
闪光碎片
2年前 吉林
7
我说我是考上的研究生,总有人要举出一个例子,说他的哪个亲戚是保送的,我说我在写论文,也有人要说一句,他们邻居家的那个孩子早就写完已经在实习了……我对回到家乡的排斥,大多来自这些细碎的记忆,这些只言片语传递出的比较与评价,让我难过。
火前刘明
2年前 广东
12
19:35 对刘阳老师的分享深有同感,回顾自己的经历,感觉小镇的凝视和人情味是并存的,会想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完全逃离。某年过年时,我说硕士在某高校深圳研究生院就读,就有亲戚神评论“另一个谁谁谁是在本部读研,深圳会不会是三本学院”,他自动开启比较与评判模式,且并不觉得这样说会不适,独留我尴尬得不知怎么回答。但也是同一个人,会在20年初病毒还很浓烈时,会逆行到湘雅医院,给因发热被隔离的家族成员(非直系)送物资,并觉得这么做天经地义。五千年传承和百余年巨变影响下的乡土中国,这里面充满无奈,但又不时让人感到希望依然存在,期待后面的两期~
啊喵喵
2年前 山西
13
25:21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刘阳说的确实是事实,很多人从小镇出生长大通过努力去了大城市,但是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会有嫌弃和厌恶感,因为本质上他们就是像嘻嘻说的,从内心觉得去大城市就更高级更有价值,所以这样说的话,去了大城市的小镇青年其实还是很难脱离潜意识里的小镇评判标准。
张路迪
2年前 福建
19
我觉得两位主播对小城生活的评价过于悲观了。县城复杂的人情世故,攀比,评判,精英眼里毫无营养的娱乐方式……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对这些所谓“负面的东西”,不应该是厌恶或远离,而应该尝试去理解或者改变。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建立在农村而不是城市,农村源源不断地为城市供应物资和劳动力,城市的人才能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创造去发明。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小城人民的需求依旧停留在前两层,我们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和精英一样思考和行为呢。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生存家族》,讲述世界突然迎来一场长达两年的大停电,城市一片混乱,而农村的生活秩序却未受到影响,人们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那些成功步行回农村的城市人才幸免于难。那些平时我们认为最底层的人和事,才是支撑人类文明运转的基本动力。城市可以突然停止运转,但农村不能。
黑咖啡的小耳朵
2年前 北京
25
嘻嘻对小镇的远离态度好强烈,我更和liuyang想法更能共鸣。小镇的经济不好,也决定了教育资源和平均学历不会很好,很多历史遗留原因造成的人和人之间人际关系是那样的,也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嘻嘻的态度偏悲观和嫌弃,我更欣赏liuyang的理性理解和悲悯。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