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必须浪漫化·····这项工程还完全不为人知。当我给卑贱物一种崇高的意义,给寻常物一副神秘的模样,给已知物以未知的庄重,给有限物一种无限的表象,我就将它们浪漫化了。”——诺瓦利斯
新一期播客聊的是东门杨老师的新书《绘画三故事》,主要聊的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们。书里收录的巴尔扎克、缪塞、戈蒂耶的三篇小说非常精彩易读,建议先看完小说再收听节目。直接收听也可以,节目无剧透。
主播
· 胡湖:ArtJeff 创始人
嘉宾
· 东门杨: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DawanArt联合创始人。著作有《香料》《The Old Prince》《绘画三故事》,以及译作《成人之年》。
· 程小牧: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让热内·一种现代巴洛克(Jean Genet,un Baroque moderne)》;译有《内在经验》(乔治·巴塔耶)、《阳台》(让·热内)、《贾科梅蒂的画室:热内论艺术》等。
剪辑&文字编辑:胡湖
收听导航丨Index
Ξ 06:36 天才诗人诺瓦利斯:世界必须浪漫化
Ξ 09:36 以赛亚·柏林谈浪漫主义
Ξ 15:31 巴尔扎克和浪漫主义
Ξ 16:38 缪塞,普希金最欣赏的法国诗人
Ξ 21:00 浪漫主义者最早对理性提出批判和反思
Ξ 23:30 沙龙展,法国人的一个创举
Ξ 27:50 连续创业者巴尔扎克
Ξ 34:10 媒体人戈蒂耶
Ξ 36:37 文学影响绘画,绘画影响小说
Ξ 40:48 提香、鲁本斯、德拉克洛瓦
Ξ 42:47 艺术史上的素描和色彩之争
Ξ 55:31 三篇小说,三个不同的女性形象
Ξ 01:03:42 寡妇与浪荡子
相关资料:
《绘画三故事》源自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缪塞、戈蒂耶的三篇以绘画为主题的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提香之子》和《金羊毛》几乎是虚构文学介入艺术批评和写作的最早范例。文学语言以它的想象和维度去呈现艺术的创造,视觉图像又从背后对文学叙事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对三者的深入阅读,可以发现浪漫主义文学与艺术创作相互交织推动的线索。如将三个故事置入艺术史的背景中去,也能察觉到它们对艺术潮流变革的敏锐触角和预言绘画未来趋势的神奇之处。附录部分三篇小说被完整译出,虽不是鸿篇巨制,但足可以从中窥见文学写作的现代性尝试,更重要的是它们映衬着绘画现代性探索的诸多努力。
豆瓣条目: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26443/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法国贵族、剧作家、诗人、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有“四夜组诗”,长诗《罗拉》,诗剧《酒杯与嘴唇》等。
泰奥菲尔·戈蒂耶(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提倡“为艺术而艺术”,主要作品有诗集《珐琅与玉雕》,小说《莫班小姐》等。戈蒂耶还撰写游记、戏剧、随笔 、回忆录及大量评论。
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作家、哲学家。著有诗歌《夜之赞歌》,《圣歌》,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等,小说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憧憬的象征,蓝花代表了心灵渴望的一切的无限之物、爱,以及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追求等。
延伸阅读:世界必须浪漫化
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建筑师,以传记《艺苑名人传》留名后世,为艺术史作品的出版先驱。
罗热·德·皮勒(Roger de Piles,1635-1709),法国画家,雕刻家,艺术评论家和外交家。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另著有艺术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一八四六年的沙龙》、《现代生活的画家》等。
乐羊子妻: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剪断织布机上的布匹,勉励夫君专心向学,绝不可半途而废。《红楼梦》中对薛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一句,就用了乐羊子妻的典故,喻宝钗常劝宝玉用功读书,求取功名。
亨利·缪尔热《波西米亚人》
亨利·缪尔热(Henry Murger,1822-1861),生于巴黎,出身贫寒,小说家和诗人。《波西米亚人》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全方位讲述了一群挣扎在巴黎边缘社会的穷苦艺术家,刻画了他们的酸甜苦辣、悲喜人生。后来,这部作品也多次被人改编为歌剧、电影等,其中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于1896年改编而成的歌剧《波西米亚人》,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经典。
收听渠道
我们的网站主页是 http://artispoison.com/,你可以在网站上直接在线收听,并找到所有过往的节目。
苹果手机自带的播客app中搜索“艺术有读”订阅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app上搜索“艺术有读”订阅。
也可以在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留言互动
官方微博:@艺术有读
主播胡湖微信公众号:ArtJeff
官方邮件:[email protected]
最后致谢艺术家@anusman 为艺术有读节目设计绘制的节目LOGO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空空如也
